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時間:2022-12-05 09:36:50 教案 我要投稿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較寬窄》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通用8篇)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1、使用幼兒用書第16頁。

     。1)請幼兒看一看:圖中有哪兩個動物?它們長得怎樣?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張床最寬?哪張床最窄?它們分別是誰的?"出自:大;考、吧"請把動物與相應的床連線。

      2、使用準備好的物品作寬窄比較。

     。1)教師兩兩拿出物品,請幼兒說一說:這兩個物品哪個寬?哪個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師提問:"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能夠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寬和窄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思考。

      (3)請幼兒嘗試用書本、積木等物品來對對別的物品作寬窄的測量。

      教學反思:

      繼續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面、幼兒園里面、家里面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請幼兒用繩子或者其他東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媽媽的大床,餐桌、書桌和茶幾?纯从惺裁床灰粯诱堄變簩W習用跨步、腳印、竹竿、繩子等在戶外進行自然測量,比較路的寬窄、墻的寬窄等。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能運用感官比較三個以上物體的寬窄,知道物體寬窄的相對性。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難點:

      比較三個以上物體的寬窄。

      感知物體寬窄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1、兩條寬窄不同路的多媒體課件。

      2、一條寬窄不一的`小河多媒體課件。

      3、兩條長短不同的紙片。

      4、找圍巾的多媒體課件。

      5、生活中寬窄物體的圖片。

      教學方法和手段

      1、談話討論法:通過課件“過小河”,引起幼兒思考,發現物體具有相對性。

      2、操作法:幼兒通過操作,發現物體之間的關聯,引導幼兒發現辨別物體的寬窄。

      3、觀察比較法: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原來寬窄的東西放在一起比可能會變成窄的,發現寬窄的相對性。

      教學流程:

      1、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此環節為活動的前奏,以游戲找路情境導入,建立初步的寬窄概念,重在激發幼兒融入游戲情境,讓幼兒通過目測的方法發現物體的寬窄,學習正確的表述詞。

      2、親身體驗、探究新知

      第一環節:過小河,目測、身體動作來理解寬窄的相對性;通過架橋。

      第二環節:架橋

      在合作游戲中感知寬窄的可變性。

      第三環節:找圍巾

      操作探究中找出最寬的最窄的,感知物體寬窄的相對性。突破本活動的重難點。

      3、應用新知、升華體驗

      在生活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興趣

      (游戲:找路游戲情境導入,建立初步的寬窄概念)

      1、接到紅果果綠泡泡的邀請函,通往紅果果綠泡泡家要選擇一條寬寬的路

      師:紅果果綠泡泡邀請我們去他們家玩,你們想去嗎?

      師扮演紅果果和綠泡泡:“親愛的小朋友,我們是你們的好朋友紅果果和綠泡泡,今天邀請你們到我家玩,到我們家有兩條路,一條寬寬的,一條窄窄的,但是今天那條窄路堵車了,所以要走寬寬的那條,歡迎你們喲!”

      2、帶領幼兒來到活動場地

      師:到紅果果和綠泡泡家該走哪條呢?為什么?

      師:小朋友,這兩條路就是去紅果果和綠泡泡家的路,可是該走哪條路呢?

      幼:走這條。

      師:為什么?

      幼:這條路寬,那條路窄。

      幼:老師,走這條。

      師:為什么?

      幼:那條窄路堵車了不能走,只能走寬寬的那條。

      師:小朋友可真聰明,都能找出去紅果果和綠泡泡家的路,知道這條路寬,那條路窄。

      (啟發幼兒通過目測的方法,發現兩條路的寬窄,學習用“寬窄”正確表述

      【此環節為活動的前奏,重在激發幼兒融入游戲情境,讓幼兒通過目測的方法發現物體的寬窄,學習正確的表述詞】

      二、親身體驗探究新知

      第一環節:過小河通過目測、身體動作來理解寬窄的相對性

      1、帶領幼兒通過寬寬的路,一條河擋住去路

      再次讀紅果果綠泡泡的信:“在我家門前有條河,小馬說很窄,松鼠說很寬,到底寬還是窄呢?你們去試試吧!

      2、組織討論:到底小馬和松鼠誰說的對呢?你認為小河是寬是窄呢?為什么?

      師:到底小馬和小松鼠誰說的對呢?

