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教案

    時間:2022-09-22 08:25:32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長歌行》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歌行》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長歌行》教案(精選10篇)

      《長歌行》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時間的寶貴。

      2、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教學準備:

      生字卡、投影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前幾天老師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現在大家將收集的句子大聲讀出來。

      2、生展示句子并大聲朗讀。

      3、師: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并能用好寶貴的一分一秒。今天我們學習這首古詩,詩人也正是告訴小朋友要學會珍惜時間。

      4、板書課題。

      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

      5、齊讀課題。(提醒學生注意長和樂都是多音字。)

      二、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個字,但在這五十個字里初次和大家見面的生字可不少,而且有幾個是老師平時也很少見到的。大家自己先讀一讀,找找哪些生字最難讀準。

      2、投影出示生字,請學生正音。

      指名讀、學生帶讀、開火車讀。

      重點強調朝(多音字)字的讀音和衰字念古音。

      3、投影出示詩中的詞語,請學生認讀。

      園中葵德澤光輝傷悲

      4、學生自由讀全詩,師巡視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5、那么多的生字娃娃全被你們讀準了,真不錯!現在大家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找找看哪些字你在什么地方曾經見過。

      提醒學生德字在《品德與生活》一書的封面見過。

      華字在許多招牌中、電視廣告中見過。

      6、選擇自己見或者聽到過的字組詞。

      葵(向日葵)華(中華)復(復習)

      悲(悲傷)輝(光輝)澤(光澤)

      7、說說你分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會認字的字形。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識字。)

      交流識字方法:

      德:用順口溜幫助記憶(雙立人,一條心,十四歲,當標兵)

      葵:用字謎幫助記憶(頭戴小草帽,雙辮左右翹;臉兒仰向天,朝著太陽笑。)

      澤:比較記憶(日照水面現光澤,把手伸出在選擇。)

      復:會意字,人們(表示上面的人字頭)每天(指中間的日字)抬腳(指下面的折文兒)走出耕作,日落又用腳走回來休息。

      8、慧眼大考驗。

      為了考考同學們的眼力,老師把這些生字的上邊或下邊,左邊或右邊分別蒙住了一小部分,你們能猜出來嗎?

      指名讓學生猜。

      三、朗讀全詩,讀通讀順。

      1、自由練讀古詩。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師生合作朗讀。

      你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忍不住想和你們一塊兒讀了,你們歡迎嗎?

      4、生生合作朗讀。

      我們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請同桌一起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讀一讀這首詩。

      5、齊讀全詩。

      四、指導書寫生字。

      1、投影出示6個要求會寫字,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間架結構,說說哪些字最容易寫錯,哪些字最難寫。

      2、學生交流,老師適時重點指導。

      華:筆畫雖少,但要安排好上下兩部分的位置,使比例適中。

      德:右邊筆畫較多,左松右緊。

      努:下面的力字要字得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3、生自由練習書寫。

      4、反饋糾正,集體評議。

      5、學生在寫字本上寫兩個。

      6、展示作業。

      尋找自己的書法小老師,向他請教。

      第二課時

      一、理解古詩意思。

      1、請讀一讀全詩,有哪些詞比較難理解?

      投影出示:

      葵指一種蔬菜。

      華葉草木。

      衰枯萎。

      2、理解第一、二句。

      我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老師先用一段話來說出一句詩的意思,你們邊聽邊看畫面,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幾句詩,找到后大聲讀出來。

      師描述:你看,那園中的蔬菜一顆顆長得綠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著太陽來曬干,春天的陽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這世間的生命,這一草一木。也正是無私的太陽讓世界有了如此美麗的光輝。大家猜猜老師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這位詩人,面對這眼前的一切,你將懷著怎樣的心情讀這兩句呢?

      生自由讀。

      指名讀,學生點評。

      3、理解第三、四句。

      師:詩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隨著時間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這草木都會枯黃,花兒也會枯萎。就像河流總會向東流到大海里,而從來不會向西又回到它們的起點一樣。猜猜這是哪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猜

      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情讀這兩句?為什么?

