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時間:2022-01-10 10:20:0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通用6篇)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處、稍”。

      2.能根據要求獨立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教學重、難點:

      1.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教學準備:

      螞蟻搬食物的視頻,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視頻:畫面中描述的是一個小螞蟻發現了一塊奶酪,這塊奶酪非常大,比螞蟻大20倍,于是小螞蟻召喚同伴過來一起搬奶酪,幾十只螞蟻都過來了,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準備運回住所……

      2.視頻播放完后,師提問: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3.學生各抒己見。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螞蟻搬奶酪的童話故事——《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師板書。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1—3自然段。說一說這一部分講了什么。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講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搬運糧食,并定下規矩,螞蟻們很積極地投入到搬運中。

      2.螞蟻隊長集合的時候,定了什么規矩?

      (二)學習第4—12自然段。

      1.默讀這一部分,回答: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意外?

      2.當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螞蟻隊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螞蟻們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關的句子。

      螞蟻隊長:

      ①心理變化歷程: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②行為:盯著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讓大家分散開——下令小螞蟻走到草叢中——下令小螞蟻們回來——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小螞蟻:放下奶酪,卻不走開——依舊不動,眼睛望著別處,心卻牽掛著奶酪渣子。

      3.思考,螞蟻隊長為什么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

      4.你認為螞蟻隊長這樣的處理方式好嗎?

      (三)學習第12自然段。

      1.齊讀第12自然段。

      2.思考:為什么大家干活勁頭比剛才更足了?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提示:螞蟻隊長在誘惑面前,能夠堅守原則,并靈活應變,有領導才能,想出方法,讓大家干活的勁頭更足了。

      四、深入畫面,分角色表演

      1.自由組合,7—8人為一組練習分角色表演。提示:練習的時候,注意認真研究文本,注意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演好螞蟻隊長和小螞蟻的神態表情。

      2.請兩組同學匯報表演。

      3.點評。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想一想,然后說一說吧。

      2.回家后把《一塊奶酪》這個童話故事講給父母聽。

      3.課外搜集有趣的童話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11一塊奶酪

      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誘、舔”等11個字。

      2.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并練習情感朗讀。

      3.明白命令的發布者,本身要有很強的紀律性,能擋住誘惑,以身作則,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它當時的心理,明白故事蘊含的道理,并進行情感朗讀。

      難點:發揮想象,演一演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

      2.檢查預習,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后鼻音:強;鼻音聲母n:惱;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誘、強、稍、豫、跺、執,熟字換偏旁:舔——添惱——腦。

      4.出示詞語鞏固識字:嘀咕、誘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堅強、紀律、拽著、犯罪、禁令、惱火、稍息、嗅嗅、猶豫、跺腳、合攏、聚集、執行

      理解詞語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猶豫:拿不定主意。

      誘人:吸引人。嗅嗅:聞。執行:實施;實行。

      三、品讀課文,體會心理

      1.默讀課文,說一說,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劃上橫線,體會螞蟻隊長當時的心理,并在旁邊作批注,寫出你對螞蟻隊長的看法、觀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老師點撥、引導、總結)

      螞蟻隊長的語言描寫:

      a.發布命令(語氣堅定、干脆)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罰掃地三天。”

      “照樣罰掃地三天。”(“照樣”就是照著螞蟻隊長自己發布的命令來做,顯示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重讀“照樣”,讀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的決心。)

      b.出現誘惑(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讀出猶豫的語氣)。

      “休息一會兒!”(讀出思考的語氣)。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讀出較強的命令的語氣)。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讀出強烈的命令的語氣)。

      c.戰勝誘惑(語氣堅定)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讀出戰勝誘惑,下定決心的語氣)。

      “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行命令!”

