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課文的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1-06-11 19:17:03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課文的語言活動教案

      作品分析:

    幼兒園中班課文的語言活動教案

      《家》這首小詩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將幼兒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們熟悉的經驗范疇。作者大膽地想象大海是珊瑚的家,云朵為大雨的家,地下是石油的家,森林是蘑菇的家。這就一下子調動起幼兒已有的經驗和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這樣的視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圍的世界!

      作者在結尾時用一句“小朋友到了動物園玩兒,可別忘了回家!”將幼兒想象拉回到現實,使他們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更真實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這樣的結尾給幼兒以有趣、有余蘊的感覺。

      整首詩歌語句簡練明白,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的內在情感脈絡。

      (2)教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系。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復結構仿編,將個人的經驗想象用 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根據詩歌內容,制作1幅教學掛圖。

      2、水筆、油畫棒、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學習作品

      教師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和詩歌的詩文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①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誰的家,是怎樣說的?

      ②接著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1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③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記憶詩歌。例如:藍色的大海,是誰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誰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誰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誰的家?當講到最后一句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全體幼兒一齊說完。

      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如,教師問:為什么說,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為什么說,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為什么說,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為什么說,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地朗誦。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詩歌

      這個層次可采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以及由詩歌引發的,通過多種途徑去探尋相關事物的“家”。

      (1)詩歌表演

      通過動作形態、語言等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觀察,尋找相關事物的“家”,并用語言表述出來。

      (3)利用畫報、電視等知識媒介物,尋找相關事物的“家”。

      第三層次:遷移詩歌的經驗

      這個層次,主要通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中猁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為第四層次的活動作準備。

      可以采取剪貼畫的形式進行 。教師從一些廢舊的畫冊上剪下圖案,由幼兒自由選帖,添畫,表現一幅“家”的圖畫。

      第四層次:擴展想象,仿編詩歌“家”

      這個層次重點讓幼兒把獲得的大量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

      (1)教師帶領幼兒回憶并復習詩歌。然后請全體幼兒一齊朗誦詩歌,并讓幼兒談談每段詩句事物之間的聯系。

      (2)激發幼兒講講,除了詩歌中說的,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誰的家呢?

      (3)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把想象的東西仿編成一首新的詩歌。教師可先示范,再請1名幼兒上來講。

      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然后請幼兒分組自由仿編,教師注意觀察,指導。最后,讓每位幼兒輪流說一句詩,組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篇,以結束整個活動。

      教學效果評價:

      這是采用絡活動的結構進行的,幼兒在掌握原詩的基本格式后又豐富了有關的大量知識經驗。因此在仿編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各人將自己的經驗和想象編出一段“家”的詩歌。

      最后全體幼兒“接龍”,將各自的詩句連接起來,形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歌。這首詩的內容和語言并不復雜,因此不需要用太復雜的教具材料,因為幼兒已能根據詩歌語言較好理解詩歌內容了。是珊瑚的家。

      教學流程圖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動手操作---創編詩歌

      教學反思:

      在實施過程中,我首先根據詩歌的內容制作了圖片來吸引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從活動的現場效果可以看出本節課教學與傳統的詩歌教學有著令人欣喜的變化。首先利用圖片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視覺、聽覺上有新鮮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幼兒在仿編詩歌時都能注意與詩歌情調和諧,幼兒想象思維活躍,整個活動都是主動、積極的,對仿編詩歌充滿了興趣。

      附:詩歌作品

      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小朋友到了動物園玩兒,可別忘了回家!

      中班語言——樹媽媽的信

      語言——樹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征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熏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并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才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里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為什么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么天氣里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么樣了?

      (3)信寫好后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并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里?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說: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復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么?為什么?

      5、延伸活動:樹葉畫

      

    【幼兒園中班課文的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文的教案06-12

    中班課文好朋友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6-13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18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9-28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1-18

    語言活動:出海(中班)_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8-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5

    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4-01

    語言活動中班教案04-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亚洲免费99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曰本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