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

    時間:2021-12-26 18:20:11 教案 我要投稿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習《峨眉山月歌》,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想象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插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同學們,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有的同學在學前就會背許多首古詩,上學后,我們又學習了一些,誰愿意把你記住的古詩給同學們背背?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指名學生背古詩,說作者)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一)介紹作者

      我們熟悉的《早發白帝城》、《贈汪倫》是誰寫的?李白是個怎樣的詩人?誰愿意介紹一下?(指名介紹李白)

      過渡語:今天,我們再欣賞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峨眉山月歌》。

      (二)學習《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聲讀讀詩歌,找出本課生字,記記。

      3、反饋:

      “眉”的半包圍不能寫成“尸”。

      提醒讀準生字“君”、“羌”。

      4、再讀詩歌,讀出詩的韻律、節奏。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洲。

      5、簡介“峨眉山”。

      6、學生根據注釋自學,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學情況。

      學生談對詩句的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重點:

      半輪——(看插圖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動,課文中有月影隨江水流動之意。

      夜發——連夜出發。

      向——駛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詩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別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隨我順流而下。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想念友人卻見不著,只好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向渝洲駛去了。

      8、指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9、引導想象詩的意境。

      (1)出示插圖,看懂圖意。

      (2)想象詩人坐在小船上抬頭看到了什么,低頭看到了什么?這時他會怎么想,心情怎樣,表情又會是什么樣的?

      (3)看圖有感情地朗讀。

      10、練習背誦。

      三、作業

      1、完成習字冊。

      2、默寫《峨眉山月歌》。

      3、完成書后第四題的第1小題。

      4、收集兩首沒學過的李白的詩,課后向同學推薦。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5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兩首古詩的意思,通過自我診斷與矯治,感受詩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峨眉山月歌》

      一、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復習背誦學過的李白的詩歌。

      2、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兩首古詩。

      3、簡單介紹《峨眉山月歌》的創作背景。

      二、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1、讀前啟發:兩首詩皆有山有水,景色優美,你能體會出詩的意境嗎?

      2、自瀆,讀后同桌檢查是否準確通順,再交流各自對詩句的理解。

      3、圖文對照,理解詞義:(1)半輪;(2)影入;(3)下渝州。

      4、展開想象,理解詩意,體會“青幽的峨眉山上掛著彎彎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這一優美意境。

      5、讀邊悟,體會全詩意境。

      三、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反復誦讀,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2、領會作者寫該詩的思想感情。

      3、討論交流。

      4、熟讀成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

      四、發展性練習。

      1、寫字指導,注意“君”第二筆“橫”要寫長一些。

      2、出示一首描寫山水景色的詩,生自瀆自悟。

      3、讀后交流詩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讀成誦。

      峨眉山月歌的教學反思

      古詩《峨眉山月歌》描寫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發了作者秋夜行船時思念故鄉和友人的感情。出示古詩后,我請學生讀讀古詩。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都讀得很有自信,他們在朗讀時還能注意詩句中的停頓,讀得很有節奏感。同時對古詩的押韻也有所理解。

      理解古詩時,我采用了讓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詩句中的字詞意思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時,邊看圖邊討論,先攻破字詞的意思,再把整句詩連起來解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失為在古詩教學中的方法,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容易掌握字詞的理解,提高了學習的`能力。學習第一、二行,我告訴他們,古詩中往往會出現詞序倒置的現象,那是詩人為了壓韻,如“峨眉山月半輪秋”,其實是“峨眉山半輪秋月”,學生感覺理解起來容易多了。“影入平羌江水流”一句,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月亮在平羌江中的倒影也隨船順流而下。這首詩是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乍離鄉土”時所作,難免會流露出對友人、對親人的'留戀之情,學生對于這樣的情感體驗甚少,只是從“思”這個字的字面上悟出李白對朋友的思念之情。為了能讓學生的知識底蘊更足一些,所以我讓學生回憶了李白頌月的詩歌,補充了其他詩人描寫月亮的古詩,讓學生反復誦讀比較,理解詩人借助月亮烘托情思的寫法。學生剛上四年級,課上總是不放心,怕學生不理解,在古詩的教學中分析過多。現在想想,教學古詩應讓學生自己在誦讀中體會,稍加點撥就可以了,一定要讓學生走進古詩,走進詩人的內心。

      也許一個問題,一張圖片,學生就能進入古詩的意境。教學古詩,要讓學生擁有詩人的情懷才是最關鍵的。

    【鄂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峨眉山月歌》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鄂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說課稿11-04

    鄂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快樂的泉水》教案11-29

    鄂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 發憤立志說課11-12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吆喝》教案設計12-16

    鄂教版《登鸛雀樓》優秀教學反思09-19

    冀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信任》教案12-13

    鄂教版第21課《特別營救》教案設計12-16

    鄂教版語文第七冊《蟬》教學設計12-16

    鄂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說課稿 秦兵馬俑11-04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爆竹聲聲》教案12-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综合 | 视频列表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久久精品男人资源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