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1-02-26 13:43:19 教案 我要投稿

    《克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克的認識》教案

      1.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知道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要用克作單位。

      2.通過操作活動,了解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是什么感覺?能舉例說說哪些物體的質量是1千克嗎?

      出示各種硬幣。

      談話:請看老師收集的這些硬幣,1枚硬幣有1千克嗎?用千克作單位合適嗎?大家有什么想法?

      引入:克也是質量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克的符號是g。本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克。(板書課題:克的認識)

      [設計意圖: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硬幣的輕重入手,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更為緊密,數學學習顯得更有意義。]

      二、引導實踐,解決問題

      1.認識天平。

      談話:我們常用天平稱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2.感受1克的輕重。

      (1)學生掂一掂2分的硬幣,感受2分硬幣的輕重。

      (2)在天平的左邊放一枚2分的硬幣,右邊放10克的砝碼。讓學生觀察,2分的硬幣重多少?

      提問:怎樣才能稱出2分硬幣的質量?(學生可能提出在左邊多放幾枚2分硬幣的方法)

      講解用標尺上的游碼稱低于10克物品的質量的方法。教師示范操作,稱出2分硬幣的質量是1克。

      (3)學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幣,感受1克的輕重。

      3.感受幾克的輕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談話:其他的硬幣重多少克呢?請同學們先掂一掂2分硬幣,再掂一掂其他的硬幣,估一估它們各重多少克。

      學生活動,并組織反饋。

      (2)稱一稱。

      教師用天平稱出三種1角硬幣的質量:1克(2000~2003年發行的1角硬幣)、2克(大的1角硬幣)、3克(2005年發行的1角硬幣)。

      (3)掂一掂,估一估。

      讓學生掂一掂1克、2克、3克的輕重,再估一估5角、1元硬幣的質量。

      學生小組合作稱出5角(4克)、1元(6克)硬幣的質量,再掂一掂。

      [設計意圖:通過掂、估、稱等活動讓學生全面感知生活中常見的硬幣,使學生認識到克離我們很近,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許多1克、2克、3克……的物品,這樣不僅讓學生對克的感知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也更具體形象。]

      4.游戲——比比誰的感覺準。

      規則:兩人一組,一人閉上雙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幣放在他的手心上,讓他說出硬幣重幾克。兩人交替做,比比誰的感覺準。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閉眼掂、估硬幣的質量的游戲,使學生對克的認識更深刻,強化學生的感知。]

      5.比一比(感知比1克輕的物品)。

      談話:將老師課前為你們準備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看哪些物品比1克輕。

      [設計意圖: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1克雖然很輕,但生活中還有許多比1克輕的物品。]

      6.找一找(感知幾十克、幾百克)。

      談話:想知道你們課前到超市里買的袋裝食品有多重嗎?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再掂一掂。

      小組內再交換物品找一找、掂一掂。

      [設計意圖:超市里常見食品學生一般比較熟悉,特別是他們喜歡的食品。食品有多重,在這之前學生并沒有注意過。借助食品包裝上標注的質量,通過掂一掂的活動,易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感受到克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可感受到幾十克、幾百克物品的輕重,為感知、估測其他物品的輕重提供了參照。]

      7.算一算。

      提問:利用小組同學的硬幣,你們還可以得到多少克?掂一掂,感受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嘗試、感受。如:10枚1元硬幣重60克、3枚1元和4枚5角硬幣合起來重34克……

      [設計意圖:通過把硬幣組合起來計算并感知輕重,使學生感受的范圍更廣闊,對克的認識也更靈活、豐富。]

      8.學習以克為單位稱物品的質量。

      出示第34頁水果圖。

      提問:你能看出圖中物品的質量嗎?怎么看出來的?

      討論:我們在稱物品質量或是看圖了解物品質量時,首先要觀察什么?再怎樣讀出質量?

      談話:我們帶來的水果重多少克呢?請同學們估一估、稱一稱。

      先選幾個稱一稱,讓其他學生通過比較再次估計自己水果的質量,再稱一稱、掂一掂。

      [設計意圖:由質量相對固定的物品的輕重到生活中質量相對不固定的水果的輕重,以多種對象組織學生對克的感知。通過估一估、稱一稱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物品輕重的估計能力。]

      9.了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

      猜想:只看千克和克,你能猜想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你是怎樣想的?

      驗證:(出示兩袋食鹽)一袋食鹽的質量是500克,那么兩袋這樣的食鹽多少克?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把這兩袋食鹽放到以千克為單位的臺秤上稱一稱,說明兩袋食鹽正好是1千克。

      提問:這個臺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為單位的?看一看,這兩袋食鹽有多重?

      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1千克=1000克。)

      [設計意圖:千克與克一字之差,學生從字面上能夠猜出千克和克之間的關系,先讓學生猜測再驗證,既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又培養學生的驗證意識,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加深對千克和克之間進率的印象。]

      三、綜合練習,深化認識

      1.完成“試一試”。

      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許多物品的輕重,我們的數學課本有多少克呢?

      用天平稱出一本數學書大約重多少克。(書重218克,也可說大約220克或200克)

      提問:數學書和文具盒比,哪個重?掂一掂,再估一估自己的文具盒大約重多少克。

      分別稱出文具盒的質量。再比一比,看估測的對不對。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重點解決第4題:

      (1)出示圖,指名說說圖的意思。

      (2)知道杯子里的水有多重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組交流后,教師演示講解。

      四、歸納總結,課后延伸

      1.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作業。

      (1)分別掂一掂自己的學習用品和不同克數的硬幣,再比一比,估計各種學習用品的克數。

      (2)到超市看一看,哪些物品是用克或千克作單位的。

    【《克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千克、克的認識》的教案01-02

    克的初步認識教案10-25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03-19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案10-10

    千克和克的認識教案11-24

    《千克的認識》教案07-09

    克的認識的數學教案08-25

    數學教案:克的認識07-18

    《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的教案08-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影院在线亚洲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高清色婷婷视频网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久久 |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