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

    時間:2021-09-25 11:34:28 教案 我要投稿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買、律、撈、煩、毫、獲、茍”7個生字,并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描寫并記憶“買、律、撈、煩、茍”。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按要求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嘗試讀出語氣。

      3、體會人們自覺遵守法律,保護海洋資源的良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

      1、在語言環境中認讀“買、律、撈、煩、毫、獲、茍”等7個生字。

      2、學習掌握帶著問題邊讀課文邊畫詞句,然后回答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圈出生字。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媒體播放丹麥介紹片斷

      (丹麥位于北歐,地處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共由406個島嶼組成,是一個半島國家。丹麥全國總面積僅為43000平方公里。是北歐及世界范圍內非常發達的國家。丹麥有廣闊的海岸線,又是寒暖流的交匯海域,海產資源非常豐富,捕魚業很發達,是歐盟最大漁業國,也世界四大漁業國之一,捕魚量約占歐盟捕魚總量的36%,北海和波羅的海為近海重要漁場。主要有鱈魚、比目魚、鯖魚、鰻魚和蝦等,主要用于生產魚油和魚肉。)

      說說你對丹麥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學生交流)

      2、是啊!丹麥是北歐的一個半島國家,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媒體出示)

      齊讀句子

      3、丹麥海產資源豐富,是個垂釣的好地方,可你們知道嗎?在丹麥釣魚還要帶一把尺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49、帶著尺子去釣魚(齊讀課題)

      說明:

      通過媒體介紹,自然引出丹麥這個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的半島國家,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景,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丹麥這個美麗的國家。

      二、學習課文

      過渡:為什么要帶著尺子去釣魚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1、自己讀讀課文。要求:⑴讀準生字的字音,看清生字的字形。

      ⑵同桌交流識字

      2、指名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余同學邊聽邊用“----”劃出“為什么要帶著尺子去釣魚”。

      說明:

      這一環節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然后在學生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養成邊聽邊思邊劃的好習慣。

      3、學生交流,出示句子:原來,為了保護海洋中的自然資源,丹麥的法律規定只有超過22厘米的魚才可以作為“戰利品”帶回家。如果有人故意捕撈或出售不到規定長度的魚兒,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當地居民在釣魚時一般都自己帶上尺子,以免引起麻煩。

      (1)自己輕聲讀,有什么不明白的打上小問號。

      (2)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例:①22厘米的魚有多大?(媒體演示22厘米長的魚)

      ②會受到什么嚴厲的懲罰?(學生自由想象)

      (3)學習生字:撈、律、煩

      撈:積累提手旁的字:打、提、掃、捕、推、握

      律:組詞:法律、規律、紀律

      煩:指導書寫

      (4)指導朗讀、各種形式朗讀。

      說明: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我們應充分的運用課文提供的語言環境,做到在讀文中識字,在反復朗讀中學習生字、在教學中注意不能平均使力,而是用不同的方式有所側重地進行教學,并適時總結。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4、學習第3節

      (1)過渡:原來是這么回事。師引讀:聽了丹麥朋友的話,(中國朋友十分佩服和理解,)一旦釣到小魚,(馬上放回大海。)那小張有沒有釣到魚呢?

      (2)自己輕輕的讀第3小節,學習生字、碰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字典。

      (3)交流:理解:毫無收獲:一條小魚也沒有釣到。

      一絲不茍:一點也不馬虎、很認真。

      (4)指導朗讀:小張一絲不茍地說:“還是按照丹麥的法律辦事吧!”

      指名讀

      出示丹麥法律:凡個頭不滿22厘米的魚,一律禁止捕撈。

      自由讀,思考丹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法律規定

      學生交流

      出示:小張心里想,于是他一絲不茍地說:“還是按照丹麥的法律辦事吧!”

      說明:

      到了二年級,學生已經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了,因此,在本課中我繼續滲透查字典了解字義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能知道可以運用工具理解詞義。通過讓學生讀一讀丹麥的法律,再讓學生思考丹麥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法律,從而給學生的拓展說話設下鋪墊。

      (5)小張真是一個自覺保護海洋資源的人啊!那么當他剛聽到要帶著尺子去釣魚時,又是怎樣的呢?

      讀句子:小張疑惑不解地說:“又不是來購買家具,要尺子干嗎?”

      (6)對比讀

      4、 小結:丹麥人面對廣闊的大洋,無比豐富的魚資源,并不短視,每一個人都能依照法律充分地、合理地珍惜資源,利用資源,才使得丹麥的海洋資源沒有遭到破壞。

      說明:

      讓學生通過對比讀兩句句子,體會小張前后不同的心情和感受,從而體會丹麥人自覺遵守法律,保護海洋資源的良好品德。

      三、課外拓展

      1、說一說: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在丹麥旅游時,到海邊釣魚,也釣到了一條不到22厘米的魚。這時,你們父子間會發生一段怎樣的對話?(找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再分角色演一演。)

      2、齊讀全文

      說明: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明白道理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父子之間發生的一段對話。這樣,既避免了生硬的說教,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及語言能力。

      四、復習鞏固、總結全文。

      1、游戲中認讀生字。

      2、積累詞語:疑惑不解、一絲不茍、馬馬虎虎等。

      3、 小結:現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已成為我們全世界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它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和自覺地行動。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買、律、撈、煩、毫、獲、茍”7個生字,并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描寫并記憶“買、律、撈、煩、茍”。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內容;按要求畫出相關的語句,并嘗試讀出語氣。

