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

    時間:2021-03-09 13:57:3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

      大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會念兒歌,培養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2、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詞匯:拿、唱、抬等詞,注意漱,咕嚕,等詞的發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護牙齒,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幼兒喝水的小花茶杯,數目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兒歌內容,激發幼兒學詩歌的興趣。

      ⑴教師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

      ⑵教師:“剛才你們看到老師在干什么?”

      (幼兒:“漱口”注意發準shu的音)

      ⑶教師邊動作過示范朗讀兒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著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提出兒歌的名稱,提問兒歌的內容。

      ⑴教師:“剛才老師在漱口,還念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問兒歌的名稱,練習發漱的音。

      ⑶幼兒再次觀看并注意聽,教師邊動作邊念兒歌。

      ⑷提問:

      a、“教師手里拿著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手拿花花杯,學習詞:拿)

      b、“喝口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喝口清清水,學習詞:喝,注意“清”的發音)

      c、“然后頭怎樣,嘴怎樣?”(引導幼兒說出抬著頭,閉著嘴,學習詞:抬、閉,注意“嘴”的發音。)

      d、“水吐出來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引導幼兒說出咕嚕咕嚕吐出水,學習詞:咕嚕,并發準音)

      集體學念兒歌:

      1、全體幼兒和教師一起念兒歌1—2遍。

      2、幼兒每人一只小花茶杯(不放水),邊動作邊念兒歌1—2遍。

      結束: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讓幼兒知道要養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飯后漱口,并對兒歌及時進行鞏固。

      教學總結:

      《漱口》這節課里面為了讓學生掌握漱口的方法,我安排了《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閉著嘴,含口水,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吐出水”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意思,我一邊教學生讀歌詞,一邊做相應的動作。學生一看動作就明白了意思,很容易就記住了歌詞,對學習內容也感興趣了,很樂意學。接著我再要求學生們和我一起做動作,他們更高興了,都認真地跟著我模仿起來。這樣,整個課堂氣氛不但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濃厚了。因為孩子們都跟著老師在做動作,這充分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肢體語言的教學,不但可以吸引智障孩子的注意力,不讓智障孩子分心,而且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大班語言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讀懂《山行》,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學生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學習《山行》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學生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深處……

      (學生發現交流,在結合學生質疑,解讀古詩詞魚。)

      3、句子的理解:

      A、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的山頭。

      B、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C、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D、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5、聯系實際,發揮想象

      6、介紹古詩

      (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7、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8、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

      略

      大班語言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地用"因為""所以"來完整的表達說話內容。

      2、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梨、香蕉、鉛筆、本子、橡皮)

      2、圖片(大海、小魚、草地、小雞、天空、小鳥、小羊、草、狗、骨頭、小雞、蟲子)

      3、春、夏、秋、冬四幅景色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給物品分類,并用“因為,所以”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為什么這樣分。

      1、教師:老師這有一些物品,誰能幫老師把他們分一下類呢?

      (幼兒分類)

      2、教師: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分。

      (幼兒表達自己的分法)

      3、教師:老師現在用一對關聯詞說說你們剛才的分法:

      因為蘋果、梨、香蕉都是水果,所以把他們放到了一塊。

      4、教師:老師剛才這句話有一對關聯詞是“因為”“所以”,“因為”表示事情的原因,“所以’表示事情的結果。

      5、教師:誰能模仿老師用“因為,所以”說出你們為什么把橡皮、鉛筆、本子放一塊呢?

      (教師請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說,因為它們都是學習用具,所以把他們放到了一塊)

      二、幼兒正確地粘貼圖片,并用”因為”“所以”表達出自己的粘貼原因。

      1、教師:老師這有一些圖片,請小朋友把它們粘貼在正確的位置上,

      并用“因為”“所以”完整的說出自己的粘貼原因。

      2、如:因為小鳥愛在天上飛,所以把它放在天空中。

      因為小雞愛在草地上玩,所以把它放在草地上。

      因為小魚愛在水里游,所以把它放在水里。

      因為小雞愛吃蟲子,所以把它們放到了一塊。

      因為小狗愛吃骨頭,所以把它們放到了一塊。

      因為小羊愛吃草,所以把它們放到了一塊;

      三、出示四季的圖片

      請幼兒用”因為”“所以”完整地說出是怎么來區分四季的。

      1、教師:老師這里的四幅圖片是咱們的四季圖,你們仔細觀察,

      用“因為”“所以”說出它們分別是什么季節。

      2、如:因為柳樹剛發芽,所以是春季。

      因為小朋友穿的背心、短褲,所以是夏季。

      因為葉子都黃了,還有的落在了地上,所以是秋天。

      因為天上下的雪,所以是冬天。

      四、聯系生活,說說生活中什么時候也會用到“因為,所以”。

      如:因為肚子餓了,所以要吃飯。

      因為口渴了,所以要喝水。

      因為天熱了,所以要穿裙子。

      因為天冷了,所以出門要戴帽子等。

      大班語言教案4

      活動目標

      1、解故事內容故事,能以肢體動作和語言表現故事情景。

      2、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活動準備

      PPT,幼兒經驗準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拖鞋圖片,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你知道拖鞋在古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又是用什么做的嗎?

