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教案實錄

    時間:2021-06-13 19:45:54 教案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雨霖鈴》教案實錄

      【課程分析】

    關(guān)于《雨霖鈴》教案實錄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宋詞從風格上分為兩大流派:豪放派、婉約派。提及婉約派,當首推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雨霖鈴》這首詞以冷落秋景為襯托,淋漓渲染了惜別的場景,進而推測別后的銘心刻骨的思念。層層鋪敘,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現(xiàn)了柳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特點。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結(jié)束唐詩單元的學習、鑒賞,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詞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音樂可以歌唱的詩歌。要鑒賞詞的藝術(shù)魅力,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詞的發(fā)展脈絡(luò),掌握詩與詞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把握詞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為深入鑒賞詞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所教兩個文科班,學生的思維活躍,感悟能力強,能積極發(fā)言,課堂氣氛較活躍。因此只要老師創(chuàng)設(shè)出濃郁的鑒賞氛圍,搭設(shè)好層層深入學習的臺階,學生就能夠走進作品的藝術(shù)境界,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每個人的風采,做學習的主人。

      【設(shè)計理念】

      根據(jù)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于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貫徹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的思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老師的誘導之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充分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探索和研究中掌握知識,學會總結(jié),學會反思。詩歌鑒賞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考查兩方面的內(nèi)容:

      1、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鑒于此,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誦讀、感悟、理解、分析,不斷地積累,才能真正形成自主鑒賞詩歌的能力。這既是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藝術(shù)修養(yǎng)的需要。

      【學習目標】

      1、初步了解宋詞的發(fā)展脈絡(luò)及特點。

      2、反復誦讀,流暢背誦,感知詞的聲韻之美。

      3、學習借景抒情、虛實結(jié)合的藝術(shù)手法。

      【媒體設(shè)計】

      自制多媒體課件,主要是展示本課的教學流程、知識及方法規(guī)律的總結(jié),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擴大本節(jié)課的容量,力求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流程】

      一、導入(創(chuàng)設(shè)情景)

      (教師)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兩座豐碑,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鑒賞唐詩宋詞是探尋美的歷程,我們已經(jīng)走進唐詩的王國,接受了藝術(shù)的熏陶。今天,讓我們再走進宋詞的家園,繼續(xù)這美的巡禮。

      (點評:利用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對本節(jié)知識的重視程度,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實錄:學生聽老師解說,有的同學臉上露出認同感,求知的欲望。)

      (投影):雨霖鈴

      柳永

      二、分析探究

      1、(教師)要想很好的鑒賞宋詞,就必須了解詞的發(fā)展史,詞的文體特點。首先讓學生看課本第50頁內(nèi)容。師生一起邊看邊總結(jié)。

      (點評:了解詞的文體知識,才能為鑒賞詞作掃清障礙,這也是讀懂作品的最基本的條件,教師要給與適當?shù)闹v解、補充。)

      (實錄:學生一邊看書一邊在教師的指導下勾畫重點語句。最后教師總結(jié)。)

      2、(教師)投影:詞的發(fā)展史及文體特點

      (點評:讓學生識記有關(guān)詞的知識,為深入鑒賞詞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實錄:學生看投影,結(jié)合老師的講解仔細體會,識記重點內(nèi)容。明確學習的方向。)

      3、(教師)由對宋詞的了解中導入到對《雨霖鈴》的學習,作者簡介及背景介紹。

      (點評:知人論世,是鑒賞詩歌的一個必備條件。)

      (實錄:學生看課下注釋,認真識記教師補充的內(nèi)容。)

      4、鑒賞詩歌內(nèi)容(讀思議悟):

      ⑴師:結(jié)合注解自讀詩歌,整體感悟。讀時注意思考:從題材上看,這是一首什么內(nèi)容的詞作?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點評:抓住關(guān)鍵詞句,整體把握詩歌內(nèi)容,是正確鑒賞詩歌的前提。)

      (實錄:學生自讀作品,思考并回答問題。)

      ⑵師:請一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本,其他同學作點評。

      (點評:誦讀的過程也是鑒賞的過程,要讓學生敢于讀出來,大聲地讀,聲情并茂地讀,有感情的在眾人面前讀,讀出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

      (實錄:學生范讀文本,情感的把握較好,其他學生的點評到位。再讓大家推薦一位擅長朗誦的學生讀一遍,非常好,全體鼓掌。)

      師:全體學生齊讀文本,讓每個人都初步感知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點評:在熟讀成誦的基礎(chǔ)上,再引導學生去感受和理解文本內(nèi)容。)

      ⑶賞析上闋別時情境(邊朗讀邊進行)

      師:第一至三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學生先自主思考,形成答案,然后小組討論,完善答案,最后發(fā)言。)

      生:深秋時節(jié)的傍晚,一陣驟雨過后,離別的人兒對這長亭,耳邊傳來凄涼而急促的蟬叫聲。表達了離人此時內(nèi)心深沉的痛楚。

      小結(jié):清秋節(jié)令的寒蟬,襯托著凄切悲涼秋景。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凄。惜別的長亭,凄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營造了離別前的凄涼氛圍。映襯出離人此時內(nèi)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點評:鑒賞詩歌內(nèi)容、表達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其中對抒情方式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師:第四至七句寫了離別之人怎樣的心情、動作?(生思考、探究并回答)

      生: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shè)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夫卻催促登船。足見其留戀之情深。

      執(zhí)手告別,手握著手,緊緊不放,淚眼望著淚眼,此時憶昔日歡聚,想他日離分,無語中又有多少叮嚀囑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傷心淚流,千言萬語,塞滿了喉嚨擠滿了牙縫,情如潮涌,不知從何處說起。執(zhí)手凝噎是情態(tài)的細致刻畫,應(yīng)屬于特寫鏡頭,讓我們看到了哀婉纏綿、無比依戀、難舍難分的離別場面。而達到的藝術(shù)效果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師:拓展探究,蘇軾在悼亡詞《江城子》里,這樣寫他夢見了死去十年的妻子: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課本P64)異曲同工,也具有特別能打動人心的藝術(shù)力量。那位同學能鑒賞一下?

