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數列教案

    時間:2021-04-23 15:20:25 教案 我要投稿

    等比數列教案范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等比數列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等比數列教案范文

      等比數列教案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數學知識:掌握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及其有關性質;

      2、數學能力:通過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類比學習,培養學生類比歸納的能力;

      歸納——猜想——證明的數學研究方法;

      3、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分類討論,函數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等比數列的概念及其通項公式,如何通過類比利用等差數列學習等比數列;

      難點:等比數列的性質的探索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1、問題引入:

      前面我們已經研究了一類特殊的數列——等差數列。

      問題1:滿足什么條件的數列是等差數列?如何確定一個等差數列?

      (學生口述,并投影):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要想確定一個等差數列,只要知道它的首項a1和公差d。

      已知等差數列的首項a1和d,那么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為:(板書)an=a1+(n—1)d。

      師:事實上,等差數列的關鍵是一個“差”字,即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ǖ谝淮晤惐龋╊愃频,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問題2: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叫做……數列。

      (這里以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法,對于“和”與“積”的情況,可以利用具體的例子予以說明: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和”(或“積”)等于同一個常數的話,這個數列是一個各項重復出現的“周期數列”,而與等差數列最相似的是“比”為同一個常數的情況。而這個數列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等比數列了。)

      2、新課:

      1)等比數列的定義:如果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于同一個常數,那么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公比。

      師:這就牽涉到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問題,回憶一下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類似于等差數列,要想確定一個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要知道什么?

      師生共同簡要回顧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推導的方法:累加法和迭代法。

      公式的推導:(師生共同完成)

      若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q和首項為a1,則有:

      方法一:(累乘法)

      3)等比數列的性質:

      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等比數列的性質

      通過上面的研究,我們發現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之間似乎有著相似的地方,這為我們研究等比數列的性質提供了一條思路:我們可以利用等差數列的性質,通過類比得到等比數列的性質。

      問題4:如果{an}是一個等差數列,它有哪些性質?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可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例子,尋找規律,如:

      3、例題鞏固:

      例1、一個等比數列的第二項是2,第三項與第四項的和是12,求它的第八項的值。*

      答案:1458或128。

      例2、正項等比數列{an}中,a6·a15+a9·a12=30,則log15a1a2a3…a20=_10____、

      例3、已知一個等差數列:2,4,6,8,10,12,14,16,……,2n,……,能否在這個數列中取出一些項組成一個新的數列{cn},使得{cn}是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若能請指出{cn}中的第k項是等差數列中的第幾項?

     。ū绢}為開放題,沒有的答案,如對于{cn}:2,4,8,16,……,2n,……,則ck=2k=2×2k—1,所以{cn}中的第k項是等差數列中的第2k—1項。關鍵是對通項公式的理解)

      1、小結: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有關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以及它的性質,通過今天的學習

      我們不僅學到了關于等比數列的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由類比——猜想——證明的科學思維的過程。

      2、作業:

      P129:1,2,3

      思考題:在等差數列:2,4,6,8,10,12,14,16,……,2n,……,中取出一些項:6,12,24,48,……,組成一個新的數列{cn},{cn}是一個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請指出{cn}中的第k項是等差數列中的第幾項?

      教學設計說明:

      1、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首先作為等比數列的第一節課,對于等比數列的概念、通項公式及其性質是學生接下來學習等比數列的基礎,是必須要落實的;其次,數學教學除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科學的研究方法,等比數列是在等差數列之后學習的因此對等比數列的學習必然要和等差數列結合起來,通過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的類比學習,對培養學生類比——猜想——證明的科學研究方法是有利的。這也就成了本節課的重點。

      2、教學設計過程: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通過復習等差數列的定義,類比得出等比數列的定義;

      2)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

      3)等比數列的性質;

      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復習等差數列的定義及其通項公式的探求思路,一方面使學生回顧舊

      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通過聯想,為類比地探索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奠定基礎。

      在類比得到等比數列的定義之后,再對幾個具體的數列進行鑒別,旨在遵循“特殊——一般——特殊”的認識規律,使學生體會觀察、類比、歸納等合情推理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在得到等比數列的定義之后,探索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又是一個重點。這里通過問題3的設計,使學生產生不得不考慮通項公式的心理傾向,造成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從而使學生主動完成對知識的接受。

      通過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比較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等差和等比的相似性,為下面類比學習等比數列的性質,做好鋪墊。

