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

    時間:2021-04-07 18:55:53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

      一、教學設計思路

    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課題。從本課題起,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展開。本課題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它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作好理論準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結合課程教學開展教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課程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設計本課題時,做到了四個轉變:

      (一)由“照方抓藥”向“實驗改進”轉變。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藥”展示給學生,今天我大膽改進了“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

      此裝置的優點有三個:1.現象明顯;2.節約時間;3.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打開橡皮塞,防止了空氣的進入和白煙的逸出,減小實驗誤差。

      (二)由“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變。

      通過實驗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科學方法和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發展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次實驗探究活動,一方面加深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由“靜止對照”向“互動交流”轉變。

      在實驗設計上,改變過去“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己將觀察的現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結論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對產生的錯誤和偏差進行分析總結。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由“學科內容”向“貼近生活”轉變。

      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通過化學實驗,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價值。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口吹石灰水”,實驗中用到雞蛋殼等日常用品,另外還提出對“水能變成油”這種言論的看法。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要相信科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案

    課題

    質量守恒定律

    授課人


    學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難點

    對質量守恒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設疑,以實驗為導向,講練結合。

    儀器、藥品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導入


    提問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后質量測定)如圖改進: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物的總質量”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巡回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校正。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實驗結論,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組織第二次活動與探究



    設置課堂練習題如下:(1)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反應,生成3體積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問:為什么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呢?

     

     

    展示多媒體課件

    磷、碳、硫燃燒的本質。



    設置“能力拓展”習題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能告訴我們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但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呢?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分組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幾根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共同稱量。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砝碼不用取下),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實驗名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少量硫酸銅溶液并帶有膠頭滴管(事先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2、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活動與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燒杯,向其中吹氣,一段時間后,再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

    探究實驗名稱:雞蛋殼和稀鹽酸反應前后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和幾顆雞蛋殼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將雞蛋殼和稀鹽酸混合,一段時間后,放回天平,觀察。

    交流討論,并選出代表發言。

    交流、談看法。


    思考。

    觀看動畫演示,總結化學反應的實質。

    一切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1)蠟燭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鎂條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大,能否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復習舊知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求知欲。




    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品德。










    體驗成功,學生產生成就感。




    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并且會用一般規律解決個別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了解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況,及時更正錯誤的認識及看法。



    質疑,激思。



    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習興趣。


    反饋診測

    [板書設計] 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


    一、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原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初中化學教案:質量守恒定律】相關文章:

    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02-17

    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04-27

    關于九年級化學《質量守恒定律》聽課報告07-31

    內江四初中和東興初中怎么選?06-29

    回家初中作文(回家作文700字初中)04-18

    走進初中初中優秀作文優秀5篇04-15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初中03-25

    杭州初中對比:金惠初中和金山初中區別在哪06-29

    初中入團申請02-23

    初中教師評語01-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 | 亚洲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5566 | 亚洲免费高清A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