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

    時間:2020-11-05 16:20:39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1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則寓言,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2、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3、初步理解寓意,通過續寫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4、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看問題認識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

      【教學重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白課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青蛙錯在哪里。

      【課前準備】

      課件PPT,小鳥和青蛙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知道了故事發生在一個井邊,認識了兩只小動物,它們是?青蛙在坐在?小鳥落在?同學們的記性真好。今天,我們再一次去認識它們,看看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

      2、指名讀。

      3、聽寫。

      4、檢查聽寫情況。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檢查學生上一節的學習情況,讓學生重溫上一節的學習內容,為開新課做鋪墊。】

      二、指導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出示朗讀要求:青蛙和小鳥為()而爭論起來,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

      2、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3、讓學生完成填空,并朗讀一遍。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為的是讓他們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讀的情況下完成填空,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4、過渡: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到底誰對誰錯?我們去讀讀它們的對話就知道了。

      (二)再讀課文,找出對話。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2、檢查完成情況。

      3、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通過畫一畫,讀一讀,讓學生初步認知誰對誰錯,讓學生初步認識青蛙的無知,為讓學生弄懂寓意做鋪墊。】

      (三)指導學習三次對話,認識故事的寓意。

      1、指導學習第一次對話。

      (1)指導讀好對話。

      (2)了解“一百多里”有多遠。同學們,一百多里有多遠呢?“一百多里”是很遠很遠的,也就是圍著我們的跑道跑250圈。同學們想象一下,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它都飛過哪些地方,都見到了什么?

      (3)出示圖片,讓學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遠,小鳥都可能見過什么。

      (4)過渡:小鳥真厲害,飛過那么多地方,見識那么廣,它真了不起。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遠,也讓學生指導小鳥飛過很多地方,它認識的也就很多很多,讓學生知道小鳥說的話是可信的。】

      2、指導學習第二次對話。

      (1)學生相信小鳥的話嗎?(學生:不信)

      (2)出示:“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3)從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鳥的話?(大話)

      (4)“大話”什么意思?

      (5)青蛙認為小鳥哪一句話是大話?(飛了一百多里)

      (6)出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能不能給句子換個說法,但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大話”是什么意思;通過句式訓練,讓學生知道同一個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說法。】

      (7)小鳥是怎樣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的很那!”

      (8)指導讀好小鳥的話。

      (9)“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10)句式練習:無邊無際的。出示相關的圖片,讓學生明白“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對話練讀,讓學生明白天是無邊無際的,通過句式訓練和圖片展示,讓學生明白“無邊無際”的意思。】

      (11)它們倆的看法為什么如此不同?

      (12)讓學生做實驗,把音樂書卷起來,從小孔中看黑板,讓學生親身體驗青蛙的眼光狹窄。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讓學生明白小鳥見識廣,所以知道的也多。通過實驗,讓學生能夠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為它見識的少。】

      3、指導學習第三次對話。

      (1)出示第三次對話,指導練習讀好對話。

      (2)青蛙和小鳥都笑了,兩個動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學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鳥的笑是友善的笑。)

      (3)從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學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4)指導學生用“一……就……”說話。

      (5)面對青蛙的無知,小鳥為什么還能那么友善地對待青蛙那呢?

      (6)指導讀好對話。

      4、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5、出示填一填,讓學生明白小鳥見識多,所以看待事物比較全面。從而讓學生明白故事的寓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明白青蛙和小鳥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是與它們的見識有關系的,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三、拓展練習。

      1、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會怎么說?

      2、指名回答,教師加以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練習,讓學生明白世界是很大的,也可以檢測學生對課文寓意的理解程度。】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2

      一、教材簡說

      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我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無異于“坐井觀天”啊。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二、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沿、際、信”是要求會認又會寫的三個字。教學時,可以通過觀察插圖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認識“沿”;通過,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通過分析“信”的字形特點,認識“信”。指導書寫時,先讓同學們“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寫時應特別注意什么?再讓同學們“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寫“沿”時,注意右上方與“幾”不同;寫“際”時,注意雙耳旁是兩筆完成的,“耳朵”要寫得高而窄。

      “抬、蛙、錯、答、還”是要求會寫的字。指導書寫時,要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獨立描紅、臨寫。重點指導“還”的筆順規則,先寫“不”,再寫“辶”。

      通過課后的“讀讀抄抄”鞏固所認的字和所寫的字。

      (二)朗讀感悟

      1、圖文結合,以讀帶講,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可以設計如下口頭填空:

