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

    時間:2021-04-13 11:59:14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模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模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模板(精選5篇)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1

      導學內容

      導學內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93~95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苯岷鮮導飾侍猓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蹦芙表格進行完善,并能完成復式統計表,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愛的電視節目”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新聞:8人動畫片:22人體育7人

      電視劇:8人其他:4人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一)嘗試制表

      1苯淌閡想制作成統計表,應該做哪些方面的考慮呢?

      學生:要考慮表應畫幾列和幾行。

      根據“節目類別”和“喜歡的人數”應畫兩行;“節目類別”有5類,要畫5列,加上“合計”要畫6列。

      2毖生動手畫一個2行6列的表。

      3碧钚聰喙嗇諶蕁

      (1)寫上統計表的名稱。

      (2)填寫表中的內容和數據。

      4奔觳橥臣剖欠褡既貳

      可將各類別人數之和與合計數、合計數與調查總人數進行比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體重情況統計表

      1憊鄄轂恚說說表中有哪些信息?

      2苯淌喝綣將兩張表交給班主任老師,老師想知道某個體重范圍內的男女生人數,就要看兩張表,挺麻煩的。

      能不能想辦法將兩張表合成一張統計表,讓老師看起來更方便一些呢?

      3毖生自主討論,完成復式統計表。

      教師: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怎樣改進統計表?

      (老師出示復式統計表)

      介紹表頭:體重、人數、性別。

      教師:你能將表格填好嗎?(學生嘗試完成)

      反饋:展示學生做好的統計表。

      教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復式統計表。(課題:復式統計表)

      教師: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與剛才的兩張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張統計表?為什么?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完成第95頁課堂活動。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2

      教學內容

      1、例1:橫向條形統計圖。

      例2: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

      2、例1:平均數的含義和求法。

      例2: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教學目標

      1、向學生介紹兩種條形統計圖,使學生會看這兩種統計圖,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

      2、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尋找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作出進一步的判斷和決策。

      3、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在統計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并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使學生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會求平均數。

      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學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和起始格與其它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

      課時安排

      1、簡單的數據分析2課時

      2、求平均數2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學會看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2、初步學會制作橫向的條形統計圖。

      3、能正確分析條形統計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看兩種統計圖。

      教學難點

      起始格與其他格表示不同單位量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觀察并理解圖意)

      如果超市的王經理,現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種品牌礦泉水的銷售情況,還想知道下周該進些什么品牌的礦泉水。你有什么好辦法?(統計)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縱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

      說說這個統計圖與以前見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它的橫軸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

      3、根據統計表,你能完成下面這份統計圖嗎?

      3、學生討論并說明如何完成統計圖。

      4、提問:如果用橫軸代表銷售量,用縱軸代表不同的品牌,該怎樣設計這樣的統計圖?

      5、小組合作學習

      6、小組匯報

      7、出示規范的橫向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完成。

      你能跟同學說說完成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時要注意什么?

      8、討論:如果下周要進貨,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哪種品牌的礦泉水應該多進些?你能說說理由嗎?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已經學會了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來表示統計的結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統計......讓學生理解、體驗統計的1、展示數據2、科學預測、決策作用。

      四、鞏固練

      課本40頁第一、第四題

      五、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綜合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能利用周長和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并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能利用年、月、日和統計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合作和創新意識,體驗成功的樂趣。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逛商場嗎?今天我們一塊到商場去看看。

      二、解決問題

      1、解決課本92頁第一題:列綜合算式解答下列各題。

      這是一個關于購物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的各種信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理解“相當于”的含義,弄清數量關系,然后獨立解答。組織學生交流時,要注重讓學生說清解題思路。

      除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外,還可以鼓勵學生提出“5個學生包比1個女士包貴多少錢”等兩步計算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進行解答。

      此題結束后,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己編一道類似的題目,全班學生獨立解答并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大膽的說己的想法,說清解題思路,使學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數學思考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己編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把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培養了數學應用意識。

      2、解決課本92頁第二題

      此題主要檢測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練習時,可讓學生親自動手拼一拼,根據自己所拼長方形的長與寬,計算出周長和面積,要注意拼法的多樣化。引導學生交流時,讓學生邊指自己所拼圖形邊說計算的周長和面積,把表格填完整。最后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通過圖形的長和寬的變化,周長和面積有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從中發現各種不同的拼法,再發現規律,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3、解決課本92頁第三題

      此題主要檢測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表格,找到數學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提出的問題,進一步鞏固求平均數的方法。

      4、解決課本93頁第四題

      這道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年、月、日知識的掌握情況,可放手由學生通過自己觀察情境圖,了解信息,獨立解決。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最后一幅圖,通過:為什么只過了3個生日?啟發學生自然的想到:每4年過一個生日,肯定是在閏年,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拓展延伸

      1、一共有476名同學參觀恐龍館,平均分成4批參觀。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每批有多少人?

      2、學校計劃買18個排球,每個9元。如果從買排球的錢中拿出45元買跳繩,剩下的錢還可以買幾個排球?

      此題要注重讓學生理清解題思路。

      3、一頭奶牛的體重是540千克,它相當于3匹馬的體重,一匹馬的體重是一只小侯的4倍。

      (1)一只小猴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一匹馬和2只小侯一共多少千克?

      (3)6只小猴比一匹馬重多少千克?

      (4)你能自己提個問題并解答嗎?

      4、用24米長的籬笆在一堵墻邊圍起一塊長方形菜地,這塊菜地的面積最大可以是多少平方米?

