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的特征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28 19:34:33 教案 我要投稿

    種群的特征教案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種群的特征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目標達成

      一、情境導入播放相關圖片。

      設疑:草原的牧民在承包的草場上該放養多少牛羊,經濟效益才最好?

      沿海的漁民該捕撈多少魚蝦,才能獲得最好的收益又能持續發展?

      農業生產中怎樣控制害蟲的數量,才能獲得大豐收? 觀看并思考。從學生比較熟悉的事例入手,通過的圖片,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學生一上課就融入學習和探究的氛圍中。

      二、展示課題講述:要科學地解決以上問題就要學習種群和生物群落的有關知識

      要求:希望大家通過本課的學習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看、思考、記憶

      進一步激發求知欲更好的吸引住了學生。

      三、新授知識

      (一)種群概念設疑:根據已有知識你能判斷以下哪些是對種群的正確描述嗎?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國長江流域的全部白鰭豚。

      3.一個蜂巢中所有的蜂。

      邀請:你愿意提煉一下種群概念的要點嗎?請你再列舉一些種群好嗎?

      設疑: 種群內部的生物之間結成了什么關系?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回答:

      我國長江流域的全部白鰭豚和一個蜂巢中所有的蜂屬于一個種群。

      概念要點:①一定地域內 ②同種生物 ③全部個體的總和

      思考,回答問題,糾錯。

      種群內部的生物關系:種內互助和種內斗爭。回顧舊知并應用強化,發展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相互評價糾錯使得學生既樂于參與,又更好的掌握了知識。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

      (二)種群的特征

      講述:種群是一個有種內互助和種內斗爭起作用下的活的有機統一體,它有其發生、發展、繁榮、衰退和滅亡的過程。

      展示資料:澳大利亞野兔成災。

      講述:種群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種群數量的變化規律,而種群數量的變化是與種群的特征分不開的。看資料、思考培養閱讀、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

      1.種群密度講述:種群密度是指單位空間內某種群個體的數量。

      邀請:你能說出種群密度的單位有哪些嗎?你能對某個種群的種群密度進行描述嗎?種群密度有什么特征?你能舉例說明嗎?

      講述:種群密度的一種調查方法——標志重捕法。

      設疑:你能根據敘述總結成一個公式并用來解決下列例題嗎?

      例:在對某種鼠的調查中,第一次捕獲并標志39只鼠,第二次捕獲34只鼠,其中有標志鼠15只。

      點評:及時肯定表揚記憶,思考,看書,討論,回答問題。

      回答:(個/2、2、3)

      不同物種的種群密度往往差異很大。

      同一物種的種群密度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也有差異。

      培養學生書寫和語言的規范意識。

      培養閱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與數學學科相滲透,培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通過正確解答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滿足感,更激發起強烈的學習欲望。

      布置研究性課題布置任務:研究性課題

      ——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還有哪些?

      具體操作方法如何?

      課后分小組學習,搜集資料,討論,交流。

      使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培養獲取信息、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出生率和死亡率指導學生看書,找到有關概念。

      例如,某個和平鳥種群的`出生率為每個雌鳥每年出生出7.8個雛鳥。

      設疑:你如何理解7.8這個數字?

      提問: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密度有何意義?你現在能理解我國為什么要把計劃生育列為一項基本國策了嗎?

      注意:遷入和遷出閱讀,思考,回答問題

      回答:它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通過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強化知識,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對學生進行人口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生物的興趣。

      3.年齡組成

      設疑:什么是種群的年齡組成?包括幾種類型?圖形如何?分別有那些特點?你能設計一個表格來反映嗎?研究意義如何?

      巡視,指導學生,特別是畫圖表,糾錯,點評。 帶著問題閱讀、思考、討論,畫圖表,歸納總結,回答問題。

      年齡組成分為增長型、穩定型和衰退型,年齡組成對于預測種群數量變化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培養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力。

      強化對圖表信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及用多中方式表達知識的能力。

      4.性別比例講述:種群的性別比例是指具有生殖能力的雌雄個體數目在種群中所占的比例。

      種群的性別比例可分為三種類型:雄多于雌;雌雄相當;雌多于雄。

      設疑:你能就三種性別比例類型舉例嗎?性別比例對種群密度有何影響?

      介紹有關應用:生產上常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記憶,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回答:

      (1)雌雄相當:高等動物。

      (2)雌多于雄:人工控制的種群(象海豹)。

      (3)雄多于雌:社會性昆蟲如蜜蜂。

      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種群密度。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調,出生率就會下降,種群密度就會明顯降低。學以致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從解決問題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布置研究性課題布置任務:研究性課題

      ——自然條件下人群中正常男女性別比例應為多少?

      造成目前某些地區性別比例“危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將會有什么危害?課后分小組學習,搜集資料,討論,交流。使學生帶著問題出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培養獲取信息、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提問:

      1.直接反映種群的繁榮與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2.能夠直接決定種群大小變化的特征是什么?

      3.能夠預測種群變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4.能夠間接影響種群個體數量變動的特征是什么?

      練習:課后練習思考,回顧,小結,回答問題。

      回答:直接反映種群的繁榮與衰退的特征是種群密度。

      能夠直接決定種群大小變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夠預測種群變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齡組成。

      能夠間接影響種群個體數量變動的特征是性別比例。及時小結,強化記憶,較好地掌握有關內容,形成知識體系。

      五、綜合創新設疑:種群數量不斷變化是受到哪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你能將這些因素歸一歸類總結一下嗎?

      指導解題思路和方法。

      點評。

      總結:任何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最終都要落實到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遷入、遷出上。出生率、死亡率、遷入、遷出是決定種群數量的最直接因素。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注意方法。

      回答:

      1.從種群自身特征來考慮:年齡組成、 性別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2.從不同環境同一物種種群個體間的交流來看:遷入遷出。

      3.從種間關系和無機因素考慮:如共生、競爭、捕食、水分、食物、溫度等等也會影響種群數量的變化。學以致用,提煉遷移,形成體系。

      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

      六、教學評價練習思考,解答。及時反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強化理解。

      5

    【種群的特征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11-13

    《種群的特征》說課稿03-01

    種群的特征優秀教案03-29

    種群的特征說課11-12

    《種群的特征》說課11-12

    種群的空間特征的練習題07-21

    種群的特征課文教學反思12-02

    《認識物體外部特征》教案設計07-27

    《中國建筑的特征》教案設計09-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色yeye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动漫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跟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