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乞巧的教學教案

    時間:2021-06-11 18:13:16 教案 我要投稿

    課文乞巧的教學教案

      一、學習內(nèi)容

    課文乞巧的教學教案

      小學語文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29課《古詩二首》中的一首——《乞巧》。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真空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詩人林杰的《乞巧》這首詩淺顯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建議: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本課在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力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位置,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設計形式多樣的求知活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理解課文、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課件出示的生字、牽牛織女圖、對織女的文字介紹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體會古詩中所表達的情景,加深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從而更深層面地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無所不在。

      三、學習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背誦這首詩,能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話講講牛郎織女的故事。

      四、學習重點及難點

      體會詩中表達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五、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設計思路

      (一)積累展示,激起興趣

      1.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2.還知道有哪些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嗎?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咱們共同來背背吧。(教師預設:《清明》《元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一首也是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乞巧》。咱們共同來看看課后資料袋。

      4.誰能說說從資料袋中了解到內(nèi)容?

      5.讓我們一起和詩人林杰過一個乞巧節(jié)吧。來齊讀課題——乞巧。

      (設計說明:從學生積累的古詩出發(fā),引出今天所學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運用課程資源理解乞巧節(jié)之意,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詩,了解大意

      1.你們學習古詩有什么好方法?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古詩,然后四人一組交流讀懂了什么。

      3.誰來讀讀這首詩?師指名讀詩。

      4.教師評價,你讀的真好,注意讀準了“乞”“霄”這兩個生字。

      5.教師出示這首詩中出現(xiàn)的生字:乞、霄(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能讀讀?

      6.去掉拼音還能認識嗎?(課件出示:去拼音生字)

      7.誰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兩個生字?

      8.(課件出示:乞、氣和霄、宵)哪位同學能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不同?

      9.咱們來寫寫這幾個吧。(課件出示:乞和霄的書寫過程)我們一起跟著大屏幕先書空。

      10.請大家在方格中寫一寫這兩個字。

      (設計說明:以學生主動識字為主,將識字分為“五步走”,扎實進行識字教學,再以課件的方式,展示“乞”、“霄”的難寫部分,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扎實識字。)

      (三)合作探究,體會意境

      1.咱們再讀讀這首詩,相信這次你能讀的更好。讀古詩講究停頓,請你在停頓的地方畫出“/”。

      2.誰能試著按自己停頓的方式讀讀這首詩。

      3.老師聽出來了,你是這么停頓的。

      (課件出示:畫了斜線的古詩)

      4.誰還能按照停頓的斜線來讀讀這首詩?

      5.咱們來一起讀讀吧。

      6.沒有了斜線,你讀時還能停頓嗎?

      7.我們共同再來讀讀吧。

      (設計說明:古詩的朗讀是十分講究韻律的。通過讓學生畫斜線來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掌握這種學習朗讀古詩的方法,體現(xiàn)出教師的“授人以漁”的教學思想。)

      8.你學明白了什么詞語?

      9.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10.想看看“碧霄”是什么樣的嗎?(課件出示:碧霄的畫面)誰能說說這是什么天空?

      11.你覺得這夜空美嗎?(課件出示:古詩全文)你能把美的感受讀出來嗎?咱們一起來把這美的感受讀出來吧。

      12.人們在這美麗的夜空中都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牽牛織女圖)

      13.是啊,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誰能給大家說說這個傳說故事?

      14.你明白第一句古詩的意思了嗎?誰能說說?

      15.(課件出示:第二句古詩)詩人林杰出來看到天空中的牽牛織女星以外,還看到了什么?

      16.讓我們借助課后的資料袋,了解一下人們在七夕那天做些什么?誰能說說?

      17.(課件出示:織女的介紹)人們?yōu)槭裁匆┽樢?

      18.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詩的意思?

      19.哪位同學能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讀第二句詩?

      (設計說明:理解古詩一方面需要對詞語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描繪意境。通過課件展示的“碧霄”及學生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了古詩的意思,另一方面營造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過乞巧節(jié)的美好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熱愛的興趣。)

      (四)設疑導思,拓展延伸

      1.人們除了乞取心靈手巧,還有什么別的愿望嗎?

      2.(課件出示:古詩《乞巧歌》)自己讀讀,說說人們還乞取什么?

      3.如果你在乞巧節(jié)上,你想乞取什么?

      4.大家都有著美好的愿望,那能帶著美好的愿望讀讀這首詩嗎?想乞取智慧的咱們來讀讀。想乞取健康的咱們來讀讀。

      5.老師也想讀讀。(課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箏樂曲)老師配樂讀詩。

      6.誰也想像老師這樣配樂讀讀這首詩? (課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箏樂曲)

      7.咱們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我們試著來背背吧。

      (設計說明:以優(yōu)美舒緩的中華古典樂曲為配樂,讓學生在悠悠的琴聲中把自己的美好愿望通過朗讀、背誦傳達出來,更加深了對本文的深層次的理解。)

      (五)總結升華,課外延伸

      咱們這節(jié)課和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相信大家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又有了新的了解。希望大家也能在七夕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那一天來乞取自己的希望。也希望大家課下能收集一些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和形式,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動聽的樂曲聲中再次背誦這首詩,表達對自己的情感吧。(課件出示:《高山流水》古箏樂曲)

      (設計說明:將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把學生的興趣由課內(nèi)的古詩的學習拓展到課外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收集、整理、了解,也有效地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能在學生心中扎根。)

    【課文乞巧的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乞巧》教案09-10

    課文《乞巧》教學設計01-17

    課文《乞巧》的教學設計01-17

    課文《乞巧》教案范文08-25

    《乞巧》課文教案05-08

    課文《乞巧》教案范文06-27

    課文《乞巧》優(yōu)秀教學設計01-17

    《乞巧》優(yōu)秀教學教案07-13

    《乞巧》的教學課件04-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粉嫩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亚洲男人女人热热 | 亚洲曰韩欧美在线看片 |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 五月丁香婷婷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