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5-19 08:33:53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合作進行水溫變化的實驗。

      2、探究能快速將熱水變冷的方法。

      3、能對比水溫的變化并記錄。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探究能最快將熱水變冷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使用水溫計測量、對比溫度并記錄。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扇子、碗、冰、熱水、冷水、水溫表、記錄單、筆等。經驗準備:有熱水變冷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視頻《科學實驗站》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幼討論:熱水怎樣才能變冷?幼兒回答,教師用簡筆畫進行記錄。

      2、介紹實驗材料,引導幼兒猜測并記錄猜測人數。師:小朋友們真聰明,有這么多好辦法!

      老師今天準備了冰塊、扇子、餐盒、涼水,你們猜猜使用哪一種方法可以最快速把熱水變冷?為什么?

      3、師幼討論實驗的操作方法。

      師:可以用什么來測水溫的變化?怎樣就證明水變涼了?水越冷,水溫計的數字會高還是低?

      4、教師出示記錄表。

      師:記錄表上有幾個空格?熱水的水溫記錄在哪里?實驗選擇的方法記錄在哪里?變冷的水溫記錄在哪里?

      5、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兩人一組進行第一次實驗。

      教師:現在我們要進行實驗,請小朋友們2人一組合作實驗,首先測量熱水的水溫記錄在自己的實驗記錄表上,再商量一下你們準備選擇這里的哪一種材料來實驗

      (只能選擇一種)將實驗方法記錄下來后兩個人一起做實驗,2分鐘時間一到,你們就要測量最后的水溫并記錄下來。

      6、幼兒分享實驗記錄表。

      師:誰來說說你和同伴是怎么合作進行實驗的?你們使用的是哪一種方法?你們實驗后的水溫是多少度?

      小朋友來看一看,使用哪種方法的水溫最低?

      三、結束部分:

      1、播放視頻:初步了解散熱和熱傳遞的科學現象。

      2、教師小結,鼓勵幼兒回家尋找更多的方法。

      師:進行我們往熱水里加了冰塊或者冷水,誰有辦法能在不加東西的情況下讓熱水變冷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樂意和同伴合作進行水溫變化的實驗,通過實驗探究能最快將熱水變冷的方法。能使用水溫計測量、初步對比溫度并記錄。教師將猜測人數進行統計,所以孩子們對結果很看重。教師將記錄表分類展示,也方便幼兒去對比。

      幼兒對科學實驗充滿好奇心,喜歡科學探究。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欲望,發展幼兒的比較、觀察、判斷能力。

      2、探究沙漏速度與漏口多少的關系。

      3、培養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用飲料瓶制作的沙漏若干。

      2、鉆有不同漏洞的瓶蓋若干。

      3、記錄單、筆若干。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沙漏速度與漏口多少的關系。

      難點:制作一個比原來流的快的沙漏。

      四、活動過程:

      (一)、觀察沙漏

      1、認識沙漏,并提出猜測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用一種新的工具來玩沙,你們看!

      這是沙漏,它是由兩只粘在一起的瓶子組成的,下面的一個瓶子里有沙。請你們猜猜,如果我把瓶子倒過來,會發生什么情況呢?

      2、幼兒操作,進行論證

      (1)、操作

      師:到底誰猜的對呢?請你們找一個好朋友一起試一試,玩一玩。

      (2)、交流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誰愿意來告訴大家?

      那么,沙是從哪里漏下來的?

      (3)、小結

      師:原來沙是從瓶蓋上的洞口流下來的,看看,它有幾個洞?哦!有兩個洞!

      (師打開一只瓶子讓幼兒觀察瓶蓋是否真的有洞,數數有幾個,引發孩子的探究興趣。)

      (二)、制作沙漏

      1、設疑討論

      師:那么,我們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沙流的快一些呢?(幼兒討論)

      2、實驗交流

      ⑴、進行實驗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個做好的沙漏,還有一個裝有沙子的瓶子,一個空瓶和蓋子,要請你們兩個小朋友合作做一個比原來沙漏流的快的沙漏,并進行記錄。

      老師要提醒你們,制作的時候把你們選的蓋子先旋在裝有沙的瓶子里,然后將空瓶倒著再旋在蓋子上。

      (幼兒和同伴合作,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教師觀察幼兒的實驗情況,如幼兒是否把自制的沙漏和原來的作了比較,詢問孩子為什么采取這種方法。)

      ⑵、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是怎么做的?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嗎?誰愿意來告訴大家?(結合記錄單)

      ⑶、再次實驗

      幼兒再次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⑷、師生共同總結:原來洞口多了,可以使沙子流的多,時間花的少,所以速度就快了。

      (三)、引發新問題

      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制作了一個比原來漏的快的沙漏,那么你有辦法制作一個比原來漏的慢一些的沙漏嗎?

      等到區域活動時,我們再來制作,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神奇的指紋

      設計背景:在一次區角活動中,我無意中聽到了班上幾個孩子這樣的對話,其中一個孩子正把另一個孩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仔細的研究,一邊還對那個被研究的孩子說:你的右手一個螺旋紋都沒有,你看我,我有三個螺旋紋呢!我奶奶說,手指上有螺旋紋的孩子可聰明了。這時候,他們周圍已經圍了好幾個人,都興致勃勃的要求要他幫忙看指紋,有的孩子問什么形狀才是螺旋紋,有的孩子則迫不及待的把手舉到半空中對著光研究起了自己的手指……看到孩子們這么有興趣,我突然靈機一動,為何不借此機會設計一個活動,讓孩子們更加全面的了解指紋的知識呢?

