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案

    時間:2022-03-15 18:13:56 教案 我要投稿

    詹天佑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詹天佑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詹天佑教案集錦6篇

    詹天佑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道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中心思想的,能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著作者的思路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中的難句及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新課

      (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對詹天佑的了解情況。)

      教師導入:今天我們就學習《詹天佑》這篇課文,一起來了解詹天佑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比較揣摩(用感情閱讀)

      1、學生速讀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⑴ 找出關鍵詞:(杰出、愛國)。

      ⑵ 分析杰出一詞的意思。

      ⑶ 教師過渡:

      剛才同學們找出了全文的中心句。這句話位于全篇之首,既是全文的領句,也是文章的中心句,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句來寫的呢?請同學們繼續往下學。

      2、學習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⑵ 學生談談自己讀后的感想。

      ⑶ 分析重點詞:阻撓、要挾、嘲笑。

      ⑷ 教師過渡:

      詹天佑就是在帝國主義者百般阻撓,祖國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況下,為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挺身而出接受任務,所以說他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段。

      三、自學討論(畫畫、做做、讀讀)

      1、自由朗讀第三段。一共講了幾件事?用課文中的原話列小標題。

      (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2、自學要求:

      在勘測線路時,詹天佑是怎樣勉勵工作人員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別用符號在書上標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請寫上批注。 (運用此讀法檢查圈畫情況,并指導朗讀。以讀取代教師的繁瑣分析。)

      3、做一做:

      ⑴ 教師導言:

      面對崇山峻嶺險惡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開鑿隧道?請同學們自己當小工程師,邊察地形(書中的描述)邊設計繪圖。

      ⑵ 學生認真讀書,相互議論,各自設計繪圖。

      ⑶ 讓學生說說這種設計的好處。

      ⑷ 教師導言:

      上節課有同學提出人字形線路是怎么回事?火車怎么走?現在請大家先讀課文,再看看人字形線路。然后,我要請一個同學當小火車司機,把火車開上坡去。

      ⑸ 學生表演。

      ⑹ 提問:他是根據什么設計的?

      ⑺ 教師總結:

      他就是根據當時自然環境的特點來設計的,詹天佑的高度智慧和杰出才能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表現出來的。以后,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不但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他所處的自然環境,弄清當時當地的情況與人物的密切關系。

      四、總結

      1、點明本文的中心思想。

      2、談談各自的收獲或感想。

    詹天佑教案 篇2

      一、談話引入,理清層次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張鐵路,帝國主義者千方百計的阻撓、要挾,當時政治腐 敗,經濟落后,技術力量薄弱。在帝國主義的嘲笑聲中,在全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這樣的危難之際詹天佑──(“詹天佑不怕……線路”)

      2、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張鐵路的?課文記敘了修筑過程中的哪幾件事?快速默讀4~6自然段,用小標題概括。

      3、交流: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鐵路。

      二、深入研讀,感悟愛國

      1、研究勘測線路,感受愛國情懷:

      我們先來研究勘測線路,讀讀第4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2、交流品讀以下幾句:

      ⑴ “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

      ① 指名幾位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扣住“親自、始終、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等詞句來談體會。)

      ② 聽老師讀這幾句話,你仿佛看到什么?

      (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滿血絲的眼睛。)

      ③ 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多危險呀!他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

      ⑵ 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① “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為什么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② 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員勘測、繪畫、計算等都要精確、嚴密,決不能含糊、馬虎,這句話表現了詹天佑對工程一絲不茍,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之下完成艱巨任務的重要基礎。)

      ⑶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

      ① 指名交流:

      (這是詹天佑克服困難,完成艱巨任務的動力。京張鐵路修筑得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的聲譽。如果修得不好,帝國主義國家看中國人笑話的陰謀得逞,我們中國工程師也會喪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擊帝國主義的蔑視,提高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工程師的自信心。)

      ② 小結:正是因為詹天佑有這樣的赤子之心,愛國情懷,所以他才這樣做,這樣說。

      ③ 比賽讀。(要讀出詹天佑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滿腔的愛國熱情。)

      3、研究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鐵路,進一步體會“杰出”的智慧和愛國精神。

      ⑴ 過渡: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在困難面前,詹天佑把一腔愛國情感轉化為報國行動,詹天佑深深感動了我們,那么,他在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鐵路時又是怎么做的呢?

