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與河流》教案

    時間:2022-07-14 14:39:28 教案 我要投稿

    《池子與河流》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池子與河流》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池子與河流》教案(精選6篇)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淘、涯等9個生字。讀好應這個多音字,區分尊和遵這兩個同音字。

      2.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分角色朗讀課詩歌。

      3.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池子與河流的觀點,更贊同哪一個?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討論:池子與河流的觀點,更贊同哪一個?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視頻,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入課題

      1.同學們,我們這一單元學習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話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嗎,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詩歌的形式來表達。

      2.板書課題。

      (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嗎?

      (2)出示“池子”在詞典中的解析:

      ①池塘;

      ②浴池;

      ③舞池;

      ④寺廟中燒香的香池。

      (3)詩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讓我們去詩歌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課后生字表,自由朗讀課文。并標出這首詩歌有多少個小節。

      2.結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課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池子”一詞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平時習慣說“池塘”“水池”。為學生出示詞典中的注釋,讓學生結合上下文來準確理解池子的意思,有意識的促使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以提高自學能力。】

      3.請九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小節。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4)“應”字正音。出示:應驗、應該。

      (5)“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導學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6)找一找哪幾個小節是池子說的話?哪些是河流說的話?

      三、角色朗讀,初識觀點

      1.分角色朗讀池子與河流的對話。

      2.學習池子說的話。

      (1)自由朗讀第1-5小節,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拋棄怎樣的生活?

      (2)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原有的生活?

      (3)全班交流。從河流的語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滿意如今安逸、清閑、平靜的生活。

      3.學習河流說的話

      (1)自由朗讀第6、7小節,想一想:河流贊同池子的提議嗎?

      (2)“我是一條偉大的河流,那是因為我遵循著這條規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規律?

      4.池子與河流最后的結局分別是怎樣的?

      四、辨析觀點,總結寓意

      1.你覺得池子與河流誰說的話更有道理?說說理由。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像池子與河流這樣的人嗎?

      3.思考:你從這首詩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與學習中,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板書設計

      池子與河流

      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

      只能換來以后的毀滅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說說池子與河流的觀點你更贊同哪一種。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池子與河流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互相交流:你喜歡池子還是河流?為什么?

      2、教師小結:從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喜歡河流,也有一部分同學喜歡池子。當然,池子和河流各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寓言詩,看看詩中的池子和河流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主讀文,學習交流

      1、初讀寓言詩,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再讀寓言詩,把握重點詞的意思。(課件出示)

      3、三讀寓言詩,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畫出來,思考: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4、學生自由品讀詩句。

      (1)課件出示:你幾時才能拋開這樣的生涯?

      ①池子要河流拋棄怎樣的生活?(奔流不息,負載船只的生活)

      ②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原有的生活?(它覺得河流的生活太累,負重太多。池子認為自己過著安逸、清閑、平靜的生活。)

      (2)課件出示:水要流動才能保持清潔,這個自然規律,難道你已經忘掉?

      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規律”指什么?(水要流動才能保持清潔)

      (3)課件出示:我用源源不斷的清潔的水,年年給人們帶來利益。

      ①河流為什么會受人們的尊敬?(因為河流拋棄了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斷的清潔的水,年年給人們帶來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們的尊敬。)

      ②河流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利益?(學生自由發言,師給予評價)

      師過渡:池子認同河流的話嗎?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4)課件出示:河流的話果然應驗。

      ①河流的什么話得到應驗?(河流給人們帶來利益,受到尊敬,光榮無比。池子被遺忘,不再有人提起。)

      ②從哪里可以看出河流的話得到應驗?(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5、朗讀最后一小節,聯系全文的內容,談一談你的理解,說一說你更贊同文中池子與河流誰的觀點。

      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教師與學生分角色朗讀,學生想象池子與河流對話時的動作、神態。

      2.小組交流:

      (1)池子和河流各代表生活中什么樣的人?(池子代表那些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滿足現狀,負重前進,永遠創造快樂和幸福的人。)

      (2)讀完這首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在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你要做怎樣的人?

      (4)小組派代表發言,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并小結:

      人不應該荒廢年華,應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多作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時也告訴我們,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將來會一無所獲。

      xx [教學板書]

      8、x子與河流

      池子河流

      貪圖安逸負重前進

      不思進取創造幸福

      淤塞枯干長流不斷多作貢獻

      增添光彩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在上課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在交流中拓展學生的思路。學完課文后,我提出了“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什么樣的人?在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你要做怎樣的人?”這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由課文引向實際生活,讓學生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故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3

      一、說教材

      本課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池子與河流》是一首寓言詩,描述了池子與河流的對話,文章巧妙運用對比烘托人物形象。文中的對比,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生活態度的對比,池子貪圖安逸,沉迷享受,而河流積極進取,奔流不息;二是不同結局的對比,池子枯干,河流長流不斷,通過鮮明的對比,贊美了河流積極進取的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夠正確讀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河流長流不斷,池子一年年淤塞的原因。

