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時間:2021-03-17 13:50:24 教案 我要投稿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云南的歌會》出自現代作家沈從文之手,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描繪了三種不同場面的民歌演唱。下面是小編分享的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了解作家沈從文生平及其創作概況

      2.積累詞語,掌握“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樸”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學習運用“即物起興、引經據典、悠游自在、龍吟風噦”等成語

      3.感知文章內容,體會云南少數民族的歌會習俗,把握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合作交流,比較探究,把握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筆下美好的生活,培養學生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學情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把握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興趣,融入歌會,體會歌會的特點和魅力

      突破方法:

      (1)這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從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教師范讀課文,幫助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進入文中情境,并初步體會作者感情然后引導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歌會特點

      (2)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成為歌會的主角,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融入歌會,體會歌會的特點,感悟歌會的魅力

      【教法與學法導航】

      教法導航:情景教學法、范讀法、比較法、討論點撥法等

      學法導航:聽讀法、朗讀法、合作交流法、參與法等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沈從文的生平經歷及代表作品

      2.收集有關民歌、作者及文章創作背景的資料及沈從文表現湘西農村生活的有關文章,對課堂充分預設

      3.努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積極尋找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4.搜集云南風情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查找沈從文及民歌的相關資料

      2.利用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3.朗讀課文,感受歌會特點,準備課上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進云南: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云南各地風情,配樂《月光下的鳳尾竹》)看完后,請大家談談自己最直接的感受(生交流)

      這些圖片讓我們領略到了云南特有的風情,今天讓我們跟隨文學大師沈從文,去欣賞云南濃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風情吧!

      二、走近作者:

      常言說“知人論文”,讓我們先來了解作者及文章背景(屏幕顯示:)

      沈從文,京派小說代表人物,出生于湘西鳳凰縣,有苗漢土家族的血統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很多傳奇:一個只讀了幾年私塾、自學成才的大學教授,一個寫了眾多偉大作品的文學大師,一個生命前40年做作家、后40年成為考古學家的奇人,一個永遠自稱為“鄉下人”的透明自然的赤子……他常以“鄉下人”的視角審視世界,作品中處處流貫著一種燃燒的感情:對于人類純樸自然人性美的傾心以及對愚蠢自私的極端憎惡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散文集《湘行散記》、論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

      原文的標題是《記憶中的云南跑馬節》,選中的課文有刪節“這一年,正在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沈從文先生到云南參加跑馬節,目的是為了從馬鞍韉油漆的工藝中找到中國漆器加工工藝的相關資料,但沒過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會吸引了在課文刪節中就有這樣一段話:“參加云南跑馬節,我其實另有所會心,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就把我引誘過去……”

      沈先生究竟發現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四、整體感知,走進歌會:

      沈從文,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民俗的作家來到了云南,被這里的風土民情深深吸引他說:“云南本是個詩歌的家鄉,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國這一回卻更加豐富了我的`見聞”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分享一下作者的見聞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拿筆圈點勾畫,標注生字詞,然后說說作者有哪些見聞?

      (屏幕顯示:積累字詞我最棒)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諱(huì) 酬(chóu)和 鐵箍(gū) 熹(xī)微

      (屏幕顯示:解釋詞語我能行)

      引經據典:引用經典中的語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諱:忌怕而隱避

      即物起興——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寫作.或開頭先詠他物,起興抒情

      扶搖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別開生面:另外開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為交際往來

      龍吟鳳噦:龍在吟嘯,鳳在鳴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揚頓挫的聲音噦,鳥鳴聲

      熹微: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

      生齊讀兩遍后,交流展示作者見聞

      明確:作者聽到了戴勝鳥、云雀、年輕女人、老人、趕馬女孩等在唱歌,看到了云南特有的自然風情和民族風情

      2. 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明確:課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感受,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2—3)山野對歌

      第三部分(4)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村寨傳歌

      3.思考:本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哪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每個場面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表自己的看法)

      明確:山野對歌――對歌具有對抗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山路漫歌――這是即興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傳歌――這是一次民歌的展覽,場面宏偉,氣勢壯觀

      4.云南的歌會淳樸自然、氣勢壯觀與你聽過、看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云南的歌會有什么特點?

