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教案

    時間:2020-11-07 11:41:59 教案 我要投稿

    《早》 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早》 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早》 教案范文

      《早》 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時間:兩教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談話: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魯迅”這個名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魯迅的課文。

      2、板書課題:13早,生齊讀課題。

      3、質疑: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為什么用“早”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帶著上述問題自讀課文。

      要求:標出節(jié)次,劃出生字詞以及認為難讀的地方。

      2、自學生字新詞。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4、快速閱讀課文,回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指導分段

      1、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按照游覽“三味書屋”的先后順序給課文分段。

      3、班級交流。

      四、指導朗讀

      1、提出難讀之處。

      2、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指名讀。

      五、精讀指導

      1、總體感受。

      自由朗讀課文,回答:課文為什么用“早”作課題?

      2、第一部分

      ⑴指名讀,質疑:從這節(jié)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齊讀本節(jié)。

      3、第二部分

      ⑴過渡:“三味書屋”到底是什么樣子?它有哪些特別之處?

      ⑵自讀2

      《早》 教案2

      教學目標與要求

      1.讓學生了解中晚唐社會現(xiàn)實在詩歌中的大致反映.

      2.了解杜牧詩歌中表現(xiàn)出來的詩人對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諷刺,對人民疾苦同情的情懷.

      3.學習詩歌中象征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

      以溫習《阿房宮賦》導入課文,由此介紹作者.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時中進士后,曾為黃、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過司勛員外郎、中書圣人等官。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終未能施展抱負。

      他的詩、賦和古文都極負盛名,而以詩的成就最高,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又和李商隱齊名,并稱「李杜」。杜牡以七言律絕見長,俊爽圓淳,并能寓諷喻、感慨于景物之中。他自稱“苦心為詩,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古不今,處于中間”。詠史詩成就頗高,其中多有詩人深沉的歷史感。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江南春》:千里鶯鳴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二.研討詩歌

      1、請一位同學朗讀詩歌。

      2、范讀詩歌。

      3、指導全體學生朗讀詩歌。

      4、自讀詩歌,了解詩意,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然后思考下面問題。

      (1)秋高氣爽時節(jié),本是大雁翱翔長空、無拘無束之時,可詩中卻用“驚”“哀”來形容雁兒,為什么?

      明確:因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2)問題二:頷聯(lián)中,詩人寫漢代的“仙掌”、“長門”,有什么作用?

      明確:起到烘托作用。清涼的月色映照著宮中孤聳的仙掌,在這靜寂的畫面上飄過孤雁飄渺的身影,失寵者幽居的長門宮,燈光暗淡,在這種氛圍中傳來幾聲失群孤雁的哀鳴。這樣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種凄涼的景象描寫出來了。

      (3)問題三:本來春回大地,正是雁兒飛回家鄉(xiāng)的好時節(jié),可詩人為什么勸雁兒留在南方?

      明確A.胡人的騎兵還紛紛布滿金河一帶

      B.雖然南方人煙稀少,但是食物充分,菰米和莓苔處處都有。

      (4)問題四:綜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對這些流離失所的雁兒們持什么態(tài)度?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請說出理由。

      明確:對這些雁兒們是深切同情的。從“須知”“豈逐”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在無可奈何中發(fā)出的勸慰和囑咐。哀憐大雁的驚飛離散,想到它們異日的無家可歸。這是對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切。“須知”“豈逐”,與其說是對雁兒們的深情囑咐,更象是對邊地流民的勸慰與囑

      咐。

      5、關于題目和寫作背景

      唐武帝會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紇部族大舉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擄掠,邊地人民流離失所,痛苦不堪。詩人當時在黃州任上,聽到這個消息,對邊地人民的命運充滿關切。八月是大雁開始南飛的季節(jié),詩人目送征雁,觸景感懷,因以“早雁”為題,托物寓意,以描寫大雁四散驚飛,喻指飽受騷擾、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6、指導學生課內完成背誦。

      三、結語

      通過學習這一首詩,我們可以知道,杜牧筆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寫雁,實際上是寫人,即把逃避回紇南侵的邊地寫作四散的.早雁。這是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全詩通過寫邊地人民的苦況,既有對人民的`同情,又隱含著對朝廷未能抵抗強敵、安撫百姓的不滿,表現(xiàn)了強烈的現(xiàn)實批判性。

      四、布置作業(yè)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思考:杜牧這首詩采用了“托事于物”的象征手法,稱得上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盡而意有余”的名篇,請你根據(jù)當時的背景,鑒賞這一首詩,說說詩人欲抒發(fā)什么感情?

