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3-10 13: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科學教案匯編6篇

    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認識部分紅皮或紅心的水果。

      2.體驗共同制作的樂趣。

      準備

      1.選擇紅皮或紅心的水果(干果),如:紅蘋果、西瓜、西紅柿、火龍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醬、果醬、水果刀(帶齒、鈍頭)、調羹等。

      3.幼兒在區角中已學會使用切割工具。

      過程

      1.嘗嘗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這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兒品嘗水果沙拉。

      ――品嘗后,說說里面有哪些水果。(幼兒說出一種水果,教師就出示這種水果實物)

      ――這些水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紅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兒,還有什么味道? (沙拉醬)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樣做的嗎? (讓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每組幼兒自己選擇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嘗水果沙拉。

      ――幼兒自由品嘗水果沙拉。可嘗嘗本組的,也可嘗嘗其他組做的。

      ――說說哪一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請這一組幼兒介紹是怎樣制作的。

      建議

      1.本活動試圖讓幼兒在互相交流、協作、探索的過程中了解制作沙拉的方法,在與材料、學習伙伴的交互過程中建構制作技能。在制作沙拉這一環節,教師不要刻意將制作方法告訴幼兒,而應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實際上學習沙拉的制作方法已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2.制作沙拉的過程中,教師的巡回觀察非常重要。

      3.活動可根據條件或分組制作或幼兒每人制作一份。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常見的可泡發的食品,有小變大的有趣現象。

      2.愿意動手嘗試泡發食品。

      活動準備:

      木耳、茶葉、餅干、方便面、溫水、透明玻璃杯、攪拌棒等。

      活動過程:

      以變“魔術”的形式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手)對,老師的手能做很多事情,它還會變魔術,你們想看嗎?現在請你仔細看一二三變,看老師變出什么了?(活動前在大拇指上畫出小娃娃)好玩嗎?

      2.老師還有一個本領,會把一樣的東西變得不一樣,你們相信嗎?現在請你仔細看。

      3.看老師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木耳)它們兩個一樣嗎?現在老師要把這兩塊木耳分別放到兩個杯子里,然后在一個杯子里放上水,另一個杯子不放水,你們猜木耳會有什么變化?(幼兒回答)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木耳到底變成了什么樣子?

      4.小朋友,我們看了木耳用水泡發后就會變大,這就叫泡發。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經過泡發后會產生變化呢?(幼兒回答)

      5.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現在就請你們來試一試看看他們泡發后會有什么變化,我們還可以用攪拌棒來攪拌一下幫助它們泡發。

      6.我們的實驗做完了,那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泡發的是什么?它和沒泡的時候一樣嗎?它是怎樣變大的?剛才你攪拌的時候他們是什么樣子的?現在請你來學一學它攪拌時的樣子。

      7.小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變了變了”現在請小朋友當木耳和茶葉,開始的時候木耳和茶葉是什么樣子的?(小小的)老師開始加水了,現在木耳和茶葉怎樣了?(慢慢變大了,越來越大,變到最大)現在老師開始攪拌了(幼兒翩翩起舞)。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已有的知識和“看”、“摸”、“聞”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種材料構成的。2、能根據材料的特點,提出對物品分類的標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愿意把本組找到的材料告訴其他組。能舉例說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科學知識目標:能舉例說出一種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制成的。能區分常見的自然材料與人造材料。能舉例說明自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關系。

      教學預備:鋁制飯盒、銅鑰匙、塑料袋、報紙、手電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進

      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動一:下面的物品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階段引導學生認真看書,木頭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頭制成的。

      2、按金屬、塑料、紙、布

      3、還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課本第二頁圖中的物品分別是由幾種材料制成的?

