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0 20:12:18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設計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理解汽化和液化互為逆過程。

      (2)了解使氣體液體的方法。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覺的一些液化現象。

      【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觀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實驗,加深對液化現象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索物態變化的現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態變化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液化放放熱,知道液化現象和液化的方法。

      【難點】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覺的一些液化現象。

      【實驗器材】

      圓底燒瓶、溫水、酒精燈、鐵片(玻璃片)、鐵架臺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導語一 師:秋天的早晨,荷葉上常會有晶瑩的露珠,深秋的早晨常會大霧迷漫,這此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

      導語二 師:同學們家里做飯用的燃料“液化氣”常溫下是氣態,它是怎樣變成液態貯存在鋼瓶里的呢?

      二、合作交流 解讀探究

      (一)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做一做】

      如圖甲所示,將圓底燒瓶內注入少量的溫水,

      取一干燥的鐵片(玻璃片)放在瓶口上方。

      【看一看】仔細觀察瓶口附近是否出現了什么?

      上方的鐵片底部出現了什么?

      現象:瓶口上方有霧氣出現;鐵片底部有水珠出現。

      【做一做】

      如圖乙所示,將圓底燒瓶內注入少量的溫水,取一蒸發皿放在瓶口上方,在蒸發皿內倒入適量熱水。

      【看一看】仔細觀察瓶口附近是否出現了什么?上方的鐵片底部出現了什么?

      現象:瓶口上方沒有霧氣出現;蒸發皿底部也沒有水珠出現。

      【討論交流】 為什么圖甲中有水珠出現而圖乙中沒有水出現水珠呢?

      學生交流后回答:圖甲上方溫度低,潮濕而暖和的水蒸氣遇到冷時,會出現“白霧”而圖乙上方溫度高,所以不會出現“白霧”。

      【試一試】請一名同學上臺用手摸一摸圖甲和圖乙上方的鐵片和蒸發皿,說出手的感覺如何。(燙手)

      【問 題】圖甲和圖乙上方的鐵片和蒸發皿燙發手說明了什么?

      學生思考后回答:說明水蒸氣遇到它們時要放熱。

      雨滴的形成要經歷怎樣的物態變化?需要什么條件?(學生分析總結)

      【小結歸納】(板書)

      (1)瓶中潮濕而暖和的水蒸氣上升,當在瓶口附近遇 冷 時,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2)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液化時要放熱。

      【做一做】課本圖2-20,用注射器吸進一些乙醚,用橡皮

      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動活塞,當看不見針筒內的乙醚

      液體時,再推壓活塞,觀察注射器中是否出現了液態乙醚。

      【議一議】這個實驗中采用的液體方法是什么?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小結歸納】(板書)

      (3)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想一想】

      (1)當水壺里的水沸騰時,為什么靠近壺嘴的一段

      看不見“白氣”,而在上面一段能夠看見?

      答案:因為壹嘴處的溫度很高,水蒸氣無法放熱,

      不能液化;而離壹嘴稍遠的上面一段溫度

      較低,水蒸氣能夠放熱而液化成小水珠,

      聚集在一起,形成我們看見的“白氣”。

      (2)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氣是怎樣液化的?

      答案:石油天然氣在常溫下是處于氣態,通過不斷向鋼瓶充入石油天然氣,增大了鋼瓶內的壓強(相當于壓縮了石油氣的體積),使之在常溫下液化。

      三、應用遷移 鞏固提高

      類型三:液化現象

      [例1]在衛生間里洗過熱水澡后,室內的玻璃鏡面會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會兒,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

      答案:在衛生間里洗過熱水澡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鏡面,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僮面變得模糊不清;過了一段時間后,鏡面上的小水珠蒸發(汽化),使得鏡面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

      [變式1]有一種說法叫“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齊著水面的位置向下,發現了一層均勻頒布的小水珠。關于小水珠出現的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水缸有裂縫,水滲了出來 B.是水的蒸發現象

      C.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 D.是水蒸氣附著在上面

      [例2] (05江西)如圖2所示,甲、乙兩個房間里的相同

      的兩壺水放在相同的電爐上都已燒開,我們可以根據所觀察

      的__甲__房間壺嘴的上方_小水珠_較多,判斷出__乙__房間的氣溫較高.

      [例3](03遼寧)請你根據圖所展現的情景,提出一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并針對所提出的問題做出簡答。

      問題:他為什么看不清熱鍋中的食物?

      簡答: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眼鏡片液化,使鏡片蒙上一層小水珠.

      問題:砂鍋上方的“白氣”是怎樣形成的呢?

      簡答:是由于熱湯內溫度高的水先汽化成水蒸氣,然后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

      形成所謂的“白氣” 。

      四、總結反思 拓展升華

      【總結】

      (1)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現象叫做液化,液化時要放熱。

      (2)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兩種: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

      【拓展】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住在非洲的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沒有電,夏天無法用冰箱保存食物,一倍物理老師發明了一種“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個內罐和外罐組成,兩罐之間填上潮濕的沙子。如圖所示,使用時將食物和飲料放在內罐,罐口蓋上濕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并經常在兩罐間的沙子上灑些水,這樣就能起到保鮮作用。

      (1)經常在兩罐間灑些水的原因是 利用水蒸發吸熱 。

      (2)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是為了 加快水的蒸發 。

      五、作業 《目標檢測》

    【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汽化和液化》物理教學反思05-28

    汽化和液化教案04-04

    汽化和液化的教案04-04

    初中物理說課課件《物態變化-汽化和液化》03-27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5-28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11-25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6-13

    汽化和液化的教學反思11-23

    汽化和液化教學反思05-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观看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