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了》活動教案

    時間:2022-09-03 18:58:38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下課了》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下課了》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課了》活動教案

    《下課了》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下課10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模擬小學生下課10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

      活動準備:

      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書籍、棋類、玩具和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引出話題

      1、討論:小學生怎么知道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下課?課與課之間可以休息幾分鐘?

      2、觀看時間:知道時鐘的長針走2大格,就是10分鐘。

      二、下課10分鐘該做什么

      1、在下課10分鐘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須做好?(幼兒根據操作材料選擇)

      3、教師按幼兒的討論總結:

      (1)必須做,如喝水、上廁所準備下一節課的課本等。

      (2)可選擇做,如看圖書、下棋、聊天、到操場上去轉一圈等。

      4、兒歌小結

      三、模擬小學生下課活動

      1、模擬下課,規定10分鐘休息。

      2、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動。

      3、按上課鈴聲準時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準備好課本和文具。

      2、介紹自己在課間10分鐘所做的事情,說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總結:課間10分鐘是很有限的,必須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的休息,這樣的10分鐘才會過得有意義。

    《下課了》活動教案2

      一、選材的依據:

      1、源自新教材的創新實施

      大班《學習》教材中“我要上小學”是一個內容豐富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中涉及到的一些有關“模擬小學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等內容與要求均是十分有價值且對于大班臨近畢業的孩子來講必須獲得的經驗。由此,根據《學習》教材中的核心內容又結合本班孩子的特點、需要進行改編與創新,組織了本次全新的集體學習活動。

      2、源自本班幼兒的經驗和實際發展的需要

      1)近階段是孩子們處于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是對小學生活的準備。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的重大轉折。他們即將離開幼兒園,踏入小學生活,對于小學的學習情況他們是好奇的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順應孩子們的興趣熱點,關于“我是小學生”的主題內容貫穿整個學期始末不緊不慢的開展著,通過照片、錄像陸續引導孩子了解了幼兒園與小學的區別,孩子們通過對小學和幼兒園的比較,對小學生活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但是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哪些必須做,哪些可以做對孩子而言比較空洞和范范,對下課十分鐘的理解也比較片面,對于如何合理的安排使用十分鐘非常模糊。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明確了解小學生下課十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下課十分鐘,為入小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2)我班孩子對人物造型的把握,各種動態的掌握、以及不同繪畫方式有一定的認識和實踐能力。而設計一本連環須知和一人創編的盲目性、不可操作性給活動帶來的困擾。因此,選用通過集體的'討論和力量來創編,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展開活動。對于他們而言,本次的合作嘗試雖然有難度挑戰,但是還是非常可行的,能夠更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繪畫技能,鍛煉他們與同伴合作的交往能力和創編的語言組織能力。可以更進一步鍛煉他們的繪畫技能和創造想象力。

      3、源于我園課程原本化滲透責任教育目標中大班幼兒責任行為的目標:

      “合作意識”是大班孩子不可或缺的責任意識。在本次活動小組創作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在表現上既要有自己獨特的創想,又要與其它同伴的想法有所聯系;既要兼顧自我和他人,同時又要完整表達創作意義, “合作”在本次活動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合作前商量的成敗更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根據幼兒年齡特征中“大班幼兒開始有合作意識,能與同伴開展合作性游戲”的特點;結合我班孩子們前期打下的扎實的繪畫基礎和分工謙讓品質,通過本次活動來嘗試合作繪畫,激發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在創作過程中能夠互相交流、商量、分工、配合;互相幫助,對合作和連環創作有新的認識和界定。通過合作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集體實踐活動,培養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服務的,建立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團結互助、盡心盡責的態度,學會分享這也將是他們終身受益的人格品質。

      二、活動價值的分析:

      1. 明確下課十分鐘的活動,知道哪些事情必須做,哪些可以做。

      2. 推動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大膽表現人物側面、正面、背面的特點和動態,組合畫面,積累鞏固相關經驗。

      3. 培養幼兒分工合作的能力,養成遇到困難互相幫助、協商謙讓解決的良好品質。

      三、活動目標的內涵:

      1. 情感與態度:通過活動嘗試小組合作設計,體驗合作的樂趣。

      2. 社會與語言: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在集體前交流。

      3. 能力與認知:通過觀察小學生下課十分鐘的活動,小組合作創作表現正面、側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動態。

      四、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發展”為出發點、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切入點,引導幼兒自主的交流、商量和創作。從以往“單一的學”轉變為“多元的學、自由的學”,結合體驗性學習和操作性學習,賦予幼兒學習鮮活的生命力,使學習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激發幼兒創作欲望,自由的暢所欲言,達成共識,體驗合作的樂趣和成功感。主要預設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推進:

      1、環節一:音樂導入、激起興趣

      對前期低結構活動中個人調查下課十分鐘的活動進行交流

      ——激起興趣:課十分鐘的活動,激發后續的創作興趣

      2、環節二:觀察交流、感知表達

      觀察下課十分鐘活動的照片,比較人物不同正、側、背面的特點和動態。

      ——鞏固動態:人物正側背面的特點動態,為創作靈感、鞏固經驗。

      3、環節三:分工創作、合作分享

      運用人物的不同動態特點小組合作協商完成下課十分鐘須知的創作

      ——商量分工:明確自己的任務

      4、環節四:活動延伸

      將活動從下課十分鐘過渡到小學生上課與幼兒園的區別

      ——活動延伸:激發幼兒了解和探索小學的學習生活,激發幼兒向往小學生活。

      五、活動內容與要求:

      1、觀察小學生下課十分鐘的活動,比較表現正面、側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動態和特征。

      2、嘗試小組協商合作進行創作,體驗合作分工的快樂。

      六、活動準備:

      1、孩子前期經驗:

      1)用各種方式收集過小學生下課十分鐘的活動。

      2)在以往活動中,繪畫過人物的不同動態。

      2、環境材料創設:

      1)多媒體課件“下課十分鐘”、音樂:下課鈴聲、《下課十分鐘》、上課鈴聲

      2)小木偶、紙、勾線筆等

      七、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起興趣

      *鈴聲響起

      二、觀察交流,感知表達

      三、分工創作,合作分享

      四、延伸活動:伴隨上課鈴聲退場

    【《下課了》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下課了》活動教案02-19

    下課十分鐘活動教案07-04

    下課了作文03-08

    下課安全教育教案(精選20篇)03-18

    學生下課課余活動作文09-26

    下課教學設計01-17

    下課了小學作文06-26

    下課教學設計12-17

    《下課》的教學設計10-24

    下課了的游戲作文05-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精品国产精品国在线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