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時間:2024-04-20 14:05:18 煒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展幼兒的思維,激發求知欲。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蘋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紅豆、綠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東西,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

      1)觀察教師實驗:

      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白糖放進水里怎么樣了?

      (看不見了、溶化了)

      2)教師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讓幼兒觀察小石子放進水里怎么樣了?

      (還能看見 、不溶化)

      問: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時見到的.什么東西放進水里也能溶化?(鹽、果珍、奶粉等)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變得看不見了,而有的東西放進水里不能溶化。

      2、讓幼兒做小實驗(任選一種)

      1)介紹活動材料,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

      鹽、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紅豆、綠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讓每個幼兒試一試,選擇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如何。

      3)交流實驗結果: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了,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3、提問個別幼兒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

      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延伸:

      教師繼續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物質溶解于水的現象,鼓勵幼兒多做小實驗,通過實驗掌握更多的知識。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2

      活動目標:

      1、用摸、聞、觀察等方法,感知水果的外部特征。

      2、能用相應的詞匯描述水果的顏色、形狀及味道。

      3、品嘗水果,喜歡吃各種水果。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神秘箱(自制)、PPT課件。

      配套課件:小班科學課件《水果點點名》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禮物盒

      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寶貝們準備了禮物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禮物盒圖片)

      1、展示所有水果圖

      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水果?

      (葡萄、梨子、西瓜、獼猴桃、楊桃、菠蘿、火龍果)

      2、分別出示水果圖片,說出它們的顏色和形狀(像什么)。

      小班數學教案《水果點點名》含PPT課件

      三、探究水果的吃法

      寶貝們,剛剛我們認識了,觀察了,也觸摸了這些水果寶寶,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究水果寶寶的正確吃法(出示打開水果的'圖片)。

      四、活動結束,品嘗水果

      一起品嘗,說一說水果的味道。

      活動延伸:

      寶貝們,在我們生活中除了蔬菜,水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喲!我們在家里面也要多吃水果喲!它可以讓我們的皮膚會變得白白的,眼睛亮亮的,我們身體長得高高壯壯的。?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物體溶解有快慢之分。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根攪拌器。

      2、白糖、冰糖、鹽、大豆、小石頭、記錄表。

      3、幼兒用書第12頁。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溶解的現象,了解加速物體溶解的方法。

      2、活動難點:大膽表述自己在活動中看到的現象。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在實驗活動中充分感知溶解現象,并探索如何使物體溶得快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活動中看到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小實驗:引起幼兒觀察、學習的興趣。

      (1)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

      師:我們來變個魔術。

      (2)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師:白糖放進水里怎么樣了?(看不見,溶化了。)教師剛才做了什么動作? (攪拌)

      師:糖放在水里就會不見了,這是糖“溶解”了。

      (3)教師將小石子放進清水中,讓幼兒觀察。(還能看見,不溶化。)

      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有的東西放進水里不能溶化。

      2、幼兒實驗活動。(分為可溶解和不可溶解。)

      (1)提出問題,幼兒設想,教師做集體記錄。

      師:除了糖,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會溶解呢?

      (2)幼兒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猜想。

      師:(介紹材料)小朋友看老師這些東西哪些是會溶解的,哪些是不會溶解的呢?

      師:請小朋友拿實驗材料一一試一試。同時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

      (3)幼兒說一說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發現。

      (4) 教師帶領幼兒將操作材料進行分類:可溶解的和不可溶解的。

      3、比一比,看誰溶得快。

      (1)瓶里裝有同樣重量的白糖、冰糖。

      師:想一想,如果把這些糖分別放入盛有同樣多冷水的杯子里,哪種糖溶解得快?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驗證。(教師帶領其他幼兒觀察實驗。)

      師:誰先不見了?誰溶解得快?他們做了什么動作讓糖溶解了?(攪拌)

      小結:白糖溶得快,冰糖溶得慢。

      4、說一說,怎樣使“冰糖”在水中溶解得快。

      (1)幼兒自由探索,并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請小朋友操作探索,進行比較。

      (2)翻看幼兒用書。

      師:看一看圖中小朋友的實驗,說一說,他們用了什么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和你們的方法一樣嗎?我們也來試一試,最后記錄下來。(請四位小朋友同時操作圖中的方法,進行比較。)

      評價要素

      1、能否感知溶解現象,知道物體溶解有快慢之分。

      2、是否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并樂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建議

      可在區角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溶解的實驗。

      活動反思

      這次小實驗的目的是通過讓幼兒初步感知融化現象。每位幼兒都親自動手做實驗,并發現冰放進熱水化了,看不見了。本次活動操作簡單,每個幼兒能積極配合老師完成活動。但略顯得單調,如果多采集樣品做兩三次試驗,幼兒更感興趣。在以后的活動中要注意既要提高幼兒的興趣,又盡量把活動做得完美些。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 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東西不可以溶解。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四個塑料杯、一根筷子

      2、白糖、味精、鹽、米、沙子、記錄表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溶解的現象。

      2、活動難點: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看到的現象。

      活動過程

      1、小實驗:引起幼兒觀察、學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

      (1)老師出示一杯溫水、一些白糖,幼兒觀察。

      師:“白糖和水要一起玩游戲了,我們來看一下。”

      老師示范:糖放入溫水中,并攪拌。

      (2)討論:白糖放入水里怎么樣了?剛才老師做了什么動作?

      師:糖放入水中、經過攪拌,就不見了,溶化了。

      2、幼兒實驗活動:分出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不溶解。

      (1)師:“老師也準備一些材料,你們來做一做,待會告訴老師你們觀察到的現象。”

      介紹操作材料和要求

      (2)幼兒進行操作并回答問題

      師:“小朋友把這些材料放入水中出現了什么現象?

      (3)幼兒再次實驗,并做好記錄(一幼兒操作一幼兒記錄)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分類: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并記錄下來。

      小結:有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有些東西是不溶解的

      3、師:“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在水里能溶解的?”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用你們學會的方法,回家動手做一做,看看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是不溶解,來學校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教師教態親切、自然,思路清晰,教具準備充分,幼兒積極參與操作過程。但在演示講解時,表述還不夠清楚。在幼兒操作時,對幼兒的觀察不夠。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06-14

    小班科學教案:什么不見了_小班科學教案07-01

    小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9篇06-14

    《什么不見了》小班教案07-01

    小班科學公開課什么不見了教案06-24

    幼兒園《什么不見了? 》小班科學教案06-24

    中班科學什么不見了教案03-03

    大班科學教案:恐龍為什么不見了反思10-28

    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水娃娃不見了》09-28

    小班科學糖不見了教案01-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婷婷六月激情六月色六月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丝袜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