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青花》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青花》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材分析:
《青花》是小學語文S版第十二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講述了“以青花為業,以青花為榮”的父子倆的感人故事,贊美了青花瓷藝人執著的創新精神;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青花世代相傳、不斷發展的原因,那就是一代又一代像文中父子那樣的瓷器藝人,在為中國青花的發展與創新默默地奉獻著。
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對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這些,本節課旨在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研讀文本,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青花瓷藝人追求完美、創新精神的贊美之情;了解中國青花的歷史和成就,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內涵的認識。
重點:了解文中的兒子在“修復——復制——自制”這一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和曲折的心路歷程。
本課難點是:理解“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的.含義和對青花瓷藝人執著創新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運用媒體讓學生通過視、聽感知青花瓷,幫助學生理解青花乃“人間瑰寶”。
2、品讀原因體會父親的默默企盼
我先用媒體展示一個空白表格,幫助學生梳理文章主要內容。爾后讓學生觀察視頻,感悟父親對兒子所寄予的厚望,激發學生對重點內容的探尋興趣。
3、研讀經過感悟兒子苦覓配方的心路歷程
在這環節中,我用媒體展示問題,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感受兒子修復青花瓷瓶的艱辛。在教學兒子尋覓配方的第三階段內容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并再次借用媒體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紛至沓來”。整個尋覓過程,我以表格帶領學生輕松走進文本,用媒體展示各個環節,突出重點。
4、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在最后環節,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從欣賞舞蹈《青花》視頻片斷中去聯系生活談談對“追求完美,執著創新”的理解。意在引領學生從文本中跳出來,步入生活,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懂得只有時刻保持創新精神,人生才有更輝煌的成就,從而達到對文本情感理解的升華。
三、教學反思
(1)有效落實了語文閱讀教學目標
整個教學過程,我注重了學生語感培養。如:在學習“兒子”艱難尋找青花創作配方的語段時,我進行了配樂范讀,引導學生對全文重點語段反復朗讀。
注重了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在理解重點詞句時,結合媒體演示,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欣賞青花舞蹈和青花旗袍,由藝術、服裝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上升到對人生也需要創新的理解。
注重了學生情感的體驗。如在品讀“兒子”尋覓青花創作配方的心路歷程中,由學生生生互評,自主評價。
注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兒子”尋覓制作青花瓷配方的第三個階段內容。
注重了學生知識的積累。如語言、學習方法的積累等。
(2)突出了媒體在常規教學中的常規運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不可能走進每節課堂,也不可能節節制作flash課件。本節課我著重注意了媒體在常規教學中的常規運用。
如:在引入環節中,我用媒體展示豐富的青花瓷圖片,讓學生在欣賞中初步感知“青花”,了解中國青花的歷史和成就,激發學生對兒子怎樣創作青花的探究。
在品讀父親交給兒子殘缺青花瓷瓶這一語段時,運用一段動畫,讓學生從中感悟父親對兒子寄予厚望、企盼的良苦用心。引導學生分析“兒子”艱難尋找青花的語段內容時,結合內容運用媒體同步播放表現迷惘情感的輕音樂,帶領學生入情入景,體會“兒子”尋找青花的艱辛。
為了讓學生了解文中“兒子”對青花瓷的尋覓過程,我設計了“修復——復制——自制”過程的表格,一步步引領學生理解青花創作所付出的艱辛勞動和曲折的心路歷程。這也是對青花探尋過程的梳理和歸納,自然也突破了教學難點;在拓展環節,播放舞蹈《青花》視頻片斷,讓學生在藝術創新中升華“追求完美,執著創新”的文本內涵。
這些都突出了媒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很好地服務了課堂教學。
【六年級語文《青花》教案】相關文章:
青花瓷盤教案04-05
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青花瓷盤》04-03
青花教學優秀課件09-21
《青花瓷》說課稿12-25
青花亂的歌詞12-16
六年級語文《望岳》教案08-24
走進李白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3
水墨青花_初一抒情作文01-14
藏戲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3-16
語文唐詩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