      5、用兩根同樣的鐵絲分別折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框架。框架所圍的面積分別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這根鐵絲的長和折成的長方形、正方形框架各邊的長。

      6、在一次語文考試中,王明考了88分,李麗考了94分,張林考了86分,而王明、李麗、張林、劉紅4人的平均成績是90分。劉紅的成績在平均分之上還是在平均分之下?

      四、全課

      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4

      一、學習目標

      平均數(一)

      學習內容:練習十一1—3題,教材42頁例1

      學習目標:

      1、掌握平均數的意義和求平均數的方法

      2、知道移多補少求平均數的方法

      3、會根據數據列出算式求平均數

      學習重點: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學習難點:正確計算平均數

      學習準備:小黑板,統計表

      學習流程:

      一、導入:

      拿8枝鉛筆,指4名同學,要平均分怎樣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樣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數

      二、學習交流:

      1、出示例1、小紅、小蘭、小亮、小明收集礦泉水瓶統計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們四人怎樣分才能一樣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個?

      2、展示統計圖的變化過程

      (1)指名展示

      (2)這種方法叫什么?

      點撥:移多補少

      3、要求平均數,還可以怎樣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礦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須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辦?

      52÷4=

      4、歸納:

      要求平均數,可以先求出( )數,再平均分幾份

      5、算一算你們小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數的方法和過程

      6、算出各小組的平均體重,說說你們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說清求平均數的方法和過程

      四、達標測評:

      1、練習十一第2題

      (1)什么是最高溫度?什么是最低溫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寫統計表:本周溫度記錄

      (4)計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

      (5)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測量小組跳遠成績,求平均數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平均數(二)

      學習內容:教材43頁例2,練習十一第4、5題

      學習目標:

      1、能熟練地求平均數

      2、會根據平均數簡單地分析問題

      3、知道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學習重點:根據平均數簡單地分析問題

      學習難點:比較平均數,得出新的信息

      學習準備:統計圖、記錄卡、小黑板

      學習流程:

      一、導入:

      什么是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

      二、學習交流:

      1、出示例2圖片

      (1)從圖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個隊要高一些?

      (3)怎樣才能知道哪個隊高一些?

      點撥:觀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還要科學地算一算

      2、出示歡樂隊和開心隊身高記錄表

      說一說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組內算一算兩個隊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_____÷5=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_____÷5=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過計算的結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點撥: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4、出示練習十一第4題

      (1)從統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種餅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

      (3)計算平均數,比一比

      5、猜測:

      (1)哪種餅干銷量越來越大?

      (2)分析原因。

      6、從統計圖中你還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現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

      2、交流算法。

      3、提問、補充。

      四、達標測評:練習十一第5題

      五、總結歸納: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通過求平均數,我們還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據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統計表。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團隊。

      教學準備:

      統計本班的轉圈情況原始表(三種不同的),直尺

      教學過程:

      一、初步經歷統計的過程

      1、同學們,你知道“神州”五號是什么時候上天了嗎?(3年10月15日9時10分)在所有職業中,只有戰斗機飛行員的工作環境和自身素質最接近航天的要求。美國、俄羅斯的航天員,都是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我國也不例外,第一代航天員全部選自空軍戰斗機飛行員。他們都有近千小時的飛行經歷,具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飛行員本來就是百中選一,經過航空學校和飛行部隊不斷篩選,留下來的多是精英。航天員的選拔,則是從這些精英里面選精。所以,宇航員要進行許多挑戰人體極限的訓練,平衡能力的訓練就是其中的一種。

      2、信息窗,問學生:圖中的小同學正在干什么?做轉圈訓練。

      3、你們能轉幾圈呢?學生按性別分小組試試。同學們,你們都能轉多少圈呢?,老師知道嗎?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了解大家的情況呢?(調查、統計)(板書:統計)下面,我們開始統計我們班同學轉圈的情況。

      問:你準備怎么統計呢?(充分說)

      二、認識統計表

      1、哪組來幫老師統計?其他組長了解一下本組同學的情況,等會兒向他們匯報。你們這組也分一下工,一個人在黑板上記錄,一個人問,還有兩人負責計算。指名一組學生按所說的方法統計,并板書。

      問:我們一共統計了多少人?給它取個名字叫(合計)(板書:合計)

      2、制表:第一行是什么?(圈數)(板書)第二行的這些數表示什么?(板書:人數)

      3、為了看起來更整齊清楚,我們可以畫上什么?(表格線)(師畫線)這張表格統計了什么內容?我們給它取個名稱,叫什么?(三、一班轉圈情況統計表)是什么時候統計的,我們還要標上什么?(時間)誰知道為什么要標上時間?

      4、師:剛才,同學們收集了我們班轉圈情況的人數,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制成了統計表,這個過程叫做數據的收集和。這是統計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觀察這張表格,你能從中看出轉圈最多?你能從中看出轉圈最少?你還看出什么?學生自由說。

      5、統計表在我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有時為了解決問題,常常要將數據進行分類。制成統計表進行分析,幫助決策。

    【三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模板(精選5篇)】相關文章: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模板02-23

    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3-01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人教版最新模板02-23

    三年級數學下冊全教案最新模板02-23

    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02-26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5篇)03-01

    最新青島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模板02-24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最新模板02-23

    《條形統計圖》數學教案03-02

    青島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02-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 日本一区二区亚洲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导航 |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