      等比性質的研究是本節課的*,通過類比

      關于例題設計:重知識的應用,具有開放性,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等比數列教案2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等比數列的定義及通項公式,發現等比數列的一些簡單性質,并能運用定義及通項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培養運用歸納類比的方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運用方程的思想的計算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積極動腦的學習作風,在數學觀念上增強應用意識,在個性品質上培養學習興趣。

      一、教學重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及其簡單應用,其解決辦法是歸納、類比。

      本節難點是對等比數列定義及通項公式的深刻理解,突破難點的關鍵在于緊扣定義,另外,靈活應用定義、公式、性質解決一些相關問題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主要采用觀察、分析、類比、歸納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學習,將學生置于主體位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知識的形成過程轉化為學生親自探索類比歸納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發現的成就感。在這個過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幾點:

      ①通過實例,讓學生發現規律。讓學生在問題情景中,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力求使學生學會用類比的思想去看待問題。②營造*的教學氛圍,把握好師生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唱主角,老師任導演。③力求反饋的全面性、及時性。通過精心設計的提問,讓學生思維動起來,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老師進行適當的調控。④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不急于把結果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分析、類比得出結果,老師點評,逐步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⑤以啟迪思維為核心,啟發有度,留有余地,導而弗牽,牽而弗達。這樣做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4)等差中項:如果a、A、b成等差數列,那么A叫做a與b的等差中項。

      說明:通過復習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類比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用熟知的等差數列內容來分散本節課的難點。

      2、導入新課

      本章引言中關于在國際象棋棋盤各格子里放麥粒的問題中,各個格子的麥粒數依次是:

      1,2,4,8,…,263

      再來看兩個數列:

      5,25,125,625,

      說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類比等差數列的定義得出等比數列的定義,為進一步理解定義,給出下面的問題:

      判定以下數列是否為等比數列,若是寫出公比q,若不是,說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1,—2,—4,—8…

      —1,2,—4,8…

      —1,—1,—1,—1…

      1,0,1,0…

      提出問題:(1)公比q能否為零?為什么?首項a1呢?

     。2)公比q=1時是什么數列?

     。3)q>0是遞增數列嗎?q<0遞減嗎?

      說明:通過師生問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另外通過趣味性的問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發現等比數列的定義及其通項公式的強烈*。

      3、嘗試推導通項公式

      讓學生回顧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引導推出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

      推導方法:疊乘法。

      說明:學生從方法一中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從次數中去發現規律,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另外回憶等差數列的特點,并類比到等比數列中來,培養學生的類比能力及將新知識轉化到舊知識的能力。方法二是讓學生掌握“疊乘”的思路。

      4、探索等比數列的圖像

      等差數列的圖像可以看成是直線上一群孤立的點構成的,觀察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你能得出什么結果?它的圖像如何?

      變式2、等比數列{an}中,a2=2,a9=32,求q、

     。▽W生自己動手解答。)

      說明:例1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公式并應用于實際,例2及變式是讓學生明白,公式中a1,q,n,an四個量中,知道任意三個即可求另一個。并從這些題中掌握等比數列運算中常規的消元方法。

      6、探索等比數列的性質

      類比等差數列的性質,猜測等比數列的性質,然后引導推證。

      7、性質應用

      例3、在等比數列{an}中,a5=2,a10=10,求a15

      (讓學生自己動手,尋求多種解題方法。)

      方法一:由題意列方程組解得

      方法二:利用性質2

      方法三:利用性質3

      例4(見教材例3)已知數列{an}、{bn}是項數相同的等比數列,求證:{an·bn}是等比數列。

      8、小結

      為了讓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進一步條理化,系統化,同時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及練習后進行再認識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1、等比數列的定義,怎樣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比數列

      2、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每個字母代表的含義。

      3、等比數列應注意那些問題(a1≠0,q≠0)

      4、等比數列的圖像

      5、通項公式的應用(知三求一)

      6、等比數列的性質

      7、等比數列的概念(注意兩點①同號兩數才有等比中項

      ②等比中項有兩個,他們互為相反數)

      8、本節課采用的主要思想

      ——類比思想

      9、布置作業

      習題3、41②、④3、8、9、

      10、板書設計

    【等比數列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等比數列》說課稿12-23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說課稿11-04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反思12-20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反思12-20

    《鄉愁》的教案范文11-12

    《觀滄海》教案范文08-26

    《望岳》教案范文11-06

    《雨巷》教案范文12-09

    《沁園春雪》教案范文09-14

    《魯迅自傳》教案范文09-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 亚洲精品中出在线 | 日本久久在精品线影院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 亚洲最近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