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2-01-14 10:20:23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東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難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生說看過。誰知道比賽的結果是誰贏了?一起說烏龜。為什么是烏龜贏了?生說:因為兔子睡了一覺。兔子知道自己錯了。今天又要跟烏龜再比賽賽跑:請看《龜兔賽跑續集》觀看龜兔賽跑圖片,導入課題。

      小兔為什么又會輸?生笑著說這是因為小兔跑錯方向了。怎樣才能走到終點呢?由哪幾個要素決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于:終點在起點什么方向上?終點和起點相距多遠?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來學習今天的新課:位置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方位?生: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還有呢?生: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我們已經學習了8個方位。課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國的沿海地區都會受到臺風的侵擾。瞧,這是某年的一個強臺風位置圖,請測算一下。

      (一)教學例1

      1.現在臺風中心的位置。(課件出示)

      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2.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這個條件,能否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3.如果這樣預告會發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樣預告會更加的準確?

      4.還要預告什么?(距離)(距離600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5.小結:預告臺風時既要說方向又要說距離。強調:東偏南30°還可以怎樣表示?也可以說成南偏東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位。 6.口答: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7.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0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操作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后集體訂正。

      (二)教學例2

      1.課件出示:臺風到達A市后,改變方向向B市移動。受臺風影響,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km 。請你在例1的圖標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樣表示距離呢?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200km?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用1cm表示100km比較合適。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根據方向和距離可以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

      5.口答: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為40km/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6.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1頁的做一做,打開課本第21頁的做一做:

      (1)有關信息:

      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

      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

      (2)師:要在平面圖上準確地標出一個地方的位置,你認為需要考慮哪幾個方面? (3)師生共同梳理:A.先確定好平面圖的中心。 B.確定方向和距離。

      (4)自主操作,獨立繪制平面圖。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繪圖過程。

      學生展示繪制的圖,并演示過程,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看來畫圖的過程有點復雜,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整個過程。畫圖的過程和方法清楚了嗎?剛才你們是不是這樣畫的?

      三、知識反饋,鞏固應用

      看來同學們對本屆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F在你們有勇氣來挑戰自我嗎?

      課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離是(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米。

      2、做一做,課件出示,獨立完成后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與方向,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兩點要記牢:

      方向是首要,距離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創作一幅學校建筑平面圖嗎?自己開始試一試吧!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形與矩形混合圖形的相關計算方法。

      2.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環面積計算公式,有關于圓形與正方形應用的解答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會利用圓和其他已學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圓與其他圖形計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學工具

      PPT卡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上節知識,導入新課

      2新知探究

      2.1圓環面積

      一、問題引入

      同學們知道光盤可以用來做什么嗎?誰能來描述一下光盤的外觀。

      回答(略)。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做與光盤相關的數學問題。

      二、圓環面積求解

      例2.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內圓半徑是50px,外圓半徑是150px。圓環的面積是多少?

      步驟:

      師:求圓環面積需要先求什么?

      生:內圓和外圓的面積

      師:同學們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師:給出計算過程與結果:

      三、知識應用

      做一做第2題:

      一個圓形環島的直徑是50m,中間是一個直徑為10m的圓形花壇,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師:這是一道典型的圓環面積應用題。通過直徑得到半徑,代入圓環面積公式,很簡單。

      2.2圓與正方形

      一、問題引入

      師:同學們知道蘇州的園林吧。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園林建筑的窗戶?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設計,也有很多很常見的圖形,比如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等。其中外圓內方或者外方內圓是一種很常見的設計。

      師:不僅是在園林中,事實上在中國的建筑和其他的設計中都經常能見到“外圓內方”和“外方內圓”,比如這座沈陽的方圓大廈、商標等等。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種圓形與正方形結合起來構成的圖形。

      二、知識點

      例3:圖中的兩個圓半徑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嗎?

      步驟:

      師:題目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左圖圓的半徑=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1m;右圖圓的面積=正方形對角線的一半=1m

      師:分別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個求正方形比圓多的面積,一個求圓比正方形多的面積。

      師:應該怎么計算呢?