      (知識積累豐富的學生,能夠與老師共鳴,給自己一個展示的機會,增強學習的信心,其他學生也拓寬了視野。)

      師:(過渡)這是在凄涼、凄楚的氛圍之下,所展現(xiàn)的離人離別時刻的動人場面。為了把別后之愁更甚于離別之時的情形表現(xiàn)出來,離人的未來又將處于怎樣的情景之中呢?我們往下看。

      師:第九句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暮靄為何沉沉?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生思考、探究并作答)

      生:江面上,輕煙籠罩,浩淼空曠,傍晚的云氣重重地下壓,所以是沉沉的暮靄。給人一種壓抑、郁悶的感覺。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

      ⑷賞析下闋別后想象:

      師: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和上闕哪些語句相應(yīng)?本句的作用是什么?

      師稍作引導:重點看傷離別和冷落清秋節(jié)。(生思考作答)

      生發(fā)言,師點撥總結(jié):傷離別總括上闕相看淚眼、無語凝噎的情。冷落清秋節(jié)與上闕寒蟬凄切、驟雨初歇相呼應(yīng)本句既承上又啟下,為了把別后之愁更甚于離別之時的情形表現(xiàn)出來,用傷別離點題,多情是指多情的人。自古以來,多情的人都是感傷離別的,更何況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時節(jié)。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李商隱《無題》詩云:相見時難別亦難。

      師: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一下。

      (點評: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繪詩句是深入鑒賞詩歌的基礎(chǔ),這一點也正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實錄:生踴躍發(fā)言,精彩者不時引來陣陣掌聲。)

      生甲:今夜喝了別酒以后乘船而行,朦朦朧朧的,酒醒后,將到了什么地方呢?大概已是拂曉,到了楊柳依依的岸邊,冷風吹面,殘缺的月亮掛在天邊。

      生乙:倚著船舷的離人撫摸著岸邊飄拂的垂柳,遙看掛在天邊的一彎殘月,習習涼風陣陣襲來,想起與戀人無語凝噎的離別情景,怎能不令人肝腸寸斷!

      師:這兩個句子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簡要分析。

      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岸柳(諧音留)曉風(寒),殘月(冷),景物是孤單單、清冷冷的。這里雖不言愁,但景物已經(jīng)打上了詞人濃重的哀傷、悲愁之情。

      師:第五至八句:良辰好景為何是虛設(shè)?千種風情怎么會無處傾訴呢?

      生:離開了心愛的人,自然沒有心情去欣賞。這良辰好景不是等于虛設(shè)嗎?其實,不只是虛設(shè),每遇良辰好景反而會引起對情人的思念,勾起無限的傷情。兩情分離,歡情難再,知音難覓,凄涼倍至。因此,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小結(jié):這是下闕離人設(shè)想的今宵和經(jīng)年所處的景與情,是想象之境,是離愁的進一步拓展。

      ⑸全詞總結(jié):請同學們想一想本詞在抒發(fā)離別之情時,主要運用哪些表達技巧?

      ①全詞既寫了眼前的離情,又寫了未來的傷感。處處以景物襯托離情,情景分合,景為情設(shè),而一切景語皆情語,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在情與景的交融中,演繹了一曲凄婉纏綿的離別之歌。

      ②虛實結(jié)合。上片的別時為實,下片的別后為虛。設(shè)置情景,留下想象的空間,有回味余地。

      ⑹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深入領(lǐng)會了本詞的思想情感、藝術(shù)技巧,下面讓我們飽含深情,再一次背誦全詩,感受詩歌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

      (點評:教師只要抓住了引導作用的要害,變教為誘,變教為導,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發(fā)揮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實錄:全體學生完全投入到詩歌的境界中,接受了藝術(shù)的熏陶。)

      3、老師播放音樂,師生一起飽含深情地誦讀《雨霖鈴》,要求不要看文本。

      【課后反思】

      1、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了學生,體現(xiàn)教師和學生互為主體的原則。教學是互動的、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只要誘導得法,設(shè)疑貼近學生的實際,他們會表現(xiàn)出高漲的探究熱情,課堂上從始至終都涌動著活躍的思維和熱烈的情緒。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知識缺陷,及時得到了糾正。

      2、這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是指導誦讀的力度不夠。課堂教學藝術(shù)是一個復雜的多面體,既要向?qū)W生傳授學科知識,又要培養(yǎng)審美理念,形成健康人格。這確實需要教師具有多種教學技能,要上出高質(zhì)量的課,既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更離不開再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革,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和體會,做教學的有心人。教然后知困也,在教學實踐中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相長。

    【《雨霖鈴》教案實錄】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雨霖鈴》教案實錄08-25

    《雨霖鈴》柳永教學實錄11-01

    《雨霖鈴》教學實錄 教案教學設(shè)計12-06

    雨霖鈴教案03-15

    《雨霖鈴》教案06-22

    精選《雨霖鈴》教案09-02

    雨霖鈴教案08-02

    關(guān)于柳永《雨霖鈴》教學實錄10-24

    《雨霖鈴》教案模板03-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女V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