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內容

    時間:2022-09-24 13:15: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內容

      [自讀導言]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內容

      自讀要求

      1.用“圈點批注”的方法自讀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2.在自讀中質疑提問。

      3.查詢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相關資料,做適當摘錄或制成電子作品。

      (解說:作為自讀課,本文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自學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強調讓學生養成動筆墨讀書的習慣;著重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強調學生在課外拓展學習中擴大知識視野。)

      學習側重點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學習探究學習方法。

      4.聯系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解說:根據新教材編排的特點,初中學習的第五學期,應著重培養學生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根據新教材閱讀能力培養的這一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1、2。依據新大綱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3、4。)

      [自讀程序]

      1.作者介紹(學生運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自制電子作品,介紹丁肇中人物小傳和圖片)。

      2.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和掌握以下詞語。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觀一帆風順

      (2)默讀全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完成課后練習一。

      (3)討論.自學批注的內容,談出自己的見解。

      3.研讀課文,質疑問難。

      (1)精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有疑問的語句、內容,并標注符號。

      (2)分小組討論解疑,匯總、概括得不到解決的疑問。

      (注:分小組討論解疑時,有條件的多媒體實驗班級可以利用電腦查詢資料,尋求解答。)

      4.重點細讀,討論交流。利用課后練習二,讓學生聯系自己學習實際,展開大討論或辯論,思考:

      (1)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2)聯系實際反思自我。

      (3)怎樣改進?提出建議和方法。

      如果課堂討論不夠深入,可讓學生以《淺析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

      5.課外探究學習,拓展延伸課堂內容。

      (1)歸納概括探究主題

      教師將各小組解疑時留下的疑難問題匯總為1—5個探究主題,在班級公示,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探究學習參考主題:

      ①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異比較。

      ②儒家思想淺探。

      ③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在科學發展史上的作用。

      ④東西方學生素質能力比較。

      (2)傳授探究學習方法

      教師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及步驟:A.確定主題;B.查詢資料;C.概括結論;D.交流評價。

      (3)劃分小組,明確任務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探究主題,自愿結成探究學習小組,在課下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等信息資源庫,作探究學習,并將各小組自主探究學習成果寫成小論文或制成電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語文活動時間讓學生交流探究學習成果。

      (解說:學生作探究學習時,教師指導要注意以下幾點:1.協助學生完成小組內的分工與合作,不要單打獨做。2.幫助學生學會廣泛查詢、下載相關資料。3.指導寫作小論文或解決制作電子作品的技術問題。4.探究題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學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結論,只要談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課堂小結,重申學習重點。

      (解說:在“自讀程序”設計中,力求突出以下特點:1.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借助工具書,讓學生完成生字詞的自學;動筆墨讀書,用圈點批注法完成對內容的自學;用討論交流法,實現對自學內容的反饋與糾正。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創設平等民主的自學氛圍,讓學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敢于質疑問難;利用信息資源進行探究學習,學會在主動探索實踐中獲取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學生自學中,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學生知識建構中,教師是學生經驗建構的促進者;在信息資源利用中,是學生資源的設計者和查詢者;在協作討論學習中,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自讀點撥]

      1.作者簡介及文章寫作背景

      丁肇中,美國物理學家。1936年生于密執安州安阿伯。196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后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J/qr粒子),并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現階段。因此于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華”征文特別榮譽獎時的一篇發言稿,節選時省略的內容是:“我非常榮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華’征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內容】相關文章: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6-20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03-17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07-0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3-17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9-30

    1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03-02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03-0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設計08-26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導學案06-08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06-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三上悠亚在线亚洲网站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 在线视频免播放器a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系列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