      指名讀。師生評議。

      4、理解最后一句。

      二、體會古詩感情。

      1、師:時間從詩人身邊一天天過去,看著花兒即將枯萎,春天也將過去,詩人多想留住這美好的時間,可時間能回頭嗎?

      2、你有沒有特別想抓住時間的時候呢?

      老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體驗來談,如:學生們總是覺得快樂的時間過得特別快、如果昨天的沒完成的事不及時完成,今天來做又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3、是呀,時間總是無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詩人想到一塊去了,一個人只有好好利用時間,珍惜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小時候不努力而等到長大了再來白白地傷心了!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的最后一句。

      4、現在請大家說說你此時心中的感受。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呢?

      三、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1、大家剛才在理解中讀出了自己的感受,現在我們再做一個看圖找詩句的游戲。

      2、課件播放畫面:春天百花盛開、陽光燦爛;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東奔騰;一個小小孩在家中埋頭苦讀的畫面。請你為每一個畫面配上相應的詩句朗誦。

      3、你讀大家評。

      挑選自己喜歡的詩句讀出自己的體會到的感情,其他同學點評他讀得好不好。

      指名讀,集體評議。

      4、古詩學到這兒,你們能背誦了嗎?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背一背。你可以搖頭晃腦地背,也可以像詩人一樣踱著方步邊走邊背,甚至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背。

      5、學生自由背誦,師巡視并參與學生活動。

      6、學生展示背誦情況。

      四、作業。

      從你課前準備的名人名言中挑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工工整整地抄下來,送給你的朋友。

      《長歌行》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會讀會寫生字葵字。

      情意目標:體會古詩中告訴我們的惜時的道理,激發努力學習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標:體會詩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讀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古詩。(板書古詩兩字)同學們,看到古詩一詞,你想到了什么?

      生:可能想起學過的古詩,就讓其背誦;或想起學詩的方法,引導學生補充,教師板書;或問本節學哪首詩,板書課題——長歌行。

      師:是呀,古詩語言凝練,有許多千古流傳的名句,告訴我們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前面沒有提到,這里引出我們今天又要學習古詩了,還記得學古詩的方法嗎?說自己學詩的方法,師適時板書學詩要點)

      二、學習

      師: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生:讀課文。(教師關注讀的不好的學生)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評價他們讀得怎樣?

      (指名幾個學生讀,大家評價)

      師:詩中還出現了一個我覺得不好寫,不好記的生字。誰來提示大家哪里容易出錯?你怎么記住這個字的?(讀通)

      師:能把詩句讀通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還得理解詩的意思。請同學們默讀,或根據注釋,或查字典,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你有哪些字句的意思不明白?

      生:說不懂的字句。

      師:請你和同桌議議這些字句的意思。

      師:這首詩寫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讀懂)

      從這首詩中,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到的?請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交流。

      生: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體會得真好,詩人由看到的景象,想到一去不復的時間。我們能通過讀讀出這種感受嗎?老師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可以嗎?

      (指名有感情讀詩)(悟情)

      同學們,你發現了這首詩和我們學過的其它古詩的區別了嗎?對,這是漢代的樂府民歌,是可以和曲而唱的,這些樂府民歌唱出了人民的心聲,千古流傳。你們想聽聽嗎?

      配樂唱。

      三、總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

      生:或是從中獲得的道理;或是別的惜時名言詩句。

      (根據情況出示今日歌和明日歌,選擇你喜歡的背誦)(延伸)

      師:同學們的收獲不少,今天,我們一起學了這首詩,明白了道理,你想把這首詩送給誰?為什么?

      師總結:是呀,燕子去了,會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卻是一去不復返的。“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希望我們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呀。

      《長歌行》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我國古代樂府詩中的名篇《長歌行》,講的是時間如流水,要珍惜時間,努力上進,教育人們要趁著年輕多努力,其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家喻戶曉的名句,也是少年勵志的座右銘。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會讀會寫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標

      體會古詩中告訴我們的惜時的道理,激發努力學習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標

      體會詩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讀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到時間的珍貴。

      課前準備:

      對聯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猜謎語,導入新課。

      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又沒腳,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時間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金買不到?

