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教案

    時間:2021-08-17 15:41:3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積累本課9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理解“泛濫”的意思。

      2、能夠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問題,并想方法解決。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8節。

      4、通過牛頓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的事情,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

      3、逐步掌握邊讀課文邊提問題的預習方法。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圖片上是誰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牛頓。

      2、教師補充:牛頓(1642~1727),英國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出生於林肯郡。他建立了機械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在光學方面,曾致力於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在熱學方面,確定了冷卻定律;在數學方面,建立了二項式定理,并和萊布尼茨一起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天文學方面,創制了反射望遠鏡,初步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

      3、板書課題:19牛頓在暴風雨中

      質疑: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預設答案:

      (1)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

      (2)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

      (3)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了些什么?

      (4)結果怎么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開火車分節讀課文。

      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它造成了什么后果?(出示)

      預設答案:這是一場罕見的暴風雨。它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河水泛濫,樹木連根拔起。牛頓家的木頭房子咯吱咯吱地響著,仿佛要倒下來。

      (1)理解“罕見”“襲擊”“泛濫”。(出示)

      罕見:難得見到。

      襲擊:侵襲,突然地打擊。

      泛濫:江河湖泊的水溢出來。

      (2)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請用橫線畫出牛頓的弟弟、妹妹及媽媽在暴風雨中不同的表現。

      (1)四人小組討論,找到句子簡單說說理由。

      預設答案:

      第一句:弟弟、妹妹害怕極了。(緊挨著)

      第二句:弟弟的擔心

      第三句:妹妹的驚慌

      第四句:媽媽的焦急(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終于)

      (2)指導朗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弟弟、妹妹、媽媽的心情)

      課后小結

      三、復習鞏固

      1、讀詞語。

      罕見襲擊泛濫心甘情愿

      斗篷撐開打擾脖子空曠

      2、齊讀課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10個生字“罕、襲、泛、濫、瘋、篷、撐、脖、曠、擾”,積累8個詞語,能區別“像”和“向”。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別句子,知道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2、了解牛頓在暴風雨中測量風力的實驗,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出示課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發明家愛迪生,今天,讓我們來英國大名鼎鼎的學家、家、天文學家——牛頓。

      2、板書:牛頓在暴風雨中

      3、出示課文第1—4節,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風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隨機進行生字教學:“罕、襲、泛、濫”。理解“罕見、襲擊、泛濫”的意思。

      5、師:在暴風雨來臨之際,你們會怎么做?

      6、交流。

      7、齊讀第1—4節。

      8、師:牛頓在暴風雨中干什么?(聽課文錄音5—10)邊聽邊想,你有什么疑問?

      9、學生質疑。

      (預設:牛頓為什么在暴風雨中做實驗?做什么實驗?他真的“瘋了”嗎?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二、學習生字,細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讀通句子。

      2、生字教學:

      “蓬、瘋、撐”正音。“蝙蝠”交流記字方法。“擾”找姐妹字:“優、憂、猶”

      3、解決問題一:牛頓在暴風雨中做什么實驗?

      (1)讀6—8節,用橫線劃出有關句子。(第7節)

      (2)交流:牛頓想了解風力。

      (3)師生接讀第6、7節:牛頓的頭發┅┅渾身┅┅有時候┅┅有時候┅┅每跳一次┅┅有幾次┅┅

      (4)板書:了解風力

      4、解決問題二:牛頓為什么要在暴風雨中了解風力?

      默讀5—8節后,用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關句子。(第8節2—5句)

      5、解決問題三:他真的“瘋了”嗎?

      (1)再讀第8節。

      (2)思考:你覺得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3)板書:愛研究勇敢

      6、解決問題四:媽媽找到牛頓,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思考:媽媽明白了什么?為什么不把他帶回去?

