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案

    時間:2021-04-25 16:14:34 教案 我要投稿

    《絕句》教案模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絕句》教案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絕句》教案模板

      《絕句》教案1

      教學內容:

      教學第一首古詩《絕句》。

      教學目標:

      1、能讀懂古詩《絕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結合詩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詞語。

      3、會背誦、默寫《絕句》。

      4、初步感受古詩中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范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的景色?寫了哪些景物?

      二、教學《絕句》。

      1、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2、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3、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觀察插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4、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鳴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色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色水鳥。青天:藍色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窗含,從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著。也就是窗柜里圍著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么意思?萬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江邊停靠著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只。

      5、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6、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三、朗讀、背誦。

      四、默寫《絕句》,完成《作業本》第6題。

      五、完成《作業本》第2、3、5題。

      課后反思:

      在古詩的教學中,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即:讓學生讀古詩理解古詩中一些詞的意思理解詩句的意思讀、背整首詩。往往忽視了課文中插圖的作用。課文中的插圖我仔細觀察和古詩的意思是有密切聯系的。在教學中,我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古詩的意思,然后再理解。發現有些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學古詩時千萬別忘記插圖的作用。

      《絕句》教案2

      【教學目標】

      1、帶領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一些基礎知識。(主要是文學體式、唐代詩人及其風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體會情感取向。

      3、學習并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主要是學會從一首詩的動詞及形容詞中把握作者情感,體會作者創作意圖。

      4、理解“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近年來雖然《考試說明》把詩歌鑒賞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鑒賞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上,但在實際考查中,詩歌鑒賞題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過去多年的詩歌鑒賞的備考策略,往往強調指導學生認真分辨題型、明確。試題常見的置誤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詩歌鑒賞題,以主觀表述的形式考查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這種命題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詩歌鑒賞的難度,也迫使我們在詩歌鑒賞的教學及備考工作中及時采取新的策略。

      根據考試說明,我們對20xx年詩歌鑒賞的命題走向有這樣一個初步認識:材料的選擇應該是淺易的`、膾炙人口的,在設題角度上分兩個方面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進行評價,允許考生在尊重定論的基礎上適度發揮。所以,這節高考詩詞鑒賞指導課主要圍繞《考試說明》的要求進行設計,使學生掌握把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要點。

      2、學生情況分析

      為了既能體現命題者在《考試說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鑒賞”的要求,又能在題目的區分度上達到理想狀態,高考所選擇的詩歌材料應會比較淺顯,學生能初步讀懂。經過一輪訓練,學生對詩歌主觀題的命題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讀懂詩歌的思想內容,把相關的表達技巧與具體的詩句關鍵詞的把握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本節課的設計把培養學生把握關鍵詞并以此來獲得詩人情感信息作為重點。

      3、教學方法分析

      針對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點,采用音樂、動畫、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動學生的情感。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小結和學生的朗讀、分析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的目標。

      【教學重點】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過動詞及形容詞來把握詩人情感,分析詩歌內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題

      以文學體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進入唐詩,順帶復習中國文學史上的幾種常見文學體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長安。及安史之亂,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有《杜工部集》。

      2、通過兩首詩體味杜甫的愛國情感

      3、引入《絕句》

      三、講解《絕句》

      (一)通過直觀觀察及朗讀來體味詩歌所反映出來的作者情感。

      (二)通過分析詩中的關鍵詞語來體味作者情感,使同學了解詩歌鑒賞的要點。

      1、分析動詞入“情”

      鳴:①請同學找出能夠形容鳥叫的詞語并歸為兩類

      ②創設情境表現黃鸝的存在狀態

      上:①如果用“沖”字代替會改變什么?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這個動作

      小結:表現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詩人喜悅的情懷。

      含:引導得出“含”字所表現的詩人情感

      泊:通過此字體會作者思緒

      小結:寫出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詞入“境”

      可以根據四個形容詞制成四幅圖畫,在引導學生給四幅畫命名、調配畫面色彩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

      3、分析數詞入“趣”

      用對比法使學生看到數詞的作用

      黃鸝加上兩個,成對出現,當然就雌雄合鳴,具有喜慶意味,氣氛就融合協調了。

      白鷺加上一行,就寫出了白鷺成行起飛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實而富韻味。

      雪而千秋,言其積累之年深日久,可見西嶺之高寒。(時間)

      船而萬里,言其來程之遙遠,重游江南之思緒,越遷越長了。(空間)

      。總結:一鳴一上,近景清脆,遠景悠揚,一收一放,遠大的要收回來,近處的卻放出去。在空曠遼闊的畫面中,雄渾博大的境界出來了。

      四、點出“寓情于景”的。寫作特點

      五、作業:

      根據所講鑒賞方法鑒賞《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背景:在中唐前期,韋應物是個潔身自好的詩人,也是個關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為中唐政治弊敗而憂慮,百姓生活貧困而內疚,有志改革而無力,思欲歸隱而不能,進退兩難,只好不進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確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與心同”,表示自己雖懷智者之憂,但自愧無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無所作為。

      《絕句》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后,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對于孩子來說,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么神圣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后,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

    【《絕句》教案模板】相關文章:

    小學杜甫《絕句》教案04-25

    杜甫《絕句》教案(通用6篇)04-25

    《絕句》古詩絕句賞析06-25

    關于絕句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2-06

    絕句教案錦集十篇01-31

    《江南春絕句》教案設計09-05

    《絕句》的古詩絕句賞析06-25

    改寫《絕句》01-30

    杜甫《絕句》說課稿11-25

    梅花絕句古詩12-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到国产在线精品国内在线99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在线视欧美日本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色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