      (指名說一說)

      小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它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時間,并能用好寶貴的一分一秒,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詩,詩人也正是告訴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

      板書課題:長歌行

      教師講解:“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今天,老師為同學們的學習設了四道關,在闖關中表現優秀的選手,老師可有禮品相送哦!

      二、 初讀古詩,學習生字詞。

      老師為同學們設的第一道關是“識字大比拼”,現在,讓我們進入輕松第一關。

      請同學們各自放聲讀一讀,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看看哪個字你掌握的還不夠好?

      請同學們當“小老師”重點講解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的生字。

      可以選擇分析字形、換偏旁、看拼音、猜字謎、比較記憶等方法。

      重點要講到:葵 (頭戴小草帽 雙辮左右翹 臉兒仰向天 朝著太陽笑) 晞 焜

      師:誰愿意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三、 理解詩句意思。

      第二關,詩意大解讀,讓我們共同進入第二關。

      師:能把詩句讀通了,達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詩讀得更好,還得理解詩句意思,請同學們默讀,或根據注釋,或查字典,或請同桌幫助,弄明白每句詩的意思。

      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看詩,我們來做一個“我說你猜”的游戲,老師先用一段話說出兩句詩的意思,你們邊聽邊看畫面,猜猜老師說的是哪兩句詩,找到后大聲讀出來。

      師描述:你看,那園中長滿了碧綠蔥蘢的蔬菜,等到太陽一出來,蔬菜上的露水就被太陽曬干了。(生說出相應的詩句)溫暖的春天正在散布著它的恩澤,大地上的一切便充滿了生機勃勃。(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如果你是這位詩人,面對眼前的這一切,你將懷著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句話?

      (生可以說出高興、愉快)

      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詩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隨著時間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這草木都會枯黃,花兒也會枯萎,(生讀出句子)就像河流總會向東流向大海,而從來不會向西又流到他們的起點?(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你準備用怎樣的心情去讀這兩句詩?指名讀。

      師: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年老時再傷心后悔也來不及了。

      (生讀出相應的詩句)

      四、 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第三關,感情大流露,我們就一起邁進第三關。

      面對滾滾的江水和一去不返的時間,你有什么想法嗎?

      師:時間從詩人身邊溜走,看著花兒即將枯萎,春天也將過去,詩人多想留住這美好的時間,可時間能回頭嗎?

      你有沒有特別想抓住時間的時候呢?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來談,比如:星期的時候、玩耍的時候、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的時候等)

      是呀,時間總是無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詩人想到一塊兒去了,一個人只有好好的利用時間,珍惜時間,這樣就不會因為小時候不努力學習,而等到長大了再白白的傷心了,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首詩。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背一背,你可以搖頭晃腦的背,也可以像詩人一樣踱著方步邊走邊背,甚至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背。

      五、 課堂練筆。

      第四關,財富大考場,讓我們勝利跨進第四關。

      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歌行》,大家都知道時間就像流水,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后,我們來做幾道題,第一道題,限時題,在限定的15秒內寫出答案,這首詩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第二道題,必答題,這是一首什么詩?

      第三道題,搶答題,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第四道題,自選題,請你評出在今天的闖關中表現最優秀的選手?

      發禮品——對聯。

      請說說你的感受。

      六、 教師總結。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我們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希望我們少壯多努力,老大不傷悲,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七、 作業。

      從你搜集的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送給你的朋友。

      《長歌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樂府",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中表達的人生哲理。

      4、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及寫作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探究珍惜時間,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聯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點撥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師生交談

      師:老師讓你們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但同學們得認真聽,聽后告訴老師這首歌告訴我們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訴我們青春一去不復回

      師:是的,青春一去不復回,所以我們必須珍惜青春。《青春舞曲》這首歌也正因為它有這樣的內涵而廣為傳誦,成為流行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愛音樂,古人同樣也愛音樂;你們喜歡《青春舞曲》這樣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樣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漢朝時廣為人唱的一首歌曲——漢樂府的《長歌行》。

      二:教學過程

      1.了解漢樂府

      師:大家注意到這首詩歌的作者是誰了嗎?

