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

    時間:2021-01-05 09:32:2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2、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3、學習詞語“倒影”,能清楚完整不離題地回答問題。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錄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電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昨天是什么節日?”

      “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中秋節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二、講故事《猴子撈月亮》

      三、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提問: “你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想各種辦法)

      “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

      四、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并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五、教師接著把故事講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發現了什么?”

      “它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么撈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七、布置任務,要求幼兒: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記半個月月亮日記,觀察月亮圓缺變化。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2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都愛聽故事,好奇心強、喜歡討論新問題的年齡特點。我根據這個時期兒童特有的特質,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而設計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小實驗,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勇于嘗試的精神,教育幼兒遇事要多動腦筋。

      3、學習詞組:又圓又亮、蹦蹦跳跳、東瞧瞧、西看看。豐富詞匯:倒掛、倒影、撈。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會根據故事的情節講述故事內容。

      2、難點: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講述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活動準備

      1、多媒體電化教學課件

      2、投影機及投影片

      3、拼圖及底板1套(9張)

      4、手電筒四個、4盆清水

      5、錄音機及磁帶

      活動過程

      1、用“找猴子”的情節,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說:“小朋友,你們聽聽今天誰來到我們的電教室了”?“咦,只聽到猴子的叫聲,那猴子哪里去了?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薄霸瓉恚镒泳驮陔娨暀C里面。猴子說,今天要講一個故事給小朋友聽,這個故事叫《猴子撈月亮》!弊層變鹤x兩次故事名稱。

      2、 操作電腦講故事

      (1)教師講故事,講到“小猴子把手伸到水里撈月亮”時讓幼兒學習“撈”的動作。提問:可以用什么來撈?月亮有沒有撈上來呢?(讓幼兒自由議論,嘗試回答)。

      (2)讓幼兒分散嘗試做小實驗——撈月亮。(手電筒的倒影當月亮倒影,小勺做打撈工具。)

      提問:月亮可以撈上來嗎?為什么?學習詞:倒影

      (3)教師接著把故事講完。

      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故事里有誰?

      故事講了什么?

      它們有沒有撈到月亮,為什么撈不到?

      3、看動畫片,理解故事內容,并豐富詞匯、詞組。重點理解猴子是怎樣撈月亮的,撈不到月亮的原因。

      4、教育幼兒遇到事情要動腦筋想辦法。

      提問:你們覺得這是一群怎么樣的猴子?為什么?

      5、 幼兒嘗試操作學具,講故事。(為小朋友準備電腦、投影片和故事拼圖)

      低水平:操作電腦,學講角色的對話。

      中高水平:(1)按順序排放投影片、講故事。(2)拼圖后,按順序排放圖片、講故事。

      6、小結幼兒的`活動情況。

      7、通過“猴子學樣”的游戲,表演故事內容。師說:“猴子很喜歡模仿別人,我們也來學猴子,看哪個小朋友學最像猴子。”幼兒聽音樂,跳《猴子撈月亮》的舞蹈出場。

      教學反思

      對于教學活動《猴子撈月亮》,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活動,為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很好地完成語言活動的目標,我合理運用了多媒體手段,精心設計猴子撈月亮的動畫片,讓幼兒通過觀察,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及重點、難點。通過小實驗,讓幼兒在看一看、玩一玩中學習,探討,理解倒影的特點;顒雍蠖螘r間,我根據幼兒語言及思維發展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的活動,以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的完成不是很全面,大部分的幼兒都理解到了猴子們撈不到月亮的原因,但是在感受故事寓意時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今后還需要幼兒對日常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與發現,我們教師還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為孩子們以后的活動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與資源。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及小實驗,深入理解故事情節;

      2、知道遇事多動腦筋;

      3、學習詞語“倒影”,能清楚完整不離題地回答問題。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猴子們撈月亮前的表現,這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

      活動準備

      1、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錄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電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中秋節的回憶。

      “昨天是什么節日?”

      “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中秋節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二、講故事《猴子撈月亮》

      三、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上來’時,停止講述,提問:

      “你猜猜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想各種辦法)

      “月亮撈上來了嗎?為什么撈不上來?”

      四、小實驗

      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并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使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五、教師接著把故事講完,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發現了什么?”

      “它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為什么撈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亮》。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的形式開展,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揭示故事所講的道理時,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說出答案,而是讓孩子們自己悟出道理來。特別是小組進行試驗這一環節,幼兒開心得不得了,對“水中成像”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小百科: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觀察并了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象。

      活動準備: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組一盆水,一個手電筒。

      2《猴子撈月亮》故事課件或掛圖、幼兒用書第一冊

      教育活動:

      1.教師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導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亮》故事無聲課件,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根據需要可設計以下問題:猴子們在水里發現了什么?他們是怎么做的?月亮撈上來了嗎?他們的心情是怎樣?

      (2)。分析猴子們為什么沒有撈上月亮,這是一群什么樣的猴子?(發散幼兒思維: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嘗試的猴子、頑皮的猴子、不愛動腦筋的猴子等)

      3.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課件,討論聽了著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組織幼兒做小實驗,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么樣了?讓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用書第一冊,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教學反思:

      對于教學活動《猴子撈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活動,為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很好地完成語言活動的目標,我合理運用了多媒體手段,精心設計猴子撈月亮的動畫片,讓幼兒通過觀察,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及重點、難點。通過小實驗,讓幼兒在看一看、玩一玩中學習,探討,理解倒影的特點;顒雍蠖螘r間,我根據幼兒語言及思維發展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的活動,以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的完成不是很全面,大部分的幼兒都理解到了猴子們撈不到月亮的原因,但是在感受故事寓意時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今后還需要幼兒對日常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與發現,我們教師還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為孩子們以后的活動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與資源。

    【大班語言教案:猴子撈月】相關文章:

    猴子撈月英語作文03-26

    幼兒園中班語言材料課件:猴子撈月亮05-18

    大班語言谷雨教案03-25

    大班語言《家》教案03-04

    大班語言拼音教案03-21

    大班語言葉子教案03-16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9-13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22

    大班語言谷雨節氣教案04-01

    大班語言老鼠,小心教案03-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色婷婷青青草原综合缴情 | 日本免费性色密月AⅤ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