      ⑵ 默讀5~6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給居庸關、八達嶺畫一張施工圖,用箭頭表示;借助課文中“人”字形線路的插圖,說說火車爬陡坡的方法。

      (火車可用你身邊的學習工具代替。)

      ⑶ 交流反饋。(師板畫2幅圖)

      ① 圖1、圖2各代表哪里,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

      ② (生上臺畫表示工作面的箭頭)這樣兩端鑿進施工會有什么困難?難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點、測繪,難怪他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③ (課件的動畫演示4個工作面的施工。)既然中部鑿井法能縮短了工期,為何不用在居庸關?同樣是隧道,兩處兩種施工方法,這說明了什么?

      4、火車經過青龍橋時,詹天佑又設計了“人”字形的線路,那火車是怎么爬陡坡的呢?

      (生對照插圖讀課文,指名學生說,師邊動車演示邊總結。)

      5、從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什么?(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報效祖國)

      三、總結延伸,想象寫話

      1、總結課文:

      強烈的愛國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兩年完成了任務,給了蔑視中國的帝國主義國家一個有力的回擊,同時也長了中國人的志氣。事實證實,他的確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各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你的自豪、讀出你的揚眉吐氣。)

      3、想象寫話: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這件事已過去了一百年了,但他偉大的愛國情感和非凡的創造才能仍激勵著我們。當你站在青龍橋車站的塑像下,會想些什么?請寫下來。

      4、交流評價。

      四、積累內化,課外拓展

      1、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

      2、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內容,落實小組分工與活動安排等。

    詹天佑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初步了解生字新詞。

      2. 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3. 理解“阻撓”、“要挾”、“輕蔑”等詞語。

      4.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歷史背景,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課文的中心句。

      2. 在課文中理解“阻撓”、“要挾”、“輕蔑”等重點詞語.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你是學么來上學的?還有什么方法?如果學校在平湖,你怎么去上學?如果學校在北京,你怎么去上學?鐵路是怎么樣子的?誰來畫一畫?請你來介紹一下?

      二、揭示題目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中國鐵路的文章。

      出示課題:詹天佑(齊讀)

      你對詹天佑有些什么了解?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關于詹天佑的事跡。(聽關于詹天佑的人物簡介)

      聽了詹天佑的簡介,我想大家對詹天佑肯定有所了解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講了什么。

      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

      1. 課文講了一件詹天佑的什么事?

      2. 課文對詹天佑作出了怎樣的評價?

      (生讀課文)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

      那課文對詹天佑作出了怎樣的評價呢?(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從剛剛的人物簡介中我們知道。詹天佑不僅僅修筑了京張鐵路,他還修筑了其他的鐵路、大橋等等,那課文為什么只選取了京張鐵路這件事來說他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呢?

      (第一條、完全)

      師:也就是說這條鐵路記載著詹天佑的偉大功績,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骨氣,所以選擇了這件事來寫。

      三、學習第二段。(搞清歷史背景,掀起學生愛憎的情感波瀾。)

      那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修筑京張鐵路這個任務的呢?你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的?(第二自然段)

      大聲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讀完之后告訴我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憤怒)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阻撓)

      什么是阻撓?

      誰阻撓誰?(帝國主義阻撓清政府)(齊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帝國主義在哪里阻撓清政府干什么呢?(帝國主義在我國阻撓清政府修筑京張鐵路)(齊讀)

      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僅僅是阻撓嗎?(要挾)

      什么是要挾?(要挾: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

      “對方”是誰?(清政府)

      這里的“自己”是誰?(帝國主義)

      請一位同學連起來說一說。

      你從“要挾”體會到了什么?

      在這個時候,從清政府傳來了一個消息,那是什么?

      聽到這個消息,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興奮、激動)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呢?

      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聽到了,我們激動不已,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也聽到了,他們又是怎樣的呢?(轟動)

      什么樣的是轟動呢?

      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情景?

      聽到了這個消息,中國人會……

      聽到了這個消息,帝國主義會……(輕蔑)

      什么叫輕蔑?

      請你讀一讀!

      帝國主義這樣說有沒有原因呢?(高山深澗,懸崖峭壁)

      出示京張鐵路地圖,居庸關、八達嶺圖片

      所以帝國主義說……(無論如何)

      什么叫無論如何?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配樂)

      這個時候你想對詹天佑、對帝國主義說些什么呢?