      生:漢樂府

      師:誰知道漢樂府?(生回答)

      師:漢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構,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 然后配樂演唱,之后人們將搜集來的詩歌也稱為"樂府" .后來"樂府"就成為了一種詩歌體裁。《長歌行》是漢樂府的曲調名,"行"是一種文體 .

      2.讀詩

      師:了解了漢樂府我們就來讀讀這首詩吧。

      (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此詩的讀音,并讓學生找出哪些字的讀音應該特別注意)

      讓學生說出該注意的讀音

      生:齊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師:教師再次朗讀,要求學生聽出朗讀節奏。

      生:齊讀(感受詩歌朗讀節奏)。

      師:選班里朗讀水平最好的同學有感情朗讀詩歌。朗讀時讓其他學生仔細聽,并思考詩歌的意思。讀完后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首詩的意思

      生:口頭翻譯(理解詩歌意思)。

      師:對詩歌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現在老師給你們音樂背景,請同學們用感情來朗讀這首詩。(播放《高山流水》)

      生:學生配樂朗讀

      師:大家讀地很有感情,但讀古詩應該要有讀古詩的樣子。同學們古人讀書怎么讀的?

      生:搖頭晃腦

      師:那現在我們也模范下古人讀書的樣子,搖頭晃腦地讀,讀出節奏,讀出感情來。(教師帶頭)

      生:搖頭晃腦地朗讀

      師:大家頭搖的好,腦袋晃的也不錯。但我們還是忽略了一點。大家先看一下這首樂府選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師: 相和歌辭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樂府歌,雖然我們不會唱,但我們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來朗誦這首詩。同學們,讓我們來試試吧!

      生:女生(一人)讀一句,其他同學應和一句,將詩歌讀一遍。

      生:男生(一人)讀一句,其他同學應和一句,將詩歌讀一遍。

      3.品詩(13分鐘)

      師:大家都讀的很投入,那么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這首樂府曲中寫了許多事物,請大家把它找出來,并概括出它的特點(可以通過聯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陽春、萬物、百川

      師:同學們剛才都說的很不錯,其實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寫了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導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生:回答

      師:大家都體會的很好,能否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把這首詩讀得更好呢?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師:出示關鍵詞,學生背誦(關鍵詞一次次減少,難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陽春——萬物——秋節——華葉——百川——復歸——少壯——老大

      生:朝露——陽春——秋節——百川——少老

      生:陽春——秋節——少老

      4.用詩(合作交流)

      詩人僅僅用了50個字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讓我們懂得去珍惜時間。相信大家已經領悟了詩當中的人生哲理。老師想讓大家通過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聯想,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再現這首詩歌的意境。

      提示:1.改寫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刪內容,調整順序成為你自己的詩歌

      3.制作成公益廣告

      5.悟詩

      師:同學們,漢樂府的《長歌行》由于它的內涵而傳誦至今,他再一次敲響了我們的警鐘,告戒我們要時刻珍惜時間,珍惜一切。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學了這首詩歌后的啟發。

      生:訴說啟發。

      師:最后讓我們用現在的方式唱響這首樂府詩。播放歌曲《長歌行》

      《長歌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熟讀背誦詩歌,理解古詩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反復品讀古詩,抓文眼,在教師的引導下感悟詩句大意;聯系其他文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古詩的主題思想,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的主題思想,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教具使用: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學生反復讀古詩

      2.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樂府詩集》全書一百卷,分十二類。上起漢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謠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樂章外,還保存了大量民間入樂的歌詞和文人創造的《新樂府詩》(《新樂府詩集》其中包括《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全書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對各種歌辭、曲詞的起源和發展,均有考訂。

      3.理解古詩重點字含義

      長歌行 漢樂府 三國時期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1)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 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種體裁, 歌行體的簡稱,詩歌的字數,和句子的長度不受限制。長歌行是指“長聲歌詠”為曲調的自由式歌行體。

      (2)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3)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4)陽春:溫暖的春天。