      3.學習“河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了解河流長流不斷而池子卻一年年于思的原因。

      難點:

      體會“河流”與“池子”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世態度,學習“河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四、說教法

      1.美讀感悟法。

      本文是一首寓言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更不必要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情入境,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多媒體情景法。

      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述的情景的同時,輕松、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于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性趣和創新思維。

      五、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因此,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池子和河流是鄰居,河流每天奔流不息,池子卻安于享受自己安逸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各自的命運也截然不同。讓我們共同走進文中去看看河流和鄰居池子的對話,去了解他們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1.學生自主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圈出生字。

      2.教師指名讀,檢查朗讀情況。(正音:忙碌、遵循、實驗等)

      3.教師領讀,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并相機正音。

      4.小組選出代表,朗讀課文,教師給予評價。

      (三)情境教學,解讀文本。

      1.學習詩歌第1—5節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并說說詩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預設:(擬人)

      (2)“你一會兒背著沉重的貨船,一會兒馱著長串的木筏,”這里連用兩個“一會兒”表現了什么? (PPT出示河流繁忙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

      預設:(表現河流十分忙碌,再現了河流承載著沉重的貨船、長串的木筏的景象。)

      PPT出示“一會兒……一會兒……”句式,讓學生練習口頭說話。

      A.小貓釣魚三心二意,它一會兒————,一會兒————。

      B.天上的云真是多變,一會兒————,一會兒—————。

      2.“你幾時才能拋開這樣的生涯?”(激趣提問:這是個什么句式?池子為什么會提議河流“拋開這樣的生涯”?

      2.學習詩歌6—10節

      (1)學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詩歌6—10節,思考下面問題:

      A.“在睡夢中推究哲理”說明了什么?

      B.河流為什么受到尊重?

      C.池子與河流的下場有什么不一樣?請學生代表發言。

      D.為什么說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就會“一無所為”呢(相機解釋“懶惰”的意思,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想。)

      (2)舉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比賽(男女生讀、開火車讀、小組讀、配樂讀)

      (四)說作業

      1.課后將詩歌朗讀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其他關于勤奮上進的小故事。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4

      一、作者簡介

      克雷洛夫:俄國著名的寓言作家、詩人,與伊索和拉·封丹齊名。代表作有《大炮和風帆》《剃刀》《鷹與雞》《快樂歌聲》《受寵的象》等。

      二、多音字

      應yìng(答應)yīng(應該)

      三、近義詞

      疲勞—疲憊安閑—安逸清閑—悠閑

      衰退—衰弱無憂無慮—無牽無掛

      四、反義詞

      疲勞一輕松蜿蜒一筆直安閑一忙碌

      清閑一繁忙遵循一違背衰退一旺盛

      無憂無慮一優心忡(chōng)忡

      五、詞語積累

      ABAC式的詞語

      無憂無慮無影無蹤自言自語

      若隱若現不知不覺任勞任怨

      患得患失自暴自棄大搖大擺

      AABC式的詞語

      念念不忘津津有味亭亭玉立

      欣欣向榮井井有條默默無聞

      六、詞語意思

      生涯:指從事某種活動或職業的生活。本課指河流每天勞作的生活。

      貫穿:過;連通。

      遵循:遵從,依照。

      固然: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

      蜿蜒:曲折延伸。本課指河流貫穿全國樣子。

      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本課指池子的日子悠閑。

      七、主要內容

      池子以為自己過著安逸、清閑、平靜的生活,十分得意,而河流奔流不息,負載船只的生活。而且年年用盈滿和清澄的水,帶給了人們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們的尊敬。

      八、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6):池子將自己與河流對比,認為自己的命運很好,河流擁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第二部分(7、8):河流反駁池水,闡述真正的哲理。

      第三部分(9):指出池水和河流的不同結果。

      第四部分(10):點明主題,揭示寓意。

      九、問題歸納

      1、“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這樣的生活?

      池子以為自己過著安逸、清閑、平靜的生活才是舒服,所以讓河流放棄那種看起來很辛苦的生活。

      2、池水認為的“哲理”是什么?

      不求出名,不要忙碌,只要生活安逸、悠閑就是好命運。

      3、“河流”為什么會受人們的尊敬?