      2、出示木屐,告訴其名字。

      師:拖鞋在古代的時候叫做木屐,木屐用什么做的?

      那木屐是怎么來的呢?有個民間傳說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故事情景: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聽完故事你知道木屐是怎么來的嗎?

      (2)他們為什么要做木屐呢?

      :做木屐原來是要木屐發出咯嘰嘰的聲音,讓大熊不來傷害他們。

      (3)他們在做木屐前是怎么對付黑熊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完故事要請小朋友來扮演老婆婆和老公公這兩個角色,所以請大家仔細聽。

      3、再次完整欣賞故事,為故事表演做準備。

      師:那用木屐之前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來逃避黑熊的傷害呢?

      他們上山的時候,心情會怎么樣?那山下的人呢?大聲喊的時候表情怎么樣?為什么要這樣的表情?

      那你們愿意來做做老公公和老婆婆嗎?

      4、幼兒分角色扮演,用肢體和語言表現情景。

      預設:老婆婆上山的時候為什么左看看,右看看?老公公為什么不停地大聲喊?

      你們發現剛剛上山的老公公好像很緊張,為什么?

      三、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

      師:現在你知道木屐的由來了嗎?

      :其實這只是一個為了紀念木屐誕生的小故事,但人們能編出這樣的故事,也體現勞動人民的聰明。

      師:可能現在我們船木屐的人比較少了,那你知道哪個國家的人民總是穿著木屐呢?原來,別的國家的人們穿著我們人發明的木屐,你會有什么感覺?

      四、拓展:

      除了木屐是我們人發明的,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我們發明的,而且這些發明其他國家的人也在用?

      大班語言教案5

      我的名字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學習用“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的句式完整表述。

      2、學習書寫自己的名字,感受自己名字的獨特性。

      活動準備:

      1、布置幼兒事先向爸爸媽媽了解自己名字的寫法、含義以及取名時的小故事;

      2、每個幼兒的名字卡片、寫字筆、書寫卡、一本簽名簿等。

      活動過程:

      1、尋找自己的名字

      (1)教師將幼兒的名字卡片排成四行貼在黑板上,并用數字做好行的標記。

      (2)教師:請你們猜猜這些寫滿字的小紙片上寫的是什么?

      (3)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那里嗎?(引導幼兒數數自己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

      (4)幼兒尋找:互相說說自己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叫什么。

      (5)集體交流:以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幼兒用“我的名字在第幾行、第幾個,我叫×ד的句式來介紹自己的名字和位置。

      2、說說“我的名字”

      (1)教師: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那么,你還有其他的名字嗎?你有小名嗎?誰會叫你的小名?(引導幼兒互相說說關于自己小名的情況。)

      (2)教師:大家叫你小名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如:別人叫我小名的時候我感覺很開心,很親切;有點難為情,因為我長大了等等。

      3、交流“我的名字”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錢鐘書”,讓幼兒了解偉大作家錢鐘書有關名字的故事。

      (2)教師提問:爸爸媽媽為什么給錢中書取名叫“中書”呢?(因為他從小喜歡書。)

      (3)教師:那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嗎?引導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4)集體交流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5)教師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寄寓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4、我會簽我的名字

      (1)教師:小朋友們會寫自己的名字嗎?請大家在自己的小紙片上寫一寫。

      (2)讓幼兒分別在紙片上練習寫自己的名字。

      (3)教師:老師準備了一本簽名簿,你能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嗎?

      (4)幼兒逐一在簽名簿上簽名,互相欣賞自己寫的名字。

      活動延伸:

      畫名字,讓幼兒發揮想象用漂亮的圖案和顏色來裝飾自己的名字。

    【大班語言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03-07

    大班語言《家》教案03-04

    大班語言教案夏天教案03-14

    大班春分語言教案03-07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9-13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22

    大班語言教案等車03-14

    大班語言詩歌夢教案09-25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8-31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家07-0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二区婷婷 | 日韩专区日本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三区 | 亚洲最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