    詹天佑教案 篇4

      與原教案相比,我認為修改后的小學課文《詹天佑》第二課時教案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從線性設計到框架設計

      原教案設計基本上是一種線性設計,按4、5、6三個自然段依次學習,在教學內容、各環節的教學安排上有明確的規定,整個教學過程缺乏靈活性,它導致課堂教學的刻板化,不便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開發,組織形態較為封閉,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修改后的教案,由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方法,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一種“有設計,無規定”的框架設計,教案在充分考慮學生原有學習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為他們提供了充分的學習與思維活動的空間,根據學生的選擇隨時調整教學的順序與結構,使教學更具開放性和彈性。

      “框架設計”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學習過程是動態生成的,學生在課堂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預料之外的“驚人之舉”,此時,最能夠考驗教師的教學機智和課堂駕馭能力。一個善于把握課堂的教師往往能“將計就計”引發出具有生成性的教學生長點,“擇其善而揚之”。

      2、從一般認知教學到情知互促教學

      我的普通話標準、流暢,朗誦又是我的強項。原教案我在情感的鋪設上還不夠到位。在修改后的教案設計中,則明顯地體現出我努力在教學活動中創造出一種情感和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設計的導語與過渡語富于情感性、激勵性,教師成為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在充分的語言渲染中創設出更能激發學生情感和學習熱情的情境。如:末尾的寫話,以月夜下,一條鐵軌筆直地伸向遠方為畫面,配以凄婉的世界名曲《神秘花園》,此時教師飽含深情的話語響起:“詹天佑為我國的鐵路事業奉獻了30多年,幾乎沒有一天離開過鐵路,由于勞累過度,積勞成疾,享年僅59歲。臨終前,他還在說著這樣一句話:‘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浮沉,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同學們,這些如血脈一般遍布在祖國大地上的鐵軌凝聚著詹天佑畢生的心血,它們默默無語,卻又執著地向我們表達著什么……此刻,凝視著詹天佑高大的塑像,凝視著他深邃的眼眸,你覺得他似乎在對你說些什么?請把它寫下來。”在這種情感的宣揚中,學生的寫出的話語便有了一定的深度與力度。與離開這種情境產生的效果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歷經情與知的多次交融,促使學生情與理的和諧統一,使學生能在特定的氛圍中有效地獲得知識,從而使情感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過程中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

      3、從關注“教”的設計到關注學生“學”的原認知經驗

      修改后的教案,在學習文本之前,教師這樣詢問學生:“請大家考慮一下,以你們的經驗,怎樣學習4、5、6這三個自然段效果最好?”這個設計,在原教案中是沒有的。再如課末寫話,原教案這樣設計:“同學們,這些如血脈一般遍布在祖國大地上的鐵軌凝聚著詹天佑畢生的心血,凝聚著他深沉的愛國之情。它們默默無語,卻又執著地向我們訴說著什么、、、同學們,請拿出你的筆,將它無言的沉默化為有聲的語言。”經過對學生學情的認真思考,我認為他們在原知識基礎上難以達到這樣的深度,因此,修改為“此刻,凝視著詹天佑高大的塑像,凝視著他深邃的眼眸,你覺得他似乎在對你說些什么?請把它寫下來。”這樣,既拉近了學生與詹天佑的距離,更貼近了學生的認知基礎,使學生通過努力,就能實現教師的期待目標。

      學習主題構建認為,“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程生成和發展的基礎”。可以看出,在原教案的知識傳遞過程中,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被重視,只注重了形式上帶給人的唯美感受。但修改后的教案,吸收了建構主義學習的理論,體現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習者要將正式的知識與自己日常的直覺經驗聯系起來。這個環節的改進使我深刻意識到,缺少對學生生活經驗的關注,是不完整的學生關注。

      通過新課程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我能感受到的教學理念的變化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想,“與時俱進,努力求真”,我想,這正是教改賦予我們的真正意義。

    詹天佑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文章通過修筑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情況,和修路施工中的典型事件,表現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顯示了中國人民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全文分四段,重點是二、三兩段。

      第一段即第一自然段。開篇第一句話“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點明了主題,提挈全文,引起讀者思考:詹天佑是怎樣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第二段是二、三自然段。先寫京張鐵路地理位置,“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這里講了修筑京張鐵路的重要,也為一些帝國主義者為了達到他們“進一步控制我國北部”,對我國進行掠奪,“你爭我奪”地爭奪修路權作了伏筆。接著寫帝國主義者們的“要挾”:如果用本國工程師來修筑鐵路,他們就不再過問,妄想以此迫使清政府向他們“求助”。他們哪里知道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的杰出的愛國工程師!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全國人民轟動”了,都要為國爭氣,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不怕外來壓力,有志氣有能耐把京張鐵路修好。當帝國主義者看到他們的“阻撓”、“要挾”成了泡影,又利用他們的報紙宣傳什么“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又以自然條件的惡劣做借口,認為“這樣艱苦的工程連外國工程師都不能輕易嘗試”,來藐視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任務。這是進一步揭露帝國主義者的企圖,為下文詹天佑的設計施工,提前完成任務作了鋪墊。

