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時間:2021-06-08 18:17: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班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班教案匯編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游戲目標

      1、愿意和同伴共同游戲,體驗游戲樂趣。

      2、學習觀察圖畫的方法。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游戲準備

      小貓頭飾、故事情境圖片、大紙箱等。

      游戲過程

      一、教師用故事引入主題

      “今天的天氣特別好,三只貓姐妹們高高興興的來到草地上玩耍,你看他們多開心啊!過了一會,小黃說:‘跑跑跳跳的沒意思,咱們做個游戲吧。’其他兩只小貓拍著手同意了。‘咱們玩捉迷藏’。一會的工夫他們就跑的沒影了,藏了起來,呀!他們都到哪去了呢?”

      1、小朋友們幫助找一找吧

      請三名幼兒到前面來找到三只小貓,并且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它藏到哪里。

      二、游戲:捉迷藏

      1、小貓玩累了要回家了,不如我們自己來玩這個游戲吧!

      教師說明游戲規則:請幼兒帶頭飾兩個人一組,一個藏,一個找。找到的幼兒要說出,是從哪找到的他的,用一句完整的話表述。第二遍時互換角色。

      2、提醒幼兒在游戲時注意安全,藏的人不能有聲音。

      游戲延伸

      1、兒歌《藏貓貓》

      藏貓貓,藏貓貓,

      你藏好,我來找。

      小朋友,要記牢,

      門后出柜不要藏,

      保護自己乖寶寶。

      游戲反思

      《藏貓貓》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兒歌,藏貓貓游戲本來就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一種游戲,由于兒歌內容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學習熱情很高,這節課設計成了融情境、游戲于一體的教學課,不斷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及相互合作能力。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自己走丟,可以找警察幫忙,并告知電話號碼。

      2了解一些走丟求救的方法,學習在不同情況下與家人走失后如何正確的尋求幫助。

      3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以積極的的心態解決問題。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兔兩只,兔媽媽、警察和小孩頭飾廿干、ppt、視頻。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講故事.兔媽媽帶領小兔在草地采蘑菇,小兔們很開心,出門時媽媽和小兔子們說了出去要跟著媽媽不能亂跑,到了森林后小兔子邊采蘑菇邊玩一會了就迷路了。小兔驚慌萬分,又哭叉喊。

      (二)幼兒討論。

      引導語: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么做’(幼兒自由討論)

      (三)播放視頻和PPT.請幼兒觀看。

      情景一:馬路上

      1、引導語:如果你和家人在馬路上走丟了,怎么辦?(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搖放視頓和PPT.請幼兒觀看。

      教師小結:如果在馬路上走丟了,有三種方法可以解決:1在馬路上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2還可以庸馬路上的交警叔叔幫忙。3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阿姨過來要帶你走,—定要拒絕。

      情景二:超市

      1師如果你和家人在超市走丟了,怎么辦?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教師潘放視頻,幼兒觀看。

      引導語:視頻中誰走丟了?他請了誰幫忙?我們在請別人幫助尋找家人時,應當找誰幫忙。(超市工作人員,陌生人)。

      教師小結:在超市走丟有兩種解決的方法:1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待也可以找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小喇叭讓爸爸媽媽知道你在哪里,然后來站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找你。

      情景三:小區

      1、引導語:如果是在小區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觀點。

      2教師播放圖片,幼兒判斷對借。小結在小區走丟有三種解決方法1如果你認識回家的路,可以選擇自己回家.2可以找小區里的門衛伯伯,讓他仍打電話蛤爸爸媽媽,讓大人來領你:3站在廈地等爸爸媽媽來找你。

      四、角色扮演。

      (1)教師出示警察和走丟了的小孩頭飾,請名幼兒演走丟了的小孩。請幾名幼兒示范。

      (2)全體幼兒—起玩角色扮演,—輪游戲結束后角色互換。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體健康。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餐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飯)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進餐的時候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呢?

      2、教師:貝貝是怎么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并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并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吃飯的時候是會和誰一樣呢?你們自己有沒有一個好的進餐習慣呢?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教師進行示范,請個別幼兒進行練習操作。

      三、教育幼兒在幼兒園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吵鬧,要高高興興地吃飯,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壯,長得好!