      三、活動二:熟悉人造材料與自然材料

      1、觀察畫面

      告訴學生:直接從大自然獲取的材料是自然材料。

      2、引導學生明白像玻璃這種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還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嗎?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

      四、活動三:找一趙冬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趙冬并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最多,把小組找到的材料寫在書上

      五、拓展:調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體會材料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板書設計:

      1、身邊的材料

      熟悉材料

      材料的分類:自然材料

      人造材料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啟發幼兒懂得如何將廢紙變為好紙,初步感知造紙的過程。

      2、培養幼兒的環保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

      材料:碎紙、小桶、面籮、小勺、毛巾、

      活動過程:

      1、討論:紙有什么用途,紙是怎么做的。

      2、放錄音,出示圖片,介紹造紙的基本過程。

      (1)伐木工人叔叔把大樹砍伐下來。

      (2)瞧,把樹皮剝去,再鋸成木塊。

      (3)木塊被送進造紙廠啦。工人叔叔用機器把它搗爛,加上酸熬成木漿。

      (4)然后,再把用大機器熬好的木漿倒進一個大容器里。

      (5)最后,把大容器里的木漿倒在一張細上,擠壓、烘干,紙就做好了。

      3、請幼兒簡單說說造紙的基本過程

      討論:

      ①用過的廢紙還有用嗎?

      ②想一想用廢紙造新紙的辦法。

      4、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辦法和理論根據。

      5、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用廢紙造紙的方法。

      (1)雙手把廢紙揉搓軟,撕成碎片。

      (2)把碎片放在小桶里,用水浸泡,再用小棒子,搓板等工具,把它變成紙漿。

      (3)把紙漿放在面籮里,兩手端住柜架兩端,在水中輕輕晃動,把紙漿均勻攤平。

      (4)慢慢從水盆中提起面籮,放在桌上。

      (5)把毛巾放在框架里機的紙漿上,把紙漿上的水吸干。

      (6)把半干的紙繼續曬干,紙就做成了。

      結束部分:

      我們小朋友都有可能干了,現在已經基本把紙做好了,那么我們一會一起把它晾在我們班在暖氣架上,下節課我們就可以用我們自己制造出來的紙畫畫了。你們高興嗎?

      活動延伸

      在自己做的紙上畫己喜歡的圖畫。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組裝書架的過程,學會利用凹槽進行拼插連接的方法。

      2.在多次操作嘗試中掌握連接的操作要點,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連接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2人提供一組書架,按幼兒人數準備若干組多用三合一書架。

      2.PPT演示:操作材料示意圖、操作步驟視頻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以生活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1.師:再過兩個月,小朋友們就是一名小學生了。進入小學,你們會有很多書。(出示圖片)我們來看看這個大哥哥是怎樣整理、收放他的書的?他把書放到哪里了?加深幼兒對書架用途的感性認識。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書架的拼接方法

      第一環節:觀察感知——了解書架的基本構成。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小書架。小朋友們看一看,這個小書架是用什么做的?

      2.師:這些塑料板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隨機出示7塊板的分解示意圖,引導幼兒認識書架的底板、前板、后板、隔板。)

      3.師:這個小書架一共由幾塊塑料板組成的?(7塊。)

      第二環節:操作探索——掌握拼插連接的操作要點。

      第一次操作:自選2塊塑料板,嘗試進行連接,重點引導幼兒找到凹槽及凹槽的開口處。

      1.師:這些塑料板之間是靠什么連接起來的呢?我們先來試試其中2塊板的連接。請每個朋友去挑選2塊塑料板,試試看,能否把它們連接起來。

      2.幼兒操作嘗試。

      3.講評介紹。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連接的? (幼兒介紹.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凹槽處。)

      4.師: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幾塊板上也有這樣一條條凹槽的?(底板、前板、后板。)

      總結:原來塑料板之間就是通過這些凹槽來進行連接的。

      5.師:找到了凹槽,怎么把板插進去呢?誰愿意來試一試。

      重點強調操作要點:找到凹槽的對接口,即開口處。

      (評析:在觀察書架的基礎上引出主要問題——“這些塑料板是怎么連接起來的”,以此激發幼兒主體建構的內在積極性,為幼兒創設一個解決問題的氣氛,讓幼兒在一個明確的任務環境中,自信地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第二次操作:幼兒兩兩合作,操作嘗試拼接完整的書架。

      師:找到了這個拼接的秘訣,那我們也來試著拼一個完整的小書架,好嗎?這次的任務請2個朋友合作完成。

      幼兒兩兩合作,操作嘗試。

      3.講評介紹。

      師:剛才拼接的時候,你遇到什么困難了? (與幼兒探討失敗的原因,教師隨機選幾個典型問題與幼兒展開討論。)

      ① 隔離板倒置。討論:你覺得這個書架問題出在哪兒?

