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

    時間:2024-05-20 18:25:23 秀雯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形狀、大小排隊形式的干擾,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探索用動物積木排出各種隊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活動PPT、數字卡片。

      學具:動物積木若干,記錄卡若干;各組一份大的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感受數的守恒。

      1、教師:森林里將要舉辦一場音樂會,小動物們都忙著準備自己的節目。你們看,它們排的隊形多漂亮!(在PPT中演示小動物的隊形。)師:大獅子排的是什么隊形,我們用磁鐵來擺一擺,再記錄下來。(引導幼兒用線條和圓形來記錄)依次把兔子和小鴨子的隊形記錄下來。

      2、教師出示排列成三種隊形的動物圖片。

      教師:舞臺上有哪些動物?排出了什么樣的隊形?你覺得哪個隊形的動物最多?哪個隊形的動物最少?為什么?(幼兒討論)

      3、用幼兒的方法驗證。(請幼兒選擇正確的數字匹配。)教師:原來數數能讓我們知道數量的多少,能夠讓我們知道誰最多誰最少,是一個好而且又正確的方法呢!

      (二)引導幼兒運用已知經驗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

      1、動物們的隊形變換一下,即把緊密的隊形拉大、拉開,松散的隊形集中,再次引導幼兒進行判斷。

      教師:動物們這次又變換了隊形,這次又是誰最多,誰最少?(演示PPT)幼兒相互交流、表達。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比較數量的多少,要進行點數,在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不管隊形如何變,它的數量既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三)幼兒操作。

      師:今天我們也要給小動物排隊,請你根據操作卡的數字,拿出一樣數量的小動物,給他們排出你喜歡的隊形,然后記錄下來。然后貼在相應的數了下。(出示大的記錄紙)

      2、幼兒操作。

      (四)活動評價。

      展示各組幼兒的記錄紙,引導幼兒觀察驗證。

      師:用了幾只小動物,排的是什么樣的隊形?集體驗證。

      針對幼兒操作中的問題講評。

      活動延伸:

      為小動物為設計更多的隊形。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變化的隊形》主要是讓幼兒能夠不受物體形狀、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擾,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本次活動呂老師首先利用情境導入“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要舉行舞會,看有哪些小動物來表演,首先登場的是誰?”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然后,出示大小不同排列的兩組貓,讓幼兒說一說,“這些貓有哪些不同?”“大貓有幾只?小貓有幾只?”大貓小貓是一樣多的,如此來讓幼兒了解數量的多少與大小無關。

      活動第二部分是出示大小一樣的10只燕子,分別請幼兒來說一說,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燕子是怎樣排列的?“一字形”、“弧形”“三角形”它們的數量一樣嗎?(一樣)從而老師得出結論,“在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不管隊形怎么變,它的數量都不會增多或減少”。

      活動的第三部分最難,教師出示了“一字形”排列的大象、“弧形”排列的小羊以及“三角形”排列的`螞蟻(既有大小不同、又有排列不同),讓幼兒看一看哪個小動物最多、哪個小動物最少?小朋友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方法最好?從而教師小結“感知數量的多少,不能受大小、排列的干擾,要用數的方法才能正確得出結論”。

      活動的第四部分是操作,教師首先講解操作要求,然后幼兒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注重個別指導,特別是對能力差的小朋友進行一對一引導,讓幼兒掌握今天所學內容。最后教師評講幼兒操作。此次活動小朋友們的操作正確率很高,基本可以掌握今天所學內容。

      數學活動本來是枯燥無味的,但是教師加入了有趣的故事情境,然后還有PPT動畫,緊緊地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而且整個活動由淺入深,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師幼互動良好。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 2

      教學目標

      1.能不受物體形狀、大小、排列形式的干擾,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

      2.能探索用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圖形;

      3.能傾聽同伴的發言,樂意跟同伴、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一張森林運動會的PPT圖片

      2.大象圖片7個、小魚圖片8個、小豬圖片9個。

      經驗準備:正確認識10以內的'基數、會口手一致地點數

      教學過程

      1.導入(3分鐘)

      (1).出示PPT圖片(森林音樂會),導入情境,"森林最近要舉辦一場音樂會,小動物們忙著排列自己的隊形,下面我們來認識幾個小動物。"

      (2).請幼兒說出黑板中圖片上的小動物名稱。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仔細觀看小動物們的排列隊形,提問幼兒"那個隊形的動物數量最多,哪個隊形的動物數量最少?"

      (2). 在給幼兒一定時間思考之后,請幼兒發言。

      (3).針對幼兒的回答,進一步提問:"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小魚)多呢?"

      (4).在明確幼兒的真實想法后,引導幼兒排除隊伍排列方式的影響,用點數的方法正確判斷動物數量多少。

      (5).請幼兒在黑板是給小動物們分別變換隊形,教師再次引導幼兒判斷哪個隊的小動物數量最多,哪個隊的小動物數量最少。

      "小動物們這次又變換了隊形,這次又是誰最多,誰最少?"

      (6)最后,教師總結:比較數量的多少,要進行點數,在數量不變的情況下,不管隊形如何變,其數量既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變化的隊形》含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數學變化的隊形教案06-21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傘》含反思04-05

    幼兒園中班美術公開課教案《葡萄熟了》含反思09-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6的組成》含反思(通用8篇)10-09

    幼兒園中班教案《漏》含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教案《奶牛》含反思09-29

    幼兒園中班教案《睡姿》含反思06-24

    幼兒園中班教案《野花》含反思06-22

    幼兒園中班教案《菊花》含反思06-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尤物AⅤ国产在线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亚洲AV第一成肉网在线观看 | 亚洲字幕中文在线乱码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