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時間:2022-09-21 10:57:3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通用10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1

      教學內容

      比大小P1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動物頭像學具、﹤、﹥和1—5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指名讀一讀前面學的5個數字,說說我們教室里能用數字表示的事物。

      2、動一動:聽老師說數字,小朋友用小棒擺出個圖形,并在草稿本上寫出你用幾根棒擺的?

      3、寫一寫: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寫數字。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提問: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師:老師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順序的排列起來,我們可以一眼就看出他們的數量(多媒體演示)

      師:猴和桃比?誰多誰少?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猴和桃一樣多請多名學生說)

      2.師:猴和桃一樣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們還可以這樣表示3=3(板書)

      請學生讀一讀3=3 “=”書空

      3.教學“3>2”“3<4”過程同上

      師:除了猴與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還可以比什么?梨和香蕉比:

      請學生用誰比誰多或少這句話說一說,如果用符號表示呢?出示4>2,學生認讀。

      4.梨和桃比:過程同上

      5.P17的圖:有5只兔子和4個胡蘿卜,一只兔子吃一個胡蘿卜,夠不夠?

      三、鞏固深化

      1.基本練習:完成18頁“做一做”第1題。

      先用誰比誰多(少)說一句話,然后用幾比幾大(小)說一句話。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2.完成21頁第5題。同上

      3.完成22頁第6題:先用幾比幾大說一說,然后說一說每個符號的意思:如:>前面應該填大的數,后面填小的數。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開放作業:用學具<,>,=,以及數字進行比大小。

      教學反思:

      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出現了許多問題反思如下:

      學生語言表述不清楚,不流暢;這節課我主要訓練學生會說誰和誰比,誰大于誰,誰小于誰,學生表述比較費力,在后面的教學中必須加強訓練。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1~5各數的實際含義,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2、使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來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運用“=”、“>”、“<”來描述數的'大小。

      2、學生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開火車數數。

      2、說一說上節課學了哪些內容?用“=”、“>”和“<”填空。

      34 42 21 55

      讓學生回顧怎樣區分“=”、“>”和“<”,借助順口溜來記憶。

      二、鞏固提升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1)指導學生看第1幅圖,然后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2)學生先獨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指導學生看圖理解題意,然后獨立解答,小組內相互交流,最后全班評價展示。評選出每組畫的同學,讓其他學生說說為什么好,好在哪里。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1)師: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2)師:“數一數,比一比”是什么意思?怎樣數才不會數錯?

      引導學生先數出小狗和小貓以及花朵的數量并把數字寫上去,再進行比較。

      (3)還可以怎樣比?

      4、完成練習三第4題。

      (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師:圖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哪種動物最多?哪種動物最少?除了動物,你還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充分地說,鼓勵學生把一句話說完整,并且出示相應的數字卡片,進一步理解1~5各數表示的實際含義。

      (3)師:小鳥和大象比,你能用式子表示嗎?

      【設計意圖】

      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有序看圖的學習習慣。通過數一數活動加深學生對于1~5每個數字的含義的理解,并進一步建立數與圖之間的聯系,培養良好數感。

      5、完成練習三第5題。

     。1)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的方式來表示1~5這幾個數字。對于學生的不同的表示形式,要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同桌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出的這幾個數字。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示?

      6、完成練習三第6題。

     。1)出示愛心桃和三角形,讓學生說一說它們各有幾個?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4=4。

     。2)讓學生給圓形涂色,要求圓形要比愛心桃多。

      師:圓形要比愛心桃多,應該怎么涂?

      先讓學生說一說應該涂幾個圓,再指導學生填空。圓形有5個,所以圓形比愛心桃多,5>4。

      (3)師:五邊形比愛心桃少,應該怎么涂?