      四、學念兒歌《吃飯》

      坐在小桌邊,寶寶學吃飯,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飯,一口菜,干干凈凈全吃完。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適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進行。在表演自己吃飯的時候,教師應在旁指導告訴幼兒怎樣正確吃飯。并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雪花仙子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和道具感應圓滑和斷奏;

      2、樂于跟隨教師利用肢體表現出圓滑和斷奏;

      3、在特定音樂情景游戲中體驗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帶人手一個2.手搖鈴人手一個3.沙巾人手一塊、黑板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入情景

      二、音樂律動,感應圓滑與斷奏

      1.視覺感應,第一次體驗音樂邊放音樂教師邊在黑板上畫出流暢線和點,分別表示圓滑和斷奏2

      2.肢體感應,第二次體驗音樂圓滑:手于空中畫出圓滑線條;斷奏:手與空中或肢體點觸圓滑:

      腳于地板畫出圓滑線條;斷奏:腳于地板跳出斷奏

      3、利用道具感應,第三次體驗音樂

      每位幼兒的一只腳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腳,防止摔倒

      圓滑:溜冰狀;斷奏:在地板點跳

      三、利用肢體表現圓滑和斷奏

      1.激發幼兒創編舞蹈動作

      2.師幼共舞,體驗肢體表現帶來的快樂

      圓滑:往上拋沙巾/拿沙巾轉圈;斷奏:沙巾在身體或空中點觸

      四、利用樂器操作體驗圓滑和斷 圓滑:搖奏;斷奏:敲奏

      奧爾夫音樂教案《雪人之舞》

      活動名稱:雪人之舞

      活動目標:1、感應樂曲圓滑與斷奏。

      2、舞蹈的創編。

      活動準備:CD 塑料袋 各種材質的球鈴鼓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請幼兒自由舞蹈:

      斷奏:手指/肢體點觸

      圓滑 :手掌/地板滑

      斷奏:腳尖/點跳

      圓滑:腳掌/滑動

      二、兩名幼兒一組手牽手

      斷奏:腳尖/走或原地輕跳

      圓滑:腳掌/滑動

      三、溜冰

      一名幼兒一個塑料袋

      斷奏:用手拍塑料袋

      圓滑:套在腳上在地板上滑動 兩名幼兒一組,活動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斷奏:用手拍軟球

      圓滑:兩名幼兒一組滾、踢軟球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

      2、引導幼兒能在活動中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嘗試續編故事。

      3、懂得伙伴間應相互尊重、互相關心和互相幫助。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故事《獅子和老鼠》

      3、獅子和老鼠的相關背景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大獅子和小老鼠,讓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1)今天來了兩位朋友,猜猜是誰呢?

      (2)請你想一想,如果大十字河小老鼠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3)你們覺得大獅子會和小老鼠成為好朋友嗎?

      2、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故事環節,請幼兒認真欣賞故事。

      仔細聽故事,聽聽大獅子和小老鼠有沒有成為好朋友?

      3、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請幼兒結合幼兒用書再次欣賞故事《獅子和老鼠》。

      (1)大獅子和小老鼠一開始就是好朋友嗎?

      (2)大獅子為什么一甩尾巴就把小老鼠摔倒在地上了?

      (3)后來大獅子為什么又把小老鼠放了呢?

      (4)大獅子掉進陷阱后,小老鼠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小老鼠用什么辦法救了大獅子?

      4、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怎樣和同伴友好相處。

      (1)你的好朋友是誰?

      (2)當你的好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你會幫助他嗎?

      (3)在好朋友生病的時候你會關心他嗎?

      (4)你的好朋友會不會同樣的幫助你和關心你呢?

      和同伴相處要懂得相互尊重、互相謙讓。生病的時候要給予關心,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伸出援手幫助,這樣子才能真正交到朋友。

      5、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和創編故事。

      大獅子和小老鼠成為好朋友后,他們會在一起做些什么呢?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自己創編的故事講給同伴或者家人聽。

      五、活動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當誘餌與同伴發生爭執時,教師或家長不要著急著訓斥幼兒,此時應當給與you而更多的耐心,使幼兒慢慢懂得互相幫助、互幫互助,互相謙讓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落實,絕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生活上,大都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再加上家長的百般呵護,過分溺愛,造成幼兒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只有別人關心、幫助自己,而自己沒有關心、幫助別人的意識。為此,我設計了《他怎么啦》這一活動,其目的是教育幼兒關心同伴、幫助他人;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因為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都是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只有學會關心 、觀察別人,從面部表情判斷人的心情、了解他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需求,才能理解幫助別人,做別人的知心朋友。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關心同伴,幫助他人。

      2、初步培養幼兒的觀察、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幼兒在家里或公共場合,注意觀察成人的面部表情,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準備一個可以活動的大臉譜(眉毛、眼睛、嘴巴(可以轉換方向),喜、怒、哀、懼臉譜各一張,四個臉譜(喜、怒、哀、懼)都畫在同一張紙上的圖片四張。

