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面積教案

    時間:2021-07-19 09:16:1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圓的面積教案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的面積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圓的面積教案4篇

    圓的面積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一單元P16--18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1、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jīng)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儀,CAI課件,等分好的圓形紙片。

      【學具準備】

      等分好的圓形紙片。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噴水插圖)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幅插圖,說說從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知識嗎?

      學生觀察并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生1:我能發(fā)現(xiàn)噴水頭轉(zhuǎn)動一周所走過的地方剛好是一個圓形。

      生2:對,這個圓形的半徑就是噴頭噴水的距離,也就是5米;周長也就是噴水所走過的路線;

      生3:我補充一點,這個圓形的中心就是噴頭所在的地方。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晴大家說說這個圓形的面積指的是哪部分呢?

      生4:被噴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這個圓形的面積。

      師:說得很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求噴水頭轉(zhuǎn)動一周澆灌的面積有多大。(板書:圓的面積)

      二、探究思考。解決問題

      1、估計圓面積大小

      師:請大家估計半徑為5米的圓面積大約是多大?

      (讓同學們充分發(fā)揮自己感官,估計草坪面積大小)

      2、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求圓面積大小

      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圖,讓同學們看懂圖意后估算圓的面積,學生可以討論交流。

      ②指明反饋估算結果,并說明估算方法及依據(jù)。

      生1、我是根據(jù)圓里面的正方形來估計的,外面

      方格圖面積為1010=100平方米,圓里面的正方形面積大約為50平方米,那么這個圓形的面積大約在50--100平方米之間;

      生2:我是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估計的。我把這個圓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大約為20平方米,那么這個圓形的面積約有80平方米;

      生3:還可以通過計算來得到圓的面積。圓形外面的正方形可以看作邊長為2r的正方形,面積就是2r2r=4r2

      而圓形里面的正方形可以看作由4個小三角形拼成的正方形,三角形的直角邊長為r,則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rr2=1/2r2,;那么四個三角形的面積即是41/2r2=2r2,那么圓形面積大約為3r2,

      師:同學們的估計很有道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要有一個精確的結果,我們接下來就來討論一個能計算圓面積的方法。

      三、探索規(guī)律

      1、由舊知引入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習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梯形面積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的面積來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訂正。

      那么圓形的面積可由什么圖形面積得來呢。

      2、探索圓面積公式

      師:拿出我們剪好的圖形拼一拼,看看能成為一個什

      么圖形?并考慮你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開始操作,教師巡視)

      生:我拼成的圖形接近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圓形的半徑。

      師:說得很好,大家看看自己拼成的圖形與剛才這個同學說的是否一樣呢?

      生:我拼成的圖形更接近于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

      (學生在說的同時教師注意板書)

      師:現(xiàn)在請大家來觀察一下剛才兩個同學拼成的圖形,哪個更接近長方形呢?

      生:等分為32份的更接近長方形。

      師: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一個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什么圖形呢?

      生: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就越接近長方形。

      師:下面請大家觀察黑板上的板書,你能否由平行四邊形或者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圓形面積公式呢?并說出你的理由。(生說,教師板書)

      生1:因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圓形的半徑。而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么圓形面積公式=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生2: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而長方形面積=長寬,那么那么圓形面積=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師:用字母怎么表示圓面積公式呢?

      生:S=RR

      生:還可以寫作S=R2

      師:這說明求圓的面積只需要知道半徑即可,那我只告訴你們圓的直徑又如何求出圓的面積呢,請大家自己把這個公式寫出來。教師板書。

      3、應用圓面積公式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用圓面積公式計算噴水頭轉(zhuǎn)動一周可

      以澆灌多大面積的農(nóng)田。

      (學生獨立解答,知名回答)

      四、應用圓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1、P18,NO1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的時候要求學生說出每一步

      計算過程和依據(jù)。

      2、P18,NO2

      讓學生理解題意后,鼓勵學生在頭腦中想象,猜一猜

      結果,然后在地上畫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讓學生看看,并試著站一站。在估計半徑是10米的圓大約有幾個教室大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估計再算一算。

