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時間:2022-07-28 19:04:12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通用15篇)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 嘗試與大孩子一起玩。

      2、 感受哥哥姐姐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

      3、 體驗與同伴玩耍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做好與大班老師的有關聯系工作。

      2、 提前告訴幼兒有關本次活動的情況,使之有心理準備。

      活動過程:

      1、 帶領幼兒拍手歡迎大班哥哥姐姐的到來。

      2、 請每個大班幼兒選一個弟弟或妹妹做好朋友,互相說說話。

      3、 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共同參與“擊鼓傳花”的游戲。

      4、 每個大班幼兒帶領一個弟弟或妹妹自由玩耍,如搭積木、開汽車、滾皮球或看書、講故事、唱歌、跳舞等。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 愿意觀看木偶表演。

      2、 不哭不鬧,能安靜地觀看演出。

      活動準備:

      1、 形象生動的手袋木偶。

      2、 教師準備內容簡單的木偶表演,或請大班幼兒準備簡短的木偶戲。

      活動過程:

      1、 請不哭不鬧的幼兒圍坐在一起看表演。

      2、教師套上手袋木偶,用簡短的語言引起幼兒的興趣。

      3、 演出時可根據幼兒的情緒靈活調整內容,以吸引他們安靜地觀看。

      4、 讓木偶與孩子們握握手,抱一抱,親一親。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萌發熱愛海洋的情感

      2、了解海洋污染對人類的影響

      3、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討對策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海洋及水質污染的影響

      難點: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討對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質準備:課件、磁帶、有關水質污染的新聞剪報、各種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兒自由議論,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觀看有關海洋的課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著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聽錄音帶海洋里的聲音,并嘗試分辨鯨魚、海豚和海獅所發出的聲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過新聞剪報,讓幼兒了解海洋污染對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桅。

      2、幼兒自由討論、互相交流,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討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門河邊實地觀察水源的生態環境,嗅嗅河水所發出的氣味,觀看垃圾船打撈河面垃圾的過程。

      三、結束部分我們是環保小衛士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為海洋做些什么?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改善海洋水質污染活動。

      2、設計保護海洋的宣傳單、宣傳口號。

      延伸活動

      上街向行人派發宣傳單,呼吁大家一起保護海洋。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范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么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么辦呢?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么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范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并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么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么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三)小班計算活動:“1”和“許多”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并初步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并學習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環境設計:

      小雞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

      五、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提高嘗試

      教學手段:師講——〉個別游戲——〉師生討論——〉集體游戲

      (一)、提出問題——〉嘗試活動: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了)。

      出示小雞:師:有多少小雞?(許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游戲?(想)每個小朋友和一只小雞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回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里)

      剛才家里沒有小雞,現在怎么了?(許多小雞)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么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戲規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許多)。原來我有許多蛋蛋,現在我把它分給小朋友。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三)、提高嘗試:

      1、師:現在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能干,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游戲)

      師:剛才草地上沒有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變成了許多蛋蛋。

      2、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四)、講評:

      1、剛才籮筐里沒有蛋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2、告訴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評析:

      根據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初步經驗以及小班計算活動中教學的目標,孫老師明確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要求,即正確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老師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松、自主。如:老師采用了“和小雞做朋友”、“幫雞媽媽撿蛋”、“小母雞生蛋”這三個情景游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并通過反復的游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活動中有一個較好的方面,即在活動中,老師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1”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動作配語言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1”和“許多”這兩個量的概念。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5

      活動設計意圖:

      上一階段,幼兒已用蠟筆進行過涂色與畫線條的練習,對美術活動已產生了較濃的興趣。現在,幼兒又對鄰班的滾珠畫感到新奇,因此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圓珠滾畫的方法,學會用滾畫裝飾衣服,并從中感受色彩美。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欣賞洋娃娃鮮艷的衣服,感受其豐富的顏色。

      2、每組一套水粉顏料(紅、黃、欄、綠、紫),玻璃彈球,棉簽,托盤,剪好的紙衣服、裙子或褲子足量。

      活動過程:

      1、出示紙衣服,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

      “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嗎?”

