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

    時間:2021-11-09 18:48:30 教案 我要投稿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敢于嘗試的任務形象特征。

      2、激起幼兒向魯班學習的愿望,懂得從小就要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只有多想、多問、多做,才能變得聰明。

      3、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鋸子實物一個,傘實物一件。

      活動過程

      一、以實物引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引導幼兒了解《魯班造鋸》的故事。

      1、師出示鋸子。

      提問:你們見過這種工具嗎?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師:“那你們知道這個鋸子最早是由誰發明的嗎?它是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魯班發明的。他發明鋸子的時候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叫《魯班造鋸》,你們想聽嗎?”

      3、教師生動地講述故事《魯班造鋸》。

      提問(1):魯班怎么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提問(2):以前沒有鋸子的時候,人們砍樹怎么樣?有了鋸子以后有什么不同?

      二、引導幼兒理解《魯班造傘》的故事。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謎語,請聰明的小朋友猜一猜,謎底是什么?”

      師講述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

      2、師:“是傘。咦,我國的第一把傘是誰發明的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聽。”

      3、師講述故事《魯班造傘》。

      4、提問(1):在我國傘最早是由誰發明的?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會怎么樣?

      提問(2):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提問(3):人們夸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他造出了怎樣的傘?

      三、簡介魯班及其發明,激勵幼兒要向魯班學習。

      1、師:“聽了魯班的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個怎樣的人?”

      2、師:“你們知道嗎,魯班不止發明了鋸子和傘,還有許多的東西呢!”

      教師簡介魯班及其發明。

      3、師“你們今天從魯班的身上學到了什么本領?”

      四、活動延伸。

      1、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魯班,還了解了他的許多發明,聽了他的兩個小故事,從故事中小朋友們學到了許多的本領。你們還知道魯班的`其他發明嗎?回家查閱資料,和小朋友們一起交流吧!”

      幼:見過,是鋸子,用來切木頭的……

      幼:想聽。

      幼:因為小草的邊緣上有許多鋒利的小齒,所以割破了魯班的手。魯班就受到啟發,做成邊緣有許多小齒的鋸子。

      幼:沒有鋸子的時候,人們砍樹很吃力,很累;有了鋸子,就比較省力、方便了。

      幼:是房子、傘、蘑菇……

      幼兒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幼:是魯班發明的。會被雨淋濕,會生病的。

      幼:魯班想到了做一個跟荷葉差不多的東西頂在頭上,就不會被雨淋濕了;回家做了……

      幼:魯班不滿意,他想把它做得能收起來,就動手把它改成可以活動的,能撐開,能收攏,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傘。

      幼:我覺得魯班是個愛動腦筋的人;是個仔細觀察的人;是個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人;是個愛動手制作、愛嘗試的人……

      幼兒仔細傾聽教師講述,有疑問的舉手回答。

      幼:要學習魯班,愛動腦筋,經常動手做東西……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2、產生向魯班學習的愿望,懂得從小就要會發現問題,多動腦筋,多想、多問、多做,才能變得聰明。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配套圖片。

      2、小鋸子一把。

      3、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閱讀。

      活動過程:

      1、《魯班造鋸》的故事:

      (1)出示鋸子,提問:你見過這種工具嗎?它有什么用?

      (2)老師講述故事。

      (3)引導幼兒思考:魯班怎么會想到把鋸子做成這種摸樣的?

      2、《魯班造傘》的故事:

      (1)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

      (2)老師講述《魯班造傘》的故事:我國第第一把傘是誰發明的?

      (3)看圖講述:沒有傘,下雨時人們出門時會怎樣?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人們夸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樣做的?最后,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聽了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一個怎樣的人?

      3、簡單介紹魯班及其他發明。

      4、激勵幼兒要像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性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3

      教案目標:

      1、欣賞,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2、產生向魯班學習的愿望,懂得從小就要發現問題,多提問題,多動腦筋,才能變得更聰明。

      重難點:

      欣賞,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準備:

      1、掛圖《魯班造鋸》、小鋸子一把。

      2、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欣賞。

      教案過程:

      一、出示鋸子,激發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見過這種工具嗎?它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2、教師小結:這種工具叫鋸子,它是木匠專門用來鋸木頭等一些東西的。

      3、過渡:那鋸子是誰發明的呢?老師還有一個呢!

      二、欣賞,感受魯班善于觀察、敢于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征:

      1、欣賞《魯班造鋸》的,知道鋸子的由來:

      (1)教師生動地講述。

      (2)提問,引發幼兒思考:魯班怎么會把鋸子做成這種模樣的?

      (3)教師小結:魯班善于觀察周圍的東西,他發現了野草葉子周圍的小齒,他就在野草葉子的啟發下經過反復的研究發明了鋸子。

      2、欣賞《魯班造鋸》的,知道傘的由來:

      (1)教師出:“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鼓勵幼兒猜出謎底。(傘)

      (2)教師講述《魯班造傘》,幼兒觀察圖片:

      師:你們知道我國第一把傘是誰發明的嗎?請聽《魯班造傘》。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

      a、沒有傘人們出門會怎么樣?

      b、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著荷葉,想到了什么?回家做了什么?

      c、人們夸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D、聽了兩個,你覺得魯班是個怎樣的人?

      三、鼓勵幼兒介紹魯班及他的有關發明:

      1、幼兒拿出收集的資料互相交流。

      2、個別幼兒介紹。

      3、教師小結: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木工。他發明了曲尺、劇、打鉆孔、墨斗等一套木工使用的工具,創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戰的鉤強和滑翔的木鵲等,他被木工尊為“祖師”。

      4、鼓勵小朋友要向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延伸:

      在科學區投放電池、燈泡、滑輪等材料工幼兒探索。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年的故事大班教案12-26

    大班寓言故事《亡羊補牢》的教案05-31

    臘八節故事大班趣味教案01-07

    大班社會故事教案及教學反思《心情預報》09-22

    大班蝸牛城的故事02-24

    大班健康故事教案及教學反思《生氣與快樂》09-22

    大班小寒教案01-04

    大班新年的鐘聲教案12-26

    《影子的變化》大班教案12-15

    《變化的溫度》大班教案12-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免费一级a一片久久精品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中文字字幕专区在线精品乱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