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

    時間:2021-04-07 16:59:12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

      教案是教學過程中,課程的設計和播放對解決重點、突破難點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以及小女孩兒的悲慘命運,社會的不公,從而深刻的挖掘出作品中蘊涵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理解詞義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增強對文本的理解,培養學生愛讀書,讀好書的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產生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生準備:預習,不懂得生字記下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回顧一下大年夜(除夕)里,你們是怎樣度過的?

      心情如何?(學生暢所欲言)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喜悅,你們一定過得很快樂。

      你們看這兒有一位外國小姑娘,她的大年夜(圣誕夜)又是怎樣度過的呢?你們想不想了解呢?(出示小姑娘的畫面)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同學們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默讀、大聲朗讀、站著讀、兩個人一起讀)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體態表演,看圖片,具體的語境,師生共同理解等多種方法理解:

      圍裙、哆哆嗦嗦、蜷著、凍僵、擦燃、火爐、烤鵝、圣誕樹、靈魂、饑餓

      通過學生的反復讀,分層次的感受,使學生更深刻的了解了文本,為之動容,為之流淚,有利于課文內容的展開。通過對文本,深刻品讀、感悟,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文本內涵,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一問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的美好,表達對小女孩兒的同情。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再讀課文,(出示課件)圣誕節的場面。

      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

      如:高興————生氣—————難過

      為什么有這些感受?(學生自由談)

      2、出示MTV動畫《火柴的天堂》,進一步感受,關掉音樂,教師根據畫面進行解說。

      看完后,讓學生繼續談感受。

      四、品讀課文,領悟情感

      1、你對小女孩兒有什么印象?文章圍繞哪幾部分寫的?

      (師導引出:三部分:賣火柴———擦燃火柴———凍死街頭)

      學生讀賣火柴部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

      (回到文本中,抓住詞句、修辭甚至標點符號)

      學生認為小女孩非常冷,可憐。抓住文中的句子如:

      又黑又冷的晚上,赤著腳在街上走著。

      一雙小腳凍得青一塊紅一塊、哆哆嗦嗦的往前走。

      在墻角坐下來,蜷縮成一團,他覺得更冷了。

      (讓學生整體理解外,更應抓重點的詞語來談。)

      討論:這幾個句子在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感受到小女孩兒的可憐)。

      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受,讀出感情,進行朗讀指導。

      2、擦火柴部分:

      學生品讀理解:

      (1)、這部分你讀懂了什么?(師引導)

      如:小女孩兒共擦了幾次火柴?

      為什么從擦一根到最后擦一大把?

      文中的那些地方令你高興為什么?找出文中句子讀一讀,并讀出高興的心情。(美麗的幻景)

      他為什么會看到大火爐、烤鵝、星星、和奶奶呢?(小組討論)

      (2)、抓住關鍵的詞句理解,并讀出出現幻景時的喜悅與現實的殘酷。

      如:她從“不敢拿”到“終于”抽了一根。

      你怎樣理解?當時小女孩兒會怎樣想?

      又如:從“趕緊”“一大把”這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什么?

      3、凍死街頭部分:

      出示課件:(小姑娘凍死街頭,手里捏著一把火柴。圖文對照,充滿感情的朗讀后三段)。

      幻景的美麗,現實的殘酷,造成了什么后果?

      小女孩兒的死是痛苦的?還是幸福的?小女孩兒愿意死嗎?兩個“幸福”你怎樣理解?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五、拓展練習、讓情感延伸

      1、作者為什么安排這樣的結局呢?你對這個結局滿意嗎?

      2、如果讓你改寫結尾,你會怎樣寫?