      “如果我在這件衣服上添點小花會不會更漂亮呢?”

      “老師今天請來了小彈珠幫忙,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讓衣服變得漂亮的。”

      2、教師示范講解滾畫的方法與要求。

      (1)引導幼兒觀察作畫材料,向他們介紹其名稱。

      (2)教師請幼兒把玻璃彈球放在托盤里。左右傾斜托盤,觀察玻璃彈球會怎樣。

      (3)教師用棉簽給彈球涂上顏色,問:“現在涂上顏色的小彈球在托盤里滾來滾去會怎樣?”

      教師任意上下左右傾斜托盤,讓幼兒欣賞彈球滾動時在紙衣服上形成的圖案。

      (4)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先把紙衣服放在托盤里,玻璃彈球放在托盤的邊角上,然后用棉簽蘸點自己想要的顏色點在玻璃彈球上,再讓這個彈球在托盤里滾動,把顏色都滾在衣服上。玻璃彈球如果滾不出顏色了,可以拿起來再蘸一種顏色繼續滾。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幼兒用手搖晃托盤時不要過猛,以免把彈球晃到托盤外面。

      (2)提醒幼兒要將彈球上的顏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種顏色。

      (3)要求幼兒用完彈球后要放回原處。

      (4)鼓勵幼兒盡量嘗試多種顏色,從中感受各種色彩的美。

      (5)幫助操作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制作。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評價。

      (1)教師出示用不同色彩滾出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感受色彩搭配、深淺變化給人帶來的視覺美。

      (2)表揚積極作畫,態度認真的小朋友。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6

      活動名稱:多彩的春天

      設計思路: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幼兒園的小花園里都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變化。柳樹抽出了嫩芽,桃花開得正艷,在午后散步的時候孩子們總是新奇的發現著,交流著。與季節相結合,最近我班正在開展“小花園”的主題。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愛幻想,喜歡艷麗的色彩,所以我開展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力說說心中春天的顏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裝扮小花園的過程中,練習涂色的能力。

      活動準備: VCR、畫有線條的紙 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說說春天的顏色

      1、師:小朋友們,春天來了。幼兒園的花園里可真美麗,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可是,王老師,認為春天是綠色的。你們猜猜為什么呢?

      幼:因為春天里有柳樹姐姐是綠色的……

      師:恩,說的真好。

      小結:因為春天到了,綠綠的小草發芽了,所以我覺得春天是綠色的。

      2、那么你們認為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呢?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紅色的,黃色的……

      3、幼兒相互討論。

      師總結:我聽到有的寶寶說春天是紅色的,有的說春天是藍色的,看來春天真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季節。春天美嗎?

      二、 裝扮小花園

      1、師:看看我今天帶來的是什么,你們來猜猜看

      2、其實這是老師的花園,黑黑的線是花園里的小籬笆。我在這塊種上綠綠的草坪(邊說邊涂色,指導語:要讓草坪長的滿滿的,可以有小白點嗎?)你們幫老師想想花園里除了草地還會有什么?如:花叢,花叢會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黃色的

      3、師:可是,這么大的小花園王老師一人裝扮,有點累。所以,我請大班的哥哥姐姐幫忙。看,哥哥姐姐裝扮的小花園漂亮嗎?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花園里種了什么呢?一起來看看VCR

      4、幼兒操作

      師:剩下的,請你們去用各種美麗的顏色來打扮你們的小花園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飛飛

      1、暖暖的春風出來,引來了蝴蝶姐姐,我們跟著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們的小花園吧。

      2、幼兒邊做蝴蝶飛邊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評:

      本次活動是在春天《小花園》的主題下進行的,這段時間我們利用午間散步、森林公園春游等等機會中,一起和孩子們找找春天里的顏色。本次活動分三個環節:說說春天的顏色、裝扮春天的花園、和蝴蝶姑娘一起參觀花園。

