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時間:2021-04-08 10:43:39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理解詞語:大、小。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己長大了。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小時候的衣物。(如: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現在的衣服。(如:孩子們現在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自己帶來的衣物,請幼兒找找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感知大與小。

      教師:今天,你們帶了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小時候的衣服來幼兒園,你們現在看一看小時候的衣服和現在的衣服有什么區別。

      1、引導幼兒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感知大與小。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試一試穿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看看是什么感覺?

      二、幼兒通過欣賞兒歌感知自己長大了。

      1、展示幼兒帶來的小衣服。

      教師:這些小衣服現在能穿嗎?

      教師:為什么穿不了了呢?

      教師:那小襪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嗎?為什么不能穿呢?

      教師:哦!原來我們長大了。

      2、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就要念一首《我長大了》的兒歌給小朋友聽一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兒歌里說到了哪些東西變小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哪些東西變大了?(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讀兒歌。

      四、幼兒講述自己長大了的變化。

      教師:我們長大了,還有什么方面發生了變化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那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發現哪些變化?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再把兒歌念一遍。

      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2

      活動名稱:健康——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

      2、樂于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3、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增進親子之情。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侯照片,衣物及用品,桌椅排放成“同”形位置。

      2、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

      3、教具準備:已制作成長樹干,卡片紙,彩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侯用品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漂亮的衣服,鞋子還有一些用品,請小朋友選一件自己喜歡的試穿一下。

      2、請幼兒看照片展覽。

      3、你發現了什么?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4、互相議論: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方面進行比較。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觀看兒童生長的不同時期的圖片、照片,幫助幼兒認識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

      1、出示圖一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告訴幼兒,這是小朋友在媽媽肚子里時稱為胎兒,生活在一個叫子宮的非常溫暖的地方。

      2、出示圖二觀察:你看到什么?小毛頭是誰生的?他最喜歡吃什么?他會自己拿瓶喝奶嗎?小嬰兒很多事都不會,需要成人關心照顧他,誰最關心他?你們也都是媽媽生下來的,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那時是什么樣子的?

      3、出示圖三觀察: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誰在幫助他?那我們小朋友這時候和以前比起來有什么變化?(扶著小床走路,會自己拿餅干吃,會把一塊塊的積木搭上去等)。

      4、小嬰兒在成人關心照顧下又長大了,觀察圖四:你看到什么?他在干什么?小嬰兒又有了什么變化?(他已經會走路、會跑、會玩游戲,會自己吃飯等)。

      5、小朋友的變化都離不開誰的照顧?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們的,你是怎樣愛爸爸、媽媽的?

      6、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并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現自己的優點。

      7、下面我們相互合作來做一個游戲:請小朋友用照片來給人的成長過程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

      三、結尾部分:引導幼兒講述以后會長成什么樣兒。

      1、在爸爸、媽媽、老師的關心下我們長大了,小朋友以后還會長,請小朋友談談自己以后會長成什么樣?

      2、你們將來都想做些哪些事情,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3、請小朋友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或在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貼在成長樹上。

      4、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3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雖是園里大哥哥大姐姐,但自我中心還是很強,只懂得被愛而不懂關愛別人,這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心理的形成。根據幼兒好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以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組織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增強責任感。

      2、關心幼兒園內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制作交通、安全標記。

      3、帶領弟弟妹妹學習交通、安全標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并學會制作交通標志

      教學難點:學會關心、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1、各種交通、安全標示圖片。

      2、做標示的各種廢舊材料:一次性紙盤子、毛線、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長大了

      1、引導幼兒園知道自己長大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愿望。

      2、引導幼兒知道自己已經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要為小弟弟小妹妹們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幼兒知道關心小弟弟小妹妹的安全,為他們做一些安全標志。

      二、制作交通標志

      1、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記,如:禁止通行、禁止觸摸、上下樓梯靠右行、安全出口、地面滑請小心、電、火等標志。

      2、在幼兒園內什么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樓梯、地面上有水時、電門、廚房,外面什么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標記?用什么材料做?

      4、分組做標記,標記的后面寫上相應漢字(教師幫助寫)。

      5、一起整理做好的標記,共同欣賞和評價。教師帶領幼兒在園內貼安全標記。

      三、延伸教育

      平時在幼兒園里看到小弟弟小妹妹時,告訴他們如何識別這些標記,哪里存在著危險?應該如何避免?家里不安全的地方有哪里?你還可以制作什么樣的標志?

      教學反思

      通過讓幼兒認識、制作安全標志,讓幼兒感受到通過自己小小的付出,能給別人帶來安全、溫馨的環境,增強了責任感。在制作標志的過程中通過共同欣賞和評價,進一步理解了安全標志的含義,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相互合作的樂趣。

      不足之處:在活動結尾應增加與小弟弟小妹妹互動環節,通過“身教”來加深對安全標志的認識,同時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

    【幼兒園《我長大了》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健康活動《我長大了》優秀教案03-07

    我長大了說課稿11-13

    我長大了說課稿11-02

    我長大了,我快樂!01-24

    我發現了我長大了作文03-07

    我長大了作文小學03-03

    我長大了情感作文11-22

    我長大了作文小學03-03

    媽媽,我真的長大了02-15

    我長大了抒情作文08-3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中文字幕丝袜第1页 | 欧美日本亚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