      第三段寫詹天佑精心設計施工,戰勝惡劣環境,出奇地完成修路任務。先寫詹天佑不怕困難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務。接著寫他細心勘測,精心設計施工,表現他的智慧才能。一是勘測線路,通過詹天佑的所做、所說和所想,表現他克服困難,工作認真、細致、嚴密,具體為:

      1、所做:

      ──“哪里要開山,哪里要架橋,哪里要鏟平陡坡,哪里要改小彎度”,都經過勘測,周密計算。

      ──“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構圖”。

      ──白天“攀山越嶺,勘測路線”;晚上“在煤油燈下繪圖,計算。”

      ──“為尋找一條合適的.路線,他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

      2、所說:

      ──“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3、所想:

      ──“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譏笑我們,而且也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二是開鑿隧道,居庸關山高巖厚,兩端開鑿;八達嶺隧道長,中間鑿井,四個工作面。三是青龍橋附近坡度大,設計“人”字路,上下坡用兩個火車頭,一推一拉,使火車平穩上、下坡。

      第四段概括地寫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給帝國主義者以有力回擊,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才能,顯示出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總結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教學建議】

      教學本課,要緊扣開篇的第一句話,圍繞“杰出”、“愛國”,抓住當時的歷史環境和自然條件,揭示文章的中心。把教學重點放在閱讀理解上。

      一、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通過查工具書,初步理解“阻撓”:

      “要挾”、“藐視”、“勘測”、“主持”、“經緯儀”、“竣工”等生詞的涵義。

      2、按照課后習題1中的:

      ⑴“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進行的?”

      ⑵“修筑京張鐵路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讓學生自學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劃出文章的段落,為精讀課文作鋪墊。習題1中的⑶題,可在精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深化對課文的整體理解,再作思考解答。

      二、精讀課文,突出“杰出”、“愛國”(重點講讀二、三兩段)

      1、通過京張鐵路簡圖(或地圖冊),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理解“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認識修筑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

      2、扼要介紹修筑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背景: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帝國主義者掠奪、控制中國的野心。再讓學生根據下面的四個問題,讀課文的第二段,分步思考解答:

      ⑴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張鐵路計劃,一些帝國主義者為什么要出來阻撓?

      ⑵一些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要挾清政府的?他們的企圖何在?為什么說“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

      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為什么全國轟動起來?外國報紙是怎樣宣傳的?

      ⑷“連外國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依據?

      圍繞四個問題,讓學生讀、思、議、說,理解詹天佑是在什么情況下領導修筑京張鐵路的。

      3、講讀第三段時,讓學生思考:

      ⑴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這表明什么?

      ⑵他面對高山深澗,懸崖峭壁是怎樣精心設計施工的?這里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說、所想,來理解他工作認真、嚴密;要用圖示法讓學生理解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是怎樣開鑿的;要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用騎車(或拉車)上下坡的情景,來體會、理解“人”字路線,用兩個火車頭,使火車平穩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4、讀講第四段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課后習題1第⑶題:為什么說這條鐵路修筑成功是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同時要讓學生領悟樹銅像的歷史意義,領會今天的外國朋友看到這偉大工程“贊嘆不已”的深刻涵義。

      5、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背誦,反顧全文

      理解當時情況于文章主題的關系,落實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

      1、指導背誦第三段,可用連線法幫助學生記憶:

      接受任務──勘測線路(所做──所說──所想)──開鑿隧道──設計“人”字線路。

      2、回顧全文,思考問題:

      這篇文章寫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事跡,來表現他是一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卻用了很大篇幅寫了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自然條件的惡劣,這與文章所表現的主題有什么關系?通過設問,讓學生反顧全文,思考和理解寫人寫事的文章與歷史背景和當時情況的密切聯系。這篇文章寫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寫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更能表現詹天佑的杰出、愛國,顯示中國人民高度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使學生讀了這篇文章,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能夠把我國建設得繁榮昌盛!再讓學生談談讀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為國獻身的精神。

      3、這種寫歷史環境表現文章主題的寫法,要求學生變文法為學法,在學習本組后面兩篇課時加以運用。

    詹天佑教案 篇6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杰出、修筑、設計等詞語。能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感情朗讀,并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關的資料,為綜合性學習做準備。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感悟課文內容,能抓住具體事例中的關鍵詞、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句段,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并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學準備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線路圖。學生搜集詹天佑以及當時社會背景的資料、有關京張鐵路地理環境的地圖。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關于詹天佑的資料。

      教學預設:如果生沒搜集,就由教師做簡要介紹。

      2.聽了資料介紹,說說詹天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看來詹天佑已經在你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課文,近距離地了解(師指課題詹天佑),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詹天佑

      1.師:課文中,有一句話歸納出了詹天佑是個什么樣的人,讓我們一起來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齊讀(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三、合作學習,了解人物

      1.生默讀課文思考:杰出、愛國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現出來的?自己讀到這些文段后的體會是什么?

