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優秀教案

    時間:2020-12-30 09:22:41 教案 我要投稿

    爬山優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爬山優秀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爬山優秀教案(通用5篇)

      爬山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臥鉤。

      2、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讀課文,感受克服困難,登上山頂的快樂。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說說爬山的體會。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2、說說我跟父親爬山時學到了什么。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法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情況。

      1、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不讀破詞破句。

      2、 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 幻燈出示本課生字。

      1) 指名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 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指定小組進行開火車讀生字、新詞比賽。

      4) 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 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 個小組內先互相討論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出代表發言。

      3、 個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組內互相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喜歡的語句。

      5、 劃分結構段。

      第一自然段(1):父親在一個夏日的清晨帶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親告訴我其實能不能爬上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親告訴我大自然的沒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左后用腦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從青山那里學到沉靜,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智慧。

      四、 學習課文第一段

      1、 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

      2、 你讀懂了什么?(小組內先互相交流,互相糾正。)反饋學習情況:主要介紹了時間、人物。

      3、 你從課文的第一句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了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十分疼愛我的好父親。)

      4、 你知道父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爬山呢?(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圍繞課文內容都可以)

      五、 小結

      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第一課時,我們知道了作者的父親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也是一個疼愛我的好父親。

      六、 作業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新課。

      二、 學習課文第二段。

      1、 指名朗讀課文第二段。

      2、 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 學生自主學習本段。

      4、 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疑?

      5、 在爬山過程中,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找出父親的話。

      6、 聽懂父親的話嗎?找出說明的詞語來。(似懂非懂)

      7、 一起朗讀父親說的話后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8、 當登上山頂時,父親又對我說了什么?我理解父親說的話了嗎?從哪句可以看出?

      9、 為什么我的臉就像煮熟的鴨子一樣紅?(因為在這次數學考試中我沒有盡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卻說已經盡力了,被爸爸識破了。)

      10、 全班一起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

      三、 學習第三段(8、9)

      1、 指名朗讀課文,其余學生思考:下山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了什么?我聽懂了父親的話嗎?

      2、 反饋思考情況。

      3、 父親告訴我應該怎樣欣賞大自然的美麗呢?(學生自由發言)

      4、 讀了父親說的這句話,你知道他的意思嗎?(不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來體會,用腦去思考。)

      四、 學習課文第四段

      1、 齊讀本段內容,自主學習本段。

      2、 學生質疑。

     。1) 你認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話要說?

      3、 反饋學習情況。

      4、 父親是怎樣帶著我走那個黑暗而又寧靜的山林的?

      5、 你是怎樣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

      五、 總結全文

      1、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2、 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盡力去做,并且告訴我們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驗,用腦去思考。)

      六、 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背誦課文最后一段。

      爬山優秀教案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要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觀察事物的能力。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的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究竟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一邊默讀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的彩筆,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合板書小結: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很”。

      7。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我們學習。

      4、總結: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書設計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 枝狀

      嫩紅

      爬山虎的腳

      觸著墻——觸 巴 拉 貼(牢固)

      爬

      沒觸著墻——(萎了)

      爬山優秀教案3

      學習內容:《爬山虎的腳》3、4、5自然段。

      導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導學重點:

      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導學難點:

      爬山虎是怎樣向上爬的。

      教具準備:

      圖片、彩色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激趣求真,導入課題

      1 游戲激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爬山虎的腳》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知道了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在上新課前,我們來共同做個小游戲怎么樣?

      2 、導入課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下面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版書:爬山虎)(來用紅粉筆板書:"的腳")

     。2)齊讀課題。(生讀課題)

      3、展示目標。(隨機)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過渡:我們都知道人的腳是長在身子下面,你們看課題就應該馬上產生一個問題,什么問題?

      探究一:爬山虎的腳長在哪?

      1、學生快速朗讀課文3、4、5自然段!獎澇鰧懪郎交⒛_的位置句子或詞語。

      2、抽生交流。

      3、直觀理解:葉、葉柄、反面。

      探究二:爬山虎的腳是什么樣兒的?

      1、結合燈片自由朗讀課文3、4、5自然段。在書上畫出有關詞語,句子。(讀、劃、填、畫)

      2、小組合作完成學習提示。

      3、學生匯報,師生評價。(注意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些自然段找到的,同時引導學生產出有沒有不 同的意見。)

      4、隨機理解“蝸牛的觸角?”老師特意給你們帶來一只小蝸牛,你們想不想看?(出示圖)(指名看圖說出蝸牛的觸角什么樣)

      5、請你選擇恰當的顏色筆,將圖“爬山虎”的腳畫出來。

      引導學生一邊畫一邊說出原因,相機引導學生評議。

      6、小結:注意從作者不同的方面觀察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細心觀察,從文句中“不幾天”體會作者連續觀察。

      探究三: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1、自由讀課文相關的語句,—————劃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抽生交流。(觸、巴、彎、拉、貼)

      3、小組演一演。(假設你就是一株爬山虎,你能不能結合著幾個動詞把爬山虎爬墻的一系列動作表演出來?給學生說清楚要求,用手臂表示一根細絲,握住拳頭表示細絲的頂端,張開手表示小圓片。)

      4、抽生黑板上表演。

      5、再次結合圖,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边@句話?刹豢梢該Q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探究四:爬山虎的腳力氣有多大?

      1、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自己體會?

      2、拓展閱讀,談收獲。

      爬山虎為什么能牢固地吸附在墻上的呢?

