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優秀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30 19:40:40 教案 我要投稿

    《〈論語〉十則》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論語〉十則》優秀教案設計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3、積累成語、格言、警句,能對照反省自己。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

      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搜集最能表現松柏品性的詩句。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2、朗讀、背誦課文。

      3、研讀前五段內容。

      〖教學設計

      一、激起興趣,導入學習

      1、導入: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特別是《論語》對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即使在今天,其精華部分依然為人們所效法。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板書課題。

      2、介紹孔子及其《論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二、誦讀感知

      1、范讀:教師朗讀示范。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2、自讀:學生自讀課文,

      3、感知:本文內容主要包括哪兩個方面?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學習和個人修養兩方面的內容,前五則著重談學習,后五則著重談修養做人。

      (有的地方內容上有交叉,教師應該在分析中給學生講明。)

      三、合作探究學習課文前五則

      1、學生放聲自由朗讀前五則。

      2、齊讀。

      教師小結朗讀文言文要注意的問題。

      (提示: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小組合作解決語句并翻譯。

      4、質疑交流:就課文字詞的理解,學習小組間互相質疑,對個別詞句的理解,教師要加以點撥,并加以提煉、補充。

      5、精讀課文,探究課文思想內涵。

      (學生自主閱讀。)

      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

      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

      學生交流后,教師概述:學習態度強調要謙虛,學習方法上強調獨立思考和復習。

      學生再思考:哪些語句強調謙虛,哪些語句強調獨立思考與復習,并分別說明理由。

      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獨立思考、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傳不習乎?

      四、拓展體驗

      1、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夠,今后有何打算?

      五、課外延伸

      1、(必做題)從問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成語、格言和警句,并說出理由。

      2、(選做題)搜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注明出處、含義,并制作讀書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研讀有關修身做人的內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義。

      3、概括成語、格言,積累語言。

      〖教學設計

      一、課文導入

      儒家學說是為己之學,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們來研讀文中修身做人的'內容。

      二、合作探究學習后五則

      1、誦讀:全班朗讀課文,教師正音。

      2、感知:自主研讀,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內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⑴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⑶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⑷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請同學們講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交流寫松柏的詩句,學生小組內交流。

      學生討論交流:松柏有什么樣的品性?這句話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摘要:學習松柏高潔傲岸的品性,要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

      要求學生找一個與這句話意思相近的成語、俗語。

      探究第二、三句:

      請同學翻譯這兩句話,其他同學評價、修正、補充。對重點詞句教師要講解。

      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學習小組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觀點摘要:

      ⑴ 這樣的處世之道可取,因為人本來就不應該把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人;

      ⑵ 這樣的處世之道不可取,社會這個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員組成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東西也許我們都不喜歡,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監獄、死刑等。如果什么東西都要去考慮個人的喜好,這個社會的秩序就沒法維持。

      ⑶ 這樣的處世之道既有可取之處,又有不可取之處,看你用這種處世態度來對待什么人、什么事。

      5、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 溫故知新 任重道遠 死而后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見賢思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體驗反思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哪些內容使你收獲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于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重要意義?

      4、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義。試著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四、教師小結

      《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系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后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積累拓展

      1、完成“研討與練習”。

      2、搜集《論語》中有關做人道理的簡短的語錄四條,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

      3、背誦課文。

    【《〈論語〉》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論語〉十則》的優秀教案設計12-08

    《〈論語〉十則》優秀教案設計范文12-08

    論語(蘇教版選修教案設計)12-06

    《論語》優秀教案12-23

    論語優秀的教學設計07-22

    論語優秀教學設計06-29

    《論語》十則優秀說課稿06-12

    論語、孟子(粵教版選修教案設計)12-06

    論語:儀封人請見(蘇教版選修教案設計)12-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三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