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2-07 16:35:12 古籍 我要投稿

    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次田家澳梁作

      朝代:唐朝

      作者:儲光羲

      田家俯長道,邀我避炎氛。當暑日方晝,高天無片云。

      桑間禾黍氣,柳下牛羊群。野雀棲空屋,晨昏不復聞。

      前登澳梁坂,極望溫泉分。逆旅方三舍,西山猶未曛。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南人張助在田里種莊稼,看見一個李核,想把它帶回去 ,又回頭看見根部枯空的桑樹里有土,所以就種了進去,用剩下的水澆灌。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忽然長出了李子,以為是神,就互相轉告,有一個眼痛的病人在樹下乘涼,說:李樹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豬祭謝。眼痛的小病,自己也會痊愈,眾人盲目符合,說是失明的人重見了光明,遠近轟動,在邊上下車馬的常有數千,李樹旁擺滿了酒肉,過了一年,張助從遠處回來,看見了驚訝地說:"這算什么神呀,這是我種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樹砍了。

      注釋

      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

      :眾犬吠聲:一種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形容眾人盲目附和

      翕(xi)赫:轟動、驚動。

      滂沱:原來形容雨很大,這里指擺滿了酒肉。

      顧;;看見。

      語;轉告。

      間;過了。

      乃;這。

      賞析:

      這個故事批評了那些不進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們,以及這種不正常的隨波逐流的社會心理、社會現象。

      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要從客觀角度出發看待事情,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原文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回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譯文

      鄉間農家歡欣鼓舞,喜樂自得,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也與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麥浪滾滾,夏糧豐收了。夏繭也豐收了,檐頭繰車索索作響,野蠶作繭無人收取,只得自生自滅。一派豐收之景,但麥打成糧,蠶繭織成絹絲,鄉民卻無法自己享受這些勞動成果,而不得不把糧、絹的大部分送給官家繳納賦稅。在這豐收的年景里,他們并不指望打下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賣黃犢,以繳納官府的橫斂就行了。鄉民們說自家并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只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注釋

      ①男聲欣欣女顏悅:此句運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為只有男子才歡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臉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實無論男女,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容顏,都顯露出喜樂自得的樣子。

      ②檐頭:原指屋檐的邊沿,此處應指屋檐下。繰車:即“繅車”,繅絲用的器具。

      ③軸:此處指織絹的機軸。

      ④黃犢:指小牛。

      賞析

      此詩以“樂”來寫農家之苦,立意精巧,諷刺深刻。仲夏時節,農民麥、繭喜獲豐收,卻被官府洗劫一空,無法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只能過著“衣食無厚薄”的悲慘生活。這首詩所反映的事實,應是中唐時期整個農民生活的縮影,相當具有典型性。

      在表現方法上,古樂府多敘事,《田家行》則選取農家生活的兩個斷面,一是麥、繭豐收,一是糧、絹大部分送官,把這兩個斷面加以對比。這對揭示農家苦這一主題,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詩純用賦體直陳其事,語言質樸無華,通俗流暢、凝練精警,于平易中見深刻。

      寒夜原文,翻譯,賞析

      寒夜

      作者:杜耒

      朝代:清朝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注釋:竹爐: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著的火爐。湯沸:熱水沸騰。元朝揭傒斯《寒夜》:疏星凍霜空,流月濕林薄。虛館人不眠,時聞一葉落。當代阿袁(即陳忠遠)《寒夜》:"大國何人憐,紛紛為小我。寒夜風雨聲,廣廈萬間破。"

      賞析:

      善用襯托(或映襯、陪襯):因有梅花的陪襯,窗前月才別有一番韻味,不僅是嗅覺,視覺上也使人大覺不相同。

      巧用暗示(或喻示、雙關):“才有梅花”與朋友夜訪相呼應,梅花又象征了友誼的高雅芬芳。

      鋪有細節(或鋪墊、渲染):寒夜客訪、主家火紅,賓客情重兩相顧及,知人情之暖,勝過冬夜之寒。這些使得今夜的月色較先前格外地不同了。

      村居

      朝代:宋代

      作者:張舜民

      原文: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譯文

      流水環繞著水田,籬笆外種滿了綠竹;榆錢已經落盡,槿花也變得稀疏。

      夕陽西下,牛背上沒有牧童騎臥,只帶著成對的烏鴉,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注釋

      陂田:山田。

      榆錢:即榆莢,形如錢,色白成串,故俗稱榆錢。

      兩兩:成雙成對。

      鑒賞

      《村居》是張舜民代表作之一。

      “水繞陂田竹繞籬”,選材如同電影鏡頭的轉換,由遠景轉到近景。村居的遠處是流水潺潺,環繞著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園,青竹繞籬,綠水映陂,一派田園風光。“榆錢落盡槿花稀”,槿花,又稱木槿,夏秋之交開花,花冠為紫紅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時已清秋,一樹榆錢早就隨風而去了。所以院落內盡管綠陰宜人,可惜盛時已過,殘存的幾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遲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牛蹄聲打破了沉寂,詩人把鏡頭又轉換到小院外。夕陽西沉,暮色朦朧,老牛緩緩歸來。這景象早在《詩經》中就被詠唱過:“日之夕矣,牛羊下來”。(《王風·君子役》)然而詩人并不去重復前人詩意,而是捕捉到一個全新的藝術形象:老牛自行歸來,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橫吹的牧牛郎,而是佇立的寒鴉。寒鴉易驚善飛,卻在這寧靜的氣氛中悠閑自在,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于牛之動,牛之動涵容了寒鴉之靜,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成新穎的畫面。宋人詩力求生新,于此可見一斑。“無人臥”三字是不是贅筆呢?為什么不直說:“夕陽牛背寒鴉立?”這正是此詩韻味的所在。“無人臥”是頓筆,引起讀者提出問題:那么到底有什么東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帶得寒鴉兩兩歸”,形象宛然在一是融進了自己的感情色彩。

    【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8-02

    田家行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10-07

    田家行原文及賞析10-07

    田家行原文及賞析09-23

    田家詞 / 田家行原文及賞析08-28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04-09

    《田家》原文翻譯及賞析12-27

    《田家》原文及翻譯賞析03-05

    田家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4-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线高清精品在线观看 | 香蕉国产免费天天视频频 | 中文不打码网站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