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07-28 22:25:24 煒玲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田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田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田舍

      唐代: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譯文: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詞句注釋

      ①田舍:《世說新語》:“王大將軍舊有田舍名。”

      ②田舍清江曲:《晉書·陶潛傳》:“惟至田舍及廬山游觀而已。”《楚辭》:“隱岷山以清江。”

      ③草深迷市井:元行恭詩:“草深斜徑成。”《風俗通》:“古音二十五畝為一井,因為市交易,故稱市井。”

      ④櫸柳枝枝弱:“櫸”一作“楊”。《本草衍義》:“櫸木皮,今人呼為櫸柳。然葉謂柳非柳,謂槐非槐”。吳曾《漫錄》:“今本作櫸柳,非也。枇杷一物,櫸柳則二物矣。對對亦勝樹樹。”

      ⑤枇杷樹樹香:《上林賦》:“盧橘夏熟。”注:“即枇杷也。”左思《蜀都賦》:“其園則有林檎枇杷。”李善注:“枇杷冬華黃實,本出蜀中。”仇兆鰲《杜詩詳注》:“《學林新編》曰:此詩以櫸柳對枇杷,或謂櫸柳者,柳之一種,其名為櫸柳,非雙聲字也。枇杷乃雙聲字,相對未工。予謂詩題曰‘田舍’,則當在田舍時偶然見此二物,舉以成對耳。如《覓松苗子》詩云:‘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楊梅乃梅之一種,以此相配,乃正對也。”

      ⑥鸕鶿西日照:晉樂歌:“君非鸕鶿鳥。”洙曰:“鸕鶿,水鳥,蜀人以之捕魚。”

      ⑦曬翅滿魚梁:《詩疏》:“敝敗之茍,在于魚梁。”宋趙次公曰:“陶侃母責其為漁梁吏而寄鲊。”

      創作背景

      此詩載《全唐詩》卷二二六,當是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初夏作。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后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田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04-29

    田舍原文注釋02-27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4-29

    田舍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4-29

    江南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03-30

    讀書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26

    野望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10

    清明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16

    寒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9-2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人人视频久久精品视频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