      幼:小馬說的對。

      幼:小松鼠說的對。

      幼:小松鼠說的對。

      師:你認為小河是寬還是窄呢?

      幼:寬。

      師:為什么呀?

      幼:我跳不過去。

      幼:很窄。

      師:為什么呢?

      幼:我這樣就跨過去了。

      幼:很窄,我能跳過去。

      【談話討論法,引起幼兒思考,發現物體具有相對性】

      3、師:你是從哪里通過的?

      幼:這里通過的。

      幼:我從這里通過的。

      師:這條小河哪里寬一些哪里窄一些呢?

      幼:這里寬一些。

      幼:這里窄一些。

     。ㄓ心康牡囊龑в變喊l現小河的寬窄不同,為下一步感知寬窄的可變性做鋪墊)

      第二環節:架橋合作游戲中感知寬窄的可變性

      1、師:一定有許多小動物向小松鼠一樣感覺小河太寬,過不了河,我們為他們搭座橋吧。

      幼:好!

      2、幼兒選擇紙板架橋,通過操作發現紙板的長短和河面的寬窄有關

      師:現在小朋友拿上紙板架橋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小朋友可真能干,能把長紙條架到寬河面上,短紙條架到窄河面上。

      【操作法,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物體之間的關聯】

      3、師:“橋架好了,我們試試吧,”幼兒走過窄窄的橋,體驗窄的東西有一種緊縮感

      4、師:“橋面很窄,會很危險,怎樣把橋面變寬呢?”啟發幼兒通過合作組合,將窄的變成寬的

      【合作游戲法,感知寬窄的可變性】

      第三環節:找圍巾操作探究,找出最寬的最窄的,感知物體寬窄的相對性。

      1、設置問題:紅果果想要最寬的圍巾,綠泡泡想要最窄的圍巾,請把寬的送給紅果果窄的送給綠泡泡

      2、幼兒操作,比較三條圍巾的寬窄,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師:你怎么比的?

      幼:我看見這條就寬。

      幼:我把圍巾摞在一起,看見它是最寬的。

      師:你的這個辦法可真好!

      3、解決幼兒操作中出現得問題:

      預設:

     。1)幼兒通過目測選出最寬的,但不一定能發現三個物體間的細小差別。

     。2)幼兒通過比較產生,但比的方法有問題,比如不能再同一水平面上比。

      解決:你是怎么發現的?比的時候應該怎么比呢?

      【操作法,引導幼兒發現辨別物體的寬窄,除了用觀察法,還可以運用對應比較的辦法】

      1、師:我們都把自己認為寬的送給了紅果果,現在紅果果的圍巾都是寬的嗎

      【再次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原來寬的東西放在一起比可能會變成窄的,此環節為解決目標難點的重要環節,讓幼兒在反復的比較中發現寬窄的相對性!

      2、師:依以上方法找出最窄的。可視幼兒能力改作幼兒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三、應用新知升華體驗

      找出生活中用寬窄比較的物體,并比較它們的寬窄。

      此環節作為延伸活動進行。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略。

      活動反思:

      略。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這個游戲活動,使幼兒能夠進行寬與窄的比較,找出最寬的和最窄的。

      2、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生活中物體的寬窄。

      活動準備:

      情景主題畫《三只小豬》 各種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給小朋友講述三只小豬的內容:三只小豬都蓋了新房子,豬大哥蓋了一間茅草屋,豬二哥蓋了一間磚房子,豬小弟蓋了一間木屋。三間房子之間的路寬窄是不一樣的。大灰狼想要吃掉小豬,他會怎么走呢?先經過什么路在經過什么路?

