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乘的應用題加答案教案

    時間:2021-04-09 12:21:44 教案 我要投稿

    連乘的應用題加答案教案

      教案示例

    連乘的應用題加答案教案

      課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學會列綜合算式.

      2.使學生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的同時能用一種解法檢驗另一種解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用簡煉的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培養學生認真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的數量關系,初步學會兩種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的兩種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解答.

      (1)某車間每班有4個組,每組有11人,每班有多少人?

      (2)一輛卡車可以裝30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一輛卡車能裝多少化肥?

      2.演示動畫“”

      根據動畫演示的內容分別補充問題,再解答.

      (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_______________?

      (2)每箱有12個熱水瓶,每個熱水瓶賣35元,______________?

      3.引入新課.

      教師提問:復習中的應用題都是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它們的數量關系共同的特點是什么?(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計算.)

      把動畫復習的兩道應用題連起來看,讓學生把復習中的兩道題合并成一道題.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題目,引出例1.

      教師導入:看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會遇到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還會有這樣稍復雜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共同學習:應用題.(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每個熱水瓶賣35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1)指名讀題,并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繼續演示動畫“”,實物圖逐步轉化為線段圖.

      (2)小組討論:你準備怎么解答這道題?并說出解答的思路.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教師巡視,并參與學生的討論.

      (3)匯報討論的結果,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想到:

      方法1:要求一共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箱賣多少元和一共有多少箱.已知共有5箱,未知每箱多少元.因此,要首先求出每箱多少元.已知每個35元,每箱12個,求出每箱賣多少元就是求12個35是多少,用35×12=420(元),再求出5箱一共賣多少元,就是5個420是多少,用420×5=2100(元).

      板書:① 每箱多少元?

      35×12=420(元)

      5箱一共多少元?

      420×5=2100(元)

      方法2: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需要知道每個賣多少元和一共多少個.已知每個賣11元,未知一共多少個,先要求出一共多少個.每箱有12個,有5箱,求一共多少個就是求5個12是多少,用12×5=60(個),再求一共賣多少元,就是求60個35是多少,用35×60=2100(元).

      板書:② 5箱一共多少個?

      12×5=60(個)

      5箱一共多少元?

      35×60=2100(元)

      (4)教師談話:像這樣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將這兩種解法分別列成綜合算式.

      學生動筆列式,匯報訂正:

      35×12×5 35×(12×5)

      教師提問: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種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為什么要加小括號?不加行不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因為運算中要先算12×5,就必須加小括號,否則運算順序就變了,不符合題意.)

      (5)比較、辨析:這兩種解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明確兩種解法的區別是:第一種解法是先求的'每箱多少元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第二種解法是先求5箱一共多少個再求5箱一共多少元;思路不同,用的已知條件也不同.聯系是:最后都能求出來“5箱一共多少元”.

      (6)引導學生發現:兩種解題思路的相同點是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不同點是先求什么不一樣,先求一箱可以賣多少元,是以每箱多少元作單價;先求一共有多少瓶,是以一瓶多少元作單價.)

      師生共同總結:方法不同,結果相同.

      (7)學生思考:我們用了兩種方法解這道題,怎樣檢驗呢?

      (可以互相檢驗,用其中一種方法解答,用另一種方法檢驗.)

      三、嘗試練習.

      學校有3排房子,每排有4個教室,每個教室裝6盞燈,一共安裝多少盞燈?(用一種方法解答,然后用另一種方法檢驗.)

      (1)指名讀題,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獨立分析,列分步算式解答.

      (3)訂正:說出解題思路,再列式計算.

      解法1:每排安裝多少盞燈?

      6×4=24(盞)

      3排安裝多少盞燈?

      24×3=72(盞)

      綜合算式:6×4×3

      =24×3

      =72(盞)

      答:3排安裝72盞燈.

      解法2:一共有多少個教室?

      4×3=12(個)

      一共安裝多少盞燈?

      6×12=72(盞)

      綜合算式:6×(4×3)

      =6×12

      =72(盞)

      答:3排安裝72盞燈.

      (4)檢驗.師:我們可以從中任選一種方法解答,而另一種方法來檢驗.從小養成做事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四、鞏固練習.

      1.小明的集郵冊中,每頁貼3行郵票,每行帖5張,3頁一共貼多少張郵票?(用兩種方法解答)

      2.兩個小組割青草,每個小組割3捆,每捆8千克,一共割多少千克的青草?(用兩種方法解答)

      五、總結歸納.

      教師提問:(1)這節課學習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板書:)

      (2)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2題

      兩個運輸隊運沙子,每隊運3車,平均每車重5噸.一共運多少噸沙子?

      練習二十二第3題

      張莊小學新蓋9間教室,每間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8塊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塊玻璃?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小小采購員

      活動目的

      通過制定購物計劃,進一步理解的數量關系,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活動內容

      1.制定購物計劃.

      “六一”兒童節到了,學校要給參加游藝活動的同學買獎品.這個任務分給三年級每班去完成,每班分配200元,想想:買什么?買多少?共需要多少錢,200元夠不夠?和同學一起議一議.先調查、再制定一個計劃表.

      2.比比誰的計劃好,這個任務就交給誰.

      3.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購物.

      看看,在超市里,你會遇到那些數學問題?

      活動建議

      1.收集各種文具及小禮品的單價和一個小包裝內的數量,做好記錄.

      2.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形式,互相交流.

    【連乘的應用題加答案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進位加》教案03-04

    5、4、3、2加幾教案04-07

    兩步應用題教案04-02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沖刺試題加答案03-16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習題加解析答案03-10

    鄙視加嫌棄的圖片06-13

    木蘭詩教案及答案12-08

    白居易春風的古詩加拼音08-03

    關于鄉愁的詩加賞析10-23

    適合朗誦加表演的散文12-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国产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