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

    時間:2021-09-16 17:59:13 教案 我要投稿

    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

      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

      2、通過典型事例加深學生記憶,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

      骨骼、關節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

      教學難點:

      骨骼、關節、肌肉如何相互協調完成運動過程。

      教具:

      人體骨骼、肌肉模型及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既然提到運動,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一下人體的運動系統。通過提問人體的運動系統由哪幾部分構成引入本課。

      二、授課:

      (1)、認識骨骼和關節

      提問學生人體骨骼由多少塊構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人體骨骼、肌肉模型簡單介紹人體的骨骼。

      介紹關節:球窩關節(肩關節)滑車關節(肘關節)平面關節(脊椎)

      自己動手并討論:我們身上哪些是球窩關節、哪些是滑車關節、哪些是微動關節。

      (2)、肌肉:

      肌肉分成三大類: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

      平滑肌(食道,胃壁)

      心肌(心臟)具有律動性

      重點講解骨骼肌:人體是很很復雜的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很多肌肉協調配合完成。因此在運動生理學中我們又將肌肉分成這樣幾類:原動肌(使骨骼產生運動的一塊或一組肌肉)對抗肌(在同一動作中與原動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

      用屈肘動作來具體講解原動肌與對抗肌。當我們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而肱三頭肌舒張。他們正好是一對作用相反的肌肉組。所以,這時我們就將肱二頭肌稱為本動作的原動肌,而肱三頭肌就稱為對抗肌。

      (3)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之間的關系

      自己動手并討論: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4)小結:

      A我們說心肌有律動性,假設心肌每分鐘跳60次,我們算一下它一小時、一天、一年分別能跳動多少次?并說說它的重要性!

      B踢足球時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運用圖像圖示說明天體系統的層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圖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自身條件,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圖片、視頻引導學生認識天體及天體系統,并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的環境,認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太陽系行星的運動特征、質量與體積等數據的對比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的普通行星。

      3.結合資料,從地球自身條件和行星際空間條件等方面說明地球是一顆存在生命的特殊行星。

      教學方法:講授法、圖表分析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高中階段我們學習的地理與初中時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不僅僅是學習某個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地理環境中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的特征、運動變化規律的了解,使同學們能夠正確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了解不同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人們總是用“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來形容某人知識的淵博,今天就先帶你們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從宇宙看我們的'地球。

      (板書)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節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書)

      【導入提問】什么是宇宙?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總結

      人們對宇宙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從最早對宇宙的認識“天圓地方”開始,到“地心說”、“日心說”等學術說法的不斷涌現,體現著人類對宇宙的不斷探索和思考,18世紀天文學家開始引進了“星系”一詞,之后隨著大型天文望遠鏡的使用,以及空間探測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認識范圍在不斷地擴大,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地完善。

      我們現在認為:“天地四方”──宇──無限空間

      “古往今來”──宙──無限時間

      宇宙是包容天地萬事萬物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天體是宇宙物質的存在形式

      1.天體及天體的類型(板書)

      最早人們用肉眼進行觀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變換,有看起來不動的,人稱其為恒星;有移動的行星;還有彗星、流星等。后來,人們借助于光學天文望遠鏡,又發現了星云和星系。再后來,加上射電望遠鏡,人們還發現了中子星、類星體和黑洞等。除了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天體外,宇宙中還有一些彌漫于星際空間的物質,如氣體、塵埃等。所有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質形式,人們通稱天體。

      轉折提問:2013年6月21日,我國航天飛行員在“神舟十號”飛船上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太空課,同學們說“神舟十號”飛船是天體嗎?

      學生回答。教師進行概念辨析。

      總結:天體的類型可以分為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前面我們看到的行星、恒星、星云等都是自然天體,自然天體中最基本的類型是恒星和星云。

      恒星和星云的比較表格:

      人造天體包括航天飛機、人造衛星、飛船、太空垃圾等。但是需要區別:地球作為整體是一個天體,但地球的一部分或者附屬物就不能叫作天體。例如按航線飛行的飛機、發射架上的人造衛星、天上的云、地上的汽車等。

      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體和星際物質構成了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中的各種天體是否孤立存在的呢?經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天體都在高速的運動著,鄰近的天體彼此之間相互吸引,形成以質量大的天體為中心,其他天體圍繞這個中心旋轉的天體“集團”,科學家們稱它們為天體系統。

      2.天體系統(板書)

      地球和月球的質量比約是81:1,因此月球繞地球旋轉,形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地月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

      同理,質量較輕的地球帶著其衛星,以及其他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天體圍繞恒星太陽旋轉,構成太陽系。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平均距離為1.5億千米。

      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太陽和千千萬萬顆恒星組成龐大的恒星集團──銀河系。在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恒星有1000多億顆。太陽系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約為2.7萬光年。

      在銀河系以外,還有大約10億個同銀河系相類似的天體系統,天文學家稱他們為河外星系。銀河系和現階段所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統稱為總行系。它是目前人類所執導的最高一級天體系統,也是目前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部分。

      通過老師的講解,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一下3個問題:

      1.宇宙中的天體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相互吸引、相互繞轉)

      2.天體系統的規模相差懸殊,按大小可以劃分為幾個級別?(劃分為四個級別)

      3.請你設計框圖,正確表示天體系統不同級別之間的關系。

      (板書)

      4.天體系統的級別中,包含地球的級別有哪些?

      答案: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任何天體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同學們通過認識宇宙中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以正確了解和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1.太陽系的組成

      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恒星太陽,周圍由八顆大行星、眾多小行星及彗星、流星、星際物質組成。其中八大行星,按照他們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

    【開學第一課高中教案】相關文章:

    職業高中春季開學第一課教案01-19

    高中春季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教案01-20

    春季開學第一課體育高中教案(通用5篇)01-19

    政治開學第一課教案12-13

    小學開學第一課教育教案12-10

    【熱門】小學開學第一課教案01-21

    美術春季開學第一課教案01-19

    春季開學第一課主題教案01-19

    春季開學第一課中班教案01-19

    小學開學第一課教案【薦】01-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在线不卡网 | 久热re6在线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套图 | 日韩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