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的故事》教案

    時間:2022-08-13 09:11:29 教案 我要投稿

    《“貝”的故事》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貝”的故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貝”的故事》教案

    《“貝”的故事》教案1

      【知識技能】

      1、能夠認讀“甲骨文”“飾品”的詞語,會寫珍貴錢幣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貝字的起源,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義。

      3、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意思,與偏旁有關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認識形聲字的規律,歸納一批學習過的形聲字來學習本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感受漢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義特點,掌握貝在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中書寫不同的特點。 【教學難點】

      有貝字推衍開去,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貝殼嗎?

      2.出示課件,學生欣賞感受。

      (課件出示貝殼圖片):不同種類的貝殼。

      (1)欣賞各種貝殼,感受貝殼的漂亮,令人喜愛。

      (2)說說自己喜歡那種貝殼,為什么。

      導語:貝殼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飾品,還有更大的用處呢!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好好學習一下關于“貝”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課件出示)

      (1)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或請教老師同學。

      (2)讀順句子,不唱讀,不回讀,注意語氣和語調。

      (3)把容易讀錯的字和句子多讀幾遍。

      (4)看看這篇短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2個自然段)

      2、檢查自讀情況,疏通字詞障礙。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

      y cái qián ji bèi ké huài bì un與財錢甲骨貝殼壞幣關

      自由練讀;指名讀,相機指導;再指名讀;齊讀。開火車。按照小組快速念出老師出示的生字。讓全體學生興奮起來。

      搶答。教師拿出哪個字,學生舉手搶答。

      教師隨機糾正讀音:“錢、關”前鼻音,“財”是平舌音,“甲、壞”是三拼音節。

      (2)認讀本課新詞:(課件出示)

      漂亮、貝類、珍貴、飾品、隨身、損壞、容易、賺錢、賠本、購物、貧困

      同桌互讀。同桌讀有困難的地方幫助他糾正,讀得好的地方表揚他并向他學習。

      注意“珍、飾、賺”是翹舌音,讀音分別是;“隨、損”是平舌音,“品、貧”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讀輕聲。

      檢查評價。誰能大膽、響亮地讀給大家聽?指生讀。

      3、(課件出示):與財錢甲骨貝殼壞幣關

      識記生字“與財錢甲骨貝殼壞幣關”。

      (1)認讀生字,重點認讀故事中的生字,自讀生字。

      (2)開火車讀、齊讀。

      (3)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它們。如:“財”是“貝+才”,“壞”是“土+不”,“幣”是“丿+巾”,“關”是“丷+天”,“甲”是“日+〡”。“殼”是“士+冖+幾”。

      可以用換一換的方法記住它們:“線”把“纟”換成“钅”,就是“錢”。

      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它們:“寫”去掉“冖”,是“與”。

      還有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們:“城頭月”就是“骨”,“回來團圓”是“貝”。

      2、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錢、骨、殼”

      (課件出示):錢、骨、殼的動畫筆順圖

      (1)教師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擴詞。

      (2)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師點撥:

      “錢”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間是豎提,右邊不是“戈”,多一橫;

      “骨”的上部注意書寫筆順,第二筆是橫折,第三筆是橫折;

      “殼”的上面是“士”。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4)展示學生作業,點評優缺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2、同桌互讀互聽。

      3.分小節展示朗讀。

      4、評價。

      5、課件出示練讀。

      (1)自由模仿練讀。

      (2)男女分小節接力讀

      (4)自由練讀,說說讀了短文,你知道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講了漢字“貝”的有關故事。)

      (四)總結:

      我國的漢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我們下節課接著學。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本課生字詞。

      (1)出示本課詞語自由讀一讀。

      甲骨文貝類珍貴漂亮飾品錢幣購買

      偏旁錢財攜帶貨物。

      (2)指名讀詞語師生糾正讀錯的字音。

      (3)全班齊讀詞語三遍。

      (4)單獨出示文中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指名學生朗讀。

      (5)一起朗讀生字。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指名說明每個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讀理解,重點突破。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貝殼是什么?出示貝殼圖片。

      (貝殼是保護動物身體的鎧甲。)

      (2)在甲骨文中貝字的樣子像什么?