      螞蟻隊長的動作描寫:

      a.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重讀“太大了”,顯示出奶酪大,重讀“只好”顯示出螞蟻隊長會想辦法,有組織能力。)

      b.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牽引的意思。重讀“拽”體顯出螞蟻隊長在用力地運奶酪。)

      c.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從“低下頭”、“嗅嗅”顯示出奶酪很香,螞蟻隊長很想吃。)

      d.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猶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一跺腳”顯示出螞蟻隊長戰勝誘惑,下定決心,不吃奶酪渣。)

      4.螞蟻隊長為什么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四、演讀故事,練習鞏固

      1.師生合作,分角色表演。

      2.課堂練習:讀文中螞蟻隊長的.話,讀出祈使句命令的語氣。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3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在哪個班呀?對,我們三(1)班是一個團體,我們的班長同學,我想問問你,作為班長你要給其他同學起什么作用呢?(作為班長在嚴格要求自己,要給同學們做榜樣作用)在大自然中,生物也有自己的團體螞蟻就是這樣的生物,它們也有隊長,也有紀律,也有人的公正和貪婪。今天我們來學習由一塊奶酪引發的故事。(板書,齊讀課題)

      2.正音:奶酪

      3.出示圖片奶酪和螞蟻,讓同學說說,看到這些圖片,你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誰來說說?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的方式由班級里的班長引出螞蟻隊長的這一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同時,可以利用此機會培養班長成為更好的班級助手。

      二.初讀課文

      1.那么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生字

      ①指名讀(表揚)

      ②開火車讀(組詞)

      ③指導多音字

      3.檢查自讀情況

      教師出示:螞蟻們一起搬運(一塊奶酪),螞蟻隊長不小心弄掉了一塊,經過激烈的心理斗爭,螞蟻隊長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了這塊奶酪。

      【設計意圖】讓學生默讀童話,并且明確默讀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內容,認識生字。

      三.合作交流

      【過渡語】通過同學們的預習,以及剛才的默讀思考我相信同學們都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來老師要問題大轟炸啦,你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了嗎?

      1.螞蟻隊長宣布了一條怎樣的禁令?可以看出什么?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只許,不許,處罰等詞語可以看出螞蟻隊長是一位嚴格公正的領導。)

      2.一只螞蟻嘀咕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說明螞蟻們有點不信任螞蟻隊長。)

      3.聽到螞蟻的嘀咕聲螞蟻隊長是怎樣回答的呢?

      (照樣受到處罰。)

      (照樣一詞說明螞蟻隊長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

      4.當他們搬運一塊大奶酪時,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

      5.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認真閱讀6-12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奶酪剛掉下時?

      大家牽掛奶酪又不開時

      支開螞蟻后

      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時

      6.螞蟻隊長命令最小的一只螞蟻吃掉奶酪渣,這個做法大家支持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支持。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

      7.你們知道螞蟻們為什么干勁更足了嗎?

      8.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理由是?找出相關語句。

      喜歡:發布指令,紀律嚴明,一視同仁,關心弱小,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愛護同伴

      不喜歡: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關鍵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讀懂故事,讓學生以問題挑戰的形式進行學習,并且借鑒了謝老師的表格形式教學,讓學生完成了本課的重難點。

      四.總結升華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以身作則的螞蟻隊長的故事。螞蟻隊長下令“搬運糧食,只許出,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當大家齊心協力搬運一塊誘人的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螞蟻隊長。最后螞蟻隊長通過了考驗,命令一位小螞蟻吃掉了奶酪。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說到做到的精神感動了大家,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五.布置作業

      1.角色扮演(改寫成小話劇,演一演)

      2.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情節

      3.閱讀童話《格林童話》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誘、舔”等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課件出示1)成群的螞蟻、螞蟻覓食等圖片。

      2、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課件出示2)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

      (板書:一塊奶酪)

      二、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1、自由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把自己新學到的生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

      (課件出示3新詞:)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強大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開火車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糾正:

      注意:翹舌音“處”,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強”。

      另外,注意多音字“處”,在本文中讀“chǔ”,組詞為“處罰”,還有一個讀音是“chù”,組詞是“到處”。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讀“shào”,組詞為“稍息”,還有一個讀音是“shāo”,組詞是“稍微”。

