杜蕢揚觶原文賞析及翻譯

    時間:2022-01-17 19:24:56 古籍 我要投稿

    杜蕢揚觶原文賞析及翻譯

    杜蕢揚觶原文賞析及翻譯1

      杜蕢揚觶

      先秦佚名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于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譯文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仆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干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干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

      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么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干預(對君主)講道理防范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干凈然后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后,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注釋

      ①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謚號。

      ②師曠:晉國樂師。李調:晉臣。侍:作陪。鼓鐘:敲鐘。

      ③杜蕢:晉平公的廚師。

      ④寢:寢宮。國君休息的宮殿。

      ⑤降:這里指走下殿階。

      ①進之:讓他進來。曩者:剛才。

      ②飲:要別人喝酒。

      ③子卯不樂:商紂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殺,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歷代君王的忌諱之日,禁止享樂。

      ④在堂:靈柩還放在殿堂里沒有下葬。

      ⑤悼子是親近大臣,死了還沒下葬,這忌諱應當大于桀紂之忌。

      ⑥太師:對樂師的稱呼。詔:告訴。

      ⑦褻臣:寵幸的近臣。疾:猶言忌諱之事。

      ⑧宰夫:廚師。共:同“供”。匕:羹匙。“刀匕是共”,賓語前置句。

      ⑨與:參加。知防:察覺和防止違禮的事。

      ⑩揚:高高舉起。觶:飲酒器皿。

      爵:飲酒器。

      解析

      杜蕢進諫,如果當時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于是在罰酒三杯之后,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怪異;待平公主動問及,他才一一說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杜蕢可說是個善于提意見的'人。

    杜蕢揚觶原文賞析及翻譯2

      原文

      杜蕢揚觶

      佚名〔先秦〕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

      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

      至于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知悼子死,還沒有下葬。平公飲酒(作樂),師曠、李調陪伴侍奉,敲擊編鐘(演奏樂曲)。杜蕢從外面來,聽到編鐘聲,說:“(平公)在哪?”(仆人)說:“在寢宮。”杜蕢前往寢宮,拾階而上。斟酒道:“師曠干了這杯。”又斟酒道:“李調干了這杯。”又斟酒,在大廳的北面(面對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臺階,跑著出去。平公喊他進來,說:“蕢,剛才我心想你可能要開導我,所以不跟你說話。你罰師曠喝酒,是為什么啊?”(杜蕢)說:“子日和卯日不演奏樂曲(據說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縣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紂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為戒,以子卯日為‘疾日’,不演奏樂曲)。知悼子還在堂上(停靈),這事與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師曠,是太師啊。(他)不告訴您道理,所以罰他喝酒啊。”“你罰李調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李調,是君主身邊的近臣。為了一點喝的一點吃食忘記了君主的忌諱,所以罰他喝酒啊。”“你自己(罰自己)喝酒,(又是)為什么呢?”(杜蕢)說:“我杜蕢,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務,卻敢干預(對君主)講道理防范錯誤的事,所以罰自己喝酒。”平公說:“我也有過錯啊。斟酒來罰我。”杜蕢洗干凈然后高高舉起酒杯。平公對侍從們說:“如果我死了,千萬不要丟棄這酒杯啊。” 直到今天,(人們)敬完酒后,都要高舉酒杯,叫做“杜舉”。

      注釋

      1、知悼子:知罌(yīng),春秋時晉國大夫。悼是他的謚號。

      2、師曠:晉國樂師。李調:晉臣。

      3、杜蕢:晉平公的廚師。

      4、寢:寢宮。國君休息的宮殿。

      5、降:這里指走下殿階。

      6、進之:讓他進來。

      7、飲:要別人喝酒。

      8、子卯不樂:商紂王是在甲子那天自殺,夏桀在乙卯日被流放的,所以甲子日、乙卯日是歷代君王的忌諱之日,禁止享樂。

      9、在堂:靈柩還放在殿堂里沒有下葬。

      10、悼子是親近大臣,死了還沒下葬,這忌諱應當大于桀紂之忌。

      11、太師:對樂師的稱呼。

      12、褻臣:寵幸的近臣。

      13、宰夫:廚師。

      14、與:參加。

      15、揚:高高舉起。

      16、觶:飲酒器皿。

      17、爵:飲酒器。

      19、侍:作陪

      20、鼓鐘:敲鐘。

      21、詔:告訴

      22、曩者:剛才。

      23、共:同“供”。匕:羹匙。“刀匕是共”,賓語前置句

      24、疾:猶言忌諱之事。

      25、知防:察覺和防止違禮的事。

    【杜蕢揚觶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杜蕢揚觶原文及賞析12-04

    《詩經唐風揚之水》原文翻譯賞析07-11

    杜陵絕句原文及賞析12-13

    原文翻譯及賞析11-27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原文、翻譯及賞析12-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1-1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譯賞析02-2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10-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譯及賞析06-02

    《謝杜相公書》原文及翻譯11-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区线专区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