      青蛙坐在(),小鳥落在()。

      2、自讀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畫出講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比賽朗讀小鳥認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認為“天小”的句子,看誰讀得好。

      4、老師指導朗讀青蛙和小鳥的話。

      青蛙的話用自信、傲慢的語氣;小鳥的話用勸告、誠懇的'語氣。

      5、分角色朗讀。

      (三)實踐活動

      查查資料或者向別人請教,看看地球、太陽和月亮誰大。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朗讀感悟、擴展活動

      (一)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

      2、看插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3、感悟第二次對話。

      (1)通過學習第二次對話,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么。

      (2)引導學生思考: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圍繞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為……所以……”談談自己的理解。

      (5)帶學生體驗:走出教室,說說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紙卷成紙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6)四人小組再讀第二次對話。(一人引讀,兩人對話,一人擔任評委。)

      朗讀提示:

      “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讀出勸告的語氣)

      4、感悟第三次對話。

      (1)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各有什么含義?

      (2)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朗讀,再討論上面的問題。

      (3)朗讀對話,讀出適當的語氣。

      朗讀提示:青蛙的話要讀出傲慢、自信的語氣,表現出自以為是的心理狀態;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的語氣,表現出實事求是的誠懇態度。

      (二)擴展活動

      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1、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并分角色讀一讀。

      2、全班交流續編的對話。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喻的是什么。并從中受到啟發。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生字新詞和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

      2、揭示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1、觀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它的看法對不對?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讀生字、詞語。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生字的讀音,看看課文分幾個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這是發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它們為一件什么事爭論?誰的意見對?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讀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圖理解井沿。)

      2、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說說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些什么?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次對話。你從哪兒來?要讀出疑問的語氣。我從天上來要用敘述的語氣讀,語調要平緩。

      3、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二次對話。大話是什么意思?課文里的大話是指什么?青蛙認為天只有多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小鳥說誰弄錯了?弄錯了什么?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小鳥為什么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因為小鳥飛了一百多里。)

      5、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朋友,別說大話了!有那么遠嗎?要讀出勸告的語氣,第二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你弄錯了要讀出肯定的語氣。

      6、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7、青蛙為什么笑?(它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是小鳥錯了。)

      8、小鳥笑什么?它為什么勸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鳥笑青蛙的確是弄錯了,還自以為是。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圍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圍以外的天,這就是它看錯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表現出青蛙很自信的語氣,小鳥耐心勸告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生爭論,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對方錯了,你認為誰對誰錯呢?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卡。

      2、《坐井觀天》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讀課文,理解成語。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生了爭論,它們各自的看法是怎樣的?找出最能代表它們各自看法的一句話讀一讀。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小馬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鳥它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課文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看見了天。小鳥: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4、它們的看法誰對?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語。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懂得課文“坐井觀天”的字面意思和故事說明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理解青蛙和小鳥的對話,知道它們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四、教具準備:

      (青蛙、小鳥圖片,小猴、蘋果玩具各一個,青蛙和小鳥頭飾,課文錄音帶。FLASH制作的CIA課件)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第二課時講讀課文。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引入。

      出示小鳥和青蛙圖。誰能用小鳥和青蛙這兩個詞說一句話?誰能上來貼青蛙和小鳥圖?

      小鳥會飛過哪些地方?(出示CAI,看小鳥飛過的草原、城市、田野、大海等處)讓學生學小鳥飛。

      (二)學習第一次對話

      1、學生自讀課文2—7自然段。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分別抽學生讀課文2—7段。指導朗讀。

      3、讓學生提出疑問。再讀課文2—5段,邊讀邊找答案。

      4、小鳥和青蛙到底爭什么問題?(天有多大)(出示CAI,看小鳥和青蛙各自說的話)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驚奇的語氣)

      6、小鳥又是怎樣回答的?

      (三)學習第二次對話

      過渡:青蛙相信小鳥的話嗎?我們來看他們的第二次對話。(出示CAI動畫)

      1、讀、思:朗讀它們的第三次對話。思考:那么遠指的是多遠?“大話”是什么意思?

      2、朋友,別說大話了!用怎樣的語氣讀這句話?(不相信)(學生分別試讀)

      3、連起來把青蛙說的兩句話讀一讀。

      過渡:這是青蛙的觀點,他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小鳥又是怎樣認為的?(無邊無際)

      [1]、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出示CAI)哪個小朋友能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2]、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出示CAI)仿照這個句子練習說話。

      出示實物:小猴(小猴可愛得很哪!)

      [3]、又出示實物:蘋果。讓學生分別按顏色、形狀、香味,再讓他們嘗一嘗蘋果的味道,分別練習說話。(蘋果……得很哪!)