      3、環境布置:四面墻上分別掛有喜、怒、哀、懼臉譜。

      活動過程:

      1、出示活動臉譜,引起興趣。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2)自由議論、模仿。

      2。游戲“他怎么啦”

      (1)教師做表情動作,請幼兒來猜。

      (2)請幼兒做表情動作,教師和幼兒一起猜,并問表演幼兒猜得對不對。

      3、教師說詞或句子,幼兒體驗、感受。

      (1)說高興詞。

      (2)說害怕詞。

      (3)說痛苦詞。

      (4)說生氣詞。

      幼兒表演、體驗、感受后,教師啟發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

      小結:教育幼兒要關心別人,學會觀察,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4、分組表演。

      分成四組,給每組小朋友一張畫有喜、怒、哀、懼的圖片,每組請出一位小朋友,拿著這張圖片,隨便指臉譜喜、怒、哀、懼中的一個,其他小朋友看后,馬上用表情、姿勢表演出來,并說明自己“怎么啦”。

      活動延伸:

      自由表演。室內四面墻上分別掛有喜、怒、哀、懼四個臉譜,幼兒自由選擇。如愿意表演高興的站到喜的臉譜下面,愿意表演怒、哀、懼的分別站在對應臉譜下面。

      效果分析:

      通過游戲“臉譜”及聽詞訓練活動,大大激發了幼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情感。在游戲時,先啟發幼兒從人物面部表情和動作上去分析、想象,判斷出“他怎么啦”,然后要求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再請幼兒討論怎樣幫助他。在自由寬松的游戲中,幼兒學會了觀察別人、關心別人、以及幫助別人,從而使幼兒形成了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

      2.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能說出總數,能按同一數量歸類,匹配相應數量的同類事物。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食物圖片、點卡、棒棒糖卡片。

      2.玩具、杯子、橡皮、鉛筆、鈴鼓各4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故事掛圖)教師講故事:今天是樂樂的生日,媽媽給樂樂買了很多好吃的。有1個西瓜、兩個蘋果、3個桔子、4個棒棒糖,樂樂高興極了。

      (2)教師提問:媽媽為樂樂買了什么?幾個西瓜?幾個蘋果?幾個桔子?幾個棒棒糖?

      2.復習1——3的數量,并與相應數量的點卡進行配對。

      (1)出示1——3的食物卡片,引導幼兒辨別并能手口一致的點數數量。

      (2)出示1——3的點卡,引導幼兒點數。

      (3)出示食物圖片,引導幼兒將1---3的點卡與1——3的食物圖片進行配對。

      3.認識“4”的數量,,并與相同數量的點卡進行配對。

      (1)教師引導幼兒點數棒棒糖的數量:“請小朋友數一數媽媽給樂樂買了幾塊棒棒糖?”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說出棒棒糖的數量。

      (2)分別出示玩具、杯子、橡皮、鉛筆,引導幼兒點數并說出它們的數量都是4。

      4.游戲《找點卡》。

      教師拍鈴鼓,請幼兒仔細聽。教師拍幾下鈴鼓,就請幼兒舉起幾的點卡。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數一數桌子、椅子各有幾條腿。

      2.請幼兒說一說那些小動物有4條腿。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年齡較小,控制能力還很差。在本節活動中,我首先用故事來引起孩子活動的興趣,然后通過看看、說說、做做等,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正確感知并手口一致的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讓孩子真正做到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活動,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樂意參與講述表演故事。

      2、知道蚯蚓的本領及其與泥土的關系。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蚯蚓圖片一張,小型頭飾若干(與幼兒數相同),教師資源,《誰松的土》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 以謎語形式導入

      謎語:細細長長一條龍,整天躲在泥土中,他是莊稼好朋友,鉆來鉆去把土松。(蚯蚓)

      你知道蚯蚓長什么樣嗎?(出事蚯蚓圖片)他生活在那里?(土壤里)他有什么本領?(給莊稼、樹木松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有關蚯蚓的故事,好嗎?