      歸納總結

      如果兩個圓的半徑都是r,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當r=1時,與前面的結果完全一致。

      四、知識應用

      70頁做一做:

      下圖是一面我國唐代外圓內方的銅鏡。銅鏡的直徑是600px。外面的圓與內部的正方形之間的面積是多少?

      師:同學們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來解答一下這道題目吧。

      解:銅鏡的半徑是300px

      5.3隨堂練習

      若還有足夠時間,課堂練習練習十五第5/6/7題。

      (可以邀請同學板書解題過程)

      6 小結

      1.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們在已知圓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圓環和“外圓內方”“外方內圓”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不是要求同學們記住這些推導出來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學們能過明白推導的方法,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自己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2.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去求圓的面積,譬如說:蒙古包做成圓形的是因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積,植物根莖的橫截面是圓形的,也是因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們還可以再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裝菜的盤子、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板書

      例2解答步驟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演示操作,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大家都來當裁判嘍!”

      演示兩人騎自行車的動畫,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圓形的,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其它形狀的。

      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現了什么?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么?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書:半徑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觀察: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板書:直徑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三)反饋練習。

      1、P58的“做一做”第1、3、4題

      2、練習十四的第2、3題

      (四)圓的畫法。

      1、學生自學,看書57頁。

      2、學生試畫。

      3、學生通過試畫小結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注意的問題。

      4、教師歸納板書: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一周。

      教師強調: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5、學生練習

      P58的“做一做”第2題

      (五)教師提問

      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小?什么決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六)思考:體育課上,老師想在操場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怎么辦?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練習十四的第1題

      課后習題

      練習十四的第1題。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4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圓的周長

      (2)能夠掌握多種測量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

      (3)能夠說出圓周率小數點7位

      (4)能夠了解祖沖之

      (5)能夠靈活運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6)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7)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8)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

      難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Ppt課件、視頻、籃球、硬幣、瓶蓋

      教學過程

      一、討論探索活動導入

      1、展示實物籃球、瓶蓋、硬幣

      揭示主題:圓的周長

      2、提問:正方形、長方形的邊長是4條邊相加就是周長,那圓的周長也和它們一樣嗎?

      3、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籃球的周長(分小組討論探索)

      4、提問:圓是沒有邊長的,它只是一條曲線,你們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將圓的周長測量出來嗎?你們能想幾種方法出來?

      5、分享測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線為直線、滾動、軟皮尺測、繩繞圓一周

      二、了解圓周率

      1、提問:觀察一下籃球和硬幣的直徑和周長,你們得出什么結論?

      結論: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

      2、提問:有誰知道圓周率是多少嗎?

      圓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圓周率有多少小小數點?

      (展示祖沖之圖片以及圓周率的發展史)

      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比外國早1000年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

      圓周率是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這個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視頻: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計算圓的周長

      1、根據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可以推導出一個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在書上,告訴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問:求圓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條件:直徑或者半徑、π=3.14

      3、例題講解

      書上第64頁例題

      4、做練習題

      (展示ppt)

      課后小結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圓周率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

      課后習題

      同樣的小組成員,測量一個學校圓形的周長,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5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復習題。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5個12是多少?

      3個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單位1

      獵豹的速度是獅子的七分之三。

      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

      紅花比黃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節約四分之三。

      3.計算: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授

      1、利用3/10 + 3/10 + 3/10教學分數乘法。

      (1)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3/10)

      (2)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同學們想想看,3/10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當于”?再通過線段圖幫助理解。畫一條線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叭伺芤徊降木嚯x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求“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2/11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呢?獨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課件演示。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3/8×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6.練一練,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三、鞏固練習

      比賽: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練習二第1、2、4題。

    【人教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模板】相關文章:

    人教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模板12-29

    人教大綱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游子吟教案12-02

    人教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模板12-27

    人教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2-29

    人教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2-23

    人教必修4數學教學設計模板12-27

    人教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范文12-29

    人教九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范文12-27

    2015人教版六年級上冊一單元作文:走進音響世界07-24

    人教四上:《搭石》說課稿模板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手机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片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啪视频在线是看 |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