      學以致用,(課件出示4)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

      ④這里到處()是石頭。

      (2)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5生字)宣處誘舔強犯禁稍豫跺聚

      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5

      設計說明課文記敘了螞蟻隊長帶領螞蟻搬運食物,把一小塊掉了的奶酪讓給最小的螞蟻吃,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

      教學本課,我主要放手讓學生自讀、研讀,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螞蟻的美好品質,并談談讀文后受到的啟發。

      學前準備

      1、自學生字,收集螞蟻搬食物的資料。(學生)

      2、教學相關課件。(教師)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的美好品質。

      3、學習螞蟻大家庭同心協力,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并受到啟發。

      學習重點:

      體會螞蟻隊長表現出的美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用時:5分鐘)

      (1)、同學們,你們見過螞蟻搬運食物嗎?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螞蟻隊長,看看它是怎樣帶領螞蟻隊伍搬運食物的?(板書課題)

      1)、學生交流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景。

      2)、齊讀課題,質疑。

      讀了題目,你會提出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生字圈起來。

      2、認讀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易讀錯的字。

      犯(fàn)跺(duò)豫(yù)

      2)、讀一讀帶生字的詞語。

      3)、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4)、學生齊讀課題。

      給加點的字注音。

      誘人()聚集()

      猶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讀感悟(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螞蟻隊長下達了什么命令?

      (2)螞蟻們是怎么做的呢?

      2、研讀第4~9自然段,思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對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態度?

      3、齊讀最后一段。

      1)、讀第1段螞蟻的命令。

      2)、從“爭先恐后、搶著、不愿”等詞體現了螞蟻遵守紀律,同心協力的品質。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隊長:丟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勁頭比剛才更足”螞蟻隊長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地品質更加激勵螞蟻們齊心協力地搬運食物。

      4、仿寫詞語。

      爭先恐后(含反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歡這只螞蟻隊長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學生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對你的啟發。

      學生談體會。

      讀了本文,對你有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學習本課,學生通過自讀、研讀、探討、交流,明白了一塊小小的奶酪渣折射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心幼小的品質,和螞蟻隊伍同心協力的合作精神。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宣、誘”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處、稍”。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重點:

      1、默讀課文,能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2、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教學難點:

      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設疑激趣

      1、板書課題,齊讀。提問:二年級時,我們學過哪個關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貍分奶酪》這個故事里,為了從小熊兄弟的手里騙走這塊美味的奶酪,狐貍可真是費盡心機哪!

      2、教師引導: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①奶酪多誘(yòu)人啊!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頭,嗅(xiù)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導學生朗讀,感受奶酪的美味。

      3、設疑激趣:看到這么香的奶酪,小螞蟻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要求,自學課文。

      (1)教師引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學習提示,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看看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學習要求。

      (2)關注學習提示,明確自學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第二遍,完成“學習提示”的第一項要求: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按要求自學。

      2、學習字詞。

      (1)認讀含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宣(xuān)布誘(yòu)人猶豫(yù)跺(duò)腳

      處(chǔ)罰稍(shào)息

      ①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強(qiáng)的紀律性啊!

      ②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許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辦呢?

      ③當他們重新聚(jù)到奶酪旁邊時,螞蟻隊長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組交流,自主識記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誘=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處”“稍”據詞定音。

      出示“處”字兩種讀音的字典義項,引導學生發現:“處”在“處罰、處理”等詞語中讀chǔ;在“別處、到處”等詞語中讀chù。

      強調“稍”在“稍息”中讀shào,在其他詞語中都讀shāo。

      3、梳理故事內容。

      (1)問題引導,簡述大意。

      教師提問:故事主要寫誰?他們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學生回答問題,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們把一塊奶酪搬進洞里。

      (2)事件梳理,細化內容。

      ①默讀思考。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螞蟻隊長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經過:發現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開同伴;命令最小的螞蟻吃奶酪渣。

      結果:干活勁頭更足,奶酪很快搬進洞里。

      (3)自主練說,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每部分的內容串連起來,說清楚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體會心理