      提示學生可以少1,可以少2,也可以少3,告訴學生只要比愛心桃的數量少就可以,讓學生體會答案的不唯一性,但是涂的數量要和式子相對應。

      7、完成練習三第7題。

      讓學生先觀察這幾個數字,再填入正確的括號里。使學生體會4大于2,也可以說成2小于4。

      8、完成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觀察珠子的排列規律,再用水彩筆涂一涂,最后把數量填入括號里。

      三、拓展延伸

      完成教材第19頁思考題。

      師:這只猴子說的對嗎?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又有哪些新的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3種水果學具,探索出由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能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讀法和作用,并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建立符號感。

      3、解決問題:能夠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和符號(“>”、“<”、“=”)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三、教學過程

     。ㄒ唬┰O置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準備了許多水果,邀請了幾個小伙伴一起慶賀自己的生日。小猴子們摘了很多水果,忙壞了。

      2、引導學生思考:這里一共有幾種水果?它們各有多少?怎樣才能一眼看出哪種水果多,哪種水果少?

      3、讓學生動手數一數:圖中有幾只猴子?有幾個蘋果、幾個橘子、幾個香蕉?

      4、引入新課:這些物體的個數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體個數的多少的數字也有大小,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數的大小。(引出課題:比大小)。

     。ǘ┮龑в^察,理解新知

      1、同桌互相找找說說對方身上有哪些東西的個數可用數字來表示的。比一比誰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請愿意向全班同學匯報的同學來說說。(1個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腳,1條辮子,3個兜,衣服上有4朵花,4個字,5個手指頭......)找了之后,你有什么發現嗎?或有什么話要說嗎?學生討論引出新內容。

      2、認識等號。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較。

      師:把水蜜桃分給小猴,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3)、認識“=”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們就說小猴和水蜜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出示3=3讀作:3等于3

      (4)找找課室里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匯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3、認識“>”、“<”

      (1)認識“>”。

     、俸镒臃窒憬,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谝龃笥谔。

      師:3比2多,在3和2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出示大于號。

     、圻@個式子3>2怎么讀?(3大于2)。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

      ①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4(3小于4)。課件: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白筮叴螅笥谔;右邊大,小于號”或“大于號開口朝左邊,小于號開口朝右邊”等。

     。4)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①看誰舉得對: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舉出相應符號;

     、诳凑l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三)深入觀察,靈活運用

      1、繼續觀察主題圖,問大家還能說些什么?

      如:(1)猴子的只數比香蕉多,不夠分,主人應先讓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于3

      3>2

      2<3

      (2)同理,還可以得到:4>2,2<4等。

      2、創設情境:在草地上放著4個蘿卜,跑來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個蘿卜,夠不夠?

      四、課堂小結,深化鞏固

      1、讓學生說一說這節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大口朝較大數,尖尖朝較小數,大口朝左邊大于號,大口朝右邊小于號”。

      3、開放練習:讓學生用1、2、3、4、5及“>”、“<”、“=”符號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6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同學的數感,培養同學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同學認知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身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身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俺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ㄍ瑢W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同學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同學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考慮:

     。1)同學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

      (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

      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方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同學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同學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同學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

      2.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3.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4.在探究三個關系符號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分類及一一對應的思想;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符號“〉”、“〈”、“=”,知道它們的含義;建立數感,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比較的結果

      教學準備:

      PPT、或主題圖。1-5的數字、<、>、=等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發現問題

      1.課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圖

      師:仔細觀察圖畫,看看你們看到了什么?

      師:數一數,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

      2.匯報交流。

      生:4個梨,3只猴子,3個桃子,2個香蕉。

      3.動手操作。

      (1)師:請同學們用學具擺一擺圖上有的東西,怎樣擺就能看出那種水果多,那種水果少呢?

     。2)如果每只猴子都要吃1個桃、1個梨、1個香蕉,夠不夠?怎樣擺能一眼看出來?請同桌小朋友一起擺一擺,說一說。

      ②匯報。根據學生的匯報,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

     。ǎ┖停ǎ┩瑯佣啵

      ()比()多;

     。ǎ┍龋ǎ┥。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

      師:小朋友們說小猴先吃什么水果。繛槭裁?