      (5)布:給予。

      (6)德澤:恩惠。

      (7)秋節:秋季。

      (8)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9)華:同“花”。

      (10)衰:衰:讀“cuī”.古時候人們讀的沒有“shuaī”這個音。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11)徒:白白的。

      (12)百川:河流。少:年輕。老:老年。

      4.理解句意

      『青青園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園:園圃,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場所。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動詞,等待。日:太陽。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的照耀。○描繪葵的形象。托物起興。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春天的太陽散布恩惠。 陽春:溫暖的春天。布:動詞,這里是散布的意思。德澤:恩惠。春天把陽光、雨露帶給萬物,因而說是一種恩惠。萬物:大地上的各種生物。生光輝:形容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樣子。○對春天的禮贊。

      『常恐秋節至,焜(kūn)黃華(huā)葉衰(cuī)』 常:副詞,表示情況或時間的持續和一貫性。時常。恐:動詞,擔心。秋節:秋季。至:動詞,到。秋氣肅殺,萬物多因長成而趨于衰敗、死亡,故爾擔心。焜黃:顏色衰敗的樣子。華:同“花”。衰:衰老,衰敗。○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過程。不由得生出種種感觸。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東: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表示朝東、向東的意思。海:大海。何:疑問代詞,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起修飾作用。常用來表示對時間、處所、事物的詢問。時:名詞,時候。復: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某種情況的再現。可譯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向西、朝西。歸:動詞,回。這句意思是光陰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由季節轉換聯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傷嘆氣了。少:少年時期。壯:成年時期。合起來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努力:把力量盡量使出來。意即勤奮。老大:指人生命力衰敗的時期。徒:副詞,表示動作的施行沒有取得成效一。可譯為“空”。傷悲:悲傷。○歸結為關于生命價值的感悟,情景動人。

      5.中心: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春天代表:壯年時期

      常恐秋節至代表:晚年的來臨 大河奔入大海代表:時間的消逝。

      6.聯系

      本詩借物言理,以園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的厲害。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

      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少年時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之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努力向上,牢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訓,催人奮進。

      教學反思

      《長歌行》是一首漢樂府民歌,講的是時間如流水,要珍惜時間,努力上進。其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家喻戶曉的名句,是許多人少年立志的座右銘。結合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

      1、初讀感知韻律

      這里首先安排學生將詩文讀三遍,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是在第一遍的基礎上,讀出節奏,感知古詩詞的韻味。第三遍要美美的讀,讀出詩人的情感。

      2、品讀體會情感

      通過學生對文本的初步感知,再次有感情的讀文。同桌互相聽讀,互相檢測,通過讀揪出讓你最有感觸地句子,找到詩的中心句,提煉出詩的主題。

      3、精讀想象意境

      通過學生的自讀、自學、自悟、相互交流,感受詩的意境,力求學生與文本、詩人三者情感的統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化得到升華。

      4、小組交流話題

      讀了古詩你知道了些什么?小組長負責自己組的組員的發言情況,并挑選金牌發言人。

      5、全班交流以上話題

      請各組金牌發言人發言。

      6、提升學習拓展

      給學生時間空間,讓他們把課外搜集的其他有關珍惜時間的詩句諺語警句或故事展示出來,并在全體同學面前讀一讀,背一背。這不僅能讓學生從多角度感受時間的寶貴,更懂得了從小就要珍惜時間。

      《長歌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這節課我們上語文課,學習《長歌行》。

      2、長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再請同學們看詩中讀者的位置上寫的是什么?

      4、通過預習,你對漢樂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讀感知韻律

      1、首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遍詩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詩中的三個生字,把詩讀準。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詩讀順,讀出詩的節奏。

      2、指名朗讀

      第一名學生讀,請其他同學聽他的讀音,是否正確。

      第二名同學讀,請其他的同學聽他的節奏,是否有韻律。他讀的是那種韻律。

      師生小結,一首詩可以用不同的節奏來讀,句與句之間也可以不一樣,但一句話中的節奏必須一樣。

      3、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節奏,自由的將這首詩讀一遍。

      三、品讀體會情感

      1、同學們讀得真好,其實讀古代詩詞,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的有節奏,更重要的是讀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讀

      3、你覺得詩中那句話最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觸?