      五、小結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圓面積的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激發(fā)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及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認識了圓,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要注意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

      學法指導:

      教學本課時,重點引導學生提出將圓割拼成已學過的圖形,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

      學具準備:

      把圓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課本圖所示,剪拼并貼成近似長方形。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 前面我們學習了圓、圓的周長。如果圓的半徑用r表示,周長怎樣表示?(2πr)周長的一半怎樣表示?(πr)

      2. 課件:出示一塊圓形的桌布。如果要給這塊桌布的邊縫上花邊,是求什么?(圓形桌布的周長)

      3.件:出示一塊圓形的鏡框。如果要鏡框配一塊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圓的面積)誰能指出這個圓的面積?誰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圓的面積?請同學們用手摸出學具圓的面積。

      提問:如果圓的半徑是2分米,你能猜猜這塊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學們紛紛地猜測,有的學生可能說這個圓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積)

      這塊圓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圓形的面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 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

      (1)以前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回答,師用課件演示。)

      (2)通過回憶這三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發(fā)現(xiàn)這三種平面圖形都是轉(zhuǎn)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圓轉(zhuǎn)化為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呢?那么同學們想一想,圓可能轉(zhuǎn)化為什么平面圖形來計算呢?

      2. 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拿出已準備好的學具,說說你把圓剪拼成了什么圖形?

      (2)學生小組討論。

      看拼成的長方形與圓有什么聯(lián)系?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把圓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邊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長方形,你發(fā)現(xiàn)什么?(如果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

      (4)你能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小組討論一下。

      生邊答師邊演示課件。

      生答: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半徑。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 × r S=πr2 師小結公式

      S=πr2,讓學生小組內(nèi)說說圓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5)讀公式并理解記憶。

      (6)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半徑)

      3. 利用公式計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剛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誰剛才猜得較接近。(學生計算并匯報)

      (2)出示例3,學生嘗試練習,反饋評價。

      提問:如果這道題告訴的不是圓的半徑,而是直徑,該怎樣解答?不計算,誰知道結果是多少嗎?

      (3)完成第95頁做一做的第1題。

      (4)看書質(zhì)疑。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 求下面各圓的面積,只列式不計算。(CAI課件出示)

      2. 測量一個圓形實物的直徑,計算它的周長及面積。

      3. 課件演示

      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并計算)(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即最大圓面積是多少?)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自己運用了什么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1. 第97頁的第3題和第4題。

      2. 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厘米)、半徑(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圓的面積=周長的一半×半徑

      S=πr×r

      S=πr2

    圓的面積教案 篇3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新人教版上冊《圓的面積》這部分內(nèi)容是平面幾何的最后階段,它既是前面所學直觀地認識平面圖形及有關計算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又為今后逐步由實驗幾何階段轉(zhuǎn)入論證幾何階段作了滲透和準備。因此,在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用轉(zhuǎn)化的思想進行操作、觀察和比較,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讓他們初步學會用確切、簡明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歸納推導出公式并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應用,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具有一定的轉(zhuǎn)化和類比推理能力,并具對圓和圓的周長知識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掌握,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易于在轉(zhuǎn)化和類比推理方面進行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實現(xiàn)《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但由于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圖形,學生很難跟以往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之間建立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在利用轉(zhuǎn)化和類比推理基礎上,結合操作演示,讓學生在學習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方法,增加感性的認識,從而真正掌握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且能應用公式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

      三、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jīng)過“感知——動腦——觀察——合作探究”等系列活動.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實例引入,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向?qū)W生展示生動、活潑的數(shù)學天地,喚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在參與中體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shù)學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圖形轉(zhuǎn)化的神奇和美。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實際情境,既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生活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又為后繼學習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筆。而且在直觀的動畫情境中很好地展示了圓的面積概念。使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計算圓的面積的必要性,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2、 注重實踐操作,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學習是學生的內(nèi)部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其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其學習過程,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存在于學習過程、探究過程之中,而不存在于數(shù)學結論中,只有實實在在的學習過程、思維過程、探究過程,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這節(jié)課的教學,緊緊抓住“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教學重點,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歸納整理。通過學生的剪拼,轉(zhuǎn)化,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zhuǎn)化成了其他的平面圖形,進而歸納、概括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這種多角度的思考,既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注重學法指導,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應用轉(zhuǎn)化的方法