      (甲骨文中的“貝”字,畫的就是貝殼的兩扇殼張開的樣子。)

      引導學生歸納,這一段講的就是貝字的起源。

      B、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導學生歸納:這一段講的是貝殼在古代的作用作為飾品。

      (1)除了珍貴、漂亮,貝殼還有什么特點?(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

      (3)根據這個特點,用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比如,“賺、賠、購、貧、貨”。)

      (4)除了書上列舉貝字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其她貝字旁的字嗎?(學生查字典回答)

      (三)課堂小結:說一說,為什么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所以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板書設計

      貝的故事貝的特點:珍貴、不容易壞裝飾品

      用途:用貝當作錢幣

      賺賠購貧貨

    《“貝”的故事》教案2

      一、課文簡析。

      本文介紹了“貝”字的由來、并用四幅圖展示了“貝”字演變的過程,以及讓我們了解了用偏旁猜測漢字意思的方法,感受到了漢字的特點。

      二、生字及筆畫(要求會書寫、組詞、注音,知道筆順、偏旁)。

      三、二類字組詞(要求認識、會注音)。

      四、詞語解釋。

      保護:指盡力照顧,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權益不受損害。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珍貴:是指價值高;意義大;寶貴;珍愛,重視。飾品:用來裝飾的物品。攜帶:意思是隨身帶著,照顧,幫助。五、近義詞。

      保護——保衛、張開——打開、漂亮——美麗、珍貴——寶貴、喜歡——喜愛。

      六、反義詞。

      保護——破壞、張開——合上、漂亮——丑陋、珍貴——普通、容易——困難。

      七、多音字。

      漂:[ piāo ]漂流、漂浮。[ piǎo ]漂白、漂洗。[ piào ]漂亮。骨:[ gǔ ]骨頭、骨肉。

      [ gū ]骨碌、花骨朵。

      八、段落大意。第1自然段,寫了“貝”字的由來,是根據貝殼張開的樣子演化而來的。第2自然段,寫了人們用貝殼當飾品、錢幣的原因,以及“貝字旁”代表的意思。九、練習。

      1、給下列詞語注音:甲骨文、張開、樣子、可以、錢幣、貝殼、動物、有關、錢財、比如。

      2、比一比,再組詞。

      貝()見()財()材()壞()懷()

      巾()幣()與()寫()關()送()

      3、課內閱讀。

      時候,人們覺得貝殼很漂亮,很珍貴,喜歡把它們當作飾品戴在身上。而且貝殼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于是古人還把貝殼當作錢幣。所以,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比如,“賺、賠、購、貧、貨”。句話。

      (1)選段共()句話。

      (2)古人根據貝殼的特點,把貝殼當作()戴在身上,還寶貝可當作()。用“貝”字作偏旁的'字,大多與()有關。

      4、讀一讀,記一記。

      珍貴、珍惜、錢幣、紙幣、財富、財產、

      賠本、賠禮、購買、采購、貧苦、貧窮。

      分析:這6組詞語分別由:“珍、幣、財、賠、購、貧”6字組詞構成的。

      珍惜:重視愛惜,對待某個事物特別的愛惜。

      財富:對人有價值的東西。

      財產:是指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物質財富。

      采購:是指企業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保證企業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

      貧苦:指貧窮困苦。

      5、看圖,猜猜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銅鏡、珠寶

      (1)鏡:古代的鏡子是由銅制成的,“钅”字旁的字,表示與金屬有關。

      (2)珠:古代的珠寶大多由玉石制成,所以“王”字旁在漢字結構里面又被叫做“玉補”,很多和玉的意思有關的字都是王字旁的。

    《“貝”的故事》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甲、骨”等16個生字,會寫“貝、殼”等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能借助圖片,了解“鏡、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教學重難點]

      1、識記字詞,能借助圖片,了解“鏡、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2、朗讀課文,能講述“貝”字的故事,了解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退潮時的情景)你去過海邊嗎?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出示貝殼圖片)簡單介紹貝殼是什么。你喜歡它們嗎?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合作學習。

      (1)合作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標注自然段。

      (2)小組合作拼讀詞語,互相正音。

      (3)小組合作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出示會認字。

      (1)抽讀生字。玩摘蘋果游戲,鞏固生字。教師正音。

      (2)學習詞語。將詞語放回句子中讓學生練讀。

      (3)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比較字形識記:田—由—甲品—晶巾—幣

      同偏旁識記:財、賺、賠、購

      組詞識記: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1)貝殼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

      (2)在甲骨文中,“貝”字的樣子像什么?(出示甲骨文漢字圖片)

      (3)古時候的人們喜歡把它們當作什么?(飾品)貝殼可以做成哪些飾品?為什么它能作為飾品呢?