      設計意圖: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兒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是一個過程--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過程。我們班的幼兒年齡偏小,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他們對事物的觀察不夠專心和仔細,也不太愛提問題,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通過仔細的觀察和比較發現指紋的秘密,并培養幼兒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發現指紋的秘密,了解指紋的基本特征;

      2.從各個方面了解指紋的作用,樹立科學的觀點。

      3.激發幼兒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體驗發現的快樂;

      4.培養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活動內容:

      1.在紙上印指紋,觀察指紋;

      2.聽老師講故事;

      3.比較父母親、小朋友的指紋和自己的不同之處;

      4.介紹指紋的幾種特有形狀和特征;

      5.展示圖片,互相討論,列舉指紋的作用;

      6.游戲;

      7.總結。

      活動準備:

      1.(幼兒)父母和自己的指紋圖各自一張;

      2.(教師)各種指紋放大圖;

      3.(教師)放大鏡每人一個;

      4.(教師)從各種渠道(網絡、書籍、報刊)收集的相關圖片一組。

      活動過程:

      1.印指紋:

      幼兒分組玩印指紋的游戲;

      把放大鏡發給孩子,讓幼兒觀察,印完指紋后在紙上發現了什么、膠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2.講述故事:

      聽老師講的小故事,引出課題;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指紋,比較自己和同伴的指紋有何不同;

      比較自己的指紋和父母的指紋又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都是爸爸媽媽生的,孩子和父母總是長得很像,被別人稱作“親子臉”。

      幼:我奶奶說我長得和媽媽一模一樣

      幼:我鼻子長得像爸爸

      幼:我眼睛長得像奶奶……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我乘機引導到:那大家想一想,我們可能長得像爸爸媽媽,可是我們的指紋也長得像爸爸媽媽嗎?

      孩子:有“親子臉”,就有“親子指紋”

      孩子:不對,偵探片里面說,每個人的.指紋都不同的

      教師:那大家把帶來的爸爸媽媽的指紋圖和自己的對比一下,看看誰說的對?

      孩子們比較后一致得出結論,指紋和爸爸媽媽的沒有一個一樣。

      [[]幼兒發揮] 老師,我們和爸爸媽媽只長得相像,但是還是有不像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完全一樣,所以我們的指紋也不是完全一樣啊!可是我小姨生的是雙胞胎,他們長得一樣,聲音一樣,穿得一樣,連動作都一樣,他們的指紋也應該是一樣的呀!(很多孩子都點頭表示同意)

      教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這里剛好有一幅雙胞胎的指紋,小朋友們可以看一看,他們是不是一樣。(出示指紋圖)共同分析比較雙胞胎的指紋,小結指紋的秘密。

      教師給孩子們讀一段文章,證明孩子們的結論是正確的。并讓孩子們明確知道,任何人指紋都是不可能相同的。

      3.指紋特征:

      出示一組關于指紋分類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幾種類型指紋的特點;

      讓孩子們再次觀察自己和父母的指紋,并將其分類。

      告訴大家,指紋的形狀和每個人的性格等沒有必然的相關性,更不會因為誰的指紋長成什么樣就證明他聰明與否,讓孩子們樹立科學的觀念。

      4.自由討論:

      向孩子們展示從各種渠道(網絡、書籍、報刊)收集來的關于指紋的圖片;

      讓孩子們自由討論指紋都有什么作用;

      幼:那幅圖我認識,那是指紋鎖,《007》里的邦德就用這種鎖;

      幼:我晚上看偵探片,里面的警察叔叔就靠罪犯留在杯子上的指紋破了案。

      幼:還有醫院,我們一出生,醫生就給我們印了指紋,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會抱錯寶寶了

      幼:在電腦和手機上裝指紋鎖,小偷就偷不了它們了,因為他偷了也沒用……

      老師總結指紋的用途。

      5.延伸活動:動物有指紋嗎?它們的指紋一樣嗎?

      在活動快結束時,有孩子提出了問題:老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手,所以我們都有指紋,那么小貓小狗也有手,那它們也有指紋嗎?其他孩子也有了相同的疑問。于是我臨時增加了這個延伸活動,讓孩子們觀察了幼兒園里飼養的幾種小動物如小兔子等,并讓他們互相討論,還布置了回家查資料的任務,明天大家再進行深入討論,這樣可以培養他們持續探索的精神和動手調查研究的能力。

      6.游戲:讓孩子們分組玩兒警察抓小偷的游戲,讓小偷們留下指紋,小警察們根據指紋來抓小偷。

      7.總結。

      活動自評:本次活動因經過較為充分的準備,總體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尤其因為這次活動的生成不是單方面出自老師的設計,而是融入了幼兒的自主選擇,是真正能夠讓幼兒感興趣的課題。課后,大部分孩子都比較全面的掌握了指紋的特征、用途等。由于這是幼兒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孩子們的準備都比較積極,在課堂上的提問也更加踴躍起來,師幼互動較好。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自己的思考,在這次活動中,他們不僅是課程的參與者,更是課程的設計者。我作為老師也及時對課程計劃做出了相應更改。然而本次活動也同樣存在不足之處,我沒有充分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數,例如幼兒對創胞胎的指紋問題提出的疑問,如果不是當時準備時碰巧準備了雙胞胎的指紋放大圖,在幼兒提出問題時,我就只能枯燥的講解知識,而不能直觀的讓他們觀察,那我講課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而由于時間原因,最后的游戲和總結時間都比較倉促。因此我認為在以后的課程教學中,我應當更加注意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充分準備并加強對時間的控制。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09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六篇05-16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匯總7篇05-1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合集9篇05-1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合集10篇05-13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4篇05-1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匯總六篇05-0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匯編六篇05-12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匯總六篇05-12

    科學活動教案3篇05-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在线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