      因為河流拋棄了自身的安逸,而且年年用盈滿和清澄的水,帶給了人們利益。

      十、課文主題

      這首寓言詩通過池水與河流的對話告訴我們:才能只有充分利用,造福人類,才會散發光彩,勤奮的人生才有意義。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5

      設計說明:教學內容是2019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池子與河流》,本文是一首寓言詩,也是一篇略讀課文,通過池子與河流之間的對話,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人生不同的態度。教學時以讀為主線,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了解人物的不同想法。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明白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自學“滔、涯”等8個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弄明白詞語的意思。

      2.讀懂詩的內容,理解詩中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默讀詩歌,把握詩歌內容。

      2.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詩歌,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詩歌,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

      1.自學生字,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弄明白詞語的意思。

      2.把詩歌讀通順,標出小節的序號。

      老師:制作PPT,準備作業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認識寓言詩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篇

      寓言故事?(課件出示)寓言也可以用詩歌的形式來表現。《池子與河流》就是一首寓言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課外閱讀過的寓言,用本單元學過的寓言導入,明白本文是以詩歌的形式講述的。]

      2.解釋“池子”,及與河流的關系。(板書:簡筆畫出示池子與河流)

      二、初讀課文,學習默讀方法

      默讀這首詩,找一找哪幾個小節是池子說的,哪幾個小節是河流說的?

      (滲透預習的重要性)

      三、再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

      1.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1-8小節,再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找出體現池子與河流不同觀點的詞語。用自己的話寫出她們的觀點。)

      2.交流合作學習的成果。

      3.老師相機進行指導朗讀池子的話,重點讀出池子的安閑。

      (1)池子過的是怎樣的生活?找關鍵詞。

      (2)帶著自己的體會讀讀帶有這些關鍵詞的詩句。

      (3)學生朗讀之后,老師和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池子與河流》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讀懂課文的內容,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1、分角色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詩歌的節奏感,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

      2、把本課與本單元學習的其他寓言進行對比,注意課文在形式上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廢年華,應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多做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只能換來以后的毀滅的道理。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進一步理解課文,體會詩歌的節奏感,感受詩歌語言的優美。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廢年華,應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多做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只能換來以后的毀滅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池子每天安閑地躺在泥土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河流背負著沉重的大船和木筏奔流不息、忙忙碌碌。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滔滔”“遵循”等生詞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詞語的意思。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婦、滔”這些生字可以結合圖片,學習“涯、循、驗”這些生字時要注意與形近字的區別。

      形近字對比示例:

      涯(生涯)—崖(山崖)

      循(遵循)—盾(盾牌)—遁(逃遁)

      驗(應驗)—臉(臉色)—險(危險)—撿(撿拾)

      (2)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示例:

      氵:滔(滔滔)—涯(生涯)—池(池塘)—流(河流)

      (3)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給詩歌劃分層次。

      明確:

      第一部分(1~6):寫池子享受安逸清閑的生活,不理解河流為何那么忙碌。

      第二部分(7、8):寫河流不顧自身安逸,為人們做貢獻。

      第三部分(9):寫一年年過去,河流至今長流,池子已完全枯干。

      第四部分(10):點明主旨——才能不利用就會衰退,才能被懶惰支配就會一無所為。

      四、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原有的生活?

      明確:

      池子以為自己過著安逸、清閑、平靜的生活,所以讓河流放棄那種奔流不息,負載船只的生活。

      2、品味下面句子的表達效果。

      可是,我安閑地躺在柔軟的泥土里,像貴婦人躺在鴨絨墊上一樣。

      明確:

      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泥土比喻成鴨絨墊,突出了泥土的柔軟、舒適;一個“躺”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池子積聚在泥土上的情態,表達出池子安閑、愜意的心情。

      3、河流所提到的“自然規律”指什么?

      明確:

      水要流動才能保持鮮活。

      4、河流為什么會受人們的尊敬?

      明確:

      因為河流拋棄了自身的安逸,年年用源源不斷的清潔的水給人們帶來了利益,所以河流受到人們的尊敬。

      5、池子和河流各代表了什么樣的人?

      明確:

      池子代表那些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人。河流代表那些永不滿足,負重前進,永遠創造快樂和幸福的人。

      教師點撥:

      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征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豐富人們的聯想,耐人尋味,使人獲得意境無窮的感覺;能給人以簡練、形象的實感,能表達真摯的感情。課文就運用了這種手法,以池子象征那些貪圖安逸的人,以河流象征那些積極進取的人。

      6、你從這則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明確:

      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廢年華,應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多做貢獻,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如果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只能換來以后的毀滅。

      五、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貪圖安逸的池子,忙碌奉獻的河流,你更贊同誰的觀點呢?我想,大家還是更喜歡為人們做貢獻的河流吧。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學習浪費才能、貪圖享樂的池子,要做積極進取、創造價值的河流,讓自己的人生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六、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七、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池子與河流

      池子:安閑無憂無慮完全枯干

      河流:忙碌滾滾滔滔長流不斷

      利用才能積極進取

    【《池子與河流》教案】相關文章:

    《池子與河流》閱讀答案03-04

    《池子與河流》教學反思03-21

    《池子與河流》教學反思范文04-08

    《池子與河流》讀后感04-16

    《池子與河流》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9

    池子與河流教學反思(精選4篇)12-17

    池子與河流的讀后感(精選7篇)03-22

    《池子與河流》400字讀后感06-08

    關于池子與河流讀后感(精選7篇)03-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