      這三個環節都是緊緊圍繞目標所設置的,教師目標意識較強。在第一環節中,老師用說說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導孩子說說他們心中春天的顏色。在這個環節中,幼兒語言表達比較完整,基本能說完整話,如:“春天是綠色的,因為…..”老師可以根據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適當的調整一下,在小結的時候可以加強為幼兒感受春天美的體驗,如“春天是嫩嫩的綠色的,因為….春天是粉粉的紅色的,因為…”但是在幼兒自由交流的環節,也許由于有客人老師在的緣故,討論的氣氛不是很熱烈。在第二個環節中,由于看了VCR,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在裝扮涂色中,孩子們的表現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環節中,老師應該給幼兒更多的時間讓孩子們完成花園的裝扮,這樣孩子們才水到渠成的跟著蝴蝶姑娘參觀花園。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結束活動的時候總是有著很多的遺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著這些遺憾才讓我們有不斷改進的動力和方向。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相鄰數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圖紙和1――10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一些小朋友他們今天很開心,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們是數字小朋友,因為他們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圖片

      (1) 教師:“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們想不想住這樣的房子?”

      (2)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房子,看看數字們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們介紹數字新鄰居的方式引出相鄰數這個概念。

      教師:“數字們見小朋友們來了都非常的高興,所以都換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的新鄰居。”

      (4)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鄰居”,使幼兒直觀的了解“相鄰”這個概念

      (5)介紹完后提問幼兒,使幼兒初步掌握各數的相鄰數

      3、發給幼兒表格,讓幼兒用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1)教師:“現在有四個數字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一個忙,想請我們小朋友為他們畫上和他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圓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現在我把這幾個數字請到了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來幫幫他們吧。”

      (2)畫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的掛圖親自進行演示。演示完后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系。

      4、出示相鄰數填空卡,進行一場小競賽。

      “現在數字們想讓我們小朋友們來一場小比賽,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鄰居,而且說出他比他們的鄰居是多一還是少一。”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8

      倒車請注意

      活動目標:

      1、 學習雙手、雙膝著地倒退爬。

      2、 敢于嘗試各種動作。

      3、 體驗模仿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遙控汽車一輛。

      活動過程:

      1、 出示遙控汽車,引起

      哦托班課本的教案-開心寶寶幼兒的興趣。

      2、 示范遙控汽車,讓汽車倒開,同時反復說“倒車請注意”。

      3、 請一位動作發展比較好的幼兒表演倒退爬,其他幼兒一起說“倒車請注意”。

      4、 鼓勵每位幼兒嘗試倒爬,邊爬邊說“倒車請注意”。

      活動

      十 拖拖拉拉

      活動目標:

      1、 學習較平穩地拖拉著玩具走。

      2、 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學說“我要”。

      活動準備:

      1、 拖拉玩具人手一件。

      2、 請配班老師把玩具放在活動室門外。

      活動過程:

      1、 主班教師通過簡短談話中集中幼兒的注意,引起幼兒的游戲興趣。

      2、 主班教師把幼兒的視線引向活動室門口,此時配班教師邊念兒歌,邊拖著玩具進來: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我的小小鴨。誰要小小鴨?

      3、 配班教師把小鴨拖拉玩具交到一個能說出“我要”的幼兒手里,帶領他邊念兒歌,邊拖拉著玩。

      4、 與此同時,主班教師邊念兒歌邊從活動室外拉進一個玩具,交給另一個幼兒。

      5、 同上形式,兩位教師把所有拖拉玩具一一交到每一個幼兒手里,并帶領他們邊念著兒歌,邊拖拉著玩。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 通過大手找小手、大手摸小手活動,感受老師的愛。

      2、 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初步理解“舉、轉、撐、握、藏”的意思。

      活動過程:

      1、 安排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 教師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做動作。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撐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握起來。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3、 引出游戲“大手找小手”: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4、 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后,用小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并提醒他們盡快把手放在腿上。

      5、 游戲可反復進行。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0

      一、播放Flash課件邊講述故事引題。

      1、螞蟻隊長宣布要舉行“爬爬賽”,需要我們幫助它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繩梯,給它們“爬爬賽”用。

      二、幼兒探索單種材料的連接、變長方法。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為螞蟻做出各種各樣的繩梯。

      2、將做好的繩梯固定在鐵絲上,繩梯的長度不能低于鐵絲與地面的距離。

      3、幼兒交流探索經驗

      ①你是用什么辦法,將它越變越長的?