      讀媽媽想的內容。

      三、鞏固。

      1、選詞填空(詞句活動室第一題)

      2、妙筆生花。(詞句活動室第二題)

      (1)比較句子:媽媽尋找牛頓。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

      (2)讀一讀,多了哪些詞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具體描寫了媽媽當時的動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畫動詞)小結:這樣句子就更具體、更形象了。

      (4)練習寫話:爸爸查找資料。

      課外延伸:

      查一查:牛頓的其他故事。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區別“向”和“像”,學習并積累詞語“罕見、襲擊、泛濫、心甘情愿、打擾”,積累描寫大風大雨的詞語。

      2、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么做的。

      3、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4、繼續幫助學生掌握整理“取得的條件”。

      重點難點:

      1、分角色讀文,能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怎么做的句子。

      2、通過比較不同人在暴風雨中的不同表現,體會牛頓對科學執著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媒體引入,體會暴風雨的程度

      1、觀看暴風雨的錄象,思考:這是一場怎樣的暴風雨?

      2、個別交流

      板書:罕見、特大理解“罕見”的詞意

      3、找到描寫直接描寫暴風雨的語句

      (1)媒體出示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風雨襲擊了英國。河水泛濫,樹木連根拔起。牛頓家的木頭房子咯吱咯吱地響著,仿佛要倒下來。

      想象這場暴風雨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體會,練習朗讀。

      師小結:這些畫面是我們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是對景物的直接描寫,除了這些,你還能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場特大的暴風雨?自瀆課文,用“————”找出有關語句。

      (2)交流出示

      牛頓的弟弟妹妹緊挨著媽媽,他們聽著呼啦啦的風聲,心里十分害怕。

      牛頓的頭發被狂風吹得亂蓬蓬的.,渾身都被淋透了。

      媽媽彎著腰,縮著脖子,頂著狂風,焦急地尋找牛頓,終于在這空曠的后院找到了。(指導描寫媽媽的動作是為了突出風大,可以模仿動作,學會描寫)

      師小結:通過人物動作、心情的描寫來突出暴風雨的程度,這樣的描寫我們稱為間接描寫。

      二、揭示課題,學會質疑,理解課文

      三、補齊課題:19、牛頓在暴風雨中

      學生質疑

      過渡:一般在暴風雨中,人們都很害怕,就像牛頓的弟弟妹妹那樣——可是牛頓卻不見了,弟弟擔心地問——妹妹驚慌地說——,那么,牛頓到底怎樣了呢?真的被大風“刮跑”了嗎?你怎么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被大風“刮跑”的?

      理解“心甘情愿”(查字典理解“甘”,再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第7第8小節,用“——”劃出寫牛頓在暴風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劃出他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句子。

      (1)交流出示

      “他像個瘋子般不停地在風中向上跳著,身子有時候向著風,有時候背著風。每跳一次,他都測量一下落點與起點之間的距離,用石塊刻在墻上。有幾次,他一跳起就用雙手把斗篷往兩邊撐開,樣子就像一只蝙蝠。”

      借用媒體講解“每跳一次————就像一只蝙蝠”理解兩個“向”,動作理解“有時候向著風,有時候背著風”,區別“像”與“向”

      過渡:牛頓為什么要這么做?他真的瘋了嗎?

      (2)交流出示

      “牛頓真的瘋了嗎?不!這么大的狂風他從沒見過。他很想知道這強大的風究竟有多大的力氣,能把他刮多遠?他要了解風力。”

      再次理解“心甘情愿”(教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正因為牛頓對于這么大的狂風十分好奇,為了解風力,所以他‘心甘情愿’地被風‘刮跑’,因為不是真的被風刮跑,因此,這里的刮跑要加上“”

      四、交流資料,完成表格,加深體會

      過渡:就這樣,風一陣一陣地刮,牛頓一次一次地跳。那他什么時候才能停下呢?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牛頓在暴風雨中》精品教案】相關文章:

    那天,在雨中散文10-04

    初三作文在雨中12-15

    在雨中醒悟作文09-25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1-18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教案12-27

    小升初滿分作文:在雨中06-06

    等你在雨中余光中08-23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11-28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10-30

    語文A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莫高窟》教案12-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福利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免费v | 日本少妇精品亚洲第一区 | 亚洲制服类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