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4 09:19:32 教案 我要投稿

    李白詩三首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李白詩三首教案設計

      1、體會詩歌中所蘊涵的復雜的思想感情。

      2、誦讀、體味、欣賞這首詩。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中所蘊涵的復雜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誦讀、體味、欣賞這首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李白的身世導入。

      二、學生齊讀全詩。

      三、講解詩歌:

      1、從題目看,這是一首餞別詩。

      2、開頭即以兩個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結。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兩句借景抒情。

      “蓬萊建安骨”以下四句自成一段,寫登樓引發的感慨,也是李白與族叔李云酒酣耳熱之后談話的中心。

      “抽刀斷水水更流”以下四句寫壯志難酬的悲慨。

      3、每組派一代表朗讀,男女生輪流朗讀。

      四、小結:

      李白的詩,語言樸素,感情激蕩,韻味深長,形成了獨特的“縱逸”風格。這首餞別詩如歌如訴,情感跌宕起伏,充分體現了詩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懷才不遇卻無可奈何的心態。結構上的大跨度跳躍與詩人的情感變化相一致。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李白的'詩歌《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學生談熟讀后的感受。)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賞析:這是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謝朓北樓又名謝公樓,是南朝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天寶十三年,李白漫游至此,一個晴朗的秋天傍晚,詩人獨自登樓,憑欄遠眺,只見依山傍水的宣城,景色十分秀麗。不禁詩興勃發——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詩人懷著贊嘆的心情用凝煉的筆墨描寫了登高所見的總體印象。平曠的郊原,起伏的山巒,錯落有致,在秋日的晴空下,宛如一幅美妙的風景畫。這開頭兩句一下子將讀者帶入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中。接下來具體描寫詩人眼中的景色。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寫遠景。“兩水”,指環繞宣城的句溪和宛溪。時值秋天,溪水寧靜澄澈,遠遠望去,光亮如鏡。“雙橋”,指橫跨溪水的兩座拱形橋。兩座橋倒映水中,在夕陽的照耀下,折射出絢麗奇幻的色彩。這哪里是橋?分明是兩道彩虹從天而降!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寫近景。詩人選取了人煙、橘柚、梧桐三種具有時節特征的物象來展示深秋傍晚的景色。山崗叢林中,飄出農家的一縷縷炊煙;深碧的橘柚、變黃的梧桐都顯出一片蒼涼。詩人敏銳地捕捉住瞬間的感受,借視覺寫出感覺,“寒”、“老”二字,不僅能夠調動讀者的聯想,而且似乎在不經意中點染出一片濃重的秋意。

      以上四句,兩句寫水,兩句寫山,層次清晰,明暗相間。水明凈絢麗,山沉郁蒼寒,組成一幅絕妙的薄暮秋色圖。

      結尾“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與開頭兩句相呼應,點明登覽的地點,抒發懷念前代詩人謝朓的心情。然而這不是一般的登臨懷古,“誰念”二字,透露了詩中的背景。

      李白自天寶初年為權貴排擠被迫離開長安以后,一直過著政治失意、四處漂泊的生活。而他所仰慕的前代詩人謝朓,在南齊爭權奪勢的復雜斗爭中也曾受到排擠,最終死于非命。因此,當他來到舊游之地宣城,登上謝朓建造的北樓,面對謝朓吟賞的宣城山水,怎么能不油然而生緬懷謝公之情?

      六、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李白詩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李白詩三首教案設計08-25

    李白詩歌閱讀實踐活動教案設計02-27

    《李白詩三首》課堂教案設計04-12

    《讀李白詩歌 品太白遺韻》教案設計03-13

    李白詩句精選11-17

    李白詩詞11-20

    李白詩詞精選11-20

    經典李白詩詞11-20

    李白詩集12-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级精品偷拍性视频 |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 |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