      [4]、有感情地朗讀它們的第二次對話。

      齊讀。加上動作讀。分角色讀。

      (四)學習第三次對話

      過渡:“他們到底誰對誰錯?”“青蛙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請帶著這兩個問題自學它們的第三次對話。(出示CAI)

      1、小朋友們,可以結合討論學習。邊學邊思考。

      2、檢查自學情況。

      它們各自爭論的理由是什么?

      (1)他們誰對誰借?

      (2)青蛙為什么錯?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3)出示CAI:井壁。再做實驗:把本卷成筒,用一只眼睛看上去,會看到什么。(學生用手比)

      (4)誰能用“一……就……”說話。(出示CAI)

      (5)抽讀第三次對話。

      (五)引導想象: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么?又會怎么想,怎么說?

      (六)齊讀全篇課文

      再分角色讀。分角色戴頭飾表演。

      (七)歸納寓意:

      剛才我們仔細讀了課文,討論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還看了幾個同學的表演,在想想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幫學生歸納寓意。說得好,“坐井觀天”這個成語就是用來比喻有些人看問題目光狹小,所以有限,還自以為是。這節課,我要送給大家一句話,就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

      無邊無際

      天有多大

      青蛙

      井口那么大

      評析:

      《坐井觀天》是一則趣味性較強的寓言故事,童話色彩較濃。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更好地組織教學。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種媒體相結合的方法。采取貼圖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小鳥和青蛙各自所在的位置。動畫演示小鳥飛過的哪些地方,把學生帶入故事情節。運用看、摸、嘗實物說話,引導學生理解和加強學生感嘆語句的訓練,進行說話練習;投影展示對話,進行朗讀表演,創設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5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學難點: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三、教具準備:

      1、有關水井的教學掛圖一幅、小鳥圖一幅。

      2、本課課文錄音帶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2、張掛教學掛圖。板書:觀。講解字形、字義。

      3、解釋課題: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問題:誰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聽我讀課文。

      二、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1、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上面的兩個問題。

      2、要求學生聽準生字的讀音。

      三、指導學生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用序號把這一課的幾個自然段標出來。

      2、指名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詞

      1、出示注音卡片:

      2、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用生字練習組詞。

      五、課堂練習

      1)、指導書寫生字。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井()

      觀()

      沿()

      百()

      開()

      現()

      沒()

      白()

      3)、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第二課時

      一、引入課題

      1、張掛教學掛圖,讀題。

      2、上一課,我們初步讀了《坐井觀天》這篇課文。今天,我們來細讀、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對照掛圖,讓學生說明青蛙和小鳥各自所處的位置。板書:井沿。講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邊沿。沿,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從哪兒來呀?)

      (2)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這里說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長的路程,在這里說明小鳥飛了很遠,天很大)

      (4)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3、講讀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說大話”是什么意思?(大話是指夸張的話)

      (3)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大話”?(因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沒有一百多里,小鳥不可能飛那么遠)板書:井口那么大。

      (4)小鳥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板書:無邊無際。

      (5)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無邊無際沒有邊際的意思。在這里用來形容天非常大)

      (6)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讀音和語氣(“哪”作語氣詞,讀輕聲,不讀第三聲)

      (7)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什么事爭論起來了?(為了天有多大的問題爭論起來)

      4、講讀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為什么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頭看見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導朗讀“我不會弄錯的。”(自信、肯定、自以為是的語氣)

      (3)小鳥為什么笑了?(小鳥笑青蛙眼光太狹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還自以為是,不承認自己的看法有錯誤)

      (4)小鳥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呢?(因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會變得開闊,就會看到無邊無際的天空,就不會再堅持自己原來的錯誤看法了)

      (5)指導朗讀“你是弄錯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語氣)

      5、小結: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它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會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坐井觀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們就用“坐井觀天”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目光狹小、見識短淺,而又自以為是的人。

      三、課堂練習

      1、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過()那么大。小鳥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課后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寫字提示:比較下面獨體字和合體字的偏旁在形體上有什么不同。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優秀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案7篇04-08

    小學語文《觀潮》優秀教案11-20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09

    坐井觀天續寫(通用15篇)01-02

    坐井觀天續寫通用15篇01-02

    二年級坐井觀天的作文04-13

    二年級語文上冊《贈汪倫》優秀教案12-26

    坐井觀天造句11-08

    續寫《坐井觀天》作文(通用15篇)01-31

    語文《記承天寺夜游》優秀教案09-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一级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 最新国产秒拍福利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