      貝殼的特點:漂亮、珍貴(解釋“珍貴”的意思)。

      2、出示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話,指名朗讀。

      (1)貝殼還有什么特點?(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

      因為這個特點,所以貝殼被當作錢幣。(課件出示以物易物的交易圖片)

      (2)根據這個特點,用“貝”作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與錢財有關)

      (3)除了書上列舉的“貝”字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貝”字旁的字呢?(學生查字典回答)

      3、課堂小結:貝殼容易攜帶,不容易損壞,被當作錢幣。現在看到“貝”字旁的字,就知道它大多與錢財有關。3、讀課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貝”字,畫的.是張開的樣子。

      (2)古時候,人們把貝殼當作戴在身上,還把貝殼當作。

      四、拓展延伸

      1、教師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2、出示課后第3題,學生討論分析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銅鏡(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珠寶(王字旁與玉石有關)

      3、請你寫幾個帶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還知道哪些形旁表義的字?課后大家一起小組討論。5、請寫出幾個帶有下列偏旁的漢字。

      貝()()()

      钅()()()

      王()()()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將生字按結構進行歸類。

      獨體字:貝、甲、幣、與上下結構:關、骨

      左右結構:錢、財上中下結構:殼

      2、出示課件,教師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對學生進行易錯字指導。

      [教學反思]

      本節識字課的重難點是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從“貝”字的起源、貝殼的特點和作用三個方面,以形象直觀的圖片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又利用課后習題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對形聲字的認識更清晰、具體,有效地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貝”的故事》教案4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因此,本課的教案設計中,我重點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通過反復朗讀、在讀中想象、講解字理等形式提高識字教學效率;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欣賞圖片說話”等形式,為學生搭建理解詞語和運用詞語的平臺,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將“學”與“用”有機結合。

      課前準備

      1.制作課件:“貝”字的字理演變圖,大海退潮視頻,生字卡、詞語卡;搜集有關漢字的故事。(教師)

      2.嘗試朗讀課文,圈畫生字并認讀。查找資料,收集漢字小故事。(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貝”的故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和探索漢字秘密的熱情

      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了解故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和探索漢字秘密的熱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入:你去過海邊嗎、你在那里看到過什么、

      2.多媒體出示大海退潮時的情景,并定格到貝殼圖片。

      3.你喜歡它們嗎、說說你見過的貝殼都是什么樣的,它帶給你哪些快樂。

      4.揭題:這一個個色彩斑斕的貝殼不但漂亮,還有一個個美麗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貝”的故事。教師板書:“貝”的故事。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美麗的海濱,漂亮的貝殼,承載著孩子們一個個瑰麗的夢。新課伊始,引導學生交流在海邊的所見所感,直接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而多媒體演示更使沒有去過海邊的孩子在了解海趣的同時充滿遐想,在潛移默化中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學習做好有效鋪墊。

      二、整體感知,初步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用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生字,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學字詞。

      要求:

      (1)拼讀生字,讀準字音。

      (2)在詞語中畫出生字,讀好整個詞語。

      (3)想想能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3.小組合作互相讀詞,互相糾正讀音。在小組中交流自己記住生字的好方法。

      4.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

      平舌音:隨、損、財

      翹舌音:珍、飾、賺

      多音字:漂

      5.出示詞語,學生自主認讀。

      甲骨文、貝類、漂亮、珍貴、飾品、隨身攜帶、容易、錢幣、錢財、賺錢、賠錢、購買、貧困

      6.反饋自學情況。

      (1)先請四名同學合作讀,再請一名同學領著大家讀。

      (2)把大屏幕上的生字的拼音去掉,再連詞讀。先自己小聲練讀,再開火車讀。

      (3)把大屏幕上的生字變成紅色,指名連詞讀、單個讀。

      (4)只剩下生字,指生讀并組詞。

      7.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好方法,教師相機指導。

      如根據字謎來識記“品”:一家人三口,家有二層樓。老大住樓上,老二老三擠下頭。

      根據字形來識記“類”:大米。

      根據規律分析記住“財、賺、賠、購、貧”都有貝字旁。

      8.把這些生字送回到課文中,正確、通順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本環節設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只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進行點撥指導,幫助學生由讀文、讀詞、識字,再讀文,層層夯實。

      三、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貝、殼、甲、骨、錢、幣、與、財、關

      (1)學生朗讀生字并組詞。

      (2)引導觀察“我會寫”中的9個字,發現規律。

      (3)明確本節課重點指導的五個字:貝、甲、與、幣、關

      2.同桌相互交流: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3.重點指導書寫。

      貝、甲:

      (1)第二筆都是橫折,不要寫成橫折鉤。

      (2)“貝”字下部的撇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是點;“甲”字最后一筆是懸針豎,要寫得挺拔有力。

      (3)教師范寫,學生臨摹感悟。

      (4)同桌間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與:

      (1)書寫時,豎折折鉤略向左傾斜,鉤要短小有力,整個筆畫一筆寫成。

      (2)教師范寫,學生臨摹感悟。

      (3)同桌間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幣、關:

      (1)同桌間觀察字的書寫特點,嘗試書寫。

      (2)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4.通過實物投影,讓學生評價展示的寫字作業,說說自己的建議。

      設計意圖:“識寫結合”是識字寫字的有效途徑。本環節的教學注重教師“導”的作用,即引導學生分析字形,掌握書寫的要點,又注重學生同桌間的學習交流,“扶”和“放”有機結合。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學生談收獲。

      2.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搜集漢字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夯實基礎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

      1.比一比誰眼明手快:迅速在課文中找出本課生字。

      2.男女生開展“詞語接龍”認讀比賽,讀課后練習中的詞語。

      3.導入:漢字是我們漢民族的文字,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賦予了每一個漢字獨特的意義,你發現漢字里的秘密了嗎、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吧!

      設計意圖: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學生生字識記得快,忘記得也快。這就需要教師有目的地幫助學生強化鞏固生字,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此環節的設計不僅鞏固生字詞語,還為學習新課做了鋪墊。

      二、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想好了先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二)引導朗讀,感悟第1自然段。

      1.指生朗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在學生朗讀并匯報第一句的內容后,指導學生抓住“水里、貝殼”進行朗讀指導。

      (2)在學生朗讀并匯報第二句的主要內容后,教師相機指導理解詞語“甲骨文”并識記生字。

      ①出示詞語“甲骨文、貝類”,學生開火車領讀詞語。

      ②出示圖片并講解:

      甲骨文:古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最早的漢字。

      ③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甲”的演變。

      甲骨文,像縱橫交叉的握柄。甲骨文的“甲”字是:(“十”的變形,握柄)+ (囗,抵御矛槍的硬牌,表示可持握的護牌)。造字本義:古代士兵作戰時手持的用來保護身體的硬牌,裝有握柄,可以抵御矛槍進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開進攻。

      ④教師邊畫簡筆畫邊講解“骨”的演變。

      甲骨文“骨”的字形“ ”上部“ ”像人體均勻排列的肋骨;下部像肉“ ”,表示“骨”與“筋肉”相連。造字本義:與肌肉、筋脈組織所相連的保護性支架。

      ⑤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了解“貝”的變化,指生朗讀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話。你知道“貝”字的由來了嗎、

      (“貝”字就是根據貝殼的形狀演變而來的。)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三)引導朗讀,感悟第2自然段。

      1.指生朗讀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段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1)在學生朗讀并匯報第一句話的內容后出示詞語“漂亮、珍貴、飾品”。

      ①指生開火車朗讀詞語。

      ②出示各種各樣的漂亮貝殼圖片。

      ③欣賞后指導學生用“漂亮”說句話。

      ④指導學生區別“漂”與“飄”,識記“漂”字。

      ⑤出示各種貝殼制成的飾品,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飾品”的意思。相機識記生字“飾”。

      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2)在學生朗讀并匯報第二句話的內容后出示詞語“隨身攜帶、容易、損壞、錢幣”。

      ①指生認讀詞語。

      ②指導學生看看自己身上都帶了什么,理解詞語“隨身攜帶”,相機識記生字“隨”。

      ③教師分別拿一張紙幣和一個貝殼,讓學生造句,要用上“容易、損壞、錢幣”等詞語。

      ④相機識記生字“易、損、幣”。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話。

      (3)在學生朗讀并匯報第三句話的內容后出示漢字“賺、賠、購、貧”。

      ①指生朗讀漢字并組詞。

      ②導學:這幾個漢字有什么共同特點、

      ③你還知道哪些帶貝字旁的字、

      ④出示課后習題“看圖,猜猜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句話。

      (4)指生分句朗讀第2自然段。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將識字與學文有機結合,重點指導學生用結合圖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來理解詞語“甲骨文、隨身攜帶、飾品”;結合對甲骨文詞義的'理解,借助漢字演變識記生字“甲、骨、貝”等,體現了學習方法和識字方法的多樣化。

      三、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1.出示書后詞語,學生開火車領讀。

      2.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貝、殼、甲、骨、錢、幣、與、財、關

      (1)學生朗讀生字并組詞。

      (2)明確本節課重點指導的四個字:殼、骨、錢、財

      3.重點指導。

      錢、財:

      (1)這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兩個字中的“撇”都要寫得短小舒展,“點”的運筆要由輕到重。

      (2)教師范寫,學生臨摹感悟。

      (3)同桌間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殼:

      (1)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筆橫折彎鉤要寫得圓潤有力。

      (2)教師范寫,學生臨摹感悟。

      (3)同桌間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骨:

      (1)同桌間觀察這個字的書寫特點,嘗試書寫。

      (2)交流反饋,根據反饋結果,再臨摹。

      4.通過實物投影,讓學生評價展示的寫字作業,說說自己的建議。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是低年級的重要環節。教師的范寫,及時展評反饋,表揚優點,指出不足,這都是對學生寫字的引導。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

      漢字是美妙的,有趣的,靈動的。希望同學們課后搜集有關漢字的故事,領略中國漢字的美妙神奇。

      2.布置作業。

      (1)搜集有關漢字的故事。

      (2)把“貝”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設計意圖:學語文是為了用語文。將課堂學習的收獲與喜歡的人分享既是幸福也是對所學的積淀,而課外搜集漢字故事更是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貝”的故事》教案5

      識字3 “貝”的故事

      [教學目標]

      1. 會認“甲、骨”等16個生字,會寫“貝、殼”等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漂”。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貝字的起源、作用以及字形字義,進一步認識形聲字的規律。

      3. 感受漢語言文字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教學重點]

      1. 識記字詞,了解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義特點。

      2. 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課時]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達標檢測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大海退潮時的情景。

      你去過海邊嗎?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2.課件出示貝殼圖片,簡單介紹。你喜歡它們嗎?

      二、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和。

      3.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學習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互聽互讀。

      (2)自由拼讀詞語。

      4.檢查小組合作學習情況,出示我會認的生字。

      (1)抽讀生字。

      (2)摘蘋果游戲,鞏固生字。

      (3)學習詞語。

      (4)將詞語放回句子中讓學生練讀。

      5.學習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比較字形:田—由—甲 品—晶 巾—幣

      同偏旁識記:財、賺、賠、購

      組詞識記: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1.將下列漢字的音節補充完整。

      損 ǔn 賺zh

      貧p 甲j

      珍zh 隨s

      2.給句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piāo piào

      (1)水面上漂()浮著一片樹葉。

      (2)貝殼很漂()亮。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指名讀第1自然段,學生自由討論下列問題。

      (1)貝殼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2)在甲骨文中,貝字的樣子像什么?

      (3)引導學生歸納,這一段講的就是貝字的起源。

      3.讀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1)出示第一句話,指名朗讀。

      貝殼的特點:漂亮、珍貴(解釋“珍貴”的意思。)

      古時候的人們喜歡把它們當作什么?(飾品)

      (2)出示第二、三句話,舉手朗讀。

      ①第二句話告訴了我們貝殼另外的特點是什么?(可以隨身攜帶,不容易損壞)

      因為這個特點,所有貝殼被當作(錢幣)。

      ②根據這個特點,用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與錢財有關)

      ③除了書上列舉的貝字旁的字,你還知道哪些其他貝字旁的.字嗎?(學生查字典回答)

      課堂小結:說一說,為什么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與錢財有關。

      3.讀課文,完成填空。

      (1)甲骨文中的“貝”字,畫的是 張開的樣子。

      (2)古時候,人們把貝殼當作 戴在身上,還把貝殼當作 。

      4.貝殼有哪些特點?()

      ①漂亮、珍貴

      ②可以隨身攜帶

      ③和金子一樣閃閃發光

      ④不容易損壞

      四、拓展延伸

      1.教師總結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2.出示課后第3題,學生討論分析加點字的偏旁與什么有關。

      銅、鏡(金字旁與金屬有關) 珠寶(王字旁與玉石有關)

      3.請你寫幾個帶有金字旁和王字旁的字。

      4.你還知道哪些形旁表義的字?課后大家可以一起小組討論。

      5.請寫出幾個帶有下列偏旁的漢字。

      貝( )( )( )

      钅( )( )( )

      王( )( )( )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將生字按結構進行歸類。

      獨體字:貝、甲、幣、與

      左右結構:壞、錢、財

      上下結構:關、骨

      上中下結構:殼

      2.出示課件,教師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總結學生易錯字指導。

      6.比一比,組詞語。

      甲() 巾()

      由() 幣()

      壞() 錢()

      懷() 線()

      才() 與()

      財() 寫()

    【《“貝”的故事》教案】相關文章:

    《貝的故事》教案07-16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03-06

    《“貝”的故事》教學設計04-14

    語文《貝的故事》教學反思03-22

    《貝的故事》教學反思【優秀3篇】04-20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貝”的故事》教案11-24

    二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貝”的故事》教案03-22

    一只貝優秀教案08-24

    《貝的故事》簡短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03-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日本私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一特黄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