      (小女孩的死對他來說是一種解脫,現實生活并沒有天堂,是人們對美好愿望的追求)。

      六、回歸全文

      這篇童話以它永久的魅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們把它拍成電影,制成動畫,創作成歌曲,下面我們再次用心靈來感受一下這篇童話的美麗與凄慘。

      再次播放《火柴天堂》使學生整個身心沉浸在美妙的童話中,享受讀書。

      七、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了解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過程與方法】

      1、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必須注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慘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勵學生就有關句子提出自己的疑問,之后組織學生聯系上下文深入討論,交流各自的理解和體會,體會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飽含的作者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組織近義詞填空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理清文章脈絡。

      3、學習第一部分,了解小女孩的家庭情況。

      一、出示課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作者“安徒生”

      2、簡介作者

      安徒生是十九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出生在丹麥中部的一個小鎮上,祖父是個農民,父親是個鞋匠,他們常給幼年的安徒生講故事,這對他后來的創作影響很大。1835年初,安徒生決心為孩子寫作童話。自此,每年圣誕節,他都獻出一本“給兒童們看的童話”。你們看過安徒生寫的哪些童話?(《皇帝的新裝》、《拇指姑娘》、《丑小鴨》等)

      3、利用插圖,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課文插圖,這個坐在雪地里的小女孩就是大年夜還在賣火柴的小女孩。請大家根據圖想象這個小女孩在干什么,這篇故事會告訴我們什么,請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小女孩的命運。

      二、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

      1、讀“預習”,理解“預習”要求。

      2、邊自學,邊把每次擦燃火柴的起止位置畫出來,注明每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內容。

      3、檢查預習,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三、指導理清脈絡

      1、賣火柴的小女孩所看到的五次幻象,課文中從哪里到哪里?

      2、剛才我們從課文的主要內容入手,抓住了主要段落,請大家再想一想,其他部分與這個主要段落有什么內在聯系?其他部分應該怎樣分段呢?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想想你讀了知道對小女孩有了哪些了解?

      2、指名說說

      3、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用“”在課文中注明。(可憐的小女孩)

      4、圍繞中心句展開討論

      (1)這一段怎樣寫小女孩“可憐”?

      (2)小女孩的確可憐,主要是因為她家里很窮,書上是怎樣寫她的家的?

      (3)朗讀體會。

      5、小女孩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做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1、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合理想象。

      一、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一次擦火柴的內容

      二、默讀思考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

      (2)理解“終于”

      (3)擦一根火柴為什么還要鼓足勇氣呢?

      (4)“奇異”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

      (5)透過火柴的亮光,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6)結果怎樣?

      三、指導朗讀

      2、自學第二三次擦火柴的內容

      (1)自學指導:寫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經過可分為哪三個階段?(擦——燃——滅)這三個階段分別表現了哪三個內容?(現實——幻象——現實)以下幾次擦火柴。請大家運用這個方法,自學第二三兩次擦燃火柴的內容。

      (2)自學提示:第二三次擦火柴,她從火柴的亮光中分別又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東西?

      (3)檢查自學情況。相機指導朗讀

      3、學習第四五次擦火柴的內容。

      (1)自由讀,思考:小女孩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到奶奶的?她看到的奶奶是什么樣子的?

      (2)通過朗讀加深理解。

      (3)學生讀完師接著讀:“她趕緊擦著了一大。

      第三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我們已經學習了《賣》的第一二部分,這兩部分講了些什么?

      2、小女孩后來怎樣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出示: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理解兩個“幸福”的意思。

      3、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4、練習感情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三、學習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課文中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少美麗的東西”,作者知道不知道?

      那么作者是怎么寫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爐、烤鵝、圣誕樹和奶奶的呢?

      2、這篇課文是童話。童話的內容來自于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要根據想象虛構的。

      這篇童話作者是根據什么來想象的?

      3、請同學們根據你的生活經歷,聯系這篇文章想象一下: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你們中間,你會怎樣做?

      四、作業

      再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話讀一讀。

      如:《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裝》、《丑小鴨》、《人魚公主》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12-31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教案10-10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續寫12-22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讀后感01-18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讀后感11-26

    小學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3-16

    《賣火柴的小女孩兒》讀后感范文11-09

    賣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語文教案10-10

    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設計10-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特黄欧美片 |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久久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亚洲综合一区在线 | 日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