      讓幼兒仔細觀察情境圖,自由討論。(先經過寬的路,在經過窄的路,先經過寬的橋在經過窄的橋等。)

      二、活動過程

      1、老師將寬窄不同的物品排成一排放在一起,請幼兒找出哪個寬哪個窄。

      2、再次感知寬與窄

      (1)老師發給每個幼兒手中兩個物品,一個寬,一個窄,當老師說到把寬的放在頭上,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老師說把窄的放在腳下,幼兒做相應動作。

      (2)在地上畫三條寬窄不同的“小河”,小馬、小羊的頭飾,玩具若干個。老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馬,媽媽帶著孩子要到倉庫去馱糧食,路上要跨過小河,請小馬們找到最窄的小河,再找到第二窄的小河,最后找到最寬的小河,媽媽鼓勵小馬選擇自己想跨的小河站好,

      然后說說自己想跨的是哪條小河,聽媽媽的指令一起跨過小河,到倉庫去取糧食(玩具),回來時再跨一次小河,說說自己跨的是哪條小河。

      三、幼兒探索操作

      1、打開幼兒用書

      (1)打開書第21頁,觀察畫面上有哪些車。(出租車、三輪車、摩托車)

      (2)引導幼兒觀察車的車輪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不一樣,分最窄的、窄的、寬的)

      (3)指一指哪個輪胎最寬,那個輪胎最窄。

      (4)車的輪子壞了,要換上下面的新輪子,找一找下面的輪胎分別和上面哪輛車的輪胎對應。

      (5)請小朋友幫每一輛車找到合適的輪子,用筆將一樣寬或一樣窄的輪胎連在一起。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對數字的興趣。

      2、提高孩子對數字方位的淺顯表述能力。

      3、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數字兔子圖片、數字表格、1—10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說生活中存在哪些數字

     。ü卉嚕娪皬d門上的門牌號)

      二、找圖畫數字

      1、找出圖畫中藏著的數字,兩個小朋友一組,增強合作意識,找出數字后寫在下面的格子里。

      2、出示幻燈片,共同尋找幻燈片中兔子身上存在的數字。在尋找的過程中通過對方位的描述確定數字的位置。

      三、尋找表格里的數字

      1、用準確的方位詞通過隱藏的半個數字找出表格中存在整個數字

     。ǖ趲仔械趲琢校◤淖笸覕担◤纳贤聰担

      2、通過數字排列規律找出剩余的數字。

     。ㄐ驍蹬帕幸幝桑ㄏ嗤伾砀竦臄底郑ㄆ鏀蹬帕幸幝桑

      3、數字游戲

      出示1—10數字卡片,隱藏任意兩張數字,通過表格判斷隱藏的是哪個數字,總結尋找數字的方法。

      4、每6個小朋友一組,共同完成猜數字游戲。

      四、出示幻燈片4,玩更復雜的猜數字游戲。退場

      教學反思

      大班數學活動《數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開展了,這一次活動,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動中的不足進行了改進。

      我將整節活動更為細化了一些,讓活動更加的游戲化,將“捉迷藏”貫穿到底,數字不停的藏,孩子們不停的找,過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開始的就得要“藏起來”,這是我上次活動所欠缺的`,這一次,我將數字放在氣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聲音音效技術,讓一個個的數字氣球爆炸,然后消失,以達到數字藏起來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參與性就更強了。數字們共計隱藏了三次~

      第一次數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數字構成的兔子,孩子們在找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學會講述以自我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體部分,了解簡單的方位。

      第二次數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擋技術,我出示隱藏一半數字的數字格,讓幼兒從中找出數字,孩子們根據沒有隱藏的數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測是哪個數字,活動氣氛一下子被提升起來,孩子們爭先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將10個數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兒同時學會了方位詞“行”“列”,通過說“行”“列”就能馬上找到數字。

      第三次我們利用孩子們猜出的數字表格,進行猜數字游戲,這個游戲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新的知識。

      在最后的環節我給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孩子們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戰,整節課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6

      教案目的

      1、在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寬窄,積極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2、在操作中經歷對10個以內物體按寬窄排序的過程。

      3、體驗操作探索的樂趣。

      教案準備

      彩色片、不同寬窄的積木等。操作冊、蠟筆。

      教案流程

      一、預備活動。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走線的游戲。叫過小橋!睅ьI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根據兒歌內容自編動作。

      二、集體活動。

      “今天有些客人來到了我們班,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接受嗎?”

     、倌繙y比較兩個物體的寬窄。

      “看看,這兩個彩色片誰寬、誰窄呢?”

      教師取出“彩色片”中的寬窄比較明顯的2片彩色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誰寬、誰窄。

     、趪L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請幼兒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誰的寬,誰的窄。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比較寬窄:比如一端對齊比或疊放在一起比較。

      ③學習按寬窄排序。

      請幼兒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進行操作卡片,并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較出10個彩色片的寬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三、分組活動。

      第一、二、三組:用多種方法比較積木的寬窄并排序。

      第四、五、六組:找找教室內外寬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七、八組:完成操作冊第3、4頁的活動。

      四、交流小潔,收拾學具。

      “誰來說說在活動中你是怎么來進行寬窄排序的?”

