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教案
了解編寫意圖
本課以貼近小朋友生活,從同學最感興趣的春游、劃船等活動為主題大歌曲組成,目的在于引發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關注環保的熱情。
通過歌曲聽辨、力度在音樂中的作用,提高感知音樂的能力。
教學目標一:讓同學在音樂中感受春天大美好,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注重環保大美好品德。
教學目標二:從聽賞樂曲入手,感知音樂中快與慢、強與弱的對比作用。
教學目標三: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演唱伴奏,并能即興創編歌舞、律動扮演。
分析教材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學唱兩首歌曲;聽賞兩首樂曲,并隨之律動。教材抓住了一二年級同學好動的特點,千方百計調動各種形式,促使同學參與音樂體驗活動。如:運用問答式歌唱方法學習歌曲《春天來了》;學會歌曲《劃船競賽》后,組織同學創編唱游活動,欣賞樂曲《野蜂飛舞》中大律動,感受音樂力度的強弱變化;欣賞鋼琴曲《郊外去》時隨音樂跑跳,感受音樂速度的快慢對比等。
教學步驟
。ㄒ唬
1.聽中比。模范兩種不同樂器大演奏方法;聽音樂進行律動:鋼琴曲采用小朋友跑跳節奏型。彈奏時快時慢,表示了小朋友們愉快的情緒;樂曲卻用快速拉弓的集型節奏,模仿野蜂快速擺翅的動作,時強時弱,充沛表示春天的氣息。
2.聽中動。教師可以跟同學一起感知音樂中的快、慢、強、弱的情緒變化。自主探索音樂形象---野蜂振動上下飛舞,忽近忽遠、時強時弱。以和到郊外去的.高興心情。
3. 動中看。春天來了,你看到春天了嗎?引入歌曲《春天來了》。
4.學唱歌曲。先聽教師范唱,再請同學們跟隨老師有節奏地朗讀歌詞,作一問一答的對白朗讀。說話時,語氣可以有多種,音樂中的語氣也有多種。教師指導同學將朗讀歌詞的情緒注入到歌唱中。
5. 唱中舞。鼓勵同學創編舞蹈動作來表達音樂中的問答。
6. 唱中敲。請同學邊唱歌曲邊自由地拍擊身體的個部位,或敲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ǘ└枨秳澊傎悺
1. 聽中感受。播放《劃船競賽》課件,讓同學通過畫面直觀感受海南民歌風格。
2. 跟讀歌詞。學唱前,可提示同學跟著老師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 學唱歌曲。教師可先范唱,然后同學再跟著錄音唱,反復數遍。教師要關注有差別的同學,鼓勵他們勇敢、大膽的跟唱。
4. 聽中比。請同學聽老師唱教材中第31頁的歌曲,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讓同學們在音樂中感受3拍子與2拍子的特點。
5. 動中創!皠澊被顒邮侨藗內粘I钪邢猜剺芬姡肿顦酚趨⑴c的一項活動。它既可以作為體育競技項目,又可以作為休閑娛樂。
6.匯報扮演。讓全班同學圍成圈坐下,觀看各組在“舵手”的指揮下,如何去拼搏、去爭上游。各組推薦代表與教師組成評委會,選出冠、亞、季軍并上臺領獎。
【《春游》教案】相關文章:
春游教案08-24
音樂教案春游教案09-03
小兔春游教案08-11
《愉快的春游》教案07-13
愉快的春游教案08-26
《春游》精品教案11-03
春游的禮物教案09-10
大班春游計劃教案09-22
中班快樂的春游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