      師:猴有3只,桃有3個,一只小猴吃一個桃子,剛好夠吃,我們就說猴和桃的數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

      課件出示3 = 3讀作:3等于3

      等號

      師:一起和老師寫一遍,3=3,讀作3等于3。請你在自己的本子上再練習幾遍,再和用桌的小伙伴互相說幾遍,看看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掌握了他的寫法和讀法。

      學生活動:同桌讀寫后再抽問幾個學生,保證人人都會。

      2.教學“>”(猴和香蕉比)。

      師:小猴吃完了桃子,還沒有吃飽,那他們接下來吃什么水果好呢?

      師:我們來看看小猴和香蕉,怎么進行比較啊?

      師:一個對一個,咦,發現小猴比香蕉多,怎么辦呢?

      ①學生匯報。(課件出示一一對應的擺法)……

     、谝龃笥谔枴

      師:4比3多,在4和3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我們把這個等號變一變,”課件動畫演示等號變大于號:把等號左邊的口張大點,右邊的口變小點,就成了大于號。(讓學生體會到符號之間的聯系)

     、圻@個式子4>3怎么讀?(4大于3)。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大數在前用大于,大口朝(前)左大于號”。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三、練習與拓展

      1.練習使用“<”“>”

      師:其他的動物比較的結果怎樣?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完成?

      請同桌交流:說一說幾大于幾?幾小于幾?課件逐一出示

      2.再次體驗: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觀察這些算式,用大于號和小于號時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大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大口朝左大于號,大口朝右小于號,兩邊相同用等號”。)

     。1)揭題:我們今天認識了“>”、“<”,“=”這三個好朋友。(出示課題)

     。2)課件出示書P18“做一做”第1題。

     。3)左圖:兩邊各有幾只燈籠,誰多誰少,幾大于幾?

     。4)右圖:兩邊各有幾只猴子,誰多誰少,幾小于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再講評。

     。5)游戲:排排隊。請5位學生上來當數字娃娃1、2、3、4、5,小朋友們,你們能給它們排排隊嗎?

     、侔创笮∨抨。(學生可以用數字卡片自己擺擺看,再交流)

     、谡l?誰最。空堧S意選出其中兩個數比大?(每個學生用“﹤”“﹥”擺擺看,看誰想的多?再上臺匯報。)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下課后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幾等于幾?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豎鉤”和1個偏旁“提土旁”。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偏旁“提土旁”。

      2、會寫“小、少”,認識新筆畫“豎鉤”。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1、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美麗的農家小院去做客吧,大家請跟我來。(出示農家小院情境圖)

      你們瞧,院子里有哪些東西呀?(隨機出示帶拼音詞卡)

      2、誰能當小導游帶領大家認識院子里的東西名稱?(相機正音)

      3、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全班讀

      4、去掉拼音讀寫有名稱的詞卡。

      全班讀,男女比賽讀。

      5、學生將寫有名稱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邊,再讀一讀。

      二、朗讀韻文

      1、讀通韻文

      ①自己想辦法讀通韻文。

     、谕罊z查讀(同桌讀得好,表揚他,讀不好,幫助他)

     、壑该止澴x(相機正音,“子”的輕聲,“一”的變調)

      ④交流讀韻文后的發現。

     。ㄏ鄼C指出“大—小”“多—少”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2、指導書寫 “小、少”

      ①出示“小、少”,讓學生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谡J識新筆畫——“豎鉤”。

      ③師范寫“小” “少”(筆順演示:先中間后兩邊),學生書空。

      ④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小”、“少”。

     、輹鴮懻故、評議。

      3、讀好韻文

     、僮杂删氉x韻文,要求把這段韻文讀得很好聽。

     、谥该x,師生評點。(節奏感)

     、垡髮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讀韻文。

     、芾首x展示(如拍手讀、配上動作讀、對讀等等)

      三、鞏固識字

      1、小朋友,我們一遍遍地讀課文,不知不覺地認識了這些生字寶寶(出示生字)