      (提示:可從歌唱的人、地點、、內容、環境氣氛、淵源等方面來比較)

      明確:少數民族同胞們在樹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歌唱者淳樸自然,歌會氣勢壯觀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淵源從這些描寫中,我們不難體會沈從文對云南秀山麗水、淳樸民風的熱愛

      五、探究文意,參與歌會:

      作者用微妙的筆觸描繪了三個不同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如果你到云南旅游,當地人邀請你參加其中的一種歌會,你會參加哪一種?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理由

      (生合作討論)

      生:我會參加山路漫歌我覺得這個最有意思“馬上一面欣賞土坎邊的粉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花兒在傾聽小女孩的歌聲,“不住點頭”表示對女孩歌聲的贊賞我覺得這里也挺有意思的

      生:我也會參加山路漫歌因為置身自然的懷抱,而且一點也不孤單“忽然出現個毛茸茸的戴勝鳥,矗起頭頂花冠,瞪著個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對于唱歌也發生了興趣,經趕馬女孩子一喝,才撲著翅膀掠地飛走”可以看出戴勝鳥也是具有靈性的,它與人一起歡歌

      師:在山路漫歌中,沈從文給我們構造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在這幅畫中鳥兒在爭鳴,少女在歌唱,把淳樸的歌聲營造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真可謂天人合一啊

      生:我會參加山野對歌因為這是男女對唱,特別有情趣

      師:那他們主要唱些什么歌呢?

      生:“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生:我會參加山野對歌因為他們唱歌的方式不拘一格或見景生情、或提問、或互嘲互贊而且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調子”都是才智的大比拼

      師:還有想參加山野對歌的嗎?

      生:我想參加因為山野對歌特別熱烈、歡樂你看“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多么激烈的競賽場面!

      生:我會參加村寨傳歌因為歌會盛大“集合了附近幾個鄉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圍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滿了三十來張桌子……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搖蕩中舒卷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唱和相續,一連三天才散場來會的婦女占多數,和逢年過節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潔利索,頭上手中到處是銀光閃閃,使人不敢認識”而且如此壯觀的場面,盛況空前,十年難逢

      師:也就是說它人多、時間長、盛裝,真的稱得上是“盛會”!

      生:最重要的是它的意義不同尋常“主要作用既然在照規矩傳歌,不問唱什么都不犯忌諱就中最當行出色是龍街村子一個吹鼓手,年紀已過七十,牙齒早脫光了,卻能十分熱情整本整套的唱下去除愛情故事,此外嘲煙鬼,罵財主,樣樣在行,真象是一個‘歌庫’(這種人在我們家鄉則叫做歌師傅)”

      [U1] 師:同學們的熱情參與使我們更好地領略了云南歌會的不同特點和感人魅力,怪不得作者要說:“參加云南跑馬節,我其實另有所會心,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就把我引誘過去……”

      六:在音樂《走進云南》中結束:

      云南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云南的靈山秀水,養育了能歌善舞的云南人民云南人民對傳統民風民俗的重視,讓我們感受到了別具韻味的風土人情!

      【板書展示】

      [U2]

      云南的歌會

      沈從文

      熱愛生活, 熱愛自然, 熱愛人生

      最(智慧) 最(自然) 最(熱鬧)

      山野對歌 ── 山路漫歌 ── 村寨情歌

      【課堂作業】[U3]

      1.下面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迤西(yǐ) 滇池(zhēn) 晨光熹微(xī)

      B.酬和(chóu) 蹲踞(jù) 龍吟鳳噦(suì)

      C.忌諱(wěi) 譬喻(pì) 啞口無言(yǎ)

      D.閹雞(yān) 糯米(nuò) 即物起興(xìng)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李曉能經常用校長和老師的話教育同學,這種引經據典的能力讓人佩服

      B.連續的陰雨天氣,甘蔗明顯減產,而糖價則扶搖直上,創出了價格的新高

      C.在詞的發展史上,宋代的蘇軾和辛棄疾都是別開生面的大家

      D.警察與歹徒搏斗,并向群眾求助,但百余人竟若無其事地看熱鬧,真是費解

      3.選擇恰當的短語或詞語填在橫線上

      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開朗活潑,勞動手腳勤快,生長得一張棗子臉,滿口糯米牙,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了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下特有的鞋,油光光辮發在頭上

      (A.白白的 B.黑中透紅 C.繡花透孔 D.盤 E.穿 F.圍)

      參考答案:1.D 2.A 3.BAEFCD


    【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云南的歌會》說課11-24

    ★云南解釋歌會詞語01-07

    云南的歌會說課稿7篇11-07

    《云南的歌會》教學反思15篇09-23

    《云南的歌會》導學案設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06

    清明詩歌會簡報03-15

    姐妹K歌會_700字02-11

    美麗的云南之旅05-05

    《鄉愁》的教案設計08-28

    關于鄉愁的教案設計11-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