      4、齊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這句詩是什么意思?你體會出作者的什么感受?(珍惜時間)

      四、精讀想象意境

      1、古人說,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讓他觸景生情,發出了如此慨嘆呢?請大家默讀詩文的前四句,讀時想一想每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釋,還可以借助插圖品一品,作者因何而感慨。后與同桌交流你的收獲和困惑。

      2、學生自學并交流。

      3、匯報。

      說說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讀一讀那句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不按著四句詩的.順序,先說那一句都可以。

      (1)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什么意思,從哪個詞中可以看出太陽一出來露水就干了?早晨是露水最大最圓,最美好的時刻,可太陽一出來,頃刻間,就干了,你獨到這里,有何感受?是啊,朝露易逝,時間就像它一樣,很快就沒有了,所以最著說——(生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作者抬起頭,舉目四望,看到了什么?你沖那看出來的?讀一讀,美嗎?你從哪個詞中感受到了美?把這種美讀出來。這美麗的景色是永久的嗎?為什么害怕秋天?讀到這,你讀出了什么感受?說出來,(重點理解“焜黃”“衰”)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是啊,春花好,僅三月,少年時,轉眼逝,使人于是想對同學們說——(齊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讓我們齊讀一、二、三句品味時間的短暫。

      (4)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這一句寫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慨?他看到了什么?是呀,何時歸呀,何時都不歸,他們一去不復返了,就如同時間一樣。是呀,春去春會回,青春卻難復,抓住了現在就是抓住了青春,失去了現在就是失去了一生,這正是——(齊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齊讀全詩。

      五、悟讀自我升華

      此時此刻,我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你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男生,女生,分別齊讀,品意悟情,熟吟成誦,直至背誦。

      六、擴讀學習拓展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識到時間的寶貴,他們用不同的詩句,表達著共同的心聲,你知道有哪些詩句嗎?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等無花空折枝。同學們讓這些詩句成為我們人生的座右銘,激勵著我們不斷向上,永遠前進!

      《長歌行》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

      2、反復品讀古詩,品析詩歌借物喻人的藝術手法,理解全詩主旨。

      3、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相關鏈接】

      “樂府” 作為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秦及西漢武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行,古詩的一種體裁。歌行體的特點是格式節奏上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講究平仄,字數五七言為主,可參差不齊,可變韻。第六單元將學習杜甫的《兵車行》。

      【寫作背景】

      東漢后期,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人的本來價值。許多人生問題,成為人們探討的目標。同時,人們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對待人生的這一問題上,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是以《西門行》為代表的及時行樂的消極態度;一種是以《長歌行》為代表的奮發有為、有所建樹的積極態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聲朗讀兩遍詩歌,注意字音和節奏。

      2、聽讀錄音,聽準字音和節奏,并把節奏劃在書上。

      3、默讀詩歌,結合注釋和背景資料,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所展現的畫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 晞:

      翻譯: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布德澤:

      翻譯: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秋節: 焜黃:

      翻譯: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翻譯: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徒傷悲:

      翻譯:

      二、深入學習

      1、詩中前四句借物喻人,描繪了一幅什么圖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五六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由此你聯想到了什么?

      3、如何理解“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一句,作者用流水比喻什么?

      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你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三、遷移運用

      請再寫出一句勸勉人們珍惜時光的名句。:

      【相關知識】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短歌行》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轉眼就消失了,逝去的年華苦于太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孔子在河岸上看著浩浩蕩蕩、洶涌向前的河水說: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長歌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長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課文中的“葵”“羹”“煎”三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4、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激情導入

      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的古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中國詩歌就像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一直盛開在世界文苑之中。學習古詩,能使我們領略古代詩人豪放、婉約的藝術風格,更能使我們領略詩中描繪的雄壯、優美的意境。

      大家曾學過不少古詩,那就把你最喜歡的一首背誦下來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詩人

      1、三首古詩的作者分別是誰?哪個朝代的?(板書作者和朝代)