      2.與小組內同學討論一下,互相交換意見,以小組為單位得出小組的觀點,派出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應該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從兩方面考慮:一、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剛提出修筑鐵路的計劃,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而且要挾清政府只能用本國的工程師,否則他們就要干涉。就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鐵路的任務。這個消息遭到了帝國主義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沒嚇倒,而是頂住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任務。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在修筑的過程中,詹天佑分別克服勘測線路、開鑿隧道、青龍橋中遇到的困難。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語言、動作、想法的句子。)

      教學預設:生可能會出現整段勾的情況,師要適時點撥:抓重點。

      3.在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

      4.師抓住學生找到的重點文段,一邊讓學生談體會,一邊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文,讀出愛國情感,在個人讀的基礎上,引導全班學生帶著那樣的感情讀文。

      教學預設:學生談到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時,(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如果學生能談到詹天佑那種濃濃的對國家的情感時,就讓學生大聲讀,帶著全班同學一起讀,反復誦讀中,讓學生帶著那樣的情感背誦出來。

      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帶著激情在反復讀,然后背誦。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不明白的問題。

      1.師:上節課,我們認真初讀了課文,了解到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同學們還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2.生提問題,討論解決。

      教學預設二:學生可能問:青藏鐵路從格爾木──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京張鐵路才200公里,為什么詹天佑能憑借京張鐵路成為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師可請同學們讀重點句,抓住阻撓、控制、要挾、輕蔑、高山深澗、懸崖峭壁這幾個重點詞理解,出示京張鐵路的地形圖,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和環境,體會到帝國主義對中國人的蔑視,而京張鐵路地理環境惡劣,在這種情況下,詹天佑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頂著重重壓力,不怕困難,毅然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是受命于危難之際,為中國人爭一口氣的壯舉,認識到詹天佑確實是一個愛國的工程師,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對詹天佑產生敬佩之情。教學預設三:學生可能問:一個中國工程師在自己的國土上修筑鐵路,為什么會引起國內外的轟動?(教師可請學生結合自己搜集到的社會背景的資料進行理解。意識到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帝國主義的野蠻、狂妄。從而痛恨清政府、對帝國主義的行徑感到憤怒。)

      3.學生談感受,師生總結。教師要注意提醒學生根據句中的重點詞談,做到言之有理。

      二、總結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1.生齊讀課文。

      2.歸納主要內容。要求力爭完整、簡潔地說出文章圍繞著詹天佑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教學預設:生可能答不全,這時,教師強調歸納事件的方法,或者有意識地評價學生歸納的情況,引導學生盡量說準確、說完整,多請學生表達,訓練學生的口讀表達能力。

      3.師帶領同學總結全文。

      師:正是在詹天佑的主持修筑下,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就竣工了,這件事給了帝國主義的有利回擊。請試想帝國主義的記者們會怎樣評論此事?

      雖然,修筑京張鐵路的事件快過去100年了,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和杰出的設計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請讓我們永久地記住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齊讀課題:詹天佑)

      三、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

      1.師生齊讀綜合性學習要求,思考: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2.生自由談自己最希望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3.生根據自己的選擇自由與班上同學結隊,并進行分工。

      4.師提出建議。

      A 表格式

      B 自己設計圖形,將內容放入圖形中,如畫一棵大樹,將樹的枝丫上放上收集到的資料,并注明收集資料的方式。

      C 小圖冊形。

      D 研究報告式。

      E 習作展示式。

    【詹天佑教案集錦6篇】相關文章:

    詹天佑教案集錦7篇03-10

    詹天佑教案合集十篇03-06

    詹天佑教案匯編七篇03-14

    詹天佑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10

    《詹天佑》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16

    《詹天佑》原文12-15

    續寫《詹天佑》02-05

    四年級關于詹天佑的教案大全03-04

    四年級詹天佑的學生教案最新03-04

    詹天佑的教學反思02-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1区2区 |