      我便帶著問題去觀察了爬山虎。我細細觀察,發現爬山虎莖上有很多細絲,每根細絲都像蝸牛那細細的觸角。當這些觸角附在墻面上的時候,每根細絲的頂端都變成了一個個小圓片,正是這吸盤一樣的小圓片,牢牢地吸在墻上,使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小段爬山虎拉了下來,那么一株爬山虎有多少個觸角呢?于是,我就在爬山虎莖上四個不同的位置,各量出了一米長的莖干,開始仔細測算了觸角的數量,四次測算的結果,一米長的莖干上有近25個觸角!正是這么多的觸角把枝葉牢牢地攀附在高墻上的。

      那么,爬山虎的觸角究竟能承受多大的接力呢?于是我又開始啊忙碌的測量,并做了一張自制的拉力表:

      從測定表中,可知每個觸角平承受約0。125的千克,由此,我們又可以推算出每米爬山虎莖干能承受的拉力是3千克左右。沒有想到不起眼的爬山虎竟然有這么大 方魔力。

      3、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驚奇,贊美)

      三、小結收獲,感情朗讀 。

      1、談談自己有什么收獲。(重視觀察)

      2、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配樂。

      四、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

      觀察身邊的一株植物,以《我發現 的秘密》寫片段。

      五、板書設計(略)

      爬山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爬山虎的`腳的顏色、形狀和生長部位。

      2、重點理解爬山虎的腳是怎么樣一腳一腳爬上墻的。

      3、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和口語表達的能力,結合發展學生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爬山虎腳的特點,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具準備:文字教材、多媒體課件

      教學思想:創設審美情景,感受祖國文字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設問激趣,整體感知

      出示謎語

      A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種蔓生植物,它搭架嗎?(這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展開形象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看看葉圣陶爺爺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樣爬墻的這一幅美麗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二)理清條理,扶放結合

      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結合以下四種學習方法自學:

      1、整體感知:學生的自學(1)問答法(2)提問法(3)朗讀法(4)畫圖法

      2、理清條理:匯報學習情況,師給予適當地點撥。

      3、課件出示:指導朗讀,重視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

      (三)結合課件,披文入情

      直奔重點,播放課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

      1、把握整體:學生快速跳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深入部分:你認為這部分描寫中那些語句寫得好,好在哪兒?找出有關詞句。

      3、課件演示:動畫感受,讓語言的描述升華為形象的感性認識。

      4、指導朗讀: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墻,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四)指導學法,領悟爬山虎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1、總結學法:針對課堂上相關學法加于小結。

      2、指導自學:這一段描寫哪幾種情況下的爬山虎的腳?找詞句來分析,用學習上一部分的方法來學習這一部分。

      3、匯報自學:理順條理的基礎上完成對黑板板書的補充。

      4、教師小結:結合課件,指導體會作者的喜歡、愉快的心情。

      (五)總結評價延伸課外

      1、編兒歌或謎語

     。1)生暢所欲言

      A、小小葉兒多又多

      B、爬山虎呀真厲害

      C、是虎不是虎

      春風吹來會跳舞

      高樓大廈任你爬

      有腳只會爬

      幾根細絲長莖上

      不怕高來不怕累

      緊貼墻上綠

      使你疑是小蛟龍

      勇往直前不退縮

      離墻便枯死

      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1)生上臺展示(通過簡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

     。2)教師綜合性評價。(結合觀察方法、寫作運用幾方面來談)

      3、總結評價后布置作業

      (1)按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方法展開想象寫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關動物、植物為適應周圍的生活需要而進行的相關的生理調節(沙漠中的駱駝、仙人掌;貓的腳墊等等)

     。2)課堂所得,課后的采集編繪成小報或設置展覽角組織學生瀏覽。(結合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教育)

      爬山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推薦、眼簾、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5、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對文一絲不茍,對人平易真誠的文品和人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出“推薦、刪掉、規范、燥熱、融洽、黃昏、客廳、曲線、春風拂面、映入眼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思路,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葉老的認真、平和。

      教學重點

      理解“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边@個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認識兩個修改符號,并能運用其修改句子中的問題。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剛才我們復習了《爬山虎的腳》,今天我們要學習這篇課文也寫到了爬山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ㄒ唬┓怕曌x課文,把字音讀正確,語句讀通順。

     。ǘ┳詫W生字新詞

      同桌練習讀準含有生字的詞語。

     。ㄈz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形式讀詞。

      2、自由讀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article/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3、指導“曲”在“曲線”這個詞中的讀音。

      4、自由讀這兩組詞。想想第一組和第二組分別是寫誰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認真平和質樸

      第一組寫肖復興。

      第二組寫葉圣陶。

     。ㄋ模├砬逭n文結構

      課文寫了葉圣陶先生和“我”之間的哪兩件事?怎么分成兩部分?(修改作文1-5、邀請做客6-10)

      三、細讀課文,重點品味

      (一)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ǘ┤嘟涣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sjbwz/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爬山優秀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爬山優秀的作文01-04

    爬山的優秀作文【熱】01-07

    【推薦】爬山的優秀作文01-07

    【熱】爬山的優秀作文01-06

    爬山的優秀作文【精】01-06

    爬山的優秀作文(4篇)01-20

    爬山的優秀作文4篇01-20

    爬山優秀的作文(15篇)01-04

    爬山優秀的作文15篇01-04

    爬山作文 通用15篇02-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日日狠狠久久7777偷偷色 | 三级日本理论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