      本節(jié)課中,在求圓面積公式時,不是教師灌輸式地教會學生S =πr,而是由學生在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猜測——操作——分析——探究”, 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轉(zhuǎn)化”的思想,將圓變成已學的圖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通過學生自主動手剪拼,然后研究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從而推導出圓面積公式。整節(jié)課,始終圍繞這個主題,從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到提出研究的方向與方法,最后引導學生推導出公式,教師只作為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適當進行點撥,使學生不但“學會”,而且“會學”。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4、 注重媒體應用,有意識地突破學生學習知識的難點

      利用計算機和動畫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有其直觀、形象而又生動的特點,它能使靜態(tài)的畫面動態(tài)化,抽象的內(nèi)容形象化,同時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節(jié)課恰當?shù)剡\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用多媒體課件,圓形卡片輔助教學

      六、教學過程

      1、什么是圓的面積?

      (1)涂出一個圓的面積

      (2)用自己的話說什么是圓的面積?

      2、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什么方法推導的?

      3、能不能用剪、拼的方法把圓轉(zhuǎn)換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4、學生拿附頁1進行剪拼,看能轉(zhuǎn)換成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

      5、學生匯報后,課件演示。

      6、得出結論:分的等份數(shù)越多,拼出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無限地分下去,最終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形、

      7、轉(zhuǎn)化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原來的圓有什么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 轉(zhuǎn)化后長方形的長相當于什么?寬相當于什么?

      2) 你能從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計算圓面積的公式嗎?

      8、匯報討論結果。

      9、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1)r=5cm,求圓的面積

      2)課始主體圖中的問題

      總結

      小結本課知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能運用我們今天的所學所得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更多問題。

      總之,這節(jié)課,我力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采取觀察操作、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再實踐活動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識形成技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圓的面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環(huán)形的特征,掌握計算環(huán)形的面積的方法,并能準確計算一些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2.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進一步應用圓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和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計算環(huán)形面積的方法,并能準確計算一些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應用圓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圓規(guī),環(huán)形圖片,教學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自然界中的一些環(huán)形圖片。

      (l)觀察圖片,說說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2)你能舉出一些環(huán)形的實例嗎?

      2.引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

      (1)出示例11題目,讀題。

      (2)提問:這是由兩個同心圓組合成的圓環(huán),要計算它的面積,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獨立思考。

      (3)小組討論,理清解題思路。

      (4)集體交流

      ①求出外圓的面積。

      ②求出內(nèi)圓的面積。

      ③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

      (5)學生按步驟獨立計算。

      (6)組織交流解題方法,教師板書

      ①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02 =314(平方厘米)

      ②求出內(nèi)圓的面積:3.1462 =113.04(平方厘米)

      ③計算圓環(huán)的面積: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7)提問: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嗎?

      (8)學生回答后,小結:求圓環(huán)的面積一般是把外圓的面積減去內(nèi)圓的面積

      還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進行簡便計并。

      簡便計算

      3.14102-3.1462

      =3.14(102-62)

      =3.1464

      = 200.96(平方厘米)

      答:這個鐵片的面積是200.96平方厘米。

      2.概括歸納:如果用R表示大圓的半徑,用r表示小圓的半徑,你能根據(jù)上面的計算過程推導出環(huán)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精華】圓的面積教案4篇】相關文章:

    【精華】圓的面積教案3篇01-25

    【推薦】圓的面積教案4篇02-09

    關于圓的面積教案3篇01-26

    圓的面積教案范文5篇01-25

    【精選】圓的面積教案3篇02-10

    【精品】圓的面積教案4篇02-08

    關于圓的面積教案4篇02-07

    圓的面積教案匯編7篇01-16

    《圓的面積》教學反思10-19

    關于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9-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在线欧美日韩乱码中文电影 | 夜夜久久国產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