      ②螞蟻隊長檢驗我們的繩梯。

      三、探索多種材料的不同種連接方法

      螞蟻隊長發現我們做的繩梯又漂亮又好用,你們真棒。但是你們的繩梯給螞蟻爬爬時太簡單了,沒有難度。它希望我們做出特別的,爬爬時又有難度的繩梯。

      1、幼兒嘗試多種材料的連接變長方法。

      2、幼兒講述探索經驗:你的繩梯給螞蟻爬爬時有什么難度呢?

      四、螞蟻“爬爬賽”正式開始

      教師播放Flash課件,孩子觀看,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復習五種水果單詞:apple orange pear banana pomelo

      2、進一步學習句型:I like ……

      3、鞏固幼兒對秋天幾種水果的認識,培養幼兒對英語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開口表達。

      4、幼兒能夠融入到英語游戲之中,并能配合教師積極參與到英語活動之中。

      5、幼兒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五種水果及其水果卡片若干,籃子一個,小猴手偶一個。

      環境創設

      結合室外墻面秋天的主題,在“樹”上貼上各種水果圖片

      在活動室地面上畫五個大水果

      將實物水果洗凈,在活動室一角布置成水果店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注意糾正幼兒單詞的發音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用 I like ……表達自己喜歡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入活動。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Look!Who's coming?”(幼:小猴)

      小猴:“我有一片很大的果園,現在果子都成熟了。我想請小朋友們幫忙摘水果。Can you help me?”

      二、摘水果(帶幼兒到“果園”)

      1、小朋友摘水果。

      “Look,There are many fruits.Please pluck them.”

      2、收水果(one by one)

      “Now,please give me your fruit.”

      老師邊收水果邊問:“What's it?”(幼兒必須說出水果名字老師糾正幼兒發音)

      3、小結:有這么多水果,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apple……

      三、Games :I like……

      “Look! There are many fruits on the floor.what do you like ?”引導幼兒用I

      like……句型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單詞。

      玩法:幼兒找自己喜歡的水果,說出水果的名稱,并說I like ……

      例:apple apple ,I like apples .說完幼兒跳進水果圖形。

      四、取水果。

      “Oh ,I'm weary.please have a rest.”與幼兒休息。

      “水果店主”:“Who wants it ? Who wants it ?……”

      老師走過去:(示范)“I like apple.”買得一個蘋果。

      玩法:幼兒必須說出“I like……”,否則買不到水果。

      五、吃水果。教師個別描述,鼓勵幼兒用“I like……”句型進行交流;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能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辨別多種果味的飲料。

      2、體驗自己動手調制飲料的樂趣。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把各種口味的果珍(橘子味、檸檬味、水蜜桃味、草莓味、蘋果味等)裝在透明容器中,勺子。

      2教師調制好各種口味的果珍飲料,分別用透明的杯子盛裝。

      3每個幼兒一只透明的杯子和一把攪拌用的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尋找“隱身水果”。

      1今天有許多水果來和我們做“捉迷藏”的游戲,你們能把他們找出來嗎?

      2鼓勵幼兒在活動室四周尋找這些水果。

      3如果幼兒找不到,可進一步提醒幼兒:會不會藏到瓶子里了?會不會藏到杯子里了?

      4原來這些水果都藏到水中去了,但到底哪種水果藏在哪杯水里呢?請你們猜一猜,說說為什么。

      5請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找一找每種水果分別藏在哪杯水里。

      二、調制飲料。

      1、出示粉末狀的果珍,請幼兒猜想它們分別是什么口味的。

      2、請幼兒自己調制果汁并品嘗,體驗自制飲料的樂趣。

      活動反思:

      這個主題的內容中的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并不是完全空白沒有經驗,關于水果的經驗在幼兒日常的生活中教師就可以有心的點滴積累起來。因此,在這個主題過程中避免過分強調對水果特征上的認識學習,如何讓孩子感知水果之間的差別,我們更多的利用一些隱性的教學手段,如游戲,標記的暗示和各種感官的利用等,調動幼兒自己積累和豐富經驗的主動性,用這個主題開展的機會,使幼兒在自我學習的方式上有新的發現,讓他們在生活常態中獲得進步。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捏等方法制作水果,感受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2、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水果的特征及制作方法。

      3、幼兒觀察力、手眼協調能力得到提高,并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泥工板、橡皮泥。

      2、情景布置“水果店”,水果圖片:蘋果、香蕉、葡萄和西瓜。

      3、熊媽媽頭飾、圍裙。

      活動過程:

      1、情景表演:熊媽媽水果店

      師1:小朋友看,誰來了?(熊媽媽)熊媽媽好。你有事嗎?師2:我開了一家水果店,這兩天生意可好了,可是,今天一早,水果都賣光了,怎么辦呢?聽說小(2)班小朋友會玩泥巴,會用泥巴做水果,你們能幫我一個忙嗎?師1:可以嗎?熊媽媽你要什么水果呢?師2:我要蘋果、香蕉、葡萄和西瓜。(邊說邊出示水果圖片)

      2、欣賞水果,了解特征,討論制作方法。

      (1)蘋果是什么樣子的?怎么做呢?

      (2)香蕉向什么?你會做嗎?怎么做?

      (3)葡萄是什么樣的?你準備怎么做?

      (4)教師重點講解葡萄的做法。

      3、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送水果給熊媽媽。師:熊媽媽我們的水果做好了,送給你,你喜歡嗎?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4

      一、活動名稱:夏天的水果

      二、適合年齡:2-----2.5歲

      三、吸引力:顏色

      四、直接目的:CCIO

      五、間接目的:

      1、讓幼兒認識夏天的水果,能準確的說出水果的名字。

      2、學說短語:“這是XX”

      六、活動準備: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自制的三步卡一套。

      七、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名稱,并取教具。

      2、依次出示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請幼兒看一看、并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認識的水果名稱。

      3、鼓勵幼兒說這樣的句式“這是蘋果” “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4、將圖卡分別放在其相應的實物旁,并說“這是蘋果“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5、以同樣的方法進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可請幼兒來共同完成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

      6、繼續進行三段式教學法的辨別和確認。并請幼兒跟著老師學說:“這是XX”(重點指導幼兒不熟悉的水果)

      7、收教具,并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八、 活動延伸:品嘗水果,并做認識其它水果的準備。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篇1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歡樂的心情。

      2、幼兒初步感受叫賣歌曲的特點。

      3、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

      4、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水果磁帶

      活動重點:

      幼兒能按順序熟練說出水果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入場。

      導入:情景創設超市,我們一起去看看。引出各種水果。請幼兒說出名字,并能夠按順序將水果的名稱熟練說出來。

      2、基本部分:

      (1)練聲:幫超市導購員一起賣水果。學導購員賣木瓜。木瓜木瓜味道真是好,又香又甜解渴又爽口。由叫賣過度到唱賣。一起練聲。并能打出節奏。

      快來吧快來吧快來吧快來吧,再不買就賣完了。

      (跟老師一起打出節奏。)

      (2)講解歌詞:利用情景將歌詞教給孩子。這些水果都是成熟了以后,農民伯伯就把它們運到超市里來的,然后等著人們來選購了。除了木瓜還有很多更香更甜更好吃的水果呢。只要到超市里走一走,你就會發現了。

      (3)你們真是一些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水果娃娃看了可高興了,他們正在高興的唱歌呢!請幼兒欣賞歌曲。

      (4)你喜歡這首歌嗎?想不想學?教授歌曲。

      (5)孩子熟悉后加上襯詞"恰恰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6)給歌曲起名字。好聽的歌曲要有一個好名字,讓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結束部分:

      聽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水果?我們也可以把這些水果唱到我們的歌曲里。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07-13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07-29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教案設計07-28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4篇02-12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三篇02-14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3篇02-14

    幼兒園大班拼音教學教案設計02-26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四篇02-12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5篇02-14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四篇02-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 亚洲成眠在线观看毛卡片 |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