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教案設計

    時間:2021-07-14 12:56:4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社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有關《社戲》教案設計

      一 學習運用情節結構分析小說,并理解文中敘事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社戲》教案設計3。

      二 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對表達中心思想的作用。

      三 學習虛詞的用法,識別偏正短語。

      四 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想:

      一 本課教學重點應放在敘事的詳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點只要稍作了解。

      二 本文開頭和結尾是學習的難點,二者對表達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導學生分析這兩段與看“社戲”這一主要情節有何關系。

      三 本文篇幅較長,可以用講讀研討之法突出重點,再加進課堂練習,深化鞏固,以達到教學目的。

      四 教學時數:三教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過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他寫的文章《社戲》。(板書并解釋課題)《社戲》:“社”原指土地廟。從前,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

      《社戲》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的藝術創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兒)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來的。

      二 預習課文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見預習提示)

      (歸)省:xǐng 行輩:háng 憚: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攛掇:cuānduō 鳧(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ūi 蘊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潔):jiǒo 漂渺:piāomiǎo 糾葛:jiūgé

      2.根據課后練習一所提示的內容,快讀課文。再按課文敘述的先后重新編排順序。

      明確:課文敘述順序是:G、F、C、B、A、D、E

      3.討論課文段落層次。

      (1)課題為《社戲》,由此可見小說的中心情節是“看社戲”。提問:圍繞這一中心事件寫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戲以外,前前后后還寫了哪些活動?

      提示:

      開頭寫:隨母親省親小住平橋村;釣魚放牛的鄉間生活。(平橋村是“我”的樂土。)

      結尾寫:六一公公送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社戲》教案設計3》。

      小結: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時間、地點的轉移,因此,本篇小說內容可分為三段。

      三 研習課文

      著重理解前后兩部分與中心情節的關系。

      1.平橋村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答案在第一節里可以找到:“離海不遠”,“偏僻”,“臨河”,“不滿三十家”,都是“種田”,“打魚”的,“只有一個雜貨店”。

      2.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為什么是“我”的“樂土”呢?

      討論歸納: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來到自由天地歡樂地生活。

      (2)這里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并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3.這一部分與中心情節有什么關系?

      這一部分為中心情節的展開作了重要的鋪墊。

      4.在中心情節“看社戲”敘述完之后,為什么又寫“六一公公送豆”呢?

      孩子們“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六一公公“不料竟非常感激起來”,并又送上一大碗羅漢豆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老人的寬厚慈愛,進一步說明“我”之所以愛平橋村,正是因為平橋村的人善良可愛,從而深化了主題。

      四 課堂練習:習題七 1、2(了解連詞的作用)

      五 布置作業

      根據課后練習習題三2、3,四、五、六預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平橋村之所以“在我是樂土”是因為什么?

      1.可免讀難懂的書,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

      2.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人人平等。

      3.有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釣蝦、放牛)。

      小說還寫了一個什么生活內容呢?

      與孩子們一塊去看社戲。

      本課著重閱讀第二部分“看社戲”。

      二 研習課文

      1.看戲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來又如何解決的`?

      指名回答問題,然后歸納:

      在雙喜的幫助下,首先解決了船的問題,接著又擺三條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亂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還用寫包票的話作了保證,讓外祖母放心,實現了“我”去看社戲的愿望。

      2.齊讀第10節。

      請學生圈出描寫少年朋友們開船動作的詞語:拔……點……磕……架……

      小結:以上這些語言和動作的描寫,反映出小朋友們的聰明、能干的性格。

      3.去趙莊看戲,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景狀物的?

      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歸納:

      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

      明確下列幾個問題:

      (1)“朦朧”在句子里作什么詞用?“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2)為什么說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這樣寫形象真切,突出了船行的快。

      4.第12節和13節與這一節有什么關系呢?

      歸納:

      (1)“那聲音大概是橫笛”,“果然是漁火”,從這幾句話里可以看出:這兩節與前一節是呼應連貫的,這樣使文章很自然地過渡到看戲這一內容上來。

      (2)文中為什么說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小結:這是一段優美清麗的自然環境的描寫,它寫出了農村夜景的清新,寫出了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情與景有機的交融在一起。

      5.來到趙莊使“我”興奮的是什么?

      齊讀第14節。到了趙莊,首先看到的是那“模糊”在遠處月夜中的“最惹眼”的戲臺,紅紅綠綠,猶如“仙境”,優美迷人,更加使“我”陶醉。

      6.在作者筆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戲好看嗎?為什么?

    【《社戲》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社戲》的教案設計03-07

    社戲的教案設計03-07

    《社戲》教案設計精選03-07

    社戲-教案設計精選03-07

    社戲-教案設計03-08

    社戲 的教案設計03-08

    社戲教案設計03-08

    《社戲》教案設計03-08

    《社戲》教案設計精選范文03-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福利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