      3、體會人們自覺遵守法律,保護海洋資源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

      1、在語言環境中認讀“買、律、撈、煩、毫、獲、茍”等7個生字。

      2、學習掌握帶著問題邊讀課文邊畫詞句,然后回答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生字卡片,相應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圈出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媒體播放丹麥介紹片斷

      (丹麥位于北歐,地處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共由406個島嶼組成,是一個半島國家。丹麥全國總面積僅為43000平方公里。是北歐及世界范圍內非常發達的國家。丹麥有廣闊的海岸線,又是寒暖流的交匯海域,海產資源非常豐富,捕魚業很發達,是歐盟最大漁業國,也世界四大漁業國之一,捕魚量約占歐盟捕魚總量的36%,北海和波羅的海為近海重要漁場。主要有鱈魚、比目魚、鯖魚、鰻魚和蝦等,主要用于生產魚油和魚肉。)

      說說你對丹麥有了一些什么了解?(學生交流)

      2、是啊!丹麥是北歐的一個半島國家,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媒體出示)齊讀句子

      3、丹麥海產資源豐富,是個垂釣的好地方,可你們知道嗎?在丹麥釣魚還要帶一把尺子。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49、帶著尺子去釣魚(齊讀課題)

      說明:

      通過媒體介紹,自然引出丹麥這個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的半島國家,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景,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丹麥這個美麗的國家。

      二、學習課文

      過渡:為什么要帶著尺子去釣魚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1、自己讀讀課文。要求:⑴讀準生字的字音,看清生字的字形。

      ⑵同桌交流識字

      2、指名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其余同學邊聽邊用“----”劃出“為什么要帶著尺子去釣魚”。

      說明:

      這一環節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然后在學生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養成邊聽邊思邊劃的好習慣。

      3、學生交流,出示句子:原來,為了保護海洋中的自然資源,丹麥的法律規定只有超過22厘米的魚才可以作為“戰利品”帶回家。如果有人故意捕撈或出售不到規定長度的魚兒,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當地居民在釣魚時一般都自己帶上尺子,以免引起麻煩。

      (1)自己輕聲讀,有什么不明白的打上小問號。

      (2)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例:①22厘米的魚有多大?(媒體演示22厘米長的魚)

      ②會受到什么嚴厲的懲罰?(學生自由想象)

      (3)學習生字:撈、律、煩

      撈:積累提手旁的字:打、提、掃、捕、推、握

      律:組詞:法律、規律、紀律

      煩:指導書寫

      (4)指導朗讀、各種形式朗讀。

      說明:

      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環境,我們應充分的`運用課文提供的語言環境,做到在讀文中識字,在反復朗讀中學習生字、在教學中注意不能平均使力,而是用不同的方式有所側重地進行教學,并適時總結。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4、學習第3節

      (1)過渡:原來是這么回事。師引讀:聽了丹麥朋友的話,(中國朋友十分佩服和理解,)一旦釣到小魚,(馬上放回大海。)那小張有沒有釣到魚呢?

      (2)自己輕輕的讀第3小節,學習生字、碰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字典。

      (3)交流:理解:毫無收獲:一條小魚也沒有釣到。

      一絲不茍:一點也不馬虎、很認真。

      (4)指導朗讀:小張一絲不茍地說:“還是按照丹麥的法律辦事吧!”指名讀出示丹麥法律:凡個頭不滿22厘米的魚,一律禁止捕撈。自由讀,思考丹麥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法律規定

      學生交流

      出示:小張心里想,于是他一絲不茍地說:“還是按照丹麥的法律辦事吧!”

      說明:

      到了二年級,學生已經能比較熟練地查字典了,因此,在本課中我繼續滲透查字典了解字義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能知道可以運用工具理解詞義。通過讓學生讀一讀丹麥的法律,再讓學生思考丹麥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法律,從而給學生的拓展說話設下鋪墊。

      (5)小張真是一個自覺保護海洋資源的人啊!那么當他剛聽到要帶著尺子去釣魚時,又是怎樣的呢?

      讀句子:小張疑惑不解地說:“又不是來購買家具,要尺子干嗎?”

      (6)對比讀

      4、小結:丹麥人面對廣闊的大洋,無比豐富的魚資源,并不短視,每一個人都能依照法律充分地、合理地珍惜資源,利用資源,才使得丹麥的海洋資源沒有遭到破壞。

      說明:

      讓學生通過對比讀兩句句子,體會小張前后不同的心情和感受,從而體會丹麥人自覺遵守法律,保護海洋資源的良好品德。

      三、課外拓展

      1、說一說: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在丹麥旅游時,到海邊釣魚,也釣到了一條不到22厘米的魚。這時,你們父子間會發生一段怎樣的對話?(找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再分角色演一演。)

      2、齊讀全文

      說明: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明白道理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父子之間發生的一段對話。這樣,既避免了生硬的說教,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及語言能力。

      四、復習鞏固、總結全文

      1、游戲中認讀生字。

      2、積累詞語:疑惑不解、一絲不茍、馬馬虎虎等。

      3、小結:現在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已成為我們全世界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它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和自覺地行動。

    【滬教版二年級上冊《帶著尺子去釣魚》教案】相關文章:

    滬教五年級上冊《隕石》教學設計12-16

    滬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測試題08-04

    滬教版二年級下冊18《寶鏡》優秀教學設計12-16

    滬教版二年級下冊白居易《遺愛寺》教學設計12-25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的優質教案01-17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1-14

    滬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掌聲》教案11-29

    滬教版 觀潮教學設計09-27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1-14

    滬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小讀者》教案01-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综合国产日韩欧美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玖玖在线播放玖玖九九 | 久久悠悠色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