      2、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你對其中兩位詩人的了解。

      三、學習《長歌行》。

      1、教師導入: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個同學能為我們背一背呢?(指名背)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這種形式的詩——《長歌行》。

      2、(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3、學習向導:(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學習向導”)

      (1)讀一讀《長歌行》,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3)記下不懂的問題,畫在書中,尋求同伴的幫助。實在解決了的,在全班討論交流。

      (4)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匯報。

      4、給足自學時間,指導學生按照“學習向導”進行學習。

      5、組織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多媒體可見——全屏顯示動畫版的課文插圖)出示《長歌行》動畫插圖,教師配樂朗誦,學生看、聽、思考,這首詩給自己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按照“學習向導”中問題的順序,依次進行匯報,交流自學情況。(再次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習向導”)

      (3)學生充分談,教師隨時進行朗讀指導。

      甲組:匯報詩句的意思。

      園中的葵花綠油油的無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陽光。溫暖的春天雨露滋潤陽光照,世上的萬物欣欣向榮多輝煌。常常擔心寒秋季節將要來到,到那時花卉草木都衰敗枯黃。時光流逝像萬條江河流東海,什么時候呀它會在向西流淌?年輕時不珍惜時間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傷。

      乙組:主持開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環節。目的在于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

      丙組:以朗讀作為主要的回報形式。教師提供相應的音樂錄音。

      匯報的形式力求多樣……

      (4)教師參與環節:同學們設計的匯報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出幾道題,考考大家。(出示多媒體課件——練一練)

      練一練:

      先解釋加點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6、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長歌行》勸導人們珍惜青春年華,是一首傳誦經久的勸誡詩)

      7、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8、教師請一名同學配樂朗誦,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9、詩中的哪句話,對世人有規勸的含義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教師小結:《長歌行》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還打比方,說明光陰似流水,一去不復回,最后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奮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這首古詩背誦下來,也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

      四、布置作業:

      1、背誦古詩。

      2、搜集有關勸誡后人勤奮好學的詩句。

      《長歌行》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朗讀詩歌,讀出感情。

      教學重點: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思想感情。

      2、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小黑板,MP3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們的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哪位同學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請同學樣閉上眼睛,想想我們的校園里有哪些美的存在?(從小草,小樹葉,到桃花…)然而秋天的到來會帶走許多美好東西,季節的交替我們無法阻擋。其實每個人都會從少年走向老年,那么在這短暫的人生路上我們該怎么做,才能使自己不留下遺憾呢?古詩《長歌行》里面提到了一點,非常重要。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板書課題,讀題,釋題)

      二、感知詩意

      小學階段我們接觸了不少的古詩,誰能說說平時你是怎么學習古詩的?(讀通,釋意,查找資料,根據古詩的內在聯系)

      1、自學古詩(出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懂詩意;寫下體會)

      檢查自學情況:指名,朗讀,說說自己對詩的理解和發現的問題。

      2、這首詩中描繪了許多美好的事物,請大家從詩中圈出,并說說你的理由。

      3、這一首詩展示了許多美好的事物,那么這首詩只是在展示這些嗎?(看文中的插圖,看著奔騰而去的流水,你們會想到什么?)它表達了怎么的思想感情的?又是怎么表達的?(出示小黑板,前后桌的同學互相討論。)

      美好的東西雖然很快地消失了,可他們留給大地的是美,是生機與活力,它們沒有辜負短暫的生命。人生也一樣,只要我們珍惜時光,讓一生活得有價值,到了白發蒼蒼時,我們就可以坦然地面對那句歌詞,最美不過夕陽紅。

      三、指導朗讀

      大家都體會得很好,那你們能否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讀中,把這首詩讀好呢?(先聽一段錄音,細細品味,想想該怎么朗讀?)

      同學們學了這首古詩后,你想告誡誰,想對身邊的朋友,親人說些什么?