      二、 播放教師資源《誰松的土》

      1、提問:小桃樹都問過那些小動物?他們都是怎么回答的?是誰幫小桃樹松的土?請幼兒舉手回答。

      2、再次請幼兒聽故事。

      3、表演故事。

      將幼兒分成五組,分別扮演小桃樹、小蜜蜂、小蝴蝶、啄木鳥、小蚯蚓。教師講述故事旁白,幼兒說出所扮演角色的對話。

      三、 師幼共同討論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四、 活動延伸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教師播放《誰松的土》語言盒帶,到角色區表演,進一步模仿簡單的對話。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充分的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力,其中分角色進行表演故事讓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也很有趣味性。通過活動不僅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同時知道其他動物的本領。讓孩子用優美的動作去表現蚯蚓松土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挑戰,對于孩子們不太敢與自我表現通過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幼兒,讓其他幼兒也敢于大膽地進行想象并進行表演。后面部分讓幼兒觀察實物時,更直觀,能便于孩子們的觀察。孩子們在看到真的蚯蚓時,表現得很興奮很驚奇。通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觸摸和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動效果非常好。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變波束的快樂。

      2.增進對教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禮帽 魔棒 彩帶 紅花 糖果。打扮成魔術師的摸樣。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1.教師以魔術師的扮相出場,以輕松快樂的姿態吸引幼兒。

      2.魔術師:"幼兒園里來了許多可愛的孩子,我特意來邊沿節目"。

      3.在"變魔術"的背景音樂中教師開始變魔術,并把編出來的物品獎勵給情緒穩定,露出笑臉的孩子。

      4.幼兒共享變出的食物及佩戴紅花。

      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的呈現,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激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并體驗互相幫助給人帶來的快樂情感。

      活動重點:

      感知動物的不同特征(本領)。

      活動難點:

      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初步了解動物的基本特性。

      2、環境準備:動物圖片(兔子、大象、猴子、小鳥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一)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么?(我看見了老鼠、看到了樹、蘋果樹)

      關鍵提問:

      1、從哪里知道是蘋果樹?(樹上有蘋果的)。這是棵什么樣的蘋果樹?(這是一棵高高的蘋果樹,大大的蘋果樹,高大的蘋果樹,又高又大的蘋果樹……)

      2、大樹下面是誰啊?猜猜看鼠小弟想干什么?(鼠小弟想吃蘋果……)

      3、鼠小弟吃的到蘋果嗎?(吃不到)怎么會的啦?(太矮了,太小了……)

      4、那怎么辦呢?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鼠小弟吃到蘋果?(自由表達)

      二、請動物幫忙

      (一)樹林里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很想幫助鼠小弟,我們先到森林了去看一看,看看都來了哪些動物朋友。你看到誰來了?(我看到……來了)

      (二)關鍵提問:請你們去幫鼠小弟找一找,誰能幫它摘到高高樹上的蘋果?

      1、 指導語:你們不要著急哦,仔細想一想,這個動物到底能不能幫助鼠小弟摘到高高樹上的蘋果呢?

      2、 提問:你請的小動物怎么幫鼠小弟啦?也可以把好消息去告訴你的好朋友,它們怎么幫鼠小弟摘蘋果呢?

      三、討論

      (一)到草地上來看看,你們請來的動物朋友能不能幫助鼠小弟。

      1、教師把動物分散開,方便幼兒觀察。

      2、現在小動物們都準備好了,它們要聽我們來說說話了。

      (二)關鍵提問:你是請誰來幫忙的啊?它能幫助鼠小弟摘到蘋果嗎?(能)那它怎樣幫助鼠小弟呢?(長頸鹿用長長的脖子,大象用長長的鼻子……等)

      (三)關鍵提問:草地上的動物都能幫助鼠小弟嗎?

      (四)小結:小狗說:我沒有……本領的,我不能……,所以我不能幫助鼠小弟。

      四、講述故事

      (一)關鍵提問:那故事里的動物是不是都幫助了鼠小弟呢?它們是怎樣幫助它的呢?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二)小結:這本書的名字叫《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我們把這本書放到閱讀角里,你們區域游戲的時候可以去閱讀。(也可以請幼兒來看看封面,說說書名)

      活動延伸:

      延伸:其實最后鼠小弟是自己摘到了蘋果,但是它是在一個動物的幫助下摘到的,是哪個動物呢?請你們自己去看一看,去找找答案,好嗎?

    【【精華】小班教案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班安全教案匯編八篇02-12

    【精華】小班美術教案范文8篇01-17

    小班美術教案匯編15篇02-17

    小班美術教案匯編五篇01-28

    小班優質教案-教案02-16

    【精品】小班體育教案匯編八篇02-10

    有關小班兒歌教案匯編10篇02-05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9篇02-10

    關于小班兒歌教案匯編5篇02-10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2-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在线观看h的网址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洲一区二区精品的视频 |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日本中文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