      ② 缺底板,裝不進去。

      討論:底板應該在什么時候裝?(視頻演示。)

      師:看了剛才的視頻,我們知道了拼接書架第一步要做什么?

      ③ 前板或后板裝不進。討論:誰有好的方法?

      重點強調操作要點:拼插連接時必須同時對準凹槽的4個口子(圖片演示。)

      (評析:不給幼兒任何安裝步驟的提示。目的是讓幼兒在充分討論、嘗試失敗中學會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經驗獲得比直接手把手地教給幼兒來得更為深刻,更為有效,正所謂“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

      4.總結拼接書架的整個過程。

      師:原來拼接書架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關鍵是我們要掌握方法。第一步首先要做什么?第二步呢?……(結合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安裝圖示說明。)

      第三次操作:比賽拼接書架,感受成功的快樂。

      1.師:好,現在我們來個小比賽,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拼接好書架。

      2.師:今天我們學習拼接的是3格書架。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幾格的?(4格、5格、6格、甚至更多的,拼接起來,難度也不同哦。我們還可以去嘗試挑戰。)

      (評析:通過問題討論、觀看錄像,幼兒對書架拼接有了一個完整的經驗梳理,這時采用比賽的形式提高操作要求,既是對幼兒認知、思維、合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戰,同時也能讓幼兒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第三環節:經驗拓展——感受拼插連接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在我們生活中,除了書架,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利用凹槽進行拼插連接的呢? (結合幼兒回答隨機出示圖片,如:花片積木、杯蓋與杯子、木凳、中國館的構造等等。)

      (評析:通過生活中多種拼插連接的物體的再現,讓幼兒充分感受連接在生活中的應用以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也是作為一個延伸探索,使整個活動形如流水,一氣呵成。)

      三、結束部分:尋找生活中的連接現象

      師:拼插連接只是連接中的一種方法。關于物體的連接,還有好多種方法。今天就請大家回去找一找哪里有連接?是怎樣連接的?這些連接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塊是水變的,冰又能變成水。

      2、運用工具探索冰的融化,知道冰與水的區別。

      3、激發幼兒對冰塊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小塊冰,每人一塊有小鳥的冰。

      2.幾盆熱水、抹布、小積木。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人手一塊小冰,感知冰的特性

      師:有一群可愛的小鳥想找小朋友做游戲,可是天氣太冷了它們被凍在了這個小房子里?

      1.請你來看一看,猜猜這個特別的小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它是什么樣的?

      2.你還可以摸一摸,有什么感覺?你覺得它像什么?(啟發幼兒說出冷冷的、冷冰冰的、光滑的、硬硬的、沒有顏色、透明的等等。)

      二、幼兒自選工具,分組探究,感知冰的變化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拯救小鳥吧!音樂結束不管你有沒有成功,請你都回到前面來。

      組一:兩盆熱水和小杯子

      組二:5根毛巾

      組三:小錘子,積木若干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關注冰與水的關系。

      三、交流冰中取物的經驗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拯救小鳥的?(敲碎、讓它化掉、熱水里、陽光下、毛巾捂一捂)

      師幼小結:冰是可以融化在水里的,融化之后就是水,它和水一樣無色透明,但冰是固體,水是可以流動的液體。

    【【推薦】科學教案匯編6篇】相關文章:

    【推薦】科學教案匯編7篇02-21

    【熱門】科學教案匯編八篇02-27

    科學教案模板匯編7篇02-11

    春分科學教案03-08

    中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關于春分的科學教案03-07

    春分中班科學教案03-07

    《花》大班科學教案02-28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02-28

    《信息傳遞》大班科學教案03-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