      1、師生合作表演課文第1—3自然段。

      (1)師生合作表演。

      請一名學生扮演螞蟻隊長,一名學生扮演小螞蟻,其余學生扮演其他螞蟻,教師讀旁白。

      (2)師生共同評議。

      引導學生從文中畫出相應依據,從語氣、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評價。

      (3)根據評議再次表演。

      2、學生自主表演課文第4—13自然段。

      (1)小組合作表演。

      ①從文中畫出提示語氣、動作、神態的詞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從語氣、動作、神態等方面進行評議、修改,再表演。

      (2)上臺展示表演。

      請一至兩組學生上臺展示表演,其他小組學生欣賞評議。

      3、教師采訪,各抒心聲。

      教師采訪時,適時出示相應語段,學生根據扮演的角色說說內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評

      1、教師出示學習提示第二項要求: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

      2、學生簡要交流對螞蟻隊長的評價。

      預設一: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盡管他很想吃奶酪渣,還是以身作則,遵守不貪嘴的禁令。

      預設二: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愛護弱小,讓最小的螞蟻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預設三:我不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發布指令時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詞句,借以佐證自己的評價,教師提示學生可重點關注螞蟻隊長的言行和內心活動。

      4、學生交流,闡述理由。

      五、小結學法,推薦閱讀

      1、小結學法。

      教師提示:學習童話故事,可以根據角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通過角色表演來體會人物內心,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薦閱讀。

      一本無人翻閱的書,因為一只小小螞蟻的到來,而讓整本書里的文字全都變成了會走路的字,走進王一梅的童話《書本里的螞蟻》,你會發現一只另類的螞蟻,一個嶄新的世界。

      一塊奶酪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課,我的心情實際上是特別不好的!感覺自己把這節課講砸了!課堂上呈現的和自己設計這節課所設想的完全不同!如果一節課,學生的表現不好,那只能說是講課人設計的不好!我在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出在哪?

      首先我把課文處理得復雜了!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可我卻處理得像是講讀課文!這篇課文的閱讀提示里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另一個問題是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為什么?我在想,為什么這篇課文安排的是默讀,而不是自由朗讀?答案就是這篇課文不好讀!我自以為讓學生預習了,學生一定能夠讀好這篇課文,還幻想著學生能夠讀得非常精彩!于是我讓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結果孩子們讀得結結巴巴,聲音還特別小!當朗讀課文用了很長時間后,我就已經慌了神,底下的環節不用想也不會好到哪去!

      我自以為設計了兩個很巧妙的問題,抓住小螞蟻們兩次干活很賣力這個情節,引導孩子們去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感悟螞蟻隊長的以身作則和愛護幼小,再相機去引領學生體會本文塑造人物所用的寫作方法!但學生課文沒有讀好,理解自然膚淺,而且這些孩子剛從二年級升入三年級,根本不可能長篇大論地講述自己的見解,所以就顯得整篇課文處理得支離破碎!每一個環節的處理都不盡如人意!

      這篇課文雖然講得令人遺憾,但我自認為在引領學生感悟語言的精妙和指導學生運用語言的這條道路上并沒有跑偏!這算是一點安慰吧!比如開頭讓學生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以一塊為量詞的名詞,還有生字詞、多音字的處理,以及用爭先恐后造句等等,這些基礎的字詞知識還算是夯得實吧!引領學生感悟作者在塑造童話人物形象上運用的語言、動作描寫,以及文章在整個結構上的前后呼應雖然是蜻蜓點水,但也算是教給他們在寫作上的一點點技巧和方法吧!

      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設計教法,還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和學情基礎!這一點,一定要牢牢記住!

    【三年級《一塊奶酪》教案(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一塊奶酪續寫12-24

    一塊奶酪續寫(8篇)12-24

    一塊奶酪續寫8篇12-24

    一塊奶酪續寫(精選8篇)12-25

    《狐貍分奶酪》教案12-28

    《狐貍分奶酪》教案7篇12-28

    一塊盆地,一塊希望08-28

    狐貍分奶酪說課稿11-25

    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通用15篇12-27

    一塊橡皮的自述12-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五月丁香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