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9-02 10:03:41 古籍 我要投稿

    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

    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1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古詩簡介

      《蘇幕遮·草》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的詞作。此詞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全詞通過上下片的對照,抒發了作者的惜草、惜春的情懷,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形象鮮明突出,意境深遠含蓄,耐人尋味。

      翻譯/譯文

      堤壩上的綠草含水帶露,遠處的房屋在如煙春色的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后天色變晴,江水開闊,到處都是萋萋的芳草。離鄉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顏色與嫩綠的草色互相映襯,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邊一個又一個的長亭連接起來,使得遠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孫公子已經忘記了歸期。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注釋

      ⑴蘇幕遮: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為詞牌名。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墅:田廬、圃墅。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⑶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⑷庾郎年最少: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里借指一般離鄉宦游的才子。

      ⑸窣(sū)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動。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風貌。

      ⑹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

      ⑺長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餞別處。《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經音義》有“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⑻王孫:貴族公子。

      ⑼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賞析/鑒賞

      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這首詠草詞雖不著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后青草之美。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雨后萬物澄徹、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雖不著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宦游少年的春風得意。

      此詞上片起首兩句寫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接下來一句總寫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曉”,是用特定的最佳環境來點染春草的精神,通過雨后萬物澄澈、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為下文“少年”的出場作鋪墊。“獨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臣游少年的春風得意。

      詞的下片轉而抒寫宦游少年春盡思歸的情懷。過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詞末二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接下來兩句,詞人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表達了強烈的歸思。“落盡梨花春又了”,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結拍兩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全詞結尾處的“老”字與上片“嫩”字遙相呼應。于春草的由“嫩”變“老”之中,暗寓傷春之意,而這也正好是詞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寫照。

      梅堯臣在藝術上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這首詞用“平”“煙”“萋萋”,狀草之形;用“碧”“嫩”“翠”,狀草之色;又用映襯手法傳寫出草之神與情,或實或虛,都鮮明如畫,歷歷在目。詞中抒寫了作者初仕的得意情態和后來倦于宦游、春末思歸的苦悶心緒,但都非常含蓄,只是在精心描繪的意境中微微透出,讓讀者于言外得之,因此這是一首較好地體現了作者自己的藝術主張的佳作。

    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蘇幕遮·草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朝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譯文:

      長堤上,綠草平展,露珠閃爍,遠處的別墅,在煙靄中若隱若現。碧綠的芳草繁茂昌盛,雨后的江天遼闊無際。唯有庾郎風華正茂年方少。穿著拂地的青色官袍,與嫩綠的草色相互映照。長亭接短亭,遠去的道路消失在視野之外。應該埋怨王孫公子,早已忘卻歸隱之期。梨花飄落,春天已過,殘陽灑滿大地,翠綠的青草與晚霞。

      注釋:

      ①墅:田廬、圃墅。杳:幽暗,深遠,看不到蹤影。

      ②萋萋:形容草生長茂盛。

      ③窣地:拂地,拖地。窣,拂,甩動。

      ④王孫:貴族公子。這里指草。多年生,產于深山。

      賞析:

      宋沈義父云:“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樂府指迷》)這首詠草詞雖不著一“草”字,卻用環境、形象、神態的描繪,將春草寫得形神俱備。詞中,上片以綺麗之筆,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調,突出青草有情,卻反落入蒼涼之境。

      上片起首兩句寫長堤上綠草平整、露光閃爍;遠處的別墅如煙綠草掩映下若隱若現。接下來一句總寫芳草萋萋。“雨后江天曉”,是用特定的最佳環境來點染春草的精神,通過雨后萬物澄澈、江天開闊的明媚物象,活畫出濃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機,為下文“少年”的出場作鋪墊。“獨有庾郎年最少”三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意。“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時已經四十二歲,當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庾開府集序》)。這里借指一般離鄉宦游的才子。“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剛釋褐入仕的年輕官員,一般都是穿青袍。春袍、青袍,實為一物,用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風貌。“嫩色宜相照”,指嫩綠的草色與袍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相宜。以上,作者描摹出春草的芊綿可愛,用遍地春草映襯出臣游少年的春風得意。

      詞的下片轉而抒寫宦游少年春盡思歸的情懷。過片二句化用李白《菩薩蠻》詞末二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之意。接下來兩句,詞人流露出對宦海浮沉的厭倦,用自怨自艾的語調表達了強烈的歸思。“落盡梨花春又了”,化用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詩句:“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歸去,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消逝。結拍兩句渲染了殘春的遲暮景象。

      “老”字與上片“嫩”字遙相呼應。于春草的由“嫩”變“老”之中,暗寓傷春之意,而這也正好是詞人嗟老、倦游心情的深刻寫照。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云:“梅圣俞歐陽公座,有以林逋詞‘金谷年年,亂生春色準為主’為美者,圣俞因別為《蘇幕遮》一闋云云。歐公擊節賞之。”

    【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蘇幕遮·懷舊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蘇幕遮·懷舊》原文翻譯與賞析04-11

    蘇幕遮·草原文翻譯及賞析01-25

    蘇幕遮·懷舊原文翻譯及賞析03-04

    《蘇幕遮·懷舊》原文及翻譯賞析01-03

    蘇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譯及賞析01-07

    蘇幕遮·燎沉香原文翻譯及賞析03-31

    蘇幕遮原文及翻譯06-02

    蘇幕遮·懷舊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7-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婷婷色香合缴缴情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中文免费不卡Av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 在线中文字幕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