      請幼兒說說自己在游戲中遇到寬窄不同的情況時是怎么比較的。引導幼兒收拾整理好學具。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進出,但搬桌子時就卡住了,為什么?怎么辦?

      2、在室內找出寬窄不一樣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出物品寬窄的。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寬窄,在比較中區分寬窄,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寬窄。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知道物體特征的相對性和可變形。

      活動準備

      1、各種寬窄不同的紙板若干

      2、活動室置放寬窄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小客人“皮皮”導入

      1.出示各種紙板,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紙板的不同。

      2.介紹活動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二、游戲:幫助小客人

      1、啟發幼兒用不同方法比較寬窄。

      2、引導幼兒按意愿分組比較各自的紙板,交流比較結果。

      幼兒會用正確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三、游戲:小小修路工

      幼兒同寬窄不同的紙板拼搭各種路,并比較寬窄。

      四、游戲:超級變變變(課件)

      1、幼兒按指令出示自己手中寬、窄不同的紙板。

      2、幼兒按要求出示后,再相互比較寬窄。

      (了解寬窄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幼兒知道物體特征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五、游戲:找找看

      尋找教室中寬窄不同的物體。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區別長短、寬窄、厚薄,并能用詞表達。

      2、讓幼兒學習按照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3、鼓勵幼兒完成多種活動內容,并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操作結果。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按照物體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2、難點:引導幼兒不受物體顏色、形狀、材料的干擾,進行長短、寬窄、厚薄差異的排序,并在選擇的過程中強化幼兒對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擺放一些寬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圍巾、毛巾、皮帶、桌子、凳子、積木、書、毛衣、襯衫等。

      2、教具:寬窄的紙條若干(同顏色、同長度;同顏色、不同長度);按長短、寬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異排序好的材料紙各一張(如圖1-圖7);錄音機、磁帶。

      3、學具:每人一個信封,信封內有兩張形狀相同、厚薄不同的紙片;每人兩張寬窄、顏色各不同的紙條:黃色的寬,綠色的窄;墊板若干;寬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組:寬窄排序材料(同顏色、同長度、寬窄不同);數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質料、不同厚。;長短排序材料(同顏色、同寬窄、不同長度)。

      第二組:寬窄排序材料(不同顏色、同長度、不同寬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厚。;長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顏色、不同長度)。

      第三組:寬窄排序材料(顏色、長度、寬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顏色、質料、厚薄均不同);長短排序材料(顏色、質料、長短均不同)。

      1、集體活動:

      1、游戲:說相反。

      2、區別寬窄:老師啟發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別寬窄。

      3、找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

      4、幼兒練習按寬窄排序。(老師重點指導幼兒用重疊比較的方法區分紙條的寬窄。)幼兒操作,老師檢查。(幼兒邊操作邊講述:從怎樣排到怎樣。)

      5、教師在幼兒摸索按寬窄排序的基礎上概括按寬窄排序的方法。(再讓幼兒在屏幕上操作不同的排序方法,體驗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性)

      6、區別厚薄:

      1.摸一摸信封里哪一塊片片厚,哪一塊片片薄。

      2.玩踩墊游戲。(體驗哪塊墊厚,哪塊墊。

      3.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厚,哪些東西寶。

      4.小組活動:

      按不同難度分成三個小組。(要求邊操作邊講述)(爭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種活動)

      5.活動評價

      6.在實物投影儀中出示幼兒的操作結果,幼兒集體檢查。

      7.小結。

      8.游戲活動

      彩布排序。

      活動結束:音樂起,小朋友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比較寬窄》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比較寬窄教案11-12

    幼兒園中班比較寬窄教案08-12

    《比較寬窄》幼兒園大班教案07-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長短、寬窄、厚薄排序》09-22

    《間接比較》的優秀教案設計07-05

    大班數學寬窄厚薄排序教案04-11

    寬窄解釋及造句07-04

    寬窄都是美文06-29

    比較的教案11-2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线久久AV |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