      四、指導背誦

      想想,怎樣背誦背得快,記得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得快;抓住能引起聯想的重點詞語背得快,如可抓住“園中葵”“百川”等詞語幫助記憶)

      在課的最后,請讓我們以古詩的最后一句話共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五、作業:

      預習《七步詩》

      板書設計:

      10、古詩三首

      長歌行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教案 篇10

      目標:

      1、認讀8個生字詞,會寫7個字,學習一個多音字。

      2、讀古詩,感知詩歌的韻律,初步了解時間的重要性。

      3、通過理解詩意,觀察圖畫,培養學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誦古詩。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生字詞,學習一個多音字。

      2、理解詩意,并從中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手段: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指導閱讀教學方法:講讀、小組合作學習法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

      1、初讀課文,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理解詩歌的含義在于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謎語導入,質疑揭題

      1、出示謎語:看不見,摸不著,跑著快,又沒腳,一去永遠不回頭,千金萬今買不到。學生猜出后,老師借機板書:時間長歌行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3、你知道哪些古詩?

      4、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

      1、學生認讀

      2、學生質疑。

      3、學生暢所欲言

      4、齊讀課題

      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圖文結合,自讀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內容自讀課文。(根據自己選擇看圖和讀課文的順序)

      2、提示:(1)看圖,要仔細觀察圖中畫的是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2)讀文,可以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3)圖文結合,理解詩句的意思。

      3、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1)誰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這些字讀一讀。(2)誰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把這些詞讀一讀。(3)誰愿意來把整首詩讀一讀。

      4、放錄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的節奏及韻律特點。

      5、你們也想讀一讀嗎?(要求讀出詩歌的節奏及韻來。)

      學生讀文。

      給學生自主合作和學習的機會,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三、再讀詩歌,理解詩意。

      1、訓練按下面的節奏讀。

      長歌行百川/到東海,何詩/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小結激趣:詩歌讀得太好了。能說說它的意思嗎?3、試著說詩意。(要求不要過高)(1)在小組里試著說一說。(2)質疑問題: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3)試著逐句說出詩的意思。

      1、學生讀文

      2、學生說詩意

      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詩歌意思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字

      1、在書里畫出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川、何、力、壯、到、海、復、歸、努、徒、傷、悲。

      2、抽讀卡片。

      3、指導寫字。

      (1)觀察字型:“海”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川”獨體字。

      (2)觀察如何寫漂亮這些字。

      (3)板書,評價。

      1.學生認讀

      學生書寫。

      板書設計:長歌行

      百川/到東海,

      何詩/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第二課時

      目標:寫字,背誦詩歌。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及重點關注

      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1、認讀生字卡片。

      2、背會詩歌。

      3、對字條。

      (1)請把相對應的字條連一連。

      (2)百川到東海

      ①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呢?時間也是這樣一去不回啊!何時復西歸?

      ②條條江河向東奔去,流入大海。少壯不努力

      ③如果年青的時候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④到老年時,再傷心后悔也來不及了。

      (4)詩與詩意結合起來讀一讀,認真感悟。

      (5)同桌互相說詩句,對詩意。

      1、學生背誦課文。

      2、同桌互相討論,全班交流。復習詩歌意思

      二、指導背誦,及時反饋

      1、出示掛圖,抓住重點詞語指導背誦。

      2、學生自由背誦。

      3、抽查學生背詩、指出優缺點。

      4、學生練習背誦。

      三、鞏固字詞,指導寫字。

      1、抽讀字卡,然后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的?分析字型、組詞、偏旁或取偏旁記、看拼音記。

      2、交流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悲”字的“心”字底。學生練習。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作業設計

      一、認讀下面的詞語。復習歸來努力悲傷回歸歌聲山川大海傷心如何

      二、給下面的多音字組詞。

      shao( ) zhang( )

      少長

      shao( ) chang( )

      三、回家找一句有關珍惜時間的話寫下來板書設計:長歌行

      百川/到東海,

      何詩/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教案】相關文章:

    《長歌行》教案06-22

    《長歌行》教案06-23

    長歌行教案08-24

    《長歌行》 教案08-09

    長歌行古詩教案05-23

    長歌行優秀教案04-11

    《長歌行》優秀教案11-26

    《長歌行》優秀教案08-26

    長歌行12冊教案06-25

    《長歌行》優秀教案范文07-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亚洲综合楼国产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在线免费播放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