      自由讀——給生字點名——齊讀。

      2、學生自主選擇生字識記

     。ㄏ鄼C指出:①“杏、桃、蘋果”都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旁;②認識新偏旁“提土旁”,結合“堆”的詞義,理解為什么“堆”有提土旁。)

      3、想想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生字寶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結合生活經驗使用一些量詞并能仿編韻文。

      2、會寫“牛、羊”2個生字。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帶有關實物

      教學流程:

      一、 復現生字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一比》的生字,你們還記得嗎?(出示課件)

      1、同桌認讀生字,并給生字找朋友。

      2、齊讀生字。

      二、 朗讀感悟,理解韻文

      1、這篇課文有幾句話?標上序號,指名分句讀韻文。

      2、想一想每一句話寫什么?

     。ǖ谝弧⑷浔却笮。诙、四句比多少。)

      3、理解第2、4句

     、胖该x第2、4句

     、瓶磮D,比較 “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一堆杏子”和“一個桃”。

      說一說:( )比( )多,( )比( )少。

     、抢斫狻叭骸

      ① 從哪里看出鴨子多?“群”表示什么?(多,在一起)

     、 出示“一群羊”和“一只羊”, “一群企鵝”和“一只企鵝”的圖片,學生看圖說:一( )羊 一( )企鵝

     、 拓展說話:一群( )

     、壤斫狻岸选

     、購哪膫字看出杏子多?“一堆鴨子”行嗎?“堆”和“群”有什么不同?

      ②拓展說話:一堆( )

      4、理解第1、3句

      ⑴指名讀第1、3句

      ⑵看圖,比較“一頭黃!焙汀耙恢回垺, “一個蘋果”和“一顆棗”。

      說一說:( )比( )大,( )比( )小。

     、恰邦^”和“只”換一換說行嗎?為什么?

      一頭( ),一只( ),還能說嗎?

      ⑷理解“顆”

     、儆^察并比較實物:蘋果一棗、羅漢果一蓮子、葡萄—梨,初步感知“顆”指較小且近似圓形的東西。

     、谧杂烧故静⒄f出自己所帶的能用“一顆”表示的實物。

      ③拓展說話:一顆( )

      三、創設語境,仿編韻文

      1、齊讀課文

      2、仿編韻文。

      ⑴創設語境(觀看課件)

      情境一:蘋果和桃

      情境二:西瓜和葡萄

      情境三:馬和猴

      ⑵小組合作,自編韻文。

      ⑶交流匯報。

      四、練說數量詞,積累語言

      1、課件出示課后練習“我會說”

      同桌討論,指名說,齊說。

      2、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片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束以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五、指導書寫“牛、羊”

      1、出示“牛、羊”,讓學生觀察,并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ㄅ5呢Q要出頭,豎要壓在豎中線;羊的豎不能出頭、豎也是壓在豎中線)

      2、課件演示“牛、羊”的筆順,學生書空

      3、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4、書寫展示、評議。

      六、實踐作業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板書設計隨文識字時出現。

      2、在本課設計中,課前要布置學生收集數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實物。

      3、《比一比》這一課學生要理解的量詞就和生活有密切聯系,有些量詞的使用是約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說或不必說;有的量詞的使用則體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如“顆”多用于表示小而圓的事物。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而言,這些規律性的東西不能過早、生硬地灌進他們的耳朵,只有努力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說說練練中對量詞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4.新課標強調我們的課堂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聯。老師講授的東西,對于學生來說是熟悉的,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或者是他們能接受的知識,這樣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9

      活動目標:

      1. 知道樹葉有大有小,能比較兩片樹葉的大小。

      2. 用身體動作感受大與小。

      3. 能聽指令做動作。

      活動準備:

      各類大小樹葉若干(或自制的大小樹葉畫);兩個貼有標簽的小筐(標簽①是一個人——兩臂張開、兩腳分開;標簽②是一個較小的人——屈膝下蹲,埋頭,兩手抱膝。);一副掛圖(兩棵落葉紛飛的大樹)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片片飛來象蝴蝶》,出示掛圖引出樹葉寶寶。