      (附:這首詩是作者于宣宗大中四年(850)將離長安到湖州(即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時所作。樂游原在長安城南,地勢高敞,可以眺望,是當時的游覽勝地。杜牧不但長于文學,而且具有政治、軍事才能,渴望為國家作出貢獻。當時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員外郎,投閑置散,無法展其抱負,因此請求出守外郡。對于這種被迫無所作為的環(huán)境,他當然是很不滿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此詩。

      《早》 教案3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今后的成長的重要作用,為使自己走向成功奠定基礎,因此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班主任談話: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通過這些年的學習掌握了很多豐富的知識,使自己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好的學習習慣和常規(guī)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使我們學得輕松安閑,又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就是討論怎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二、主持人:討論問題

      1、課前,我們該怎樣做?

      讓學生討論、發(fā)言。

      課前預習,首先要熟讀課文,學會帶著問題學習。

      課前預習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同學們想一想,以上同學的表現(xiàn),你們有沒有?在認為自己在課前學習習慣做得怎樣?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了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課堂上我們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發(fā)言。

      上課認真聽講,不亂說亂動,勇于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回答問題要起立,聲音洪亮:要發(fā)言,先舉手。

      上課坐姿要端正,讀寫姿勢要正確,努力做到“三個一”。讓學生說出那“三個一”

      做也要字體端正,規(guī)范,書寫格式正確,紙面清潔,寫作業(yè)時不三心二意。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同學做得好不好?(指名學生敘述事例,讓學生辨別正誤)

      3、課后,我們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發(fā)言

      4、考試時,我們該怎么做?

      讓學生討論發(fā)言。仔細審題,認真答卷;自己做自己的,不看書,不交頭接耳,不東張西望。

      5、課間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做?

      靠右側下樓梯。

      站隊快、靜、齊。

      課間做安全游戲,包括跳繩、打口袋、踢毽子。

      不在臺階上蹦跳。

      不上較高的體育器械玩耍。

      三、班主任小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課堂和課間活動時該怎么做,并敢于剖析自己的不足,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將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早》 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名稱,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

      2、豐富詞匯:勤勞;了解蜜蜂、牽牛花、公雞、貓的有關特征。

      3、知道勤勞好,愿意做勤勞的人。

      二、活動準備:故事插圖、紙偶(山羊、蜜蜂、太陽、牽牛花、貓)豐富幼兒有關蜜蜂、牽牛花、公雞、貓的特征

      三、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公雞、貓、太陽;

      2、出示紙偶蜜蜂、牽牛花、公雞、貓,帶著幼兒說一說謎語,講一講它們的特征;

      a、蜜蜂在清晨就開始采蜜;

      b、公雞在清晨太陽快出來的時候打鳴;

      c、牽牛花在太陽剛升起時候就開放;

      d、貓在夜里捉老鼠;

      3、教師運用故事插圖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4、出示小山羊紙偶,以小山羊的口吻通過問答指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我是小山羊,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里有誰呀?”“我第一次向誰學習,我們說了什么?”教師總結性講述。誰比蜜蜂起得早?誰比牽牛花起得早?誰比太陽起得早?誰比公雞起得早?邊回憶邊出示相應的紙偶。

      5、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獲得相關的認識。小朋友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喜歡它?(知道勤勞好,虛心學習好)“為什么要早起呢?不早起有什么不好?”告訴幼兒早起的好處,早起能做很多事情,早起好鍛煉身體,使身體健康,睡懶覺不好,是壞習慣。

    【《早》 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早》的教案04-06

    溫庭筠:《商山早行》教案10-17

    《商山早行》教案設計09-01

    《早》教學反思02-21

    早教學反思02-21

    高一語文《商山早行》教案設計09-02

    相愛恨早歌詞07-21

    今早波折作文02-22

    歷年高考作文真題及范文:早03-08

    工作上班早工作早退檢討書范文03-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福利精品视频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久热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