      師:小朋友們看今天來了許多老師要和我們一起學本領,我們一起來歡迎他們,那我們一起來念一首兒歌《片片飛來象蝴蝶》送給所有老師好嗎?看哪個寶寶的聲音最好聽。

      師:老師這里有一副畫,想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樹葉寶寶怎么了,它們在干什么?(往下掉)那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二、樹葉比大小

      1. 分給每個幼兒大小樹葉各一片,

      師:我們教室里也有好多樹葉寶寶,它們偷偷告訴我,想要和小一班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

      現在請你看看你手里的樹葉,覺得它們像什么?(如像小魚、像手等等)

      2. 師:數一數你們手里現在有幾片樹葉?看看這兩片樹葉一樣大嗎?哪片比較大?哪片比較小?你怎么知道的?(幼兒交流比較大小的方法)

      3. 教師做示范,然后請幼兒聽指令,感知樹葉落下的過程。

      師:現在老師是樹媽媽,你們想不想看看我的樹葉寶寶從樹上落下來的樣子?

      指令:“風兒吹吹,大樹葉飄下來了;風兒吹吹,小樹葉飄下來了!保ò咽峙e高,然后相應地松開手讓手中的樹葉落下來)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三、用身體動作表現大小

      1. 師:樹葉有大有小,老師想用兩個動作來表演大樹葉和小樹葉。請你們猜猜老師表演的動作哪個是大樹葉,哪個是小樹葉,好嗎?

      2. 教師做兩個動作:兩臂張開、兩腳分開,一副舒展的樣子;屈膝下蹲,埋頭,兩手抱膝。

      師:你們猜出來了嗎?哪個是大樹葉,哪個是小樹葉?為什么?

      師:你們也來試一試好嗎?

      3. 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師:除了這兩個動作,你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大樹葉和小樹葉?

      四、送樹葉寶寶回家

      師:我們的樹葉寶寶累了想回家休息了,你們看,這里有大樹葉和小樹葉的家(兩個小筐),它們的家有不同的標記,請你們想一想,哪個是大樹葉寶寶的家,哪個是小樹葉寶寶的家?然后把它們送回家,好嗎?

      附:片片飛來象蝴蝶(兒歌)

      秋風吹,樹枝搖,紅葉黃葉往下掉。

      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象蝴蝶。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2.數字卡1-10,符號卡片“> < ”兩套。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10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

      是數字幾,你就可以拍幾下手?

      2.幼兒看數字幾,并用拍手表示數量。

      二、認識>號和<號

      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

      (<放在6和7中間)

      (2)小結:<這是小于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于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

      (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么符號?為什么?應該怎么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于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于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于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么不同?

      三、游戲鞏固

      1.請兩個小朋友各選一個數字,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選符號站在他們中間。

      2.請一個小朋友拿著符號,讓兩個孩子分別站兩邊。

      3.請小朋友看一看,他們站得對不對。

      四、趣味練習:填寫對應的數字

      1.講解作業要求

      2.教師指導

      3.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他們是大于符號和小于符號,用他們可以來比較數字大。

      活動反思:

      今天的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認識“〉”和“〈”,能準確區分“〉”符號和“〈”符號。整個活動的層次比較清晰,孩子通過觀察、比較認識了“〉”和“〈”,通過老師的引導以及操作的過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確區分符號,并能準確的在兩個數字中選擇符號,雖然孩子能進行區分,但在表達上有些孩子會出現讀錯現象,主要是對符號的認識還不夠,我將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個別輔導及幫助,讓孩子在正確區分的基礎上并能掌握正確的讀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比大小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數學比大小教案設計11-13

    小學數學《比大小》的教學設計06-18

    小班數學教案:比大小07-15

    小班數學教案比大小03-18

    學前班數學比大小教案09-25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比大小08-23

    小班數學教案《比大小》01-08

    比大小小學一年級教案11-26

    小學數學《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03-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综合国产日韩欧美